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各家 论兵

   “诡”的本义即是欺诈,但是这并不指战争中的诡道,而是指人的行为表现与内心的真实意图不一样,是心怀叵测,难以捉摸。

“诡”字最早出现于《诗经●民劳》,其诗云:“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云:“家大人日:诡随,叠韵字,不得分……诡随,即无良之……谓谲诈慢欺之人。”“诡随”即心怀诡诈而表面顺从之人。

     先秦兵家特别是孙子,提出兵就是“诡道”的论断,准确地抓住了兵家实质与战争特点。只要有战争,就会有诡诈,诡诈是伴随战争终始的。

         孔子论兵:

     孔子强调以礼乐治国、以德服人,主张珍惜民力、不夺农时。论语记载:卫灵公向孔子咨询战阵之事时,孔子答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有人根据这一段话,认为孔子完全反对战争,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孔子的基本战争观是,不主张以武力解决争端,但也不完全否定战争,而是主张对战争持慎重的态度,不轻言战争。《论语》说:“子之所慎:齐、战、疾。”齐者,斋也。孔子把战争与斋戒、疾病相提并论,慎重对待。孔子也不谈论“怪、力、乱、神”之事。所谓“力”,就是武力,就是兵事。

   孙子论兵:  兵者诡道也。

       我们看看,孙武的能力。古代有个对比: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孙武也。

     但 苏轼认为:“兵者诡道”之论,会助长“贪”、“诈”之心;若此说流行,“则天下纷纷乎如鸟兽之相搏,而天下之乱何从而已乎!”(《苏轼文集》卷三《孙武论》)陈师道更称孙子的“诡道”战法为“盗术”(《后山集》卷十四《拟御试武举策》)。


《易》其言兵之书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所以动而有悔也。”吾于斯见兵之情。

   《老子》其言兵之书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吾于斯见兵之形。

    孙武其言兵之书乎“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无智名,无勇功”。吾于斯见兵之精。故夫经之《易》也,子之《老》也,兵家之《孙》也,其道皆冒万有,其心皆照宇宙,其术皆合天人、综常变者也

    古人总结说:    求之而益深者,天下之备法也。叩之而不穷者,天下之能言也。为法立言,至于益深不穷,而后可以垂教于当时,而传诸后世矣。

           儒家者流,惟苦《易》之为书,其道深远而不可穷。

              学兵之士,尝患武之为说,微妙而不可究,则亦儒者之《易》乎!

          盖《易》之为言也,兼三才、备万物,以阴阳不测为神,是以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以奇正相生为变,是以谋者见之谓之谋,巧者见之谓之巧,三军由之而莫能知之。

              迨夫九师百氏之说兴,而益见大《易》之义,如日月星辰之神,徒推步期辉光之迹,而不能考其所以为神之深。十家之注出,而愈见十三篇之法,如五声五色之变,惟详其耳目之所闻见,而不能悉其所以为变之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武和孙膑,究竟谁是“孙子”?
吴起和孙武并称“兵家双圣”,名声却不如孙武,只因才大德寡
《老子》解读:道家的兵学韬略(上)
《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
第七章:中国哲学方法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创立的指导方法(下)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及《孙子兵法》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