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硅谷资深投资人王川:无人驾驶汽车——下一个投资风口



编者按:昨天,百度公司发布新闻表示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国内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最高时速达100公里。这标志着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进入新阶。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家公司纷纷走上了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除了有像沃尔沃、奔驰、宝马和奥迪这样的传统汽车厂商,更有谷歌、苹果、特斯拉、Uber、三星、百度等国内外科技公司。如何提前在投资上战略布局,享受无人驾驶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福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格隆汇特邀硅谷资深投资人王川,给大家深度讲解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始末及前景展望,我们相信,无人汽车大概率是下一个投资风口。王川,现居硅谷,个人公众号是investguru。



2015 年八月开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停。出于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大宗商品市价不断创新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货币兑美元创新低,巴西债务评级被降为垃圾级别。九月份美联储没有像预期那样加息,美国的短期利率已经六年多保持在零利率的水平了。


全球经济是否又将陷入通缩和衰退?下一个经济增长的动力,究竟来自何方?


你一定还记得1974年下半年西方世界金融市场一片恐慌担忧的情绪,你也许还记得1975年第一台微电脑的诞生,促成了微软的成立,第一台数字照相机也在1975年出现。


四十年后的今天,也有一个新的平台型的技术才露尖尖角。虽然还未正式投放市场,但这将是个跨越几十年,每年经济效益高达几千亿美元的机会。这是和八十年代个人电脑,九十年代互联网和过去十年的移动互联网比肩的大平台的技术革命。


这个技术,就是无人驾驶汽车。




(一) 下一个经济增长动力——无人驾驶汽车


2015年三月,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的项目主管,Chris Urmson, 预测谷歌的无人驾驶车将在五年内投放市场。谷歌从2009年就开始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其软件系统已积累接近两百万公里的驾驶测试经验.


1、无人驾驶汽车如果普及,其经济效益究竟有多大?


以美国为例,每年全国发生五百多万起汽车交通事故,2012年一年死亡人数就高达三万六千人。这些事故,90%是人为操作失误所致,理论上完全可以被自动驾驶技术所避免。在全世界,一年由于车祸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一百二十万。


美国的汽车保险市场,一年缴纳的汽车保险费,更是高达两千两百亿美元,如果可以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削减掉大部分这类开支的话,社会效益惊人。


德州大学有分析报告指出,如果道路上的行驶车辆90%都是无人车的话,由此导致的更少的车祸和人员伤亡,道路上的拥堵减少,能源的节省,一年经济效益高达四千五百亿美元。与之相比,美国联邦政府2014年的财政赤字不到五千亿美元。


如果说每个在路上的人,不用自己开车,可以在旅途中做些有经济价值的事情,假设每个人一天可以多出一个小时,保守地估计每个小时平均价值5美元,一亿上班族,一年两百天,其经济效益至少一千亿美元。


在许多大都市中心,白天高达30%的车流,都是在寻找停车位。如果无人驾驶技术实现,可以减少对市中心停车位的需求,并且减少大部分无效的车流,使交通更加顺畅。


2、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内核是怎么样的呢?


无人驾驶技术是一个系统,包含摄像机,计算机,传感器,地图软件和雷达,来完成一个司机驾驶车辆的功能。一个完整的无人驾驶系统,主要包括下面三大模块:


GPS (全球定位系统) 和地图信息。地图信息包含道路上各种静止物体精确位置,比如电线杆,人行道,消防水龙头,等等。地图数据必须精确到厘米量级。


摄像机和传感器:传感器不断进行360度的扫描,雷达用来监控道路上的车辆和障碍物,可以看到两百米外的物体。摄像机用来识别路标和交通信号。LIDAR(激光照明探测识别仪)通过激光每秒钟进行上百万次的测量。


处理器:分析收集来的海量实时数据,然后指导车辆的操作。处理器将根据长期积累的驾驶经验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未来更多的车辆将彼此沟通, 实时共享各类路况和方位数据,以优化行驶路线,减少车祸可能性。


3、目前普通人对无人驾驶汽车还存在误解


来自德国的计算机博士Alexander Hars 总结了人们对于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六大思维误区:


第一个误区,目前的各类驾驶辅助系统,会渐进式地发展,逐步演变成全自动驾驶的系统。


谷歌有位产品经理把这种想法比喻为“如果我每天不断跳,那么终将可以飞起来”。这种想法的错误在于各类辅助驾驶功能,都只是在很短的时间,非常有限的场景下才可以发挥作用。


第二个误区:最先销售的自动驾驶车是直接面对大众消费者的。


实际情况下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短期内一步到位很困难。但是,这并不妨碍无人驾驶技术在特定区域,特定路线上的应用。无人驾驶汽车面向出租汽车公司和 uber 一样的汽车共享服务公司,将极大降低运营的人力费用,马上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第三个误区,社会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往全自动驾驶汽车的过渡。


传统的汽车设备的革新,比如 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空气袋,安全带,从发明到普及都是花了几十年的功夫。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类革新,对于消费者的好处不是那么显而易见。无人驾驶汽车,大大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同时把司机在路上的时间完全解放出来,一旦跨越最初的心理障碍,在消费者中普及的速度很可能几年就完成。


无人驾驶汽车,也会成为商家降低物流成本,国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市场竞争动力和国家立法的努力会大力推动无人驾驶车辆的迅速普及。


第四个误区,自动驾驶汽车的算法,是传统的 if – then (如果–就) 的算法。


这类车辆运用大量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的技术,通过数百万英里驾驶里程的各类实际交通情况的学习,来获得自动驾驶的技能。机器学习的好处是,单个车辆在道路上积累的驾驶经验,可以综合集成为其它所有车辆使用。


以谷歌为例,过去五六年它的车队已经积累了将近两百万公里的驾驶经验,而且还有二十多辆车的车队,每个月增加七万公里以上的新的驾驶经验。


有一次谷歌的自驾车在大街上遇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妇女,手持扫帚,驱赶一只火鸡。这是软件系统第一次遇到这类情况。像所有的好司机一样,自驾车减速,等待情况演变,直到轮椅上的妇女离开。


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是,自驾车不会把实况录下来,传到脸书或者微信朋友圈内。


第五个误区是,一个公司在公众场合演示自动驾驶技术,就代表他们实际的自动驾驶研发的水平。


过去几年除了谷歌以外,许多公司包括奔驰,奥迪,丰田,本田等公司,不断发布消息,公开演示自己的无人驾驶车辆。


现有技术,可以让一个小团队,几个月时间内造出一个原型车,在一个熟悉的小区域内开几十公里进行自动驾驶的演示。但是,这个和谷歌上百万公里的驾驶经验,见识过各种千奇百怪的交通状况,接近真正投放到消费市场还有天壤之别。


第六个误区是,自动驾驶技术必须做出正确的道德上的选择。


伦理学家爱从道德角度挑战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他们会问,假如车辆行驶时,突然前方左右两边各跳出一个人来,不管你朝哪个方向转弯规避,都势必撞到一个人。那么无人驾驶的车辆该如何正确处理这种道德困境?


最简单的回答是,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在一个正常人都无法瞬间反应,规避险情的路况下,要求自动驾驶车辆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不可能的。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道德的问题。


(二)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障碍——成本?技术?


1、成本,技术


为什么自动驾驶的研发现在才开始慢慢见诸报端,接近实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参与其中?


原因很简单。


成本, 技术水平。


即使在2015年的今天,谷歌无人车顶的激光雷达(LIDAR),六十四束激光,三百六十度扫描,其单个定制的成本还要八万美元左右。随着技术进步和大规模量产,未来几年内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车的成本中有望下降到一千美元以下.


2004年以后,谷歌才开始拥有自已的地图软件。而精确到厘米量级的地图数据和定位技术,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石。


2、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还有哪几类主要问题需要解决呢?


第一个问题是,无人驾驶技术,不可完全严格遵守字面上的交通规则,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人性化的处理。


谷歌在最初测试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是,如果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字面上的意思指挥车辆,有时车开不动了。


比如常见的四个方向都有 STOP (停) 标志的路口,按照交通规则理论上说,每一辆车到了路口,要完完全全停下来,看看周边路口的车,让先到的车通过,然后再启动前行。但是由于现实中大部分到达路口的车辆,并没有人完全停下来,都是慢慢往前拱,所以谷歌的最初测试车辆等待了半天,无法通行。经过此事后,谷歌修改了软件,在有全停标志的路口,也采取缓慢往前拱的做法。


自动驾驶车辆的设计,必须要在交通规则之上,充分考虑到司机的人性特点,有一定灵活性而不过于死板。


第二个问题是,无人驾驶技术,要有能力在大雨大雪或其它恶劣天气情况下行驶。


下大雪时,空中飘荡的雪花会限制能见度,各类路标被覆盖,精确定位更困难,普通人开车路面看不清,也要靠猜测。有工程师指出,汽车可以装备穿透地表的高精度雷达,即使大雪大雾大雨天气,仍可定位。


第三个问题是,无人驾驶技术,要在遇到警察或者其他人为指挥交通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判断。


路上的行人,对于自驾系统而言,只是屏幕上一团移动的像素,如果是一个警察在路口不断挥手叫停,系统暂时无法分辨出来。


如何让自驾系统处理人工指挥交通时的场景?目前暂时没有完美的答案。


第四,无人驾驶汽车要防止黑客破坏驾驶系统。


不过安全领域的专家指出:没有任何系统是百分之百地安全的,如果自驾系统有足够多的软硬件failsafe (自动防故障装置),把潜在的被黑的损失限定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那就可以开始投入商用。


3、除了上面罗列的问题外,目前的技术暂时无法处理下面的一些特殊场景:


无人车在一个大的开放式的停车场,或者多层的停车楼里,会不知所措;

逆光时, 汽车的摄像机无法分辨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自驾车的传感器对于路面的障碍物识别仍然有限,无法区分一块石头和一团揉起来的纸。


谷歌的项目经理Urmson 说,解决这些特殊问题,只是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而已。


悲观者总是不断寻找极端的例子,断言一些技术难题无法解决,因此无人驾驶永远无法实现。但他们忘记了软件,硬件技术正在加速地发展,所有驾驶测试经验在积累叠加,所有零部件成本在不断下降,这股力量像滔滔洪水一样将帮助人们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国会图书馆馆长Daniel Boorstin,曾有名言,“自由意味着一个机遇,成为我们从未想象可以做到的自己” (Freedom means the opportunity to be what we never thought we would be)




摆脱方向盘的桎梏,获得更多时间自由和经济自由的人们,可以期待什么样的从未想象的新生活呢?


(三)逆袭——特斯拉的 autopilot


2015年10月15日,几万名特斯拉车主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电车通过网上的软件更新,突然拥有了局部自动驾驶(autopilot) 功能。电车在高速路上可以自动保持在自己的道上,自动根据前方的车流加速或者减速,打一下左转或者右转灯就可以自动换道。


特斯拉警告司机,任何时候都要有一只手放在方向盘上,如果发生事故,司机仍然要付全责。自驾功能只能在高速上使用,车目前无法可靠地辨认 STOP (停)的标志和红绿灯。


类似的自驾功能其实前两年奔驰的S型车就推出了,但是奔驰车无法自动换道。


特斯拉独特的功能在于,它的车,会把道路上搜集的各种路况数据实时输送回特斯拉的中央数据库里,每天平均增加一百万英里的驾驶数据。Elon Musk 号称,特斯拉的软件会根据这些信息反馈,不断改善提升软件的性能和驾驶体验。Musk还说,特斯拉收集的海量的路况信息数据,精度比 GPS高将近两个数量级,这些数据可以出售给对此有兴趣的其它公司。


“特斯拉客户的车辆就是一个网络。当一辆车(在路上)学了一点东西,其他车也都学到了。这是(我们)超越其他公司的地方... 每一个使用 autopilot 功能的司机,本质上就成了一个 自动驾驶的专家培训者。”


一直高调测试无人车的谷歌,突然发现自己有了强劲的竞争对手——特斯拉一上来就有几万名测试用户,而谷歌目前在路上还只有一百辆左右的测试车。


有记者问特斯拉何时会有真正的四级 (Level 4) 的全自动无人车,Musk 答到可能三年左右,那时“你可以从点 A 到点B,整个过程你可以完全睡觉”。


(四)后记及小结


我曾有一位国内的同事 S 先生,以前自述,有天他正在努力干活,领导走过来,慈祥地拍拍他说, “小S, 你好好干。你干得好,我说话就硬!”


S 先生事后颇为不忿地对我抱怨, “凭什么我干得好,你丫说话就硬呢?”


这段掌故,多年后我仍记忆犹新,时刻提醒我,不仅要好好干,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在正确的位置,正确的时间干正确的事,这样说话才可以硬.


汽车共享服务巨头Uber 的创始人TK, 曾经公开宣称,如果特斯拉2020年生产出无人驾驶车,有多少他就买多少。(你好好造车,我说话就硬!)


在2015年八月, 特斯拉和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来自摩根·斯坦利的一位分析师就此事询问 Elon Musk, “特斯拉是要给这些共享服务公司卖无人车呢,还是干脆干掉中间商,自己运营一个交通服务的平台”


Musk 回复道,“这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但是)我不想回答。” (凭什么我造车,让TK这厮说话硬啊)


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 不仅仅会减少车祸,使交通更通畅,它对人类生活方式和各行各业的格局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将远超多数人想象.


谁原来说话很硬,突然发现不得不软下来?


谁一直辛辛苦苦地干活,但是始终硬不起来?


谁埋头布局多年,现在终于可以说话硬了?




无人车技术的进展,将如何演变?下面清单里罗列的一些预测,来自于Alexander Hars博士, 不一定完全精确,可以供大家参考。


2016 谷歌宣布将和福特和其它汽车厂商合作生产短途,低速行驶的无人

2017 高速公路上的无人长途货车的测试,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展开
有关无人车监管的国际组织成立
谷歌无人车可以在雪地里行驶了

基于对无人驾驶技术缓解交通堵塞的期待,多国的大型道路建设计
划将被削减或延迟

2018 各国政府和公司加速对无人车技术和相关服务的研发投资。老百姓
从心理上开始接受无人车的安全可靠性

2019 特定路线上的无人驾驶货车开始运营。许多失业货车司机举行大规
模抗议,然并卵

第一辆高端的全自动无人车投入商业运营,可在美国大部分国家公
路上行驶

2020 各国政府立法严禁各类挑逗欺负无人车的行为(比如故意突然跳到
车前面,让车停下)

传统非自驾车销量滑坡

2022 由于许多人主动购买无人驾驶车,传统二手车价格全面大跌更多国
家的公共交通公司开始使用无人驾驶车

无人驾驶车的保险费用大幅下降

2023 中短途的无人公共汽车比火车更有竞争力

许多公司开始要求商业出差租车时只能用无人车

2025 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城市都会有无人车的车队供居民调动使用

2030 道路上的车辆百分之九十将会变成自动驾驶。车祸和伤亡人数大大
下降


最后,笔者在这里总结几个要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 这是一个每年经济效益接近万亿美元的超大平台级的机会。全球每一年因车祸死亡一百二十万人,约五千万人受伤。百分之九十的车祸系人为失误所致,有可能会因无人驾驶技术而避免。与o2o, p2p, b2c, b2vc等许多时下流行的商业模式相比,无人驾驶技术的逻辑更加简单有力。可能会有少数公司,在适当的价位投入,有十倍,几十倍, 甚至更高的回报。


2. 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从实现到全面铺开,普及,这是一个跨越十几年的机会,不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如果宏观经济不好,股市低迷,恰恰可能是投资的好时机。利润属于那些耐心十几年坐等投资成长的长线投资者,而不是每天盯着屏幕关注价格短期波动的炒家。


3. 只有长期深入体验过产品的人,才真正有发言权。很多人会有新兴产品有误解,有不同看法,有激烈争论,这非常正常。 唯一检验真理的有效手段是不断直接长时间地体验产品。当你的实地认知,和坐在电脑前的分析师的判断直接发生严重矛盾时,不可轻易被分析师的纸上谈兵迷惑。


4. 无人车技术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曲折,会有一些厂商生产的自驾车发生稀奇古怪的车祸,上报纸头条,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 但是这些插曲无法阻挡这个行业进步的大趋势。


5. 这个行业会有疯狂的高估值的并购行为发生,仅仅因为估值看上去太高而却做空,非常危险。无人车将极大降低物流和交通费用,强迫所有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加快布局,否则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6. 这里面会有很多人们意想不到的演变,会有意向不到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制造无人车的厂商和相关供应链的商家,如果不能利用技术占据某种内在的垄断优势,那就不一定会在价值链的最高端,不一定拥有最丰厚的利润。投得早不如投得巧。能最早发现潜在机会的,属于那些长期细心研究,在一线直接体验产品的人们。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加入格隆汇

欢迎投稿给格隆汇,或加入格隆汇微信群组,分享投资理念,探讨、挖掘投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技术雨来袭】无人驾驶技术密集发布!
物联网是如何推动无人驾驶加速发展的
无人驾驶史上最大“离婚案”,以及我们对特斯拉谷歌之争的思考...
无人驾驶时代被取代的不仅是司机 可能还有滴滴
你知道的无人驾驶,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
特斯拉、谷歌争相入华建厂,中国的无人驾驶时代即将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