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香港秋拍推出徐悲鸿画作及收藏

原标题:重要亚洲收藏徐悲鸿作品:徐悲鸿与他的亚洲朋友们

本次香港秋季拍卖期间,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将精心呈献一系列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珍品杰作及收藏。值此契机,让我们通过徐庆平教授的文字一同感受徐悲鸿笔下的生灵万物,感受赏心悦目的名家风范。与此同时,佳士得中国书画专家也将与我们一同跟随徐悲鸿的南洋足迹,细品作品的灵感泉源。

徐悲鸿与他的亚洲朋友们——撰文 徐庆平教授

1939年先君悲鸿公从桂林出发到南洋为抗战筹款,从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他创作了上千件作品,举行了36次画展,以卖画全部所得帮助阵亡将士的遗孤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也在此时分别以中国画和油画两种形式创作完成了表达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伟大精神的巨作《愚公移山》,实践了自己所说艺术家应“尽其所能,贡献国家,尽国民一份子的义务“。今天我们有幸看到的这一展示,使我们如同看到为国家拼命画画的艺术家就在眼前。悲鸿公的动物画享誉中外,其笔下动物神情毕现:牛淳厚踏实,马聪颖忠勇,猫机敏颟顸,鸡忠职警惕,均性格突出,形象鲜明。应该说,借物寄情的象征性手法本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大特点,擅长以松竹梅不畏严寒的形象比喻作者的一身傲骨,又以巨石、粗干象征此精神的地久天长。但如果完全抄袭古人,毫无新意地依样画葫芦,就势必退步到故作文雅,无病呻吟的可笑境地。悲鸿公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德”“仁”和西方文学经典中对真理、对进步思想理念的追求融汇一处,具有浪漫主义艺术的典型特点—丰富无比的想象力。他的画把中国诗歌的寄情托兴变成绘画中充满象征意义的拟人手法。

悲鸿公在日军进攻新加坡时乘最后离开的轮船经缅甸回国,80年后,我们欣喜地看到收藏家们把这些遗留在南洋的作品保存得完好如初,令人仿佛仍然清晰地看到他那紧张作画的身影。艺术家的生命因其伟大的作品而永存。


拍品编号1302

徐悲鸿(1895-1953)

《陆运涛夫人像》(小稿)

油画布本 亚麻布镜框

估价:港元 1,500,000 - 3,000,000

展览: 

长沙,美伦美术馆,“春风得意─徐悲鸿在南洋1939-1942”,2019年4月27日至6月15日

出版:

黄啸、徐骥主编,《春风得意—徐悲鸿在南洋1939-1942》,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19年3月,第188页

注:本作即将收录出版于范迪安、徐庆平主编的《徐悲鸿全集》油画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陆运涛为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电影制片人、鸟类学家以及摄影家。画中女士为陆运涛第一位夫人——李惠望(Christina Lee)

在悲鸿公的油画创作中,在南洋创作的肖像占据重要地位。他通过绘制油画肖像在马来亚地域打开了局面,充分展现出自己在题材统合、人物塑造、神情刻画诸方面的精湛技巧,并吸收了中国人物画的优秀传统,呈现了与众不同的魅力。通过查找当时悲鸿公留下的史料与照片,可以看到他创作《李惠望小姐像》(即《陆运涛夫人像》)的地点在“江夏堂”家中的画室,具体时间应在1939 年。他一共创作了两幅《李惠望小姐像》,一幅为当场的写生画稿(拍品编号1302),一幅为之后创作的尺幅更大些的人像作品(现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内),是徐悲鸿人物肖像画的代表作之一。这张写生作品生动典雅,面部表情引人入胜,轻松的笔触表现出人物肌肤、衣着和椅子的质感。作品中热烈明快的色调,突出了少妇爽朗热情的性格特征。作者在构图中颇具匠心地将李惠望小姐的面部做偏转向观众的大角度处理,完全避免了人物形象的同一化和呆板,对模特发型的描绘十分讲究,起到了突出人物个性作用,在五官刻画上,则以眉眼之间、口鼻之间的关系作为着力重点,呈现了东方女性含蓄而微妙的美感。

悲鸿公并未采用传统的定式和固定的俗套,不是为了迎合订画者的要求,而在于通过对东方审美观念的引入,表现出 “中西艺术融合”的高远旨趣。在具体的描绘中,他有意识地减弱黑白对比,通过对色调的冷暖布局,将复杂的色彩关系,有机地组合在一个明亮鲜艳的色调之中,给人留下强烈饱满的视觉观感。可以看到《李惠望小姐像》并不是对西方传统写实油画的复制照搬,而更带东方的“意象”观念—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关照与概括,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纯与超越,更是客观与主观间的相容与协调。


拍品编号1303

徐悲鸿 (1895-1953)

《哀鸣思战斗/书法对联》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立轴三幅

1939年作

估价:港元 2,500,000 - 3,500,000

注:上款人韩槐准(1892-1970)为新加坡华侨,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及种植专家,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县。1930年代已在文物收藏方面颇有成就,广交文人雅士,与徐悲鸿交情深厚,其“愚趣园”、“愚趣斋”之匾额便出自徐悲鸿之手。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韩氏更帮助徐悲鸿保存及运出其留于星洲之收藏文物及作品,今徐悲鸿纪念馆中不少作品便是当时所保存下来的。

马同样是东西方画家一致钟爱的题材。在中国,更是各朝各代都有画马的名家高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画肉不画骨”。不能如“庖丁”那样洞察生理结构特点和骨骼肌肉的运动规律,自然无法传达出强烈动态。而对象又是整日无所事事,养尊处优的皇家厩马,已然丧失了勇敢奋起的气质精神。

“徐悲鸿的马”则是生长于荒原大漠之上,“相期效死得长征”“风入四蹄轻”“真堪托死生”的战马,是以长腿、减肥、阔鼻、挺胸、鬃尾飞扬为标志,“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的天马,即使它在食草、小憩之时,也依然保持着高瞻远瞩、志在千里的雄姿。寄托着画家不畏牺牲、勇冲敌阵,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精神。

这幅立马是为在新加坡结识的好友韩槐准先生所作。为一位优秀的朋友作画,先君格外尽心尽力,把神骏的体积感、空间感、质量感传达得令人赞叹,仿佛正在天水城外古寺中吟颂“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的杜甫和马一起出现在画面之中。观众与绘画作者、绘画对象的审美融为一体,这就是徐悲鸿的马和他笔下的其它动物为这一千年画种开辟的前所未有的境界。

记得少时常为父亲磨墨,每次都要用全手握住六棱形的大墨块,需研一个小时,才能研好这一满池的墨,够用一整天。如果天色已晚,墨尚未用完,他便用它来书写大幅对联。他“惜墨如金”,从不使用宿墨,是他一生特有的习惯。此幅想必是他在好友韩槐准家的红毛丹园用余墨所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句,是为远行的朋友们送别时的祝语。“与尔同消万古愁”则是李白叫儿子把自己的珍宝—五花马、千金裘拿去换酒时的豪言。先君从两首唐诗中各取一句,组此联句书写,是他的一种审美享受,更是传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其中或有些许无奈,但是更多的是与命运抗争的豪情和意气风发。此幅书法使用了行楷,巧妙地以少数行书字打破纯楷书的严谨匀一。在字形上,他融汇研习真、草、篆、隶各体之所得,呈现出雄强高古的审美,每一个字都在全力突破正四方形的束缚,给人以雄浑流畅,吞吐大荒的美感。


拍品编号1304

徐悲鸿 (1895-1953)

《侧目》

设色纸本 镜框

1938年作

估价:港元  2,000,000 - 3,000,000

注:上款人刘少旅(1900-1996)出生于广州,为广洲著名九华堂签扇庄主人,后于1948年迁港定居,设立香港九华堂从事书画装池。对中国书画有浓厚的热忱,曾协助多位书画名家筹划展览,积极推广书画艺术,因此与许多书画家深交,其“太乙楼”之收藏丰富。

以狮、马为例,它们曾是西方绘画的主要题材,象征勇猛和无敌。在西方美术史上,画狮历史可上溯到巴比伦和亚述,直到十九世纪的Géricault (籍里柯)和Delacroix(德拉克罗瓦)。其题材表现都是狮与人、与兽的厮杀。尤其是人猎狮、狮攫马的场面,以鲜血、杀戮寻求感官的刺激。但是悲鸿公的狮则不同,他画的雄狮具有高贵的人性,饱含画家的赞许和憧憬。正如他赞美狮子的长诗所说:“平生好写狮,爱其性和易。亦曾观憨笑,亦曾亲芳泽。亦曾闻怨啼,亦曾观舞跃。”他画的狮如君子一般高贵,尤其是寄托了对伟大民族精神的赞美,《负伤之狮》、《飞将军从天而入》,直至以谐音传达强烈寓意的《会师东京》都在期待这头被西方称为睡狮的英雄奋然振起,昂然屹立。他反复多次地画《侧目》,以雄狮向毒蛇投去不屑的目光表达中华民族的自尊。蛇的嘴已张到最大,但在肌骨雄强,体形巨大的狮子面前显得那样渺小。作者借助了对动物主要肌肉、骨骼的突出和夸张,特别是它们在大角度透视中传达出的独特魅力。使画面力度达到空前。这本是文艺复兴巨人米开朗基罗独步天下的画人体的本领,要求画家具有坚卓的写物造型能力。悲鸿公把它巧妙地运用到了动物画中。


拍品编号1305

徐悲鸿(1895-1953)

《四喜图》

设色纸本 镜框

1941年作

估价:港元1,000,000 - 1,500,000

注:上款人郑今邨(?-1967)为马来西亚华侨诗人,与徐悲鸿、骆清泉、孙少侵等人熟识。

《四喜图》是艺术表现以少胜多的经典。下面三只喜鹊与上面的那只在相互招呼,似在交谈。两个椭圆形状组成的鸟身配上使用浓墨的尾、爪和长喙,组成丰裕而富有韵律感的形状。画家独创出在灰底纸上运用白粉表现鸟身白色部分的技法,使得画面黑白灰关系格外鲜明。加在鸟身、尾相接之处的一点蓝色和象征喜庆、却又淡雅动人的红叶,令画面色彩交响,鸟儿向几乎全正面和全背面角度望去的大透视动态,更使画面生趣盎然。


拍品编号1306

徐悲鸿(1895-1953)

《柳雀图》

设色纸本 镜框

估价:港元 300,000 - 500,000

注:上款人为韩槐准之子韩岳丰。

麻雀也是悲鸿公喜爱的题材,他常称其为“小东西”,说自己的感情常常寄托在这些随处可见、又不起眼的“小东西”身上。它们自由自在,勇敢聪明,每天发出欢快的叫声,宣布新的一天开始。印象派的创始人莫内就曾把自己的绘画比喻成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枝头的欢鸣。可见画家们都很钟爱小鸟。悲鸿公为了突出小鸟的可爱,没有让画面上出现增加沉重感的交错枝干。而是运用轻盈而挺拔的柳条组成灰色的背景,最简洁而又最大程度地构成愉悦清和的环境。


拍品编号1307

徐悲鸿(1895-1953)

《墨猪》

水墨纸本 镜框

估价:港元 400,000 - 600,000

注:上款人张汝器(1905-1944),广东潮州人,为新加坡战前华社美术活动的重要推手,被认为是新加坡现代绘画艺术的奠基者。1936年成为华人美术研究会创会主席,曾接待来新加坡举办活动的徐悲鸿客居其家中。

在艺术创作中先君十分喜爱和尊重中国传统风俗,例如他每年端午节都画钟馗,在正午画眼睛,以“画龙点睛”之法突出镇鬼英雄的神采。为亲戚朋友画生肖之属也是他常尽的“秀才人情”。一般画家很少画或者说大多数画家终身未触及过的猪却是他为朋友们常画的。此作中的猪身体浑圆,壮硕有力。在五官的塑造上特别着力表现直视前方、炯炯有神的目光。对四肢的刻画坚实、生动,每笔都把形状、体积、质量感同时完成,表现出动物机敏、灵活、可爱的特点。


拍品编号1309

徐悲鸿(1895-1953)

《喜马拉雅之春/大吉霞光/山之林》

水彩纸本 镜框三幅

估价:港元 500,000 - 700,000

展览: 

长沙,美伦美术馆,“春风得意─徐悲鸿在南洋1939-1942”,2019年4月27日至6月15日

出版:

黄啸、徐骥主编,《春风得意─徐悲鸿在南洋1939-1942》,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19年3月,第164-169页

注:本作即将收录出版于范迪安、徐庆平主编的《徐悲鸿全集》油画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此次呈献的三幅水彩均是1940年4月5日前后先君悲鸿公在喜马拉雅山大吉岭所作的写生。在长年的紧张工作之后,这是他极其少有的放松时刻,他也随身携带了最为便捷的绘画工具—水彩纸笔与颜色。

《山之林》无疑是画家对大吉岭的第一印象。沉郁茂密的森林占据了画面近三分之二的空间,紫色的背光山影酣畅淋漓,在纸上巧妙的留白组成了雪山的受光部分,极浅的一点蓝色让天空显得无比澄净透明。前后几层的树木都是乘湿时以极尽变化的用笔组合而成。令人感到一种一吐积郁、尽情呼吸的痛快。

《大吉霞光》为极其迅速地捕捉大自然脉搏的杰作。从黄到橙,再到浅蓝色的天空颜色,过渡得那样生动自然,纸上留白而成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喷薄而出。暂时还处在黑暗中的树木,每棵都是由四五笔色块一挥而就画出,画家同时随手勾勒枝干,“但取简约,以求大和”,表现出捕捉最美瞬间的过人本领。树的动态配合空中紫色云朵的飘动,令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引人入胜。

《喜马拉雅之春》宁静而深沉,巨大的苍穹给人以驰骋遐想的自由,雪山已经隐入云中,让前景上的红土山丘分外突出。画家着意刻划了位于画面正中的巨木。它坚实挺拔,在高海拔的恶劣环境中,历尽沧桑而傲然耸立,这是以树自况的中国传统画法的巧妙运用。此时的画家故园已成灰烬,他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的清明时节,在炎黄子孙怀念逝去的亲人之际,借助百年巨树以自喻,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水彩在19世纪个体的艺术表达发展到高峰时成为最普及、最能抒发情感、个性的画种,悲鸿公的悲天悯人、怀人思乡也借助于它留给观众以巨大的感动。1938年,悲鸿公从香港出发,经在他将最主要的精力用于经年累月地创作主题性绘画的生涯中,这些水彩画以其特有的优雅、放松、展现出中国画家在这一画种上更为概括、深邃的特点。因此,对于喜爱他博大精深艺术的收藏者来说,尤其难得与珍贵。

徐悲鸿的南洋足迹


1937年至1942年间,徐悲鸿离开中国,前往东南亚及印度等地。本专辑之作品反映了徐氏此段旅程中的人生经历、艺术成就及人际交往。画家结交诸多朋友,他们赞助画展,提供下榻,并与悲鸿谈艺论道。本专辑中多件作品即赠予该地区之诸位友好,尤其可贵的是,其中亦呈现数件画家朋友赠送徐悲鸿之作品。


徐悲鸿一生中访欧不下五次。1938年底至1939年初,他乘荷兰“万福士”号邮轮经香港前往新加坡。在香港停留期间,他与诸位本地画家见面,包括陈福善、余本和王少陵等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画家得以互相交流艺术理念。

徐悲鸿1939年到访印度,尤以他与泰戈尔(1871-1951)的见面为标志性事件,泰戈尔是印度现代绘画的关键人物,亦是著名的诗人。这次访问使徐悲鸿创作出多幅特别作品,包括《甘地像》(编号1308)及色彩明丽的大吉岭风景水彩画(编号1309)。


拍品编号1310

杨曼生(1896-1962)

《林间逸趣》

水彩纸本 镜框

1940年作

估价:港元 30,000 - 40,000


拍品编号1311

杨曼生(1896-1962)

《林中小径》

水彩纸本 镜框

1934年作

估价:港元 30,000 - 40,000


拍品编号1312

杨曼生(1896-1962)

《热带沙滩》

水彩纸本 镜框

1951年作

估价:港元 30,000 - 40,000


拍品编号1313

余本(1905-1995)

《渔港》

水彩纸本 镜框

估价:港元 30,000 - 40,000


拍品编号1314

余本(1905-1995)

《船边劳动的人》

水彩纸本 镜框

估价:港元 30,000 - 40,000


拍品编号1315

王少陵(1909-1989)

《皇后像广场》

水彩纸本 镜框

1936年作

估价:港元  30,000 - 40,000


拍品编号1316

陈福善(1905-1995)

《划船》

水彩纸本 镜框

1938年作

估价:港元 30,000 - 40,000


拍品编号1317

陈福善(1905-1995)

《双舟》

水彩纸本 镜框

1938年作

估价:港元 30,000 - 40,000


拍品编号1318

黄道周(1585-1646)

《砀山遇寇诗》

水墨绢本 册页十四开

估价:港元 800,000 - 1,200,000

注:本册页末页徐悲鸿题跋,评论黄道周生平及艺术水平。毛笔字迹间有铅笔打稿痕迹,这在徐悲鸿为古书画题跋中并不罕见。徐悲鸿珍爱古代书画,题跋时多小心谨慎,务求工整不伤画面。

(图片来源佳士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港佳士得中国书画秋拍 重要私人珍藏系列领衔
游世勋:佳士得打开市场,靠的是好名声
万里写入胸怀 — 张大千在巴西
中西之美:一览林风眠、吴冠中精选藏品
佳士得开拍(书画专场)
高估价徐悲鸿巨制为何遭遇尴尬流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