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解读

 为配合新《环境保护法》的贯彻执行,严肃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原环境保护部出台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发〔2015〕175号,以下简称《处理办法》)。

《处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弄虚作假行为的判定


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判定是整个《处理办法》的核心内容。结合有关文件的规定与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梳理出三大类共27种弄虚作假情形。第一类是篡改监测数据,主要包括擅自停运、变更、增减环境监测点位或故意改变监测点位属性,干扰采样、干扰或破坏生产工况、逃避自动监控、改变样品性质、干扰监测设备正常运转、修改设备参数或监测数据、不真实记录或选择性记录原始数据等14种情形。第二类是伪造监测数据,主要包括记录不一致、监测报告正副本不一致,通过软件凭空生成监测数据、未开展采样或分析但出具监测报告等8种情形。第三类是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主要包括强令、授意有关人员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将考核达标或者评比排名情况列为下属监测机构、人员的工作考核要求;无正当理由,强制要求监测机构多次监测并从中挑选数据,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签上报监测数据的;在未作整改的前提下,进行多家或多次监测委托,挑选其中“合格”监测报告等5种情形。

《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弄虚作假情形包括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工作中可能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力争囊括手工监测从监测布点、采样、分析、质控到数据处理、出具报告甚至数据使用,以及自动监测从点位布设、站房要求、采样系统、数据分析处理到质控、档案记录等运行维护的各个环节,对监测人员、排污机构和运维企业可能存在的弄虚作假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党政领导和委托监测方可能干预环境监测行为的方式方法作出了详细界定,为打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提供了判定依据。

  

2关于弄虚作假行为的调查


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是违法行为,考虑到我国环保系统已经形成一整套比较完整、规范的环境违法行为调查处理程序,相关文件也已经很多,因此,在本《处理办法》中并未赘述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调查、取证和处理程序,只在第八条明确了调查的责任主体。

  根据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要求,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级环保部门实行以省级环保部门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部门不再单设,省级和市级环保部门将成为行使环境监管权利的中坚力量。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处理办法》在打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中的作用,同时考虑到可操作性,《处理办法》规定由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以下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调查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一般来说,发现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地市级以上环保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二是单位和个人举报提供的线索,三是对自动监测设备设置的远程质量监控系统。鼓励地市级以上环保部门积极探索,依据本办法和相关规范,建立适合本地实际、便于操作的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和调查处理机制,明确监督检查、调查处理工作的牵头和配合单位,以及调查取证工作程序、工作要求等内容。发现涉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线索后,符合立案条件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譬如,对于决定立案查处的案件,应当及时调查。一般案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有环境监测专家参与调查,重大案件应当组成调查组。调查人员应制作现场调查笔录,并采取措施收集、固定证据。调查取证结束后,调查人员和被查对象应当在检查笔录上签字。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应当将已查明违法行为的事实和证据、初步处理意见,交环境监察部门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3关于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理


经调查审核确认存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按照法律规定和《处理办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处理办法》规定了两大类处理手段。第一大类是行政手段,第二大类是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共5条,一是针对所有的机构和人员适用的通报制度,即将弄虚作假行为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二是针对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有:降低考核等级、取消环境保护荣誉称号、减少或者取消当年中央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等;涉及排名考核的,分别以当日或当月监测数据的历史最高浓度值计算排名;三是对社会监测服务机构和人员,列入不良记录名单,禁止其参与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或政府委托项目;四是针对监测仪器生产、销售商配合弄虚作假行为的,通报公示生产厂家、销售单位及其产品名录,将单位列入不良记录名单,禁止其参与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或政府委托项目,对安装在企业的设备不予验收、联网;五是党政领导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移送有关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构成违法的,《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关的规定均适用,由于条款较多,规定的也都非常明确清晰,本《处理办法》也不再赘述,只在第十六条做了一个链接。譬如,根据新《环境保护法》,对于篡改、伪造或者指使行为的惩处规定就有3条。首先,对于各类环境监测机构(环评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运维的机构)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要按照《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其次,对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尚不构成犯罪的,要按照《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和公安部、环保部等部门《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公治[2014]853号)的要求,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要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第三,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要按照《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再如,根据《计量法》以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63号)第四十五条,检验检测机构未经检验检测或者以篡改数据、结果等方式,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据此,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保部门一经核实可提请质监部门吊销其资质。只要违法事实清楚,于法有依的处理手段均可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
依法惩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官方解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解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判定及处理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