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管理,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userphoto

2023.11.11 广西

关注

⚪ 作者:杨钢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 编辑:小克老师


导读

管理,实质上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组织中创建一种氛围和习惯,从而使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都能第一次就做对,与客户、合作者和供应者都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不仅能让大家在工作中充满激情,而且可以在工作中分享生活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而这也恰恰是组织创建的目的。


1

行为不同的根源在于心智模式的差异

关于心智模式,有个著名的“交换人体”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是体弱的富翁,一个是健康的穷汉。两人互相羡慕着对方。这时候,一位世界闻名的手术专家发现了交换人体的方法,于是,富翁就提出与穷汉交换身体,代价是自己的全部财产, 穷汉痛快地答应了。

手术非常成功。穷汉变成了富翁,富翁则成为了穷汉。

没过多久,成为穷汉的富翁由于有了强健的体魄,又有着成功的意识,渐渐重新积累起了财富。可是,他老是担忧自己的身体状况,一点儿轻微的不舒服便会大惊小怪,久而久之,他的身体又变得虚弱了。

与此同时,那位穷汉出身的富翁,由于缺乏投资经验,总是投资失败。没过多久,这笔巨额财产便被他挥霍一空了。然而,由于他整日无忧无虑,换身体时带来的疾病竟不知不觉消失了。

最后,两个人都回到了原来的模样。

这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心智模式'或'心灵地图',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法、思考方式和思想观念,这是一种隐藏很深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对一个人来讲,改变旧的心智模式、旧的思想观念绝非易事。

中国的许多企业现在正面临着迈向国际化的挑战。过去,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家总以为,中国的优秀公司与世界一流公司的差距,主要在技术、规模等外在因素上。

但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最大的差距是人的差距,特别是理念与领导力的差距。这就是在心智模式上的巨大差距。

2

品质制胜的源泉

30多年以来,中国企业基本上处在一个从无到有再到多的高速增长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习惯于“先人一步”、抓机会,习惯于量的扩张,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而很少去研究动态环境下客户到底要什么。自然也就不去关注他们的需求结构。

如今,许多企业在国外开厂、收购、卖产品,走上了国际化道路。

但所谓国际化,其实是客户国际化,而不是产品国际化。产品国际化很容易完成,但客户国际化却需要我们的管理团队去了解你所面对的客户,特别是用户现在想要什么,以及他们未来想要什么。

所以,国际化实质上是懂得“国际消费者”,而“国际消费者”的背后是那个国家独特的文化、独特的阶层结构乃至消费习惯,这才是支撑你品质制胜的源泉。

中国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有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也就是说,摧毁有形的东西很容易,可要摧毁深藏在人心中的无形的东西,却很难。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要“致良知”,就要改变心智模式,就必须深深地触及每一个人的灵魂。

3

管理,从改变人的心智入手

大家都知道中国企业家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吧。

在那个年代,冰箱需求量极大,有钱也买不到。有一天,海尔公司在其已经准备销售的冰箱中发现了76台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冰箱。

公司负责人张瑞敏对此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反应,他命人把这些问题冰箱集中在一起,并把全厂职工都聚集在广场,打算当众将问题冰箱砸掉。

当时很多职工都认为,冰箱根本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况且都是一些并不影响使用的小缺陷;另外在当时,每台冰箱的售价相当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因此很多人提出,可以把这些冰箱折价卖给他们。但张瑞敏却宣布,必须将这些冰箱全部砸掉,而且谁生产出来的谁来砸!

他砸冰箱时说,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的零部件,在德国人手里做出的都是合格品,为什么到了我们的手里就弄成这样?问题就出在我们的观念上——对消费者负责的“零缺陷观念”。

张瑞敏当年引进的就是德国的冰箱产品线。可与德国的品质观相对比后,让他感到非常震撼。他当时非常沉痛地对大家说:“我们中国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一个荒唐的想法,好东西卖给外国人,残次品出口转内销,自己用。难道中国人天生就比外国人低一等,只配用残次品吗?这只能助长自卑、懒惰和不负责任的意识。所以,我们的产品绝不再分等级,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必须砸掉这些残次品!”

所以,张瑞敏的铁锤不仅砸的是冰箱,也彻底砸出了每个员工心头的产品质量意识,让人们感到了强烈的震憾,并从此开启了零缺陷质量文化变革之路。这也为他后来砸了库存、砸了组织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改变心智是最难的管理工作,但也恰恰是金钱和机会之所在。

因为人们只有在共同的价值观的引领下才有可能上下一心、精诚团结,比竞争者更快、更优、更经济、更智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所以,思想决定人们的态度,态度决定人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就决定着人们计划与策略的选择、方法与工具的应用。

我们不能孤立地评定什么方法没用或什么方法有用,这就像孤立地评定“下雨是否有用”一样毫无意义。

管理,只有从改变人的心智入手,通过思维与态度的转变,构建预防为主而非事后把关的质量运营系统,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企业成为'有用的和可信赖的组织’。

如何让每个员工、让整个组织都能说到做到,第一次就做到、次次都做到,也就是如何让质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第二天性的问题。

只有当质量管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才能透过管理质量看到市场的预期、稳定的份额、 上升的利润等,也才有可能看到客户的微笑、员工与股东的自豪以及供应商的开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
海尔:从国际化到全球化
海尔模式:从输出产品与品牌到输出管理和思想
「RIA学习力」《第五项修炼》No.12,泉水
四角五步”法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心智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