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新生 | 时代主角,谁更出彩

尽管作品形式层出不穷,但技艺传承这件事却一直没变过。有家族传承中的父与子,有师学传承的师与徒,维系两代人的不仅仅是传承文脉的使命,更多是在传承实践中实现个性创造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对审美与文化认知的不同,两代人时常意见相左,但这就像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终极问题,所能做的就是在传承中探索。前辈们点燃火把,照亮前路,后辈们借着光亮,勇往直前。他们是“非遗新生”的时代主角。

手 艺 正 年 轻

传承文化 引领生活

Chinese Handicraft| 中华手

- 本 期 导 读 -

2019年度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非遗新生之

两 代 人

Part1 父子相承

家是以血缘为基础、最小的社会组织结构。手工艺行业内的家族产业代表际传承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家族间的传承,是将看家本领倾囊相授,也是将整个家族的荣光与责任交付。

在施森彬眼中,《和平鸽》是他献给上海这座城市的公共雕塑。

施君新作《孕育》,造型新颖,进一步拓展了传统珐琅在现代空间中装饰性艺术的边界。

繆氏父子的彩石镶嵌,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也更加注重现代审美表达。

“彩石镶嵌不能没有我”。繆一川现在和父亲共同经营着崇林斋,“点石成金”的故事还在继续。

郎志春的作品《八仙过海》,工艺精湛,题材传统。

从跟着父亲学捏面人,到带着父亲参加综艺节目,“面人郎”的接力棒正在慢慢移交。

您为什么选择做一个手艺人?

在家中几代人的影响之下,我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对这项手艺怀揣崇敬之心,也自然希望下一代能够去传承和发扬。(“中平澄泥堂”创始人、“袁氏堂”第五代传承人 袁中平)

您是否刻意引导过子女学习自己的手工艺?

在我看来,让后代做熟悉而热爱的事业,又有这么多德高望众的长辈扶持,更易于成功。(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衡水习三内画艺术培训学校校长 王海丽)

您支持子女选择传统工艺行业吗?

我不会逼迫儿子学习捏面人,但我会引导他。当他在大学毕业后决定以面人为职业的时候,我非常欣慰。每一个父亲都会自己的孩子担忧,不过我相信他有能力应对。(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 郎志春)

——————————++

与父辈从事同一种职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与父辈从事相同行业,起初会受到一些无形中父辈带来的影响,这是一种启蒙认知,过程中要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青年艺术家 乔村)

会担心无法超越父辈吗?

能够和父亲从事一个行业,我感觉很幸运。对于从事这种小众的艺术形式,其实我是不太有信心的。但我还是希望年轻一辈的传承人能够放开手去做,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我们喜欢的就是最顺应这个时代潮流的。(“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 郎佳子彧)

年轻一辈的传承人最应该具备什么特质?

在我看来,“非遗新生”的重点是“创造”,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转而追求“仿制”求效益是得不偿失的。一切“非遗新生”都必须在保留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完成,其次再考虑它的用途,要将非遗很好地融入进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把它做精做活是关键。(青年砖雕艺术家、“袁氏堂”第六代传人 袁超)

Part2 师徒相续

“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此二者之惑。”师徒间的传承,不仅是技法、学识的传递,也是做人、品德的授受,他让众多优秀的民间手工技法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从事红木文化艺术研究40年的杨金荣看来,红木好比一张桌子,它有“四条腿”,一条是木材,一条是制品,一条是文化,一条是艺术。

年届74的何福礼,是浙江东阳竹编“大师中的大师”。

师父的职责是什么?

传统工艺的本质是心手一体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的载体是人,而不是书籍。所以在传统工艺的学习中,面对面的口传心授十分重要,仅仅靠文字的传播是难以实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细木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杨金荣)

您喜欢什么样子的徒弟?

我这些年前前后后收了二三十个个徒弟,以女生居多。有五六个是根据传统拜师礼,磕三个响头、敬过拜师茶的。其中有学艺未成半途而废的,也有成功出师开创了自己品牌的。花丝镶嵌除了“师傅领进门”,更要“修行靠个人”,要热爱这个职业,能够把它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对待。(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统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李昌义)

在您看来,现在的师徒关系发生改变了吗?

现在的徒弟学习时间短了更多依靠相互交流。我只会做花,但一些徒弟擅长经营,一些徒弟擅长学术研究,一些徒弟奔走推广。对我来说,一个徒弟就是通花草的一个希望。(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钱宏仁)

——————————++

徒弟的职责是什么?

师父的责任是传授,而徒弟站在师傅的肩膀上承接技艺,并发扬光大。在我看来,我的责任是传播正确的红木文化和艺术价值。(资深木工爱好者、江苏马洛夫粉丝的木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章正一)

您最想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东西是什么?

作为学生,第一要义是学会技术,其次要有工艺道德,要能保护和发展这项技艺,让它真正“活”在当下。(“侨色珠宝”负责人、美学硕士 左书侨)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这项在当下不被大众所知的技艺重新回归生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北京纸娃娃家艺术工作室创始人 一凡)

Part3 新旧相接

就传统工艺而言,即便个别专业院校或有零星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开展,但因师资本身的西学教育背景,以及西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学生无法充分认识、接触并掌握到纯正、精湛、系统的传统技艺,甚或一开始就被导向畸形支离的方向……——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研究员 吕品田

今天,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的转型,以及城乡一体化的趋势,非遗的传承和新生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我所理解的“非遗新生”,是一种源自活的文明的,发自身心内部的发展渴求。非遗扎根生长于大地与生活,非遗就是人民生活里的中国故事……——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教授、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 乔晓光

苏绣是一门静下心来才能做好的艺术,面对当今社会的各种利益和诱惑,很多人都不愿意继续从事这门“苦行僧”的行业,苏绣的传承面临着重大考验。苏州刺绣研究专门组织了一个培训教育研究组,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在技艺传承和作品创新方面都有了非常好的起色……——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黄春娅

- 阅读更多 -

“ 绣 梦 ” 夏 华

很多人说,夏华赋予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新的生命,但夏华自己更愿意理解为,她和团队所作出的努力改变了手工艺人的命运,让她们过得更好一点,让祖祖辈辈传承的手艺走向世界。中国手工作坊走到今天,夏华内心很有底气:再给我5年时间,我可以带着10万绣娘,不仅能闯伦敦,还能去闯更大的世界。正真地把中国最美好的传统手艺,变成全世界人喜欢的生活方式。

从 敦 煌 到 “ 敦 煌 ”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东汉学者应劭在注解《汉书·地理志》时,曾写下这样的文字。从敦煌到上海,直线距离为2 639千米;从敦煌到“敦煌”,时空中的品牌扩张之路王国振走了20多年。丝路绵延,驼铃犹在,随着每一次琴弦撩拨,深藏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其实从来就没有远离过我们。

染 有 情 绪

色彩,是能引起审美愉悦的、最为敏感的形式之一。不同的色彩对应不同的材料也能创造出超乎想象的特点。传统的蓝染可以摩登,纸张可以坚韧,皮革可以变得华丽多情。让我们一起给家居添上丰富的色彩吧!

做 个 “ 钢 铁 侠 ”

如今,人们再提起温陈华,只会说“这个人做的事情好励志”。事实上,在他眼中,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而已。“就像明熹宗喜欢木工,只是享受那个过程。”从电脑铺老板到甲胄复原师,他把热爱做到了极致。

第五期 | ISSUE63

Content

视 界 | Vision

“绣梦”夏华

纸的浪漫与疯狂

手工艺术“三重奏”

爱马仕,与人相连的故事

人 文 | Culture

极彩

包罗万象

从敦煌到“敦煌”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层层叠叠自安宁 星星点点出璀璨

生 活 | Life

染有情绪

做个“钢铁侠”

金戈铁马入梦来

东山,诗意一整天

专 题 | Topic

年画,日新

父与子的对比色

做酷一点的传承人

传承之翼,无问西东

续写“点石成金”梦

... ...

《极简的幻觉》

邬建安设计,姚惠芬苏绣作品

深藏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其实从来就没有远离过我们

你的参与

就是新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锐评】郭艺|反思当代手工艺传承:政策支持是活力赓续的核心力量
“徽派剪纸风格”的代表人物 剪纸艺术家:吴笑梅
缂丝流芳话辛劳--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传承人王金山
“天工之美”后继无人,下一步这样走...
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乐清黄杨木雕篇)
景泰蓝后继乏人,国家级大师仅存5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