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德时代公告582亿元定增     行业景气见顶的信号?
2021年08月15日 09:16  来源: 中航证券

  宁德时代公告 582 亿元定增预案。根据非公开发行预案,本次拟募资不超过 582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分别投向: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83.7 亿元/152 亿元,投资总额/拟使用募资额,下同)、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120 亿元/117 亿元)、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116.5 亿元/65 亿元、宁德蕉城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车里湾项目)(73.2 亿元/54 亿元)、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二期)(36.1 亿/31 亿)、宁德时代新能源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70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93 亿元)。

  龙头公司再融资有望带动电池扩产加速。近期,国内外电池厂扩产速度显著加快,例如 SK 计划分拆电池业务并将 2025 年产能规划由 100GWh 提升至 200GWh、亿纬锂能拟在荆门投资建设年产104.5GWh 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园、中航锂电成都(50GWh)/武汉(20GWh)/合肥(50GWh)生产基地先后落地。CATL 本次再融资资金大部分用于前期已经公告的扩产计划的投资和资金置换,若顺利完成,将补充公司资金实力,为后续扩产奠定基础,江西宜春、湖南常德均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均有进展。

  单 GWh 设备投资额保持稳定。从本次公告的扩产投资计划看,单GWh 设备投资额基本维持稳定,福鼎、瑞庆、江苏(含储能)、蕉城(含 Pack)项目分别为 1.8 亿元/GWh、1.9 亿元/GWh、2.4 亿元/GWh、2.7 亿元/GWh,与 2020 年定增设计项目的设备投资额基本保持稳定。近年来,单 GWh 设备投资额持续下降,市场普遍担心设备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影响。但是电池是目前新能源车的最主要成本,而且是无法通过车厂批量生产降低的成本。近来车厂自建电池厂,降低成本、保证供应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我们始终认为设备厂毛利率从中长期看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因为更高效率、自动化水平更好的设备是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的必须选择。

  宁德时代加速储能业务布局。本次定增中,江苏时代四期项目设计储能电池研发与生产,湖西扩建项目(二期)规划年产 30GWh 储能电柜。近期储能政策密集出台,相关补贴使得储能经济性进一步提升,据 CNESA,截至 2020 年底,中国运营储能中新型储能 3.81GWh,根据政策要求未来 5 年内新增新型储能的市场空间约为 26.19GW,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51.09%。电池是储能系统最主要的成本,同时也是储能系统成本降低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从业务布局看,除近期推出的钠离子电池外,CATL 通过成立国网时代、时代星云、时代科士达等从多个角度深入参与储能市场的发展。

  投资建议:CATL 再融资 582 亿元,有利于其维持较高的资本开支强度,加速扩产规划的落地,拉动其核心设备供应商订单快速增长。

  同时,CATL 快速扩产进一步拉动行业景气上行,进一步确立锂电设备卖方市场的形成。考虑到国内外产能周期出现共振,国内电池厂纷纷快速扩产,一二线设备龙头均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重点关注先导智能杭可科技星云股份联赢激光海目星利元亨先惠技术斯莱克等。

史上最大规模民企融资 引发资本市场分歧 新能源股到底贵不贵?

     新能源股的热度还在延续,无论是股价还是投资者的讨论热情。

  周五,新能源板块“龙头标杆”宁德时代股价出现宽幅震荡走势,从一开盘最低跌近5%到盘中涨余5%,上下振幅超过10%。

  此前,宁德时代刚刚抛出了近600亿元规模的巨额融资计划用于锂电产能扩张。要知道,它在2020年的净利润也就55亿元。

  近600亿巨额融资引发市场热议

  本周四晚间,万亿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抛出了一项震惊市场的巨额融资计划,拟通过定增方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82亿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它相当于宁德时代当时IPO募资规模的10倍,在整个A股融资规模史上可以排进前五(第一位是农业银行,融资规模1000亿元)。而宁德时代2020年净利润为55.83亿元,也就是说,如果保持这一利润11年,才够还上这次巨额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在2020年刚刚搞过一次200亿元规模的定增。彼时,高瓴资本认购了100亿元。而如果翻看公司自上市以来的分红历史,可以发现宁德时代自2018年上市以来仅累计分红3次,累计分红金额13.57亿元。但累计募资金额已高达978亿元,融资规模是分红金额的72倍。如此巨大的反差,使得宁德时代股价高位出现分化,昨日一开盘便下跌近5%。

  融这么多钱干什么呢?对此,宁德时代解释道:“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宁德蕉城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车里湾项目)、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二期)、宁德时代新能源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上述7个募投项目中,锂离子电池相关产能建设项目占了5个。”

  宁德时代还补充称,全球“双碳”目标已达成共识,中国、欧盟、美国等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全社会向清洁能源发展趋势日渐明朗。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的强劲需求,将带动动力电池行业的高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亦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在国内市场为上汽、一汽、吉利、宇通、北汽、蔚来、小鹏等车企配套动力电池产品;在海外市场进一步与特斯拉、宝马、戴姆勒、标致雪铁龙等车企品牌深化合作,为稳固行业领先地位提供有力保障。

  新能源股到底贵不贵?机构间开始出现分歧

  眼下,整个A股市场最热门的赛道就是新能源,但它到底贵不贵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宁德时代抛出巨额融资计划之后,宁德时代股吧的一些追随者开始出现分歧。一位网友说:“新能源的前景很好,但股东真正关心的是公司能否给大家带来稳定的回报。回报还没摸到,又向股东伸手要钱,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

  事实上,不单单是个人投资者,一些原本坚定看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的专业投资机构,也对新能源股的未来走势出现了一定分歧。比如,比亚迪H股的第二大股东——喜马拉雅资本李录近日接连大手笔减持比亚迪,共计1077.15万股,涉资24.39亿港元,引起外界高度关注。而在此之前,A股头部研究机构中信建投预测比亚迪未来的市值将成长到1.5万亿元,这一预测市值可以挤掉建设银行,排名A股总市值榜前三。

  此外,和谐汇一董事长林鹏在日前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当前股市估值极度分化、资金结构更健康,整体看没有系统性风险;但是在少数热门板块,已经感受到了“过度热情”,投资者气氛狂热,局部存在较大风险。林鹏认为,未来的汽车会以智能设备为主,电动之外的智能,将会是新能源车最主要的价值部分。“现在的汽车电池,未来会不会像现在的手机显示屏一样,虽然它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构成,但并没有给投资人带来非常大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新能源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一些近期涨幅较大的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也开始站出来,不断向投资者提示风险。比如,储能领域的上市公司四方股份(本周涨幅51.71%)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历年来储能业务收入占年度营业收入比重不超过2.5%,2020年度储能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不超过1%,占比很小,且订单的交付和实施受客户要求、项目进度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对公司短期业绩影响不大。

  今年以来股价大涨290%的上能电气同样提示称,公司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储能双向变流器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99%、7.16%,占比较低,且目前储能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期,尚未完全清晰,还不具备经济性,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动力电池+储能”双头并进 宁德时代582亿元定增难逃“真香定律”?

2021年08月16日 04:19  来源: 证券日报                            
                                                        

最新价:477

市盈率:142.11

总市值:11109亿

  8月12日晚间,宁德时代披露的巨额定增方案备受市场关注。宁德时代拟募集不超过582亿元,用于投资锂电池及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等项目。据报道,当晚,兴业证券连夜加班开会,并引发2000人“挤爆”电话会议。

  此次定增是新能源史上最大规模的再融资计划。该公司在回复投资者时称,582亿元融资量相比公司市值而言,并没有多大。

  对于宁德时代定增,市场观点出现了分歧:包括国信、光大、东吴证券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对此事发布了研报并维持“买入”评级;部分炒股软件显示散户开始投票看空宁德时代。

  汽车行业分析师林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达到42.7%,今年上半年出货量增长达到163.6%,电池市场需求驱动下,宁德时代定增扩产计划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公司大手笔扩张是在“双碳”目标下的提前布局。

  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虽然宁德时代的扩产是顺势而为,但动力电池行业结构性过剩仍然需要警惕。

  2025年迈入“TWh”时代

  根据宁德时代公告,其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82亿元,投资于7个项目,共计137GWh动力锂电池及30GWh储能电柜建设。其中包括福鼎时代60GWh,瑞庆时代一期30Gwh,江苏时代四期30Gwh,蕉城时代车里湾项目15Gwh及部分pack产线),湖西项目二期2GWh锂离子电池、30GWh储能电柜。此外,本次募集资金中70亿元将用于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此次宁德时代拟定增募资582亿元,金额远高于其去年197亿元定增。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是新能源行业史无前例的特大定增案例,产业集中度将更加向头部企业倾斜,同时对于上游锂矿、锂盐等原辅材料产业链及设备制造商产生利好。

  宁德时代表示,此次定增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预计在2025年迈入“TWh”(亿千瓦时)时代,定增有助于公司稳步扩张产能,稳固行业领先地位。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截至2021年8月13日,宁德时代7大主要基地合计规划产能超过500Gwh,考虑到合资产能,2025年,宁德时代产能规划近600Gwh,在全球电池企业中规划产能最大(LG规划2025年产能达到430Gwh,SK规划2025年产能200Gwh)。

  宁德时代公告称,此次募投项目预计投资回收期约6~7年。

  电池荒vs产能过剩

  在业内人士看来,宁德时代的扩产计划实际符合市场预期。

  早在今年5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宁德时代曾毓群就表示:“客户最近催货真的受不了了。”

  特斯拉早在年初时预计,即使其电池供应商以最大速度发展,预计在2022年及以后电池供应仍面临严重短缺。今年以来,来自国内的动力电池及汽车制造商方面消息显示,锂电池产能紧缺,锂电池产能瓶颈将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存在。

  不过,一边是锂电企业持续扩产,另一边却是产能利用率备受质疑。

  有数据显示,我国动力电池产能虽已达270~28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却只有30%。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为804GWh,出货量为212.9GWh,产能利用率为26.5%。

  其中,全球头部电池厂商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宁德时代以超过70%的利用率,排在首位,并与排名第二、三位的企业拉开了20%以上的距离。

  另据宁德时代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以34GWh的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一,而公司2020年的产能为69.1GWh,产量为51.71GWh,产能利用率为74.83%

  尽管在产能利用率上已经傲视全球,但对比宁德时代2019年和2020年财报数据,公司产能利用率也出现了下降。其中,2019年公司产能为53.00GWh,产量为47.26GWh,产能利用率达到了89.17%。

  对此,林伯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策利好支持下,宁德时代通过巨额定增加速扩产以满足后续市场需求,新能源电池行业扩产竞赛正在加速。但是,在资本热捧背后,需要警惕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矛盾。

  “动力电池+储能”双头并进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36.3GWh。今年1—6月份,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14.1GWh,同比增长已超过1.5倍。据相关机构预测,宁德时代2021年底产能将达到163GWh。

  对此,祁海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受到受国家政策鼓励支持,我国锂电池产业规模和市场销量都位于世界领先位置,产业链重构的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的重要引擎。预计未来5年将会有300Gwh左右的储能电池应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双头并进更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实际上,在宁德时代此次定增项目中,就已经包含了储能项目的布局,其中公司募投30GWh储能电柜,另90GWh项目为电动车和储能电池共产线。国信证券认为,预计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在2025年有望达到102GWh,2020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1%,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新能源+储能已经成为标配,在没有完整的盈利机制和收益保障下,配储成为一种成本负担。此外,储能的发展也受限于技术层面。调查显示,80%以上的投运项目均未能够达到预期的技术要求和使用寿命,储能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探索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德时代中报业绩喜人:储能业务增速迅猛,5位股东减持套现
全球动力电池的霸主——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的储能野心
从狂飙到猛踩刹车,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剧 新能源汽车的骤然降温也给火热的动力电池行业浇了一盆冷水,宁德时代降价,动力电池行业进入“战国时代”。
万亿宁德时代的产能版图
杉杉逆势扩产!总经理回应:新一轮新能源汽车风口正在启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