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远不要在损失的仓位上补仓
  

永远不要在损失的仓位上补仓

2017年05月25日 07:55   作者:丁笠 马克    来源:
        
         

  ——专访华尔街技术分析大师阿尔·布鲁克

  人物介绍

  布鲁克斯(Al Brooks),享誉世界的华尔街技术分析大师,价格行为分析领域的权威。他的交易体系逻辑清晰易见、高度实用,他擅长价格行为的逐根K线分析(Bar by Bar),在此领域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在美国期货交易界影响力极大,在中国也有许多拥趸。

  著作介绍

  本书是布鲁克斯代表作“价格行为分析三部曲”的第一部,最大价值在于深刻阐述了价格行为以及逐根K线分析(Bar by Bar)原理和技术,帮助交易者追踪由机构推动的形态,通过小止损、早入场,让机构为个人投资者“抬轿”并最终获利。书中,布鲁克斯主要通过5分钟周期的K线图来阐述交易模式、进出场结构和交易管理,但也讨论日线图和周线图,这些价格行为分析方法可普遍适用于股票、外汇、期货交易。

  期货日报:布鲁克斯先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期货日报的专访。我们知道,市场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交易者,每个交易者的交易系统总会发出各自不同的交易信号,它们之间是否有一些共性的、可供参考的标准或规律?

  布鲁克斯:当交易员思考是否做一笔交易的时候,他会自问:这笔交易能赚钱吗?虽然他可能不考虑交易员公式,但会根据数学结构模型的评估结果来决策,如果认为胜率乘以收益明显大于失败概率乘以风险,那么就会做这笔交易。

  例如,公式中有三个变量,他能够控制其中的两个并预估出第三个。其中,风险是以他设定的保护性止损为前提的,如果在迷你期货合约上设置的止损位是进场价反向的2个点,那么风险就是2个点;收益是以他设定的止盈位为前提的,如果目标位是进场价方向上的2个点,那么收益就是2个点。大部分交易员都不应该在回报低于风险的情况下做交易,因为他们随后得有一个不切实际的高概率盈利比才行。

  期货日报:如何从风险和收益两个方面去评估一笔交易是否该做,能否举例阐释一下?

  布鲁克斯: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交易员冒着3个点的风险去博取1个点的盈利,那么他必须有80%的交易都盈利才能打成平手。然而,他的目标永远不能设定为不赔不赚,因为交易就是做生意,就得盈利。要想保证挣钱,以这种风险收益结构模型来操作的话,他的赚钱概率达到90%才行。

  假设他做了10笔交易,设定的盈利目标是1个点,止损是3个点。如果7次赚,3次亏,那么他累计7次的盈利赚了7个点,3次亏损赔了9个点。最后发现,10笔交易下来,虽然赚钱概率高达70%,但最终结果是亏损2个点。虽然赚钱会使他感觉很好,可能对如何避免那3次亏损的交易也都有合理的理由,但真到了设置每笔交易的时候,笔笔都合乎情理。同时,他还得考虑到手续费、滑点以及偶尔的失误,最后会发现,赚钱概率达到90%才能以交易谋生。他还必须要在之后的时间里都保持住这个赚钱水平,只是几乎没有哪个交易员有这个能耐。

  期货日报:无论是潜在风险还是潜在收益,都不是百分百确定的,在实际交易中如何对二者进行量化界定?

  布鲁克斯:记住,交易员公式还有第三个变量,不只是风险和收益,还有对应的概率,这三个变量同等重要。通常一个交易员在做一笔交易的时候,除非收益至少等于风险,否则这样的交易是不值得做的。

  做任何决策都要先做风险评估,一旦决定了止损位,也就知道了风险的大小。如果必须在迷你期货合约5分钟图形上设置平均2个点的风险数,那么做这笔交易的前提是至少相信可以赚2个点或者更多。如果冒着2个点的风险赚取2个点的收益,那么理论上必须有50%的赚钱概率才能避免亏钱。

  不过,当交易员把手续费、滑点、失误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之后,就得至少有60%的赚钱概率才能够赚钱。那么最终能实现盈利吗?如果仔细挑选交易结构模型,就可以实现。假设一天最多只能做2到3笔交易,盈利位4个点,止损位2个点,会怎么样呢?达到40%的赚钱概率就可以持续盈利了。

  期货日报:概率问题是决定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否有可行的方法确定概率数值?对于这个问题给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布鲁克斯:由于影响概率的因素很多,所以无法确切知道概率数值。即便经过仔细测试,一个交易员也可能只有90%的把握来确定某个交易结构模型的成功概率达到60%,大部分交易员认为会亏钱的时候都不应该做交易。哪个交易员能在成功率只有20%的时候去下单赚钱?当然,由于交易员公式有三个变量,如果盈利目标位是16个点,止损位只有2个点的话,他是可能赚钱的。

  不过,设置2个点的保护性止损可行吗?事实上,有时候是可以的。如果交易员认为一波回调不会创新低,那么他可能下一个限价委托单,在前一个低点价位之上1个点买入,在低于前1个低点之下1个点止损。如果委托单生效了,那么市场有三成的概率形成一个双底,并达到他的盈利目标位,而没有触发止损。

  对于任何交易,花大量时间去评估出确切的概率常常会令人烦乱。如果一个交易员不能说服自己的一项交易是可能成功的,那么他就应该把概率看作50%;如果认为在某个交易上有机会赚钱,那么就应该把概率认定为60%。针对50%胜率的交易,交易员需要把盈利设定为至少是风险两倍的水平,才能保证这项交易值得操作,而这种情况在50%胜率的交易结构模型中通常很少出现。相反,交易员应该专注于其相信很有可能成功的交易结构模型上,这就意味着成功率至少得有60%。

  在任何情况下,交易员都应该选择一个盈利目标至少等于风险目标的交易。这个方法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交易员可以建立自己的交易事业,并且一旦他提升看懂图表的能力和遵守规则的纪律性,他就很可能成功了。

  期货日报:在《高级趋势技术分析:价格行为交易系统之趋势分析》一书中,K线技术信号和趋势线是重要的理论内容,这些理论该如何具体运用呢?

  布鲁克斯:一旦认为市场处于上升波段,从波段开始之日的K线低点画线,第二根K线要找到比前一根K线低点更低的低点(比如图1中的5号K线,它的低点低于前一根K线即4号K线)。这是我画的第一条多头趋势线,而随着时间推移,很有必要重新画一条多头趋势线。每条随后的线通常都会更平滑,但在多头波段末期,趋势线会越来越陡峭。从趋势开始的几根K线里会有一个较高的低点,随后将不得不使用这根K线作为多头趋势线的起点K线,因为它将带来更平滑的坡度。

  以图1中的趋势线为例,画过K线3和K线5的低点后,越过一些K线向右方延伸,直至穿过K线8.

  <Z:KT2017170525d3.tif>

  图1

  无论考虑何时入场,几乎总想为每笔交易找到两个或更多理由。例如,图1中K线6穿越了多头趋势管道线,但在K线中点下收盘,代表空头势力增强。此外,K线6在前一天的高点上方,尽管K线6收于中点之下,收盘价仍高于K线的开盘价,代表上涨力度强大。再者,多头管道相当陡峭,会相当主观。当多头势力依然雄厚时,等待第二个信号出来即K线9,这次收盘价接近低点,并且在K线6和K线7连线的小趋势线之下。此时,我们有理由相信空头入场点产生了。

  期货日报:“永远不要在损失的仓位上补仓”给出了资金管理很好的建议,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交易员未必能真正做到,而在您的著述中讲到“反转中扩展仓位”的概念,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布鲁克斯:许多成功的交易员坚信,他们虽不可能选出精确的顶底,但可以确认顶底的形成。这时他们通常会选择介入此阶段,即进行仓位扩展。当交易员尝试捕捉头部时,可以扩展到做空,或者当预期一个底部时,可以扩展到做多。然而,预期反转时扩展仓位是在赌趋势,这并不适合初学者。如果初学者坚决要介入下降趋势,那么应该等到形成一个主要趋势的反转后,再进行波段交易。这意味着需要见到第一次强势反弹突破下降趋势线以及之后的弱势回调,此时可以留意,反弹买入机会有可能形成一个主要趋势反转的买入信号。

  与趋势中扩展仓位不同,反转中扩展仓位的风险更大,只能被那些可以快速作出管理决策且能够持续盈利的交易员操作。交易中扩展仓位的基础是概率,当市场处于强势突破时,价格运动持续到足以产生获利交易的概率约60%或者更大。然而,在90%的时间里,牛市和熊市通常相当均衡,不管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交易盈利的概率通常维持在40%—60%之间。结果是,伟大的交易员们大部分时间都舒适地生活在一个灰色迷雾中,而仓位扩展是让他们处于优势的工具之一。

  期货日报:“反转中扩展仓位”是一项相对有难度的操作,在具体交易中该如何选择进场点呢?能否结合实例给大家做一下简单讲解?

  布鲁克斯:当交易员打算在市场价格下跌时扩展仓位做多,第一次进场时,市场有时会立刻反转。随着市场价格走高,他通常会买入更多,这是在更高价位上的扩展,如果市场价格继续下跌低于入场点时,也可以在低位补仓。然而,任何交易员在进行交易时都必须有止盈或止损退出计划,交易管理是所有获利交易的关键组成部分。当进行趋势交易或反趋势交易时,交易员需要有一个市场停止机制,以保全自己。成功的交易员总是为损失承担全部责任,不需要市场保护,但市场从未试图伤害你,事实上,它从不知道或不关心你的存在。

  只要一个激进的交易员相信自己的预设仍然完好无损,他甚至会在一个下跌K线的收盘价买入,会将暴跌突破视为下跌趋势延续未遂,但由于他认为市场触底,所以预估突破失败,市场会在一到两根线内反转大幅上升。这一强劲的下跌收盘价给他一个买入的时机,价格极好,风险又小,概率可以低至50%。那么他如何得知概率最低能到50%呢?一定是由于他相信市场正在触底,认为市场有可能反转向上,而非继续进一步下跌。

  <Z:KT2017170525d4.tif>

  图2

  在图2中,市场跌破了昨日最低价,但在K线4处形成了ii(ii是我对“inside inside”的缩写)模式,说明K线4是一根内包线(它的高低点均在前一根K线的高低点范围内),前一日K线也是一根内包线。ii模式是常见的反转模式,尤其是突破昨日K线范围时,通常为跳空反转。在K线4的最高价上方清仓点买入是非常合理的,这有可能成为当日的低点,并且在次日K线将会超过他的买盘。尽管有许多交易员会在K线4的最低点下方设置一个防护清仓点,其他人也许会用宽松清仓点,如果市场下跌,略低于K线4就会再次反转上升(如K线6那样)。实际上,很多看多者会在K线4的最低价设置限价订单买入更多,就像K线6处那样,预期下降突破失败,有些人甚至会在此入场点用3—4个最小价位轻微出仓。

  数学对交易很有好处,因为即使只有40%的成功机会,奖励也会增大很多倍,导致形成一个积极的交易员方程式(只有当你确信成功概率乘以利润目标大小明显大于损失概率乘以清仓点大小时,才能进行交易)。看多者会在下降趋势中关注任何买入信号,因为他们预计市场涨势足以产生一个股票利润,做空者将沦为输家。例如,他们可能会在K线5的最低价或者下一根阴线的收盘价以限价订单买入,关键是要意识到在每一最小价位的两边都会有机构参与,所以不要假设市场必须保持下跌或者上涨。只有在强势突破时,概率才会有所偏移,否则即便市场正处于一种趋势中,大多数时间依然是均衡的。

  期货日报:止损是交易中需要始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交易操作过程中,要如何理解止损?相应的止损点又该如何设置呢?

  布鲁克斯:选择止损点有很多种方法,交易员可以简单地使用低于入场点4个、5个、6个点位作为止损点。在交易中由于对等运动非常重要,我通常在超越对等运动的位置设置止损。

  以图2为例,近期主导下跌的是一个单根K线——K线2,基于K线2的长度,许多看空者会寻找在K线2下方对等运动的位置(即K线2下方减去K线2高度的位置)了结部分或者全部利润,看多者则可以把止损点设置在低于对等运动最小价位的地方。然而,他们不打算一直等到止损点被触及。相反,一旦他们确认预设失效,就会出局,出场位置低于K线5、K线6或K线7中任一根即可。

  当市场价格跌至K线5之下时,依靠宽松清仓点的交易员们是不会离场的,尤其是K线5有个小实体,因为他们不认为下跌会继续。K线6的反弹是一个十字星,显示看多者缺乏信心。这一弱势长期持续,并且微弱的第二信号使得看多者质疑他们的预设。如果市场再次和他们作对,他们就不愿长期持有,所以大多数看多者会在低于K线7或者K线6的位置出场。他们在等待一个反转,市场仍处于下跌趋势。如果市场再次下跌,将会是强烈的卖出信号,尽管K线7是一根阳线。这就是为何在下跌趋势中设置低点2做空(第二次卖出信号)很可靠的原因。

  这些看多者通常不会考虑在几根K线后再次买入,意味着市场是单边熊市,很有可能下跌,足以让看空者在K线7下方产生一个做空利润。其他令看空者欢欣的因素还有K线7是这一小交易区间的第三次推升,形成一个三角形,第一次推升是K线3的阳线,第二是推升是2根阳线,即K线4和随后一根K线。只要市场形成了三次推升,就会形成一个三角形(如果这是向上或向下倾斜的模式,就是一个楔形,同时也是一种三角形).

                

 

美银美林:牛市最后一波升势利润最丰厚

2017年05月28日 08:19  来源:
        
 
 
       通常一轮牛市最后的几个月时间内是股市大盘指数表现最好的时间。

  股市在一轮又一轮牛熊周期转换中,如果投资者能够准确预测一轮牛市见顶的时机,将能够在牛市刚刚进入熊市这一段短短的时间内收获非常大的投资收益。不过,对于无时无刻接受市场价格波动考验的股市空头而言,这一段时间可能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因为历史上这段大盘指数见顶前加速冲顶的时间内平均投资收益非常高。

  美银美林银行分析师Subramanian近期在研究报告中重申,过去几年美股走出了一波持续的大牛市,从历史平均表现来看,过去这几年中每年美国股市的平均年化收益非常亮眼,因此过早做空美国股市的空头将承担非常大的做空损失。

  过去一年中,这位分析师都在强调这一观点,建议投资者不要过早做空一波牛市。通常而言,想要做空股市的空头在真正下单之前都需要非常有耐心,可能在等待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后才真正加仓做空标的。因为,一般而言,即使美国股市发出多个意义重大的见顶信号后,投资者也需要等待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后美股各大股指才会真正见顶。

  一直以来,席勒教授提出的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指标是一个长周期框架下预测股市牛熊周期的较为有效的基本面指标。近期,美国股市的周期调整市盈率指标已经上涨至非常高的点位,美股历史上只有几次大崩盘之前周期调整市盈率指标才上涨至如此高位。

  不过,尽管美股市场中周期调整市盈率指标已经发出见顶的强烈信号,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应当立即下注美国股市各大股指将立即见顶。实际上,提出周期调整市盈率的席勒教授本人也曾表示,即使周期调整市盈率指标处于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点位时,投资者也没必要立即将所有投资资金撤离美国股市。

  本周三,席勒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周期调整市盈率指标已经处于较高点位,但是标普500指数仍然可能从当前的点位继续上涨50%以上。2000年的时候,标普500指数就不惧基本面高估而持续上涨,在周期调整市盈率指标上冲至目前的点位后,又继续上涨了50%左右。

图注:美国股市周期调整市盈率指标历史走势图

  股市中永远不缺少想要精准抄底摸顶的投资者,但是从历史数据来看,几乎没有人能够精准预测股市见顶的时间,想要精准抄底摸顶的投资者大多都错过牛市上涨或过早做空而亏钱。

  从美银美林分析师收集的历史数据来看,美股市场每次见顶前六个月时间内,美股大盘指数的平均累计涨幅高达16%。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历史上美股大盘指数见顶前十二个月和二十四个月时间中,指数平均累计涨幅分别高达25%和58%。

  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在判断股市是否已经见顶时出现一点点差错,不仅需要承受做空损失,还会踏空高额的市场收益。

图注:历史上标普500指数见顶前半年、一年和两年内指数累计涨幅

  今年四月,摩根士丹利银行分析师Wilson表示,通常一轮牛市最后的几个月时间内是股市大盘指数表现最好的时间。不论是1999年还是2006年至2007年期间的这几个美股大牛市,最后大盘指数加速赶顶的时间都是投资收益最高的时间。在当前这个各类资产整体收益率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没有投资者能够承担踏空大盘指数快速上涨的行情。

  近期,Third Point公司分析师Loeb也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最好不要抗拒这轮牛市最后一段繁荣期的诱惑。

  从股市投资者的普遍心理层面来看,在一轮牛市的末段中,投资者最好不要过度频繁交易。在这一段时间内,股市大盘指数的整体涨幅会超越历史平均水平,同时股市的价格波动率也将显著上升,单个交易日内股价上涨和下跌的幅度都会变大。因此,在这种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一些投资者可能会由于无法禁住诱惑而想要追涨杀跌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但是实际上频繁进出股市反而可能降低投资者的整体收益水平。

  美银美林银行分析师认为,从1960年开始,经过深入分析美股大盘指数的历史走势我们发现,牛市末期追涨杀跌额投资风格会导致投资者的累计收益跑输大盘指数涨幅,这种情况在十年的投资周期内也是存在的。通常而言,如果一段时间内股市指数的收益非常好,接下来一段时间大盘指数的表现可能非常差。

  不仅如此,其他分析师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去年美银美林银行分析师Mauro和Rowan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大部分投资者认为应当在合适的时机买进卖出金融产品以提高投资收益,试图根据一系列经济事件或根据利率预期走势来提高或降低债券资产的仓位。但是,从历史投资收益表现来看,这种抄底摸顶的投资策略表现平平,相比之下不理会利率政策预期而坚持长期持有债券资产的策略收益表现反而更好。同时,股市中也有类似的现象,那些不担心股市短期波动而长期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反而能够收获更高的收益。

  分析师在分析历史数据后发现,在十年的投资周期中,如果投资者错过了股市涨幅最高的十个交易日的行情,这十年的累计收益率将大幅下滑。

图注:每十年中十个涨幅最大的交易日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内,美股各大指数持续创下新高。本周三,标普500指数再创收盘新高,尽管美股市场整体估值较高、投资者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范围内陆缘政治风险因素不断上升,但是这并不妨碍大盘指数再创历史新高。

  Zor资本公司分析师Fahmy今年四月指出,各大金融媒体不断谈论这一轮美股牛市何时会到头,但是可能这轮牛市真正见顶的日子还为时尚早。当然,美股大盘指数不会一路单边上涨,相反未来我们会看到很多次技术性回调。最终,当美股市场牛熊周期更替时,这一轮牛市行情会通过爆发性上涨作为尾声,届时所有空头都会认输出局。尽管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美股熊市是未来三个月还是三年才会真的到来,但是我认为美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真正进入熊市,因为目前投资者的牛市思维还根深蒂固。

  GMO公司分析师Grantham一直对美股市场抱有悲观态度,但是他也承认一轮牛市中收益最高的时间段是牛市接近尾声的时候。2016年年初,这位分析师就指出,市场很可能继续沿着与空头预期相反的方向继续运动。考虑到美联储的政策效应,美股市场会进入最后一波快速上涨的行情,彻底进入泡沫市场,然后才会迎来熊市。

  从长周期历史规律来看,应对市场大幅波动的最佳投资策略就是买入并长期持有,这并不是说美股市场即将见顶或是鼓励投资者现在立即买入股票,而是帮助投资者从较长周期的角度来看待股票市场投资,才能熬过熊市周期并获得牛市收益。          
 
 
 

期货交易亏损的数理根源

2017年07月03日 07:51   作者:文朝    来源:
 

  期货交易存在亏损甚至暴仓风险,了解亏损的数理根源,投资者在交易时或许能够更加清醒与理性。

  根源一:操作短板的乘数效应制约交易成功率

  常规情况下,期货交易有四个必须的步骤,分别为确定交易方向、把握建仓机会、执行止损(若有反向波动)及平仓。任何一步走错,都可能导致交易亏损。期货交易者在一定时限内的成功率应为每一步成功率的乘积。假设每次交易的赢亏额度均相当,当四个步骤的成功率均达到84.1%时,交易成功率才勉强站在盈亏平衡线上。

  事实上,没有操作短板的人太少了。投资者有100%的把握准确预测行情吗?每一次预测总会有相应的操作吗?建仓后设定的止损总是恰到好处与执行有力吗?操作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短板乘数效应会导致大多数期货交易者成功率居于50%之下,亏损也就顺理成章了。

  据说人在盈利的时候,要比亏钱时心跳得快些,而且会不断滋生获利出局的冲动,亏钱的时候则是不自觉地寻找继续死扛的理由。如果投资者符合这种情况,上述盈亏相当的假设在现实中就几乎不成立了,亏钱的概率远比盈利的概率更高。

  根源二:数字本身存在易亏难盈的缺陷

  在假设期货交易者每一次交易的盈亏比例及机会均等的前提下,若先盈10%再亏10%仍亏1%;若先亏10%再盈10%仍亏1%。

  显然,在盈亏比例及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期货交易者仍然要亏,而且期货市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零和交易,还会产生一定的交易费用,其结果盈减亏增,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亏损的比例,使得易亏难盈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根源三:杠杆交易机制使大幅盈亏常态化

  期货市场实施10%左右的保证金制度,意味着如果资金账户有100万元,最多可以做总价约1000万元的交易,相当于把风险放大了10倍。若满仓操作,价格每涨跌5%,盈亏幅度就有50%。基于“数字本身存在易减难增的缺陷”,如果先盈50%再亏50%则仍亏25%;反之如果先亏50%再盈50%仍亏25%。杠杆交易机制下的盈亏幅度如此之大,这意味着即便投资者99次都在盈,第100次的亏损都有可能让其倒下。

  由于有强行平仓制度做保障,当交易账户出现浮亏使保证金不足时,如果未按时限要求补足,一旦被强行平仓,投资者可交易的合约张数就减少。在此情况下,即便市场价格再度向持仓方向波动同等幅度,也远远抵平不了亏损额。

  因此,当期货交易者重仓操作时,巨额盈亏也就成了常态,而且更容易出现大幅亏损的后果。
 
 

期货分析要有清晰的逻辑

2017年07月06日 07:57  作者:谭亚敏    来源:
 

  ——专访江苏锦盈资本动力煤分析师毛隽

  提要

  分析师抛出一个观点以后不能不管不顾,哪怕错了也要跟踪一下,分析为什么错了,并进行积极修正,这才是自我进步的方法。

  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虽然辛苦,但是看着一家家企业因为我们提供的帮助解决了问题,规避了风险,这种成就感不言而喻。

  大学毕业后,毛隽选择了外贸行业。在外贸行业8年时间里,他先后接触过化工品、有色金属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现货知识和经验。但毛隽并未满足于此,因为深刻知道现货和期货的密切联系,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期货知识,而由于有效利用期货信息和工具,他在现货进、销、存方面的节奏把握明显优于同行,慢慢情定期货行业。

  利用专业提供定制服务

  2012年,毛隽告别了奋斗近8年的传统贸易领域,进入锦泰期货。2013年进入锦泰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江苏锦盈资本,担任动力煤期货分析师,用期现结合的理念,践行分析师的责任。2013年12月、2014年1月,毛隽协助公司完成动力煤期转现及动力煤车船板交割的实践,由于操作成绩卓越,并有很好的示范性,被郑州商品交易所命名为期货服务煤电实体企业的“锦盈模式”。

  毛隽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作为公司分析动力煤价格行情的主要人员,伴随着动力煤期货的发展壮大,他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不管动力煤期货市场情况如何,四年来我都坚持每天进行行情分析研究,从一开始公司内部的行情汇报,逐步发展为面向广大产业客户、普通投资者提供行情研究,服务对象及眼界格局也在不断扩大。”

  在平时与产业客户的接触中,毛隽深深地体会到众多实体企业对防范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很大,但由于缺乏人才和操作经验,再加上每家企业实际情况又各不相同,对金融工具的使用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努力结合企业需求,利用专业性,为不同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受到客户的欢迎。”毛隽说,这一过程虽然辛苦,但是看着一家家企业因为我们提供的帮助解决了问题,规避了风险,获得了发展,这种成就感不言而喻。

  懂得坚持树立独特风格

  在毛隽看来,期货分析师必须敬业,且懂得坚持,要坚信研究创造价值。“分析师的工作看似简单,看似不产生直接效益,但却是不可替代的一环,而且做好不易。因为只有在方向准确的分析基础上,后续的策略与计划才能顺利开展,并收到成效。”

  2013年动力煤上市以来,毛隽每天坚持分析行情,这已然成为他的工作习惯。他研究的内容包括搜集与动力煤相关的主要数据和新闻,针对基本面和技术面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而对于市场中分歧点较大,或者是运行至比较重要的时点,毛隽更会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给投资者一些方向参考。

  毛隽认为,分析师不能存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分析结果模棱两可,是阻碍分析师进步的毒药。“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很多分析师害怕说错,怕失去客户信任。所以不少研报都是上下两可,让投资者参考起来不知所云。更严重的,分析师抛出一个观点以后就不管了。哪怕错了也要跟踪一下,分析为什么错了,并进行积极修正,这才是自我进步的方法。”毛隽说,作为分析师,一种现象最要不得,那就是观点如果对了,拿出来大肆炫耀;如果不对,就销声匿迹,“报喜不报忧,很容易引人反感。”其实对于结果,市场各方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分析师要做的就是把数据做准确,分析做全面,把判断的逻辑表达清楚。

  “分析师要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而要想赢得客户信任,就要做一个有节操的分析师。不要怕自己的观点是否有悖于实际的价格运行,重要的不是你的结果是不是次次都对,而是你的结果背后有没有清晰的分析逻辑,再根据自己的逻辑大胆提出你的观点即可。”毛隽认为,一个比较纯粹的分析师,要有自己的研究逻辑,关键时间敢于发声,市场最后得到什么样的验证不一定完全重要,因为分析师在一定意义上担任的是谋士身份,为客户做的是增强信心或风险提醒的忠告。

  分析师日常工作最少不了的是分析文章的撰写。对此,毛隽认为,一篇分析文章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是否和行情的走势一致,无论观点是看涨还是看跌,有没有观点是判断文章好坏的一个条件之一。“要看文章有没有清晰的内在逻辑分析。如果是调研活动方面的文章,重点则是发现问题,并能很好地利用它。”

  无怨无悔为行业倾尽全力

  由于具有现货和期货的双重背景,在江苏锦盈资本,毛隽肩负分析和交易的双重职能,这也锻炼了他在投研结合方面的实际能力。“在期货操作中,让我更明白全局分析、事前策略的重要性,而在期货分析中,我也更懂得什么样的分析成果能够落地,具有实际操作意义,这样做出来的分析或策略实操性会很强。”

  担任分析师这么多年,毛隽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和“朋友圈”,也收获着别样的感动。毛隽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有时候因为出差或其他事务,日评撰写可能会暂停,就会有客户送来关心。“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特别暖,说明客户在关注着我。而能给他们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和数据,对我来说,既是分内之事,也是快乐之源。”

  而为了给客户提供更精准的观点,毛隽珍惜每一个调研活动。比如每次去港口配合交割的时候,他都将其视为接触现货的宝贵机会。“票证厅、调度室、煤堆场、轮船……只要能去的地方,绝不放过一处。为了搞清楚交割中的每一个步骤,我都随身带一个小本,随行随记,重要的环节不搞明白不离开,直到问明白为止。”毛隽告诉记者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情:有次动力煤在秦皇岛交割,夜里3点半通知装船,他在宾馆接到电话,第一时间爬起来赶到现场,冒着后半夜零下十度的严寒,深一脚浅一脚爬上几层楼高的煤垛,监督煤检方人员的采样,一方面尽忠职守,保证过程公平规范,一方面也获得了很多现货操作经验,“虽然冻得四肢麻木,但无怨无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期货分析师,脚下的路很长。我将继续怀揣对市场趋势的敬畏之心,以敬业、务实、勤奋等素质为本,坚守细节左右成败的信条,服务产业,为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利用期货市场,尽绵薄之力。” 毛隽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是所有波动都有答案!推荐所有期货股票交易者人必读!
波涛的三本交易系统着作
期货交易员的周末应该如何过?
期货前辈说:如果你学会经常空仓,那么你大概率可以活下去,或者活的久一点。怎么理解?
期货交易,哪些理念是亘古未变的?
青泽:交易的技术、策略和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