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大米煮熟后, 印度是散状的, 而中国的成胶团状?

南亚地区,包括印度、泰国等国家都种植籼稻,一年可以三熟,但口味差,没黏性,吃到嘴里像渣渣,所谓“稻香”只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和我们国产高品质梗米是没法比的。国产的梗米,烧好饭,打开盖子,真的是有一股香味的。

山海经讲,世界上除了穆斯林和耶稣基督以外,一切神佛的发源地都在古印度,但是有了欧洲几百年的奴役,古印度文明断了传承,现在的印度文明传承一塌糊涂,信仰也难以理解,就说他们现在使用的超长大米吧,山海经讲述:它是众神的食物,偶尔的打打牙祭,这种大米的名字叫龙牙米,因为中印的关系,他们不宣传我们,相应的官方也不怎么报道他们的民生,就是说了也是一句话新闻,相对的民众对印度也通过官方了解的少。

印度大米,又干又散,吃嘴里干巴巴的给人一种扎嗓子的感觉,煮的稀饭清汤寡水就像过去四川一带出产的二茬米(现在都喂猪吃)似的。经常吃那种米后突然换吃银川大米和东北大米就感觉好像我们的这种大米有油性,黏稠度高,尤其是煮稀饭粘得象儒米一样,所以你若经常吃那种长米粒的米的确不好吃。

口味和习惯问题,我喜欢吃蒸子饭,即水烧开,下米煮一开,再捞出大米,将之放在铺了纱布的蒸笼里蒸熟。我喜欢粒粒分开的米,不喜欢沾乎乎的米。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倭人因寿司必须将米煮成沾乎乎的像糯米般的饭,否则咋成型?

印度的大米其实我们中国也有,叫野米,现在要吃只能吃野生的了,卖的挺贵,曾经我们也是使用这种米的,后来袁隆平教授搞出了杂交水稻产量比这种长长的米高得多,而且这种长长的米人吃了容易生病,所以才放弃了种植这种大米。南亚大米生长期短细长品相好但无黏性,煮不成黏稠的粥,做成米饭也是一粒一粒不互粘,适合做成手抓饭。不适合中国大多数人的口味,谁吃谁知道。如果是从六、七十代过来的长江流域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的水稻种植有两种,一种是种双季早稻和晚稻,另一种是单季种中稻,其中的早稻就是籼稻,这种早稻米做饭就是不粘,比较散而硬,一般都不用来做米饭,而是煮稀饭。

只要是亚热带一年两季、三季的大米都是籼米,尤其是东南亚的籼米,食之如同嚼蜡!本人吃过最好的泰国籼米,前几年开车带回来20代给亲戚朋友们……对于吃惯北方大米的人来说,吃籼米如同嚼蜡,一点都不夸张!对于南方地区来说,亚热带气候,土地面积小,众多人口压力,只能种植籼米,倘若把南方的橙子大面积弄到北方来养,肯定不行,北方的苹果弄到南方来种也行不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食蒸煮
膳食 · 道 | 吃饭的人很多,真正懂米的却很少
印度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为什么我国大米是胶团状?看完涨知识了
买大米时,选“长粒米”还是“圆粒米”?差别很大,别再买错了
粒粒皆辛苦。甲骨文字典说字——米
好饭养成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