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斗门小志】注解的要点



【斗门小志】注解的要点


【光绪无锡陡门小志译并注】以第四版为最终标准,对其中的重要注解摘录如下:

 

一,“光绪无锡陡门小志”的作者是谁?

译者从无锡市南泉镇王氏三沙全谱有关陡门杨巷支的记录中发现,“光绪无锡陡门小志”的协辑者名字“王”, 王氏三沙全谱第九十九页记载如下:“王,字立斋,号一峰。国学生,五品衔,候补县丞加一级。著志,古斋文集,再生草书集。协辑陡门小志;光绪丙午候辑本支宗谱,光绪丁丑五月十一日生,配同邑季家街六品军功,例授承德郎达泉季公之次女;光绪丙午三月二十三日生子一,汝楫;女幼,读,未字。”

 

二,为什么说闸在县西北40里,今距县20里?

【咸淳志】闸在县西北四十里地,今距县二十里。"咸淳即南宋咸淳(12651274年)。我们不应把斗门闸仅仅看作“地名”,它是一个“水利设置名”;它和兴道乡的“减水石”一样。芙蓉圩图考中闸有很多,这是两个有名的或最重要的“闸”。后来,“斗门闸”成了地名,而“减水石”没有。所以,我们不能把“斗门闸在县西北四十里”看作错误。它指的这个“水利设置”曾经在县西北四十里,不是指斗门这个“地名”在县西北四十里。即指兴道乡的“减水石”。

我的认识是前洲欧渎减水石在前建于“元佑”七年(即1093年左右);陡门闸在后建于“咸佑”(咸淳与德佑年中间即1275年左右)。“咸佑中置”、“元佑中置”,一字之差相隔近200年。这是由于元县志和明县志上表述的错误造成的。

 

三,五泻水为何仅“阔六丈深七尺”?

五泻水即白荡圩,这里的“阔六丈深七尺”,似乎与事实相差甚远?白荡圩是锡澄运河最宽的水域。六十年代的西漳乡的围湖造田中,白荡圩仅留下了三分之一的宽度,但还有一里宽。白荡圩西漳段原来有约23里宽度,为何记载仅数丈?

此是【元志】的记载,元朝(1306年-1368年),陡门闸宋“咸佑中置”(1274-1276年),“阔六丈深七尺”只是宋元建闸初期的记载。原高桥五泻闸建于宋元佑间(10861094年),见后面记载,“惟无锡五泻闸损坏,累年常旱。开堰彻底放舟”,“淳熙十年”冬损坏(1174-1189年)。说明陡门闸是在高桥闸损坏之后才建。“堰临官塘200石舟”排山倒海的威力,当然移至陡门闸。后来的宽度与深度,是又经历了六百年水的冲力及保留缓冲区的需要而形成的。

 

四,陡门桥为何全称“东陡门桥”?

陡门桥为何全称“东陡门桥”?熟悉陡门桥的人也许会问今陡门桥的西面仅几百米的地方,原还有一座平板石桥“西陡门桥”,究竟先有“西陡门桥”还是先有“东陡门桥”呢?我的回答是先有“东陡门桥”后有“西陡门桥”。一,“西陡门桥”不见经传,二,县志说明陡门地名,因闸而得名,为何桥名取“东”字?是因为这里是芙蓉湖最东面的一座闸,原应是“东斗门闸”,所以后称“东陡门桥”!而“西斗门闸”即在前洲的“欧渎”地方,我以为从距离上看,今天前洲的“欧宕里”最有可能!

 

 五,天授乡是今天的天授村吗?

“五泻水在州北一十四里天授乡”。 五泻水即白荡圩,这里的天授乡,非今陡门桥北的天授村。查光绪金匮县志:(第62页)天授乡在“县东三里、东胶山、西万安、南景云、北兴宁。”天授乡包括哪些村?据光绪县志包括胡村、前旺、蔡家渡、冯窑、村、高桥、后祁、梨花庄、塘头、下旺、扬巷、倪村、观头、龙阳、斗门、下墟、富村、居庄湾、严埭、候庄。这里的“一十四里天授乡”指今西漳地界,白荡圩的东岸。“斗门”与“梨花庄”、“高桥”等同属于天授乡。而陡门偏西的“青墩”、“张高庄”、“西孟”、“东孟”、“潘葑”、“西张”等属于万安乡了。

 

六,王问为何在小志人物之首?

杨家圩王氏宗谱第079页记载:第19世,王金的胞弟王镶,镶的长子王经,字乐渠“自杨圩家偕仲弟乐禾、叔弟乐稼、季弟乐泉徙居东陡门杨巷”。同时有记载:王镶的第五子“王绅,字乐莘,累封兵部车驾司郎中,配钱氏,生卒失。子三,信、问、忠,按旧谱书,问,字子裕,号仲山,登第后徙居宝界山,其世系候考”。这就说明了,王问的父亲王绅,绅的一代兄弟全都到了陡门杨巷,这里的“伯、仲、叔、季”是古时兄弟间的排序。但绅没有说明同时到杨巷,而是说王问中第后迁居宝界山。这个王问中第,是在杨家圩中第的,还是在陡门中第的呢?无法考证。

综上所述,谱中没有说明王问的父绅同到陡门,但也没有说其留于杨家圩,王问父绅排行最小,而绅其他兄长都在陡门杨巷,古人有“父母亡,长兄为大”之说,所以说王问陡门人也未尚不可;另外陡门小志并非单纯记录陡门村,其广义应指陡门闸至芙蓉湖,因此将王问立于“陡门小志”人物之首是有根据的。

 

七,陡门小志包含的范围?

陡门有一个别称叫“陡门里”。陡门闸不但是水利的关隘,陡门桥也成了水陆交通的“关隘”,“陡门里”,我认为是“闸门里,闸门外”的解释。相等于山海关,有关内关外之分。杨家圩、芙蓉圩自然都在“闸门里”。这也就是“陡门小志”所记载的范围。

 

八,季麒光与台湾?

陡门小志记载:季麒光字昭,康熙十五年进士,知闽清县,移罗。时台湾入版图,设郡县。诸罗以新辟之邑,诸所措置规划,日无宁晷。条议上大府,一郡赖之。【台湾志】。

参阅台湾作家杨伟中的“一部失传诗稿,几代两岸文人”一文。季麒光是台湾“创第一个诗社 撰首部方志”的重要历史人物。留下大量有关台湾的重要著作。

 

九,季麒光与华蓉县?

江良发先生“四牌楼探源”一文,知季麒光与华蓉县有关。

据华容县志记载:“季麒光武进人,丙辰进士,嗜诗故文,著作甚夥。虽簿书迎候,倥偬鞅掌,未尝废吟。后以亏赋罢官,卒以文见知上宪,得补偿而归。” 

关于“亏赋”的解释,如:年羹尧,字亮工,汉军镶黄旗人。父遐龄,清康熙时,年遐龄为湖广巡抚,疏劾黄梅知县李锦“亏赋”,夺官。锦清廉得民,民争先逋赋,诸生吴士光等聚众闭城留锦。事闻,上命调锦直隶,士光发奉天,遐龄与总督郭俱降级留任。“亏赋”,这里是指没有完成的“赋税”。华蓉县志记载看,季麒光因“亏赋”而罢官,但最终以文字申诉的有力,可能得到了“亏赋”的某种减免,而未加深究。

 

十,璟与巩县

陡门小志记载:麒光孙,亦进士。

查阅“民国巩县县志”记载,“莲东书院在县东七里埔久废,见山书院在县西关村久废,石河书院在县西石河道久废,仙舟书院在县西郭镇,久废。右四书院,雍正十三知县季立。”

查阅“民国巩县县志”记载,“知县季,宛平藉,无锡进士。雍正十三年任,富才干,多建筑。时霪雨不止,驿路多崎岖,捐俸修平。又踵修前所置闸板,功甫竣,洛水大涨,东门危险,率民竭力守御。”这里说明季雍正十三年(1735)到巩县当知县,乾隆三年(1738年)结束。

 

                      译者:万国雄20157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陡门桥
斗门地名初考
南京运渎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六十八卷
卷一百三十二
鲁南诸县演义,滕州:邹老弟,你又@我了? 邹城:滕哥,豪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