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晓锦源:再思柳宗元的《江雪》

        在家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寒江独钓图。驻足凝望,仿佛穿越了时空:

  永贞革新案后,诗人一去潇湘10年,再迁南桂数载,多少豪情壮志,多少睿智精思都付予有情雁,无心云了,再回首,只记得消磨二字。元和二年的深冬里,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雪,谪居在永州的诗人柳宗元作了一首千古绝唱《江雪》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廖廖20字,寄托着柳宗元孤寂悠远的心境,也寄托着中唐那一代人心境意绪,如此时代、如次际遇,幻化成“江雪”作者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图,一幅动静对应、物我两忘、充满禅味的画面,诗人没有抗争、没有愤懑,而是在妙悟,宣示着人不知而不愠的达观。

   公元773年,河东柳氏降生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这是一个显赫的家族。祖上世代为官,书香门第。其母家族是范阳卢氏,同样是名门望族。

    在中国这个自古就看重门当户对的婚姻观里,唐朝同样不能脱俗。门阀的时代就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大唐时期的政治架构,依旧延续隋朝的贵族政治体制,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十二将军之一,出自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他的岳父独孤信更是西魏的八柱国,以隋代周的大逆不道,由于得到了贵族集团的支持,平安落地。建立唐朝的李渊同样属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帝族之女也要找范阳卢氏成亲,史称“一门三主,当世以为荣”  。唐代,李世民言四海大姓:“崔、卢、王、谢”  ,范阳卢氏与清河、博陵崔氏并称,仍被视为天下一流高门。

       柳宗元就是在这样的家族里出生长大,家族地位让他有了其他常人难以企及的起点和眼界,同时也给了他沉重的压力,柳宗元整个人生的波折,多半源于他承载着拯救家族的使命。范阳卢氏恰好处在大厦将倾的时候,柳宗元的聪明与博学让他成了挽救家族命运的天选之子,可历史偏偏又让他加速了家族的衰败,这就是个人的不幸也是家族的悲剧。

      公元785年(贞元元年),柳镇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他参与社交,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久,他回到了长安。  父亲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三十三岁的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的革新运动,原以为就此走上人生巅峰。不曾想,短短数月,政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顺宗被迫退位,宪宗继位,开始打压革新集团。

“二王八司马"相继被贬,柳宗元被贬永州,好友刘禹锡被贬朗州。

      刚到永州不久,柳宗元的母亲、女儿、两位姐姐以及姐夫都相继离世。从此天涯凋零,至亲陨落,四十岁的柳宗元,孤身一人,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写下了这首《江雪》。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那一代文人的心境,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如果连江湖与魏阙都不可寄托了,他们还有心,有一颗峭洁清远的心。

     江雪就是这颗峭洁清远的内心的安适之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又寂静无声的雪,把一切都简化了,不见鸿爪,不见人迹,天地间一尘不染,万籁无声,只有清净和寂寥陪伴着一条小船上的渔翁,在漫天宁静、一江白雪中独钓,诗人极写天地的广大辽阔,背景的浩瀚无边:用“千山”、“万径”画面衬托“孤舟”和“独钓”。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诗人把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既的感觉。

   诗人又用绝和灭,极写心与物的寂静,天地因为一场雪而简洁宁静,而真正宁静、简洁的确是垂钓着一江白雪的渔翁,什么叫超然物外?这是一位心不在鱼的渔翁,自然是渔翁心境的对应物,渔翁是诗人心境的对应物,逆境可以激发愤怒与抗争,也可以锤炼心境与妙悟,千山鸟飞绝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与心灵的对话,渔翁是这种对话的美的中介,广大与具象对应,静寂与动态相协,心与物:有与无,瞬间的恬淡与永恒的妙悟,一切都是无痕的,却又是有痕的一切都是永恒的却又是瞬间的,那么渔翁的内心呢,一个人的内心静到无声、无色、无欲,自然也就无所求了,无欲无求的心就是真正的静心吗?

   正如东坡所言: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

      从《江雪》的描述中:在这漫天的风雪中,飞鸟失去了踪影,行人湮灭了足迹,万物失去了生机。大地剩下白茫茫一片,一个垂钓的老人,孤独的在其中。在联系这时候的柳宗元,在经历了任途的失意,至亲的生离死别,繁华的人世间只剩下孤独被贬的柳宗元。那年她的母亲因随他前往贬谪之地,一路上颠沛流离,舟车劳顿,到永州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病逝了。母亲却因柳宗元的缘故而离世,这对诗人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江雪这首诗全诗只有四句,四句都在写景,从远景到近景。没有一句抒情,却又句句都在抒情。他的心,他的痛,他的苦,难以言表,只能寄托于诗中,他的孤独在《江雪》这首藏头诗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可是,又有谁知道他藏在心底的孤独和深深的伤痛。

     在外人眼里,柳宗元的一生是写满故事的。但在柳宗元哪里却是孤独的。诗中没有道明他的内心世界,却让我们走入了他的心底,感受到了他那颗千疮百孔、而又写满孤独的心。他最想表达的也许不是悲伤与惆怅,而只是那简简单单的孤独。江雪就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古诗词100集》017 柳宗元《江雪》
【央视荐诗】12月11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脑洞大开!是什么让一位老翁在寒冬中独自垂钓?
柳宗元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最孤独的藏头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这首诗,只用二十个字,渲染出千年孤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