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字敦煌”走出去

40年游客量增4500倍 敦煌遗产保护与开发并重

2018年冬,连续降雪降温使得国际旅游名城甘肃敦煌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鸣沙山变‘雪山’”的消息引来大批游人一饱眼福。城郊一家农家客栈73岁的老板吴兴科被纷至沓来的游客搅得索性暂时关闭“网络预约”,忙碌了大半年的他想在旅游淡季“稍微歇几天”。

几年前,一辈子务农的吴兴科瞅准敦煌旅游旺季“一床难求”的商机,在自家院里建起两层楼的农家客栈。不料,当年的“副业”现在成了主业,现有的14间客房每年要接待2000多人次的游客,一年能带来十几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

吴兴科说,他的客栈一年四季都有游客,今年游客格外多,家里专门准备两辆小轿车提供接送服务,并把八九亩地的枣树林改为采摘体验园。

吴兴科现在最后悔的是“当初没有多建些客房”。他说,村子里目前已有30家客栈,随着明后年敦格铁路开通和原有铁路改造升级提速后,未来到敦煌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如何做好接待令他“头疼”。

1979年1月,敦煌被中国官方定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当地旅游业正式起步。1986年,敦煌被列入国务院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对于地处内陆、发展空间有限、自然条件限制重重、生态环境脆弱的敦煌来说,文化旅游成为当地发展的必由之路。

“40年来,敦煌年接待游客量增加4500倍。”敦煌市旅游局副局长贺雁鸿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据资料记载,敦煌1979年游客为2000人次,到2017年接待游客量逾900万人次,呈现4500倍的增长。尤其2012年以来,每年游客量以百万人次的规模激增,今年有望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在贺雁鸿看来,敦煌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既与近年在全球不断升温的“敦煌热”有关,更与当地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城市功能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户外探险、田园观光等旅游内涵的更加丰富,公路、铁路、航空等旅游过程的更加舒适和便捷密不可分。

2018年夏季,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经历了近40年来同期最大的客流冲击。面对旅游旺季汹涌而来的客流,敦煌官方和敦煌研究院近年持续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叠加的冬春季旅游“VIP服务”吸引游客:景点免费或半价、宾馆酒店半价、莫高窟开放洞窟增加至12个等,以解游客参观途中的“千辛万苦”。

随着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在旅游旺季,敦煌文化、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并日趋尖锐。

作为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一带一路”上闪烁着的最为璀璨的一颗东方明珠,敦煌莫高窟是1600余年历史文明的沉淀,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为人们打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历程的大门,未来,敦煌莫高窟将会继续承载无可估量的国际合作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如何能够解决旅游开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两难问题呢?如何能够让长久保留彩塑和壁画,让千百年后的人们也可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办法是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王旭东院长说:“敦煌莫高窟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被应用到旅游参观以及公众教育中,也可以作为研究学习的重要资料。”

数据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是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数据的世界,未来世界更是如此,据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圈将扩展至163ZB,相当于2016年所产生16.1ZB数据的十倍。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会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和行业中,并且释放出全新的应用模式。

“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是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发起的数据在更广泛领域应用的一次成功探索。希捷科技全球副总裁暨亚太和中国区总裁孙丹女士表示:“数据的力量和价值是无限的,通过数字化保护及珍贵数据的存储,我们希望不仅我们这一代能够欣赏到敦煌的绚烂文化,同时,更希望敦煌的珍贵遗存能够一直流传给后世。”

据希捷企业资讯部总监张桂琛介绍,该项目充分展现了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运用数字化技术,逼真再现古老敦煌的神韵与魅力。数字化成果可以为敦煌石窟技术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开拓新的可能性和无限空间,同时也可以用于进行展示,游客可以身临其境般沉浸在3D虚拟环境中观赏敦煌壁画和彩塑,感受神秘浩瀚的敦煌文化,缓解洞窟因为游客参观而带来的压力。

张桂琛强调说:“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将把领先的技术和先进的存储解决方案应用于包括前期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及数据库存储等数字化保护工作中,帮助敦煌莫高窟实现技术复原并且能够存储传扬于后人后世。”

现代科技令世界遗产“古老而青春”

为了尽可能地留住莫高窟的珍贵遗产,如今莫高窟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已利用全新的科技手段,努力让这座佛教艺术圣地“时光停留”,实现“古老而青春”。

在正在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上,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陆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名录遗产专家展示了处于一张“科技大网”严密保护下的莫高窟景象。

在莫高窟监控中心,展示盛唐时期壁画的172窟实时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人流量等数据,都实时直观地显示在一整面墙的大屏幕上。通过遥感技术、影像检测等手段,让莫高窟壁画的小到几厘米的碎屑掉落都处于严密检测之下。

近期,莫高窟还将利用数字化手段的3D球幕影像来展示洞窟内实景,从而大大缩短游人停留窟内时间,减少环境变化对文物的损害。

与此同时,远在2000余公里外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黄山,1300多岁高龄迎客松依然生机盎然。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专门为迎客松建立了一个“小环境气象因子自动观测站”,对四周的风力、湿度、温度等各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以保证让它“青春不老”。

高精度的航空和卫星影像、遥感技术对世界遗产地实时状态的严密监测、对地质公园的立体影像还原、数字化的实景展示……中国的世界遗产穿越了数千年时空,正在全面的科技手段保护下得以留住“青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中心主任基肖尔·拉奥表示,世界遗产当下依然受到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损害威胁,而空间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未来保护世遗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郭华东也表示,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名录遗产数量、面积和范围都在逐年增加,但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其保护和管理也面临更多挑战。

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司长关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一批又一批深埋地下数千年的文物古迹被科学家发现和发掘,一些损坏的珍贵文化遗产得到了修复和数字化保存。这其中,遥感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其他技术手段无法实现的作用。

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质公园等的保护上,现代科技同样与古老的人类和自然遗产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平介绍,中国有国家地质公园184处,地质遗迹保护区面积达到30000平方公里,近年来,中国的地质公园开始注重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空间技术应用的示范,推动数字地质公园建设。

同时,中国多位非遗传承人都曾表示,数字技术和影像技术在民间手工艺、濒危影像资料、戏曲等保护工作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故宫、长城山海关、大运河、古扬州……运用虚拟现实和数字地球手段制作的数字化交互平台让这些历经数千年风雨的宝贵世界遗产有了更多展示在后代面前的机会,这种奇妙的相遇与交融,为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在未来保持真实完整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樊锦诗
数字赋能 让文物“活起来”
敦煌一年游客170万,故宫1700万,于是敦煌想了个大招
超级数字场景点亮文物保护之光
【楚天都市报】武大两院院士夫妻的敦煌情缘 来源:????????作者:记者徐啸寒 通讯员胡庆方 冯林????????发布时间:2012-08-03 16:27:47????????点击次数:762
守护敦煌艺术宝藏,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