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9年,学者马凤山被派往苏联学习,他偷偷带回了一本笔记本,被
1959年,学者马凤山被派往苏联学习,他偷偷带回了一本笔记本,被存放在西安飞机公司的保密室中,并且被作为绝密文件保管。若有人想查阅它,要经过逐级审批,且不准将它留过夜,也不准摘抄,什么东西这么重要?
 
这事得从上世纪50年代末说起。当时,我国和苏联还处于友好同盟阶段。为了增强我国的防空能力,我方与苏联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合作协议。
 
其中,仿制苏联的图-16轰炸机,是当时提升空军装备的重点项目。苏联的图-16轰炸机,于1954年才投产,1956年开始向我国输入该机生产技术。
 
经过苏联专家的技术培训后,于1958年,我国轰炸机的生产设施,在西安阎良的飞机工业基地开始安装。
 
当时苏联专家的技术培训,只是教会我国技术人员,如何读懂图纸,以及安装时,螺丝要拧几圈、钢板要削成什么形状等安装技能。
 
但是,想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防空能力,只学会安装技术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我国的技术人员,彻底搞懂图-16的设计原理。才能不仅限于独立制造出图-16,还能对图-16进行改进,研制出自己的轰炸机。
 
于是,我国于1959年5月,便派人到苏联的喀山飞机制造厂学习。
 
在苏联的学习期间,当我国的学者拿出纸和笔,准备记笔记时,苏联专家却对他们说道:“你们不用做笔记,只管认真听讲就行。过后,我们会把资料都发送到中国。”
 
学者们听到专家这么说,便放下了手中的笔,专心致志地听讲。然而,当我国的学者回国后,左等右等,始终都没有等到对方寄来的资料。
 
一个月后,便传来苏联单方面撕毁约定的消息,苏方已不再向我国提供装备和技术指导。
 
瞬间,去苏联学习的人都懵了。他们手头上关于图-16的技术资料,只有一本仅有结果,没有相关计算过程和说明的数据。
 
仅靠这些,他们显然无法自行完成图-16的制造,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项目组的领导急得团团转时,去培训的人员中,传来了一个微弱的声音,“报告领导!我……在上课时做了笔记。”
 
领导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不到30岁的年纪人,从随身携带的书包中,翻出了一本又厚又大的笔记本,递给了领导。
 
领导翻开一看,只见笔记本中,一行行的字清晰整洁,里面记载着大量关于图-16飞机的总体、强度、试飞等各类关键信息。
 
原来,这位年轻人名叫马凤山,为了提高去苏联的学习效果,他在去学习前,便自学了俄语。
 
由于他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所以,他在听课时,能够抓住每个关键点,就像海绵一样,将所有重要的数据,全都记录下来。
 
从此,这本马凤山笔记,便成了厂里的绝密级文件,被深藏在保密室中。
 
这本马凤山笔记,为我国后续仿制图-16,制造出震慑四方的轰-6,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因为这本笔记,领导发现了马凤山的才能。进而任命他为我国第一代飞机总体设计师,成为了轰-6之父。后继,他又投入大型飞机运-10项目的研发,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马凤山的一生,都致力于飞机制造,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
 

作者:一鹭向前
编辑:青青
参考资料:
1.《中国能研制出轰炸机,全因为一本笔记》——现代舰船杂志社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9年,马凤山奉命到苏联学习飞机的设计技术 在上课的时候,苏
因一场误判,让中国付出上万亿代价,而最可惜的是这位含恨陨落的巨星!
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
五凤山上观美景
紧急撤离前,苏联专家偷偷拿出笔记本:就20分钟,能记多少是多少
你知道牛人是如何记笔记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