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品研发,多数是瞎蒙

文/

        笔者原先是个机械技术男,是那种“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的生活无奈者。

      年轻的时候,坚信“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训。热心于技能技巧,钳工出身,精于车刨铣磨。

      后来机电一体化时兴,又热衷于自动化控制,对线切割等放电加工、3轴5轴等数控加工中心也是从业多年,对CAD等平面设计、汽车零部件的三维设计,冷冲压模具也是拜名师,深入一线,实操了多年。

        这其中,就因为坚信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导致转战多家所谓的5百强企业、国有企业、乃至私营企业,伸展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条。

      后因技术全面,被某老板招聘为产品研发负责人,专门从事所谓的产品研发。一开始是山寨,产品投放市场反馈良好,老板高兴,员工加薪。 后来没有可山寨的了,就成了真正的创新。老板家大业大,加上是老产品的持续盈利,又是利用自家资源,在企业扩张上升期,对新产品开发没有亏损概念。

       后来研发的新产品投放市场,多数都是石沉大海,不是成本有问题,就是产能不匹配,或者产品性能、造型不合适等等,问题一筐接一筐。 后经财务统计,研发的创新项目,开发的新产品以及新产品衍生的类产品,被市场接受的连2.5%都不到。用老板自己的话说:“研发人员97%的工作是在努力扯淡,是在浪费资源“。

     研发人员对老板的批评并不认可,我们的研发无论从流程还是组织,从参入的个体还是实施的整体都是科学的,是经过集体开会反复论证过的,每一次都是老板仔细看完层层审批签字画押后开展。 每一次开发都有各部门的集思广益,有所谓的市场调查、有项目立项。那一次项目都经过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就连能优化的关键路径,都有细致的展开与严格的比较筛选。我们有大量的案宗可查、有海量信息做铺垫做基础,我们的努力工作对得起老板给我们的工资。不能拿市场的主观否决研发过程的客观。

       当然,生存是一起的基础,我说的生存是持续生存,是在各自能接受的认可状态下的继续生存。不是降低标准、降低生活品质的苟且偷生。最后作为研发负责人的我,在企业走下坡路,企业对成本有控制的当下,最终接受了被淘汰出局的惨状。薄技在身也没有改变一再失败的命运。

      痛定思痛,反思自己所谓的满身薄技,原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更上层楼需要其他的路径。这与世人心目中的成功,距离十万八千里之遥。 接近退休之年的自己,在人生路窄的时候,选择自己创业,一开始的创业,就是自己加工的产品,卖给需要的配套厂家,由于质量好,价格低,服务好,当年结余居然超过了我巅峰时期的2年工资总和。

     信心很重要,也像先前的老板一样,追加投资,山寨产品,持续扩张。多年以后再没有可山寨的了,就只有搞真正的创新。尽管自己有研发的亲身经历与实操实践,多年后的实践证明,研发的创新项目,开发的新产品以及新产品衍生的类产品,被市场接受的连5%都不到。

    这次我是老板,我对研发负责人也说了前老板的话:“研发人员95%的工作是在努力扯淡,是在浪费资源“。

          悲剧吗?一年有四季,四季有春夏秋冬,不是谁喜欢满眼的春色就能定格在春。市场调查是根据人们的喜好,根据产品研发的可行性来设计调查内容,本身就是很可笑的,加上被调查人的主观随意,样本的随机性和局限性,哪里有什么可预测性可言?   根据这样的调查,确立的产品研发结果又能好到哪里? 除了瞎猫碰了个死耗子,就是科学的胡说八道而已。

          经济行为的可预测性很小,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不是连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精英荟萃的国际金融组织都没有预测到。

     多年的吃亏经验告诉我: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感性认知远比理性分析可靠。那些反反复复的调查、论证、研讨。。。。扯淡的成分大于实际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些费用可以作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今日关注|研发费核算有关规定与解析(二)
高新技术企业的误区有哪些?
研发,技术,其实是你自己说给自己听的!
如何让一线销售的信息,不失真地传递办公室的研发人员?
高新企业需要提供的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