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奈

文/

      可以从刘备的视角,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奈。当然还有更多的视角,只是一种浅见,抛砖引玉而已。

    刘备起义之初,是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自己是汉高祖的正统子孙为借口的。这样师出有名。 老百姓不仅怀念汉高祖诛灭了秦二世的横征暴敛,还同时怀念光武帝刘秀讨伐王莽,能中兴汉室。大家都不忍心看到汉家灭亡。这是刘备的政治资源。

     我们看刘备开始举兵,起先依靠公孙瓒、后来依靠陶谦。跟别人干架,与诛杀董卓一点关系没有。后来袁绍想篡夺后汉江山,刘备投靠过。曹操想篡夺江山,刘备依然投靠过。这哪里有一门心思存刘家江山的意思。更多的只是保命而已。

     好不容易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得到了荆州,就把兴复汉室的初衷给忘了。当曹操称魏王的时候,刘备在汉中也称汉中王。当曹丕称帝,刘备也在汉中称帝。最令人惊讶的是,汉献帝尽管被曹丕废了,还没死,刘备居然给汉献帝发丧。这样的操作只是让天下知道曹丕弑杀了后汉皇帝,我刘备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当皇帝了。

      这个时候的诸葛亮,也是踌躇满志,根本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言辞。想的是荡平天下,再次中兴大汉。

      然而,在刘备当皇帝以后,马山就忘记了自己是汉朝的子孙应该担负的使命。按说是曹操的魏国篡夺了大汉的江山,跟曹丕有不共戴天之仇才对。翻看历史,发现从登基到死亡,刘备居然没有跟曹魏干过一次架,天然的和平共处。即位仅仅三月,因关羽大意丢失荆州,不管不顾,匆忙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

   这个时候的孙权,没有称帝,名义上只是一骠骑将军,。面子上是为了兄弟的情谊,为关羽报仇,劳师动众,公私不分,让人想不明白祖宗的百世之仇,还不如一个将领的个人交情?刘备的志向,在这里诸葛亮是看明白了。


当时,诸葛亮、赵云等苦劝刘备,大局为重。失去东吴,前后受敌。分析的不能说不到位。就是左右不了局势。

  诸葛亮明白,公心是必须存汉的,必须把消灭曹魏政权作为号召天下的口号。若和东吴交好,北伐就没有基础。这种正确的分析,只有鲁肃能知道。孙权也可以相互体谅的。就是刘备的志向跟这个没关系。他也没有这样的想法。看上去刘备的真实愿望只是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称王称霸。

     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是比不上对关羽的信任的。若拿孙权和周瑜的信任相比较。刘备也没法子对诸葛亮全部信任。

  等到迨猇亭战败逃到白帝城,刘备死了,西蜀政权的精锐也基本消灭了。能和诸葛亮志向相合的老将如赵云等也陆续都死了。诸葛亮这个时候内部疲敝,辅佐的后主刘禅愚暗,向北方讨伐基本没什么胜算了。这种形势下诸葛亮只能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有忘记自己的身心来适合自己的志向,成败本来已经是清楚的了。只是看有没有侥幸的希望罢了。


  一开始刘备说:“汉、贼不两立”。等到要做的时候,全成了废话。假设刘备拿出相信关羽的心态去相信诸葛亮,听信赵云的建议,不去讨伐孙权,而是乘曹丕刚刚篡逆、人心没有巩固,各种关系还没理顺的时候。接连东吴,一起问鼎中原,那个时候兵强马壮,虽汉运已衰,就算英雄之血不洒在许、雒,也不至于白白在猇亭死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读《三国演义》(三)
关羽曹操死后,刘备若听从诸葛亮赵云劝谏,攻打曹魏会有啥结果?
猫老爷谈“关羽之死”(上)
诸葛亮明知道刘备不该发动夷陵之战,他为何不劝阻,有何难言之隐
刘备竭尽全力攻打东吴 竟非为关羽报仇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陆逊之手,蜀汉政权为何没有迅速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