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媒体解答“为何贫困孩子没饭吃还搞嫦娥登月”2013.12.16.zhuantie
2013年12月16日 08:2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21人参与 59评论
原标题:以探月之功解民生之忧
嫦娥三号探测器14日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它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还是在1976年苏联“月球24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后第一个重返月球的人类探测器。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千百年来的国人距离登月梦想最近的一次。也正因为如此,这一系列航天活动始终吸引着公众的目光,从技术探讨到情绪表达,人们的议论也从太空回到现实。
毫无疑问,探测器登月体现了中国科技实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玉兔”号月球车是从全国40多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的,它的国产率达到100%,是彻底的“中国设计兼中国制造”。这样的科技成就是国家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中国科研实力的集中展现。随着航天活动持续开展,国人也一次次收获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当然,在赞叹之余,我们也注意到一些质疑的声音:“当贫困地区许多孩子连午餐都没得吃的时候,花费这么多钱搞嫦娥落月,有何意义?”“这种航天工程与国计民生不仅没有直接益处,反而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还会阻碍经济科技发展。”“嫦娥都可以登月,雾霾却不能解决。”
其实,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这样的质疑并不鲜见。1970年,一名赞比亚修女给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Stuhlinger博士写了一封信问道: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NASA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Stuhlinger的回信随后由NASA以《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为标题发表。其中写道:“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
时至今日,这封信仍然是“人类为何要探索太空”的最好回答。那时,美国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在科技、军事、经济、政治和人才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佐证了这种观点。当中国的航天工程也遭遇类似质疑时,我们也可以做出类似的回答,航天工程对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提升作用,对高科技人才、新兴学科的培养与发展,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生活质量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但是,仅仅做这样的回答还不够,我们必须深切地理解公众这些质疑的原因,也必须让他们看到航天活动正在改善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政府没有忽略那些需要关注的领域和群体。
首先,包括航天科技在内的创新活动可以更多体现市场导向。正如三中全会决议所说:“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换句话说,航天技术的发展绝不是纯粹的信心工程、面子工程,更不能成为“屠龙之术”,它应该与现实生活、市场经济相结合。比如一些航天技术的民用化,为公众创造更多便利,借助市场的力量,它既可以避免公众对于投入太多的担忧,也尽可能拓展航天项目的资金来源。
其次,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政府的介入必不可少,但是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也是大势所趋。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科研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支力量是国有的科研事业单位和高校,但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也显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才是长远之道。我们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发挥骨干作用的大型企业、拥有灵活机制的中小企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再次,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不能掩饰政府在环境治理、消除贫困等方面的不足。政府的责任是多方面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固然重要,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民生、环保等投入,更不能用一个领域的成就掩盖另一个领域的不足。在我们自豪于航天技术在全球名列前茅之时,政府也需要借鉴航天领域的成功经验,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民生、环保等建设,让公众分享更多进步和创新的成果。 
相关专题: 嫦娥三号登月
相关新闻:
·中央对嫦娥三号圆满成功的贺电(全文)
·日媒:中国登上宇宙大国阶梯 日本全面被超越
·中国首个深空测控站助力嫦娥三号 作用距离可直击火星
·揭秘月球车:太阳翼收拢后如保温毯 密封圈防月尘
·党报刊文谈“嫦娥探月有什么用”:及时布局 伏设奇兵
·欧洲航天局专家:嫦娥三号发射着陆全过程完美无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张嘴就来,称2022年实现载人登月,迄今还没完成过软着陆
我国现在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吗?
嫦娥四号将载4台外国设备登月 将开创新纪录
直播画面卡顿,嫦娥五号月球着陆,真不如半个世纪前阿波罗登月?
中国——嫦娥工程
印度成就全球首次,中美俄都要去月球南极探索,要找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