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繁华之后:劳德累克的寂寞与无奈

原标题:他和梵高一样37岁去世,他因缺钙而成了侏儒,然而却成了现代广告画的伟大先驱!

他从不刻意美化生活,他像是真实的记录者,就像为“红磨坊”所设计的海报一般,舞娘一边劲力跳舞,却掩不住无聊疲惫的面容。他的画,忠实地记录着欢乐,也忠实记录欢乐背后的真面目。

他出生于贵族之后,因缺钙的毛病,无法正常发育而变成侏儒。1882 年开始在学习画画,1886 年迁到巴黎蒙马特区。他在这里结识各种阶层的人,沉醉于夜生活,流连酒吧与磨坊之间。在灯红酒绿中,他似乎在享受,又似乎冷冷地在观察热闹无比的红磨坊,繁华之后尽是寂寞与无奈,这里提供的艺术素材,使他的广告画大放异彩。


由于强烈而敏锐的观察力,而使他擅于捕捉瞬间的光彩,简单清爽的色彩,丰富了作品,又不至于抢走人物的吸引力。神似而形随意的画法,近景丰富而背景简单,宛若流动的时间,留下一幅快照,虽然疾病缠身,作品却极为生动活泼、热闹和欢乐,成为冻结在作品里的永恒。


他纵情于夜生活,加上过度饮酒和忙碌的工作,使不健康的身体无法承受这样日夜颠倒的生活。虽然曾到精神病院治疗,但短暂的医治后,他又设法离开医院,回到巴黎夜生活。


红磨坊的舞会

他崇拜德加,为了接近偶像,甚至搬到德加住处附近想要学习。德加一直觉得他在模仿自己的作品,对他感到厌烦,直到德加看了一次他的画展,发现他与众不同的才华,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那么,他是谁?


他笔下的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梵高肖像》是他画的极少的色粉笔画之一。在这里,他采用了一种印象主义者皴画线条的笔触,这也许是受了梵高的影响,但他的典型技法还是素描技法,色彩加在有组织的长笔触里。

在 19 世纪期,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现代广告方法的进步,促进了绘图、版画的书画印刻艺术的发展。书籍插图、漫画报刊和招贴广告,在 19 世纪中叶以后成了重要的事业。由于从事商业性的艺术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收入,因此,许多画家都被吸引到这条路上来了。杜米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兼雕塑家,他用一种强有力的浪漫表现主义的手法,表现社会现实主义者的主题。同时他还给《漫画》和《喧哗》周刊这样的杂志制作了几千幅石版画。这些反映从路易·菲力到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法国社会腐败、官僚无能或不法经济行为的版画和评论,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对政治和经济进行了讽刺,而且对日常生活题材的扩大也起了作用。这些题材,经过了透彻的观察,而且往往是讽刺性眼光的观察,最终成了20世纪艺术语言的中心部分。

图卢兹·劳德累克在书画印刻艺术领域中,是杜米埃的继承人,随后,他成为 19 世纪试验性绘画和 20 世纪初的蒙克、毕加索和马蒂斯的表现主义或造型倾向的主要桥梁。劳德累克还回过头来研究了戈雅和安格尔的线描,但首先他是德加的热心门徒。他钦佩德加的技法,诚如德加对剧院和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主题所持的非个人的、公正态度。劳德累克虽然受过学院的训练,但他发现并采用了印象主义者色彩鲜艳而明快的画法。


红磨坊的英国人

劳德累克深深地迷恋于酒吧、夜总会和妓院,这使他接受了许多广告画和书籍封面的彩色石版画的委托,并据此实际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彩色石版画中,他发现了用描绘性的线条,来完成平涂色块的可能性(《红磨坊的英国人》)。这种用线来完成面的作法,与高更以及象征主义画家们的色彩模式是并驾齐驱的,成为 20 世纪初期的色彩抽象作品的一种直接典型。色彩的抽象造型能力,创造出并控制了绘画的形式,而不是传统观念对物体作自然主义的描绘。这在 1880 年代后期的一些作品里,就已经进行了探索。值得注意的是《瑟克·费尔南多:女骑手》,他在画里使用了德加的倾斜透视,不过在画风上,更强调线条,线条也更稀疏了,甚至更接近于他一直倾心研究的日本版画。


瑟克·费尔南多:女骑手

艺术家在这幅作品中,把色彩单纯化了,观众的长凳是用红色曲线来表现的,在表演者的服装上有几处小小的点睛之笔。那截掉的视野和所设计的曲线运动,产生出一种抽象图案的效果,使这幅画和马蒂斯以及 20 世纪绘画的装饰派联系了起来。到那时为止,文艺复兴的透视空间和立体主义的限定空间之间的全部过渡关系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不过,在前景人物的造型体量和所占据的亮度空间之间,存在着某种冲突。这种冲突,在劳德累克一生的作品中都有表现。不过他在《女骑手》中超越了以前的尝试,迈出了新的步子,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空间。


安藤广重作品《大津站》

在劳德累克的绘画里,没有雷诺阿所画的那种资产阶级欢乐的天真浪漫的气氛。实际上,现实世界正在飞快地变化着。艺术家和朋友们的快活游览,变成了巴黎夜总会商业化的娱乐,有钱的巴黎资产阶级,也走出了他们体面而受保护的家,到这里来过上一夜。雷诺阿笔下年轻健壮的维纳斯,在劳特累克的手中变成了衰老无力、愤世嫉俗的妓女。


德加作品 《苦艾酒》



在咖啡店里

他的《在咖啡店里》,受到过德加《苦艾酒》的启示,这是一幅丑化了的想象的习作。接下来它又在启发毕加索笔下的那些满怀忧郁饮苦艾酒的人们。可是,劳德累克从来没有从道德上去解释他所描绘的世界。甚至这个世界最使人反感的侧面,也只是冷眼旁观,当成一部分天下事来表现的。而艺术家本身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同情和理解。

由于不习惯巴黎的都会生活,劳德累克伯爵夫人(图卢兹·劳德累克的母亲)于 1883 年搬到马尔罗梅的别墅居住。仅剩一个人居住的劳德累克因嫌孤寂,于是搬到画室同学兼好友艾柏特·葛尔尼叶家居住。由于该住处位居巴黎北部的新兴地区蒙马特,当地充斥着各种声色场所。

劳德累克在此定居之后,开始流连当地的咖啡厅与酒廊,并结识酒店老板兼小有名气的男歌手阿里斯蒂德·布留安。布留安介绍他与妓女发生关系,因身形丑陋被许多女性拒绝的劳德累克也从风尘女子身上找到渴望的温柔,至此,他已经对满是诱惑的蒙马特夜生活欲罢不能了。


不过,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论遇到任何诱惑,他对艺术的热情永远都不会衰减。劳德累克在蒙马特成立自己的画室,但仍接受德加的指导,并持续到 1888 年。这时,他与18岁的模特儿玛莉·克雷曼汀·瓦拉东(即日后的画家苏珊娜·瓦拉东)交往,然而玛莉只想骗取他的金钱,并以假装自杀等手法威吓德累克。经过多年纠缠后,劳德累克于 1889 年忍痛结束第一段恋情,与她彻底断绝关系。失恋后的劳德累克为了发泄,又与卡门·戈婷交往,然而却感染梅毒,这令他身心受到严重创伤,从此他再也不相信任何女性了(除了自己的母亲),此后便更加迷醉在蒙马特的声色犬马之中。


私生活虽然不太顺遂,1888 年与 1889 年却是劳德累克艺术生涯初露头角的时光:在 1883 年与 1887 年两度参与巴黎沙龙展皆落榜后,1888 年他开始将“Treclau”的创作假名改回“Lautrec”的真名签名,改而参加布鲁塞尔的二十人展(Les Vingt),来年参加第五届独立沙龙展,并展出期间个人独展。之后第六、七、八届皆有作品参展,且评价不错,也让他逐渐被视为新艺术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其中在二十人展时,曾发生一段小插曲:画展闭幕时,劳德累克应邀出席闭幕典礼,然而典礼时比利时画家亨利·德·格鲁痛批一同参展的梵高不学无术,只会吹牛。此话一出,立刻引起身为梵高好友的劳德累克不满,扬言要与格鲁当场决斗,最后格鲁收回他的批评,才避免了可能的流血冲突。


但这时影响劳德累克最深的,却是酒店的夜生活。他最早出没在葛乐蒂磨坊,并结识尚未成名的女舞者拉·古留。1889 年,法国为了庆祝大革命百周年,在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为了因应活动的带来的观光人潮,新型态的夜总会红磨坊开幕了,而劳德累克也随之转移到此。由于酒店尊重他贵族与画家的身分,劳德累克也乐于结交经理与店中艺人红星。1891 年,另一家新型高级酒店巴黎酒店开张,为了竞争过对手,红磨坊挖角来拉·古留、马瑟·滑兰丹、珍妮·阿弗莉、夏乌考、依薇特·吉贝儿等巴黎著名的艺人红星,并请劳德累克为红磨坊制作彩色宣传海报。由于他的海报一改传统,使用彩色和显著的文字,配合深具特色的人物造型,成功吸引了许多上流阶层男女光顾红磨坊。而劳德累克的宣传也让他成为红磨坊的座上宾。于是,形形色色的艺人与客人成为他大多数的绘画题材。



1892 年起,劳德累克的绘画对象又多出一种,即娼楼的妓女。最初这只是交通通勤上会经过,结交一些妓女朋友。第二年,由于医师室友要结婚,为了腾出空间让新婚夫妇生活,他干脆搬进磨坊街的娼楼公寓居住。不同于进出其中的其它男性,劳德累克是以朋友与观察者的角度与她们共同生活,并纪录下一夜春宵外,妓女们的真实生活:闹情绪、装扮、性器官检查、彼此之间的女同性恋关系等等...。具有贵族身分的劳德累克,不但公然出入娼楼,也常在公开场合称赞娼楼。



因如此离经叛道的行为,使劳德累克不但成为上流社会议论的对象,也成为各家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不过媒体重视的并非他的画作,而是出人意料的言行举止和笑话, 但他从未对媒体过于夸大的报导作出回应与抗议。虽然大家对劳德累克意见很多,但这三年也是他创作的全盛时期,共完成五十多幅画作。


1893 年,劳德累克在画商朋友莫里斯·乔怀安协助下,举办了生平第一次个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他将有关妓女的作品摆在画廊的二楼,仅供少数朋友与鉴赏家参观,其它争议性较小的作品才放在一楼让大众欣赏。虽然劳德累克并不看好这次的个展,但出乎预料的是媒体却给予其不错的报导与评价,而劳德累克的精神导师埃德加·德加也大大肯定他的作品,这也让劳德累克于来年举行另一场石版画个展。然而这次的个展不太成功。同年,《白色评论》在巴黎发行,在独立画展上引人注目的劳德累克结识了其中的撰写作家安德烈·纪德、保罗·纪乐希以及画家皮埃尔·博纳尔等人,进而与其中两位主编保罗·勒克莱克、塔迪·纳塔松认识,并成为相当亲密的好友。

1895 年,劳德累克前往伦敦绘制肖像,顺便拜访詹姆斯·惠斯勒等当代英国画家,并在参观马戏团时结识莫里斯·梅特林等作家与诗人。来年又与乔怀安共游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然后溯罗亚尔河而上,探巡法国中部的各处城堡。这年,劳德累克出版了以妓女为主题的石版画画册,并接受《白色评论》邀请,以他相当仰慕的塔迪·纳塔松之妻蜜希亚·纳塔松为对象,为该杂志画了一幅宣传海报。


1897 年起, 劳德累克因为通宵创作,常夜间失眠,因而逐渐染上酒瘾,虽然经乔怀安劝告,但却日益恶化,经常失眠喝酒,酒醉仍睡不着只好通宵作画,这让他孱弱的身体健康 更加恶化。为了改善情况,乔怀安决定替他在伦敦举办第三次个人画展,以远离蒙马特的花花世界。然而此次个展却未受英国人青睐,以失败收场,这令劳德累克酗酒情形更加严重,回国后甚至出现精神失常,并且还出现了幻觉。最后,母亲与医师表弟加百利·达比埃讨论后,于 1899 年三月决定把酒精中毒的劳德累克强行送至精神病院治疗。


当精神状态稍微稳定,劳德累克就出院了,出院后他结识了一位18岁的女裁缝露薏丝·布鲁埃,虽然她已名花有主,但对女性失望的劳德累克仍罕见地动了真情,并以她为模特儿,完成一幅油画和两张素描。


1900 年,巴黎再度举办世界博览会,并邀请劳德累克担任绘画的评审,但被他回绝,不过他仍旧坐着轮椅前去参观。由于没有特别的好感,他未完成任何相关作品。不久,他又再度染上酗酒的习惯,甚至连同行的亲戚威奥也无法劝阻他,这令他尚未恢复健康的身体再度恶化。五月,他与威奥再游诺曼底,为了感谢这位远亲,他以威奥为对象创作晚年大作《威奥提督》。



威奥提督

六月,因经济因素取消巴黎之行,直接从诺曼底前往波尔多,在此他迷上歌剧《梅萨莉娜》,完成 6 幅相关画作。十二月,劳德累克返回马尔罗梅,然而因脚充血而下半身麻痹,之后采用电疗法才恢复,但病情已十分严重。


梅萨莉娜



梅萨莉娜

1901 年 4 月 15 日,劳德累克最后一次前往巴黎,并拜访巴黎的老朋友。由于大家都知道他大限已不远,此次为诀别之旅,所以除了感伤外,也带他参观各处故地,而他也整理了自己的画室,并完成《威奥提督》与最后遗作《巴黎大学医学院的口试》。


巴黎大学医学院的口试

七月,在朋友泪送下,劳德累克返回土鲁斯,但回来后突然半身不遂。8 月 20 日,母亲劳德累克伯爵夫人带他返回马尔罗梅的别墅,这时,劳德累克的病情又急剧恶化,除了稍微修饰外,无力进行任何创作。9 月 9 日凌晨两点十五分,劳德累克在家人与少数好友注视下逝世,享年 36 岁。

1912年,莫里斯·乔怀安为劳德累克整理出版传记《劳德累克传》。而其多数作品则由父母保管,直到 1922 年才捐给艾伯塔美术馆,馆方则成立图卢兹-劳德累克美术馆专门展示这些作品,至今该馆仍是收藏劳德累克作品最多的地方。


夜幕下的劳德累克



相较于油画作品,劳德累克的石版画在当时十分著名。他不但是当时少数杰出的石版画画家,也用石版画制作深具个人特色的海报。



石版画发明于 18 世纪末的德国,虽然在 19 世纪后期多数印象派画家已尝试过这种绘画技术,但劳德累克严谨且大量的石版画作品却与欧诺黑·杜米埃并称19世纪最重要的石版画家。



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劳德累克借着蒙马特的夜生活弥补心灵上的空缺,也因此认识了许多舞者、艺人和娼妓。虽然多数都变成他的好友,但他与这些女性的关系始终怀着一种矛盾心态:他对她们抱持些许怀疑、不信任,但又对她们悲惨的身世感到同情,而这些反映在他的作品上,便是无节制的夸张线条和沉重现实感的风格(相反的,有关母亲的画作中,劳德累克总一贯保持稳重而平静的风格)。以下几位在劳德累克的生命与艺术创作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女性。


玛莉·克雷曼汀·瓦拉东出身下层社会,母亲是洗衣妇,未婚怀孕而生下她。15 岁时她成为马戏团杂技员,但一次失手摔落地面后被迫离职,前往巴黎蒙马特区改当裸体模特儿,不久未婚怀孕,生下一名男孩,即日后著名的风景画画家莫里斯·尤特里罗。1885 年时,她担任劳德累克的绘画模特儿,两人即陷入热恋中。劳德累克以她为题,完成许多画作 ,并鼓励与指导她进行创作,然而玛莉与他交往的目的却是贪图他的金钱,并多次欺骗他。最后劳德累克再也无法忍受,于 1889 年毅然离去。而这段失败的初恋也让他对女性备感失望,加上之后又从其它女性身上感染梅毒,从此不再轻言接受爱情。但另一方面,玛莉却在劳德累克指导下开始绘画创作,并在日后成为画家,以苏珊娜·瓦拉东之名留世。


女酒徒 (模特为苏珊娜·瓦拉东)

拉·古留是观众为她取得绰号,意思是「老饕」,劳德累克以此绰号为题完成许多知名作品,使这绰号反而比本名更为人们知晓。她本名露薏丝·韦伯,出身犹太家庭,16 岁时瞒着母亲跑到葛乐蒂磨坊演出,并引起劳德累克注意。她大胆、奔放充满野性的个性让她深受观众喜爱,逐渐窜红,并于 1891 年被挖角到红磨坊表演。由于劳德累克以她为题,制作出许多成功的彩色海报,1891 年至 1895 年之间成为全巴黎首屈一指的红星,也是红磨坊里的招牌舞者。但由于毫无节制的贪吃,她的体态日趋肥胖,最后不得不于 1895 年离开红磨坊,在小巷里搭设小屋勉强过活,可是仍无法挽回没落的表演生涯,最后被收容在养老院里渡过余生。


走进红磨坊的觅食者 (模特:拉古留)

劳德累克对她的好感在于其不受拘束的个性。他以她为题制作了 12 幅油画与许多宣传海报,成功发挥了刻画人物的专才,而成为其艺术生涯中最为人所知的人物画作。而两人的友情也十分坚定:拉·古留离开红磨坊后,在巴黎小巷里搭设表演小屋外的两块具有招牌作用的画作是由劳德累克义务赞助的作品,而 1901 年风楼残烛的劳德累克仍在最后一次巴黎之行中强撑着身躯,到小屋拜访了拉·古留。

珍妮·阿弗莉是一名意大利贵族与巴黎高级妓女的私生女,本名珍妮·布东。由于小时候常遭双亲虐待,后来被萨伯特慈善医院收容,由金·马丁·夏尔科医师照料。16岁时离开医院后,于 1889 年来到红磨坊。可能受家暴阴影的影响,成为艺人的阿弗莉感情并不稳定,常更换情人,直到 42 岁时才嫁给德国艺术家莫理斯·比亚斯。不同于粗野的拉·古留,珍妮·阿弗莉个性内向阴郁,喜欢独自一人跳舞。由于这项特质,加上带有贵族血统,劳德累克喜欢将她孤独一人的身影画成油画作品,而许多宣传海报也以她跳康康舞的姿态为主打标题,吸引顾客上门。事实上,劳德累克的宣传确实为珍妮·阿弗莉打出了名气,不但令她成为红磨坊中仅次于拉·古留的红牌舞者,也让她甚至远征英国及美国,在伦敦等异国都市展开巡回演出。


Jane Avril Jardin de Paris

依薇特·吉贝儿曾当过裁缝、服装模特儿、演员,是一名全能型艺人:她的表演内容包含歌唱、戏剧表演以及诗词朗诵。由于才华横溢,加上劳德累克的作品宣传,1892 年起开始在巴黎窜红。而她标准的装扮:白衣、黑色长手套也常出现在劳德累克的作品之中。虽然本人长相不差,但劳德累克特别喜欢扭曲她深具特色的脸部样貌,将她塑造成尖鼻子、大嘴巴和瘦长脖子的女星。对于此点,吉贝儿曾写信向他抱怨。但劳德累克仍不为所动,继续他扭曲夸张的风格。不过这样的风格成功吸引许多观众前来红磨坊捧场,1894 年吉贝儿被某杂志选为圣诞节特刊的封面女郎时,也毫不犹豫地指定劳德累克担任画家。另外,劳德累克也以她为题,制作了许多石版画作品,并先后集结发行成两大册的画集,其中一册限量发行 100 本,每页都留有吉贝儿的签名,大大提升了这位香颂歌手的人气。 


依薇特·吉贝儿像

露薏丝·布鲁埃是劳德累克晚年结识的服饰街女裁缝,当年 18 岁。虽然已经有男朋友了,劳德累克却与她发展出一段纯纯之爱,这对十分不信任女性的他而言,可谓十分幸福的小插曲。后来劳德累克的朋友描述这段时期时,曾回忆道:“ 亨利与露薏丝·布鲁埃小姐在一块时,好像一对小孩,充满了天真、快乐。”劳德累克喜欢称她为罗盖兹·玛古茵(是对女性人体模型的昵称),并以她为题,完成一幅画与两幅素描。这是劳德累克生前最后一次以单一人物为题完成大量作品。


露薏丝·布鲁埃像

生前,劳德累克被视为惹花捻草的人物,不过其海报与版画作品却造成当时巨大的变革;他让商业宣传的海报作品也能兼具艺术性,并成功将夜生活的欢乐场所形象化,牢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至今,即使已过百年,红磨坊仍然是巴黎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并成为许多电影、绘画等艺术创作的取材对象。这点,应归功于劳德累克传神的海报与画作所赐。

(图片来源建筑vs艺术vs音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磨坊里的美女是我创作的源泉……
他是侏儒,是瘸子,也是残垣断壁与声色犬马之中的蒙马特尔之魂
亨利·洛特雷克 Henri Raymond de Toulouse
后印象派画家罗特列克曲折多舛的一生
坐在红灯区作画的残疾画家——图卢兹·劳特雷克
美国女画家卡萨特的油画(母子亲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