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昌西山许真君道教古迹探寻

 南昌西山许真君道教古迹探寻

章文焕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

[附注]本文于2008年9月发表于香港道学院《弘道》第3期(总第36期),乃《南昌西山许真君》道教文化考察的前半部。

         一、前言

    本文南昌西山许真君道教文化宝藏所在的“西山”不是今天常说的西山万寿宫所在的西山。因为今天的西山万寿宫位于新建县西山镇..,古代一向称为逍遥山。所谓逍遥山,“按郡志:会城西界赣河,为新建。其山总名西山脉,自奉新华林来,.自虬峰转梧桐岭,东北行曰天宝洞,为西山之宗,东南行曰昭山,为逍遥之祖。由昭山而东,耸立三峰,曰白仙岭。起伏环抱,形势蜿蜒。护峡有日月二星来朝,有明塘九曲,遂结逍遥。……初许郭二君选胜,抵金田村。郭君曰:冈阜园厚、位置深邃,内外勾锁,无不合宜。堪舆家目为飞凤饮水。初许郭二君选胜,抵金田村,郭君曰:冈阜园厚,位置深邃,内外勾锁,无不合宜。金公即慨然以宅东桐园与之。曹能始志,以为四十福地,又谓三十二福地,曰:玉隆腾胜之天。宋白玉蟾题为玉隆洞天。后人又称为腾胜洞天。(注1)。这里已明确指出逍遥山是西山山脉的尾闾,西山下面的浅丘“冈阜。”只能说是广义的西山。经近年测绘,海拔40米以下,在地形学上称不上“山”,离西山山体远则几十里,近则十余里。与真正的“西山”名不符实,代表不了西山山地,也不能涵盖许真君的创教活动。但将逍遥山混称为西山由来已久,到近年,西山万寿宫的宫名竟取代了逍遥山万寿宫的名称。甚至知道逍遥山的人也不多。为了弄清净明道教的根柢,日本秋月观瑛教授根据《中国古今地各大辞典.》查出中国30个西山,又在各省查出26个西山,逍遥山也有好几个(注2),其研究精神令人敬佩.其实中国许多城镇,甚至不少村落只要西边有山,通常都称西山,不在少数.,本文要论述的乃是王勃《滕王阁诗》中:“朱帘暮卷西山雨”的“西山”,距赣江20-50里,说的就是西山山脉的主体峰峦,即所谓“西山之宗”。它是九岭山脉的东支。西起梧桐岭、东至桃花岭,连绵百余公里,海拔在200-500米以上,有梧桐岭,鹤岭、肖峰,洪崖山,梅岭,罗汉峰,十八嶙等。以罗汉峰最高841.9米。附近有湖,名“洗药湖”或“洗药坞”。西山山脉是潦水和锦江的分水岭。位于新建、高安、奉新、安义之间,原属新建、安义二县,现大部分划归了南昌湾里区,西部仍在新建县。这里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溪流瀑布,沟壑纵横,森林密布、野兽成群,古代山路崎岖,人迹罕至,充满神秘色彩,被号为洞天仙境,!乃豫章”府城之右卫,逍遥(山)之北障”,古名献原山,《豫章记》作厌原山、《水经注》名散原山,《太平寰宇记》名南昌山,在豫章郡城之西,故名西山,还因洪崖古仙人炼丹于此,又号洪崖山。(注3)。上有七源三洞,多仙灵窟宅,道家称为十二洞天,名天宝极元之天,为了避免与现在新建万寿宫所在的西山镇混淆,暂名为”南昌西山”。..两晋时期,中国著名道家许逊真君由南昌县慈母里许仙村迁居逍遥山桐园后,南昌西山山地正是他创建道教,建功立业的深山腹池,这里耸立云天,居高临下,,按堪舆家说法,逍遥山有”飞凤饮水”的风光,南昌西山却有”赤乌凌空”的形势。.许逊《灵宝坛记》>说:”钟陵之灵钟大宝于西山.厥惟西山,萃古今精灵,实上下神仙一大区宅”,同张道陵修道的龙虎山一样.倘不了解这一点,就不明白为什么许逊在南昌西山得道,而一千六百多年历代高道在那里传承其道业的悠久历史。它同龙虎山、阁皂山、江苏茅山向为我国南方四大道教名山。无容讳言,逍遥山是许真君故居,玉隆宫又是净明道教祖庭,宫内外许逊及其弟子的古迹很多,乃许真君道教文化之花,但不应忽视西山山地是许真君西山道教文化之主根.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当今年轻一代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西山万寿宫花枝招展,见不到它的深厚根基,甚至把逍遥山等同西山。现在正是拨开云雾看西山的时候了,但愿本文有助于揭开南昌西山道教的面纱。

    同时.本文论述的许逊西山道教文化,也不是净明道教文化。因为净明道教兴起于南宋,至今(2007)才880年,西山道教则是自许逊迁居逍遥山桐园(268年)创教算起,经过了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已1760余年。南宋以前无论许逊创教及其他高道传教都没有用过“净明”一词,只见到许真君在”西山福地”拔宅上升。胡慧超撰《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和施肩吾著《西山群真会仙记》曾使用“西山”字眼,将南宋以前850年的许真君创教及其后的高道传教.名为“西山道教”比较贴切,还可包括以西山万寿宫为祖庭的净明道教在内。南宋以后的净明道教,若没有前人850多年创教和传教活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有用西山道教一词,才可以将两者概括起来。.还要说明,许逊的道教以廉政爱民,抗灾御患,奔赴国难,道德垂训,生态思维为特征(注4),与祈神驱鬼或闭门修练的其他道派不同,旨在宏扬民族正气,端正人伦凤俗,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消灭水旱灾荒,促进商贸航运,长期以来受到王安石’曾巩等儒家有识之土,上自历代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商贾的普遍崇祀,是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

     二,许真君创教古迹

    西山山区有不少寺观,多数是两晋以后建筑,道教除洪崖、王乔。梅福、郑思远等少数人物外,首推许逊。许逊留下的主要活动遗迹、概括如下:

    1、 洪崖设坛

    人们以为,南昌西山只有洪崖设坛、王乔设坛、梅福修仙、葛洪炼丹。其实不然,许逊继洪崖、王乔、梅福之后,在葛洪之前已经出现。东吴孙皓当权,政治腐败,鱼肉百姓,许逊不愿同流合污,置身仕途,年二十九,师事西安吴猛(濮阳人)。师生有意在豫章创建道教,他们选择西山洪崖山设坛。据许逊长姊盱母回忆:“晋武帝时,同郡吴猛、许逊精修通感,道化宣行,居洪崖山筑坛宣道。猛既去世,逊即以宝簶真符,拯俗救民,远近宗之。”(注5)具体地点何在?就在洪崖丹井傍的紫清山,祀奉日月星辰。吴许之所以选择洪崖山设坛宣道,不外出于对洪崖古仙人的仰慕和继承。远古江西为苗民部落所居,黄帝征服九黎、震慑三苗。传说黄帝之臣伶伦隐居洪崖山修道炼丹,以其黄钟之管、乐音化民,吴许选择洪崖炼丹正是要将创建的道教与中原文化衔接起来。据载洪崖,姓张氏、或曰帝尧时已千岁,汉武帝时有卫度世者,入华山寻其叔卿,叔卿在绝崖中与数人博戏于石上。问之为谁?曰洪崖先生、许由、巢父也。东汉时,班孟坚作《西京赋》云:“洪崖立而指麾、纷毛羽之纤丽”。是先生为众仙之长久矣。”(注6)吴许将宣扬洪崖仙人的使命推给了郭璞。郭璞乃是西晋末由中原避难到南方的著名文人,与许吴结成忘年的莫逆之交,游览过西安,(修水)及逍遥山,许逊特别陪同他游览洪崖设坛所在。郭璞诗兴盎然,写出了两首游仙诗,节录如下: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注7)

诗中颂扬几位长寿高人,仙意浓郁,由衷表达了吴、许、郭三位中原来客对华夏古仙人的高度赞美,表达了吴许在洪崖山修真筑坛的用意,为南昌西山留下了最早诗词。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江西为百越民族所居,长期以来处于吴头楚尾,楚越的巫觋陋俗在百越民间根深蒂固,吴许正要沿着洪崖古仙人音乐化民的步伐,,改变这种落后的民俗,为“远近所宗”,在江西创建其神仙道教。

    2、采药炼丹

    西山山脉乃燕山运动中,地壳内岩浆侵入江南古陆的花岗岩体构成,地壳中的金属矿、非金属矿物非常丰富,在西汉时期吴王刘濞铸铜于西山,山中有多种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可作为道士炼金液丹的原料。三国两晋时期,西山原始森林中亚热带植被以至热带孓遗植物种属,林下草本、蕨类、藻菌,林间藤本附生,寄生植物极其繁茂,为道家采药治病,提练外丹,提供丰富的药物资源。许逊采药的目的出于修道济世,服气炼形。为求”淡食,以至绝粒,他说“须用草石等药及符水、紫芝、南烛、黄精、白荆、松脂、侧柏、茯苓、苍术、白术、枸杞、何首乌、金樱子、鸡头、蜡腻粉、朱砂、乳香、皂角子、黑豆、白胶香、并宜服之”,(注8)除这些服食的草木类药物外,修炼大药的丹砂,丁义神方中的许多药物,都可以从西山的植物和矿物中获取。其采药地点,一是高峰坛,在西山东冲、“真君尝采药于此,”(注9)位于洪崖乡,后人建高峰殿又名青凤殿,有剑泉及倒插柏二株。二是在西山北岭,据《逍遥山万寿宫志》“有观曰广福。灵苗丹药,瑶草琼花,多产于此,旌阳采药,尝居其地,里人德之,爰立生祠祀焉。旌阳斩蛟神剑藏于室中。(注10)”查此观在今洗药湖附近,为西山最高处。后来有人说是明代李时珍在此洗药故名。殊不知最早采药洗药是许逊。他还,配制方药,用以济世活人,明周珠啸的<<普济方>>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有许逊药方的记载,可能,也是其家人生活的来源,其家仆许大以善功未备,后来不合升天,夫妻隐于西山,靠卖药为生.喜欢做诗.其妻诗曰.”醉舞狂歌踏落花,绿罗裙带有丹砂.往来城市卖生药,祗个西山是我家”.(注11)试想如果许家没有采药卖药的经历,不可能如此驾轻就熟。许逊被尊为天医大帝并非虚传。

    许真君炼丹处,在西山桃花乡,麻溪岭下茶岭。后人建茶岭观,有剑泉石,及马迹。(注12)此地离葛洪炼丹的葛仙岭不远,以时间推断,许逊炼丹早于葛洪,炼丹方法与葛洪《抱朴子》中炼金丹的记载大同小异。但许逊炼丹之处,遍布全国多个省区,比葛洪多得不可数计,可惜缺乏记载。葛洪<<抱朴子》中的一些论述,可以弥补许逊炼丹记载不足的缺陷..为了物色仙材,他曾在郡城南昌”试以丹数粒,杂他药货之,令其信缘而取,既而赎者虽多,竞无一人遇者.因而吁叹世间仙才之难得,.((注13)正与卖药、炼丹有关.

    3、种植仙茅 

    许逊继承神农尝百草的传统,精心品尝鉴定各种药物,对仙茅尤有研究。指出:”仙茅味异,久服长生、甘能养肉、辛能养节,苦能养气,咸能养骨,滑能养肤,酸能养筋、宜调苦酒服之,必效”(注14)并在西山山区进行栽种推广。据载“在安义县40里的依仁乡,前有大石,广数丈,有茅生顶上四时清翠,传许旌阳所植”。这里“仙茅石、磨剑石 犹存”(注15)。在许逊看来,俗人想成仙很难、而长寿倒有希望,所以极力推广。到后来,许逊升天,还不忘将仙茅送宜春王朔,教他种植以保延寿,“自后王族如言服饵,各寿百龄。”(注16)仙茅也被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

    4、安葬父母

    许逊先辈为汝南人,一说许昌人。其父许肃,汉末避地于豫章之南昌,家于今南昌县麻丘乡,逊迁居新建逍遥山桐园后不久,东吴孙皓投降,西晋统一,他由豫章郡举为孝廉,任蜀旌阳县令,以清廉著称,尤以孝道闻名,据说因离家千里,每月靠骑竹马回乡探母,后因竹马失灵,为了不耽误公务,土地公戴纱牦代为听讼,传为佳话.后来母丧,安葬于西山萧峰。《逍遥山万寿宫志:邱墓》中,有圣母符元君墓图。及明徐世溥《符元君墓记》,清熊益华《登南岭绘许母墓图记》,离墓地二里有罗经石,东庄有试剑石(17).许逊年幼丧父,住南昌县,家境贫寒,只能就地起坟,等他从旌阳回乡之后。才有可能将父墓迁移。其地点亦选在西山山地,即罗汉峰。。据同治《安义县志》:“罗汉峰在县东35里依仁乡,晋许旌阳葬父处,相近有会仙峰”。(注18)。罗汉峰乃西山最高峰,将父墓迁葬于此,南临逍遥,北望中原,不只出自追本溯源、寄托孝思,大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注19)的气魄。按许逊所受孝道明王之道:“孝至于天,日月为之明;孝至于地,万物为之生;孝至于民,王道为之成”。(20)而迁葬父墓,孝敬父母还只是攀登孝道高峰不可逾越的起码台阶,正如攀登西山绝岭由卑而高一样,寓意深远..

    4、诛蟒斩蛟 

    两晋时期,江西鄱阳湖尚未形成,只是一片平原洼地,西为海昏,东为枭阳。海昏的上潦水出自西山,常有巨蛇出洞,危害人畜和航运安全,许吴从丹阳谌母学道回来,于晋怀帝永嘉六年(312),“有巨蟒据山为穴,吐气成云。亘四十里,人畜在其气中,即被吞吸,舟船亦遭沉溺”。虽难免夸大,亦非无据。许逊为了拔除蛇害,召集弟子“登北岭之巅验之,卓剑于地,默祷于天,飞泉涌出,俄有赤乌飞过,”许逊说是可诛的时候了,于是吴猛与诸弟子奋勇而上,剑劈蛇颡,破开蛇腹,有小蛇流出,长数丈,许逊以其尚未为害人间,放归大江,并以其“坛前松柏为验,五百年后其枝复坛拂地,小蛇若为害,吾当复出。”又作龙沙预谶,“2400年后当出八百弟子,师出豫章”。(注21)他们所登的”北岭“本在建昌县(今永修)会仙峰,而<逍遥山万寿宫志>记载:在宫北西山之南,真君诛大蛇,候时至,淬剑于地,须臾泉涌,有赤鸟过此,遂以候时名观,又名赤乌观.是否另一大蟒?不能断定.但古代西山溪流中的蛟蛇怪物不少,常常与山洪,泥石流相伴随,流入江湖..,波及章江。’两晋时期江西居民受楚越蛟蛇崇拜影响较深,一些奸巫为了骗取钱财,煽起蛟蜃兴洪,化豫章为沧海的流言,全城恐怖,许逊与其弟子施岑等赶回豫章郡城南昌与那个所谓蛟精的奸巫头目搏斗,追至长沙将他诛斩,在广润门牙城南井树立铁柱、(注23)不仅”有功于洪”((注24),并在长江流域中下游七个省区展开一场对巫觋蛟害的文化扫荡,平息水患,留下不少逐蛟、斩蛟古迹。(注25).从西山山区.蹑蛟至东亮山大江口,见东方旭日方升,马渴思饮,以剑指石,涌泉香彻,至今行人饮而甘之,后于其地建亭,复建东华观(注26)。,唐代渔人在江中网得他的斩蛟剑(注27)就藏在西山洗药湖畔候时观中。此观,是他捍灾御患最辉煌的丰碑。

    6、禅院题谶

    西山猴岭之东,鹅峰之西,有一个许真君留下系龙济旱的古迹,后来佛教僧侣在此建起禅悟院,传唐代马祖道一于此坐禅悟道而得名,平时为寺僧掩秘,人不得见,有一次大旱之年,里人想寻找这个古迹,在石础之下,有一口井,藤生井上,大数寸,摇藤则龙动,泉水溢出,取水回村,便得大雨,屡祈必验。后来寺僧又复盖以石,并加上土,无处可觅了,但山下还有其他石洞,横穿于寺,亦有藤与井中类似,砍柴的人砍伐藤时,香气异常,或说便是井门。土人尝侧身进入洞中的第二坎,寒不能胜,摇藤辄雨。许逊留有谶云;”老龙寄在蟾坞内,留与江南(西)救旱灾”。(注28)。这段神话告诉我们,许逊当年在西山修道,采药植树,诛蟒逐蛟,对西山生态环境因素有超常了解,深刻领悟了原始森林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密切关系,,留在西山的“系龙济旱”古迹,同立于西山双岭南和豫章牙城南井的“铁柱锁蛟”一样,都是保护生态的象征文化,并均留有画龙点睛的神话谶语。“蛟”和“龙”象征不同形式的水体,有地表水、地下水和天空水汽及其降水,是人类一天也不能须臾相离的生命之水,其过与不及则是造成水旱灾害的根源,“铁柱”和“藤条”象征森林植被,“锁”与“系”显示其自然因素联系和生态环境功能,也就是许逊谶语的精神所在。是千百年来江西抗御水旱灾害,进行生态教育的无价之宝。许逊的道教绝不是许由、巢父那种消极避世的隐士之道,也不是老子那种无为而治的玄虚道教,他以救灾拔难为目标,揭露自然环境的内在秘密,指导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消除水旱灾害,那些“摇藤龙动水溢,取水回乡,连日大雨”的话,并非许真君设教的原意。只能表明古代赣民对许真君生态教导的虔诚信仰而编出来的神话寓言,它与历史上道士的祈神祷雨的偶然成功的传说亦不相同,乃是一种生态教育象征。我们今天为了环境保护还要从西方辛格.雷根的动物解放论、泰森的生物中心论,卡利科特的环境整体论、纳什的深层生态学和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中寻找环境保护的伦理依据,(注29)但可惜忘了自己身边埋没着一个一千多年来的生态保护教育的杰出大师,许逊留下的铁柱锁蛟和系龙济旱两大古迹都是生态保护的文化标志,堪称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

    7、天宝会合

     天宝洞,又名天宝无极天洞,按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十二洞天属洪州西山,周围百里,天宝极元之天,真人唐成公治之”。这里所说“天宝”乃西山全山,而吴许会合的天宝洞则是原新建县游仙乡的玉帘天,“洞门有泉,自崖飞瀑而下,犹如玉帘,故曰帘泉”。位于梧桐岭附近,距现在万寿宫几十里。天宝洞在两晋时期,洞中敞邃,可以游观,后来因地质变化,闭塞不通。(注30)现在很难看到原貌。

    许吴二君为什么不在逍遥山家中而选择天宝洞会合?因大宁二年(324)他们出生入死到干湖(当涂)会同郭璞为大将军王敦解梦,斥其叛谋,郭璞遇害,许逊掷杯化鸽,许吴以“二龙负舟“逃出虎口,在庐山紫霄峰下登陆,然后各自取道返回豫章,(注31)此时王敦正在发动军事叛变,随即兵刃相接,叛党势力如日中天,许吴不得不躲进洞中,逃避搜捕。他们为了民族复兴,拯救东晋,出生入死,在洞中深深悼念亡友郭璞,景仰他为了不受异族欺凌,离乡别土,南来东晋,却死于叛将王敦的屠刀之下,其忠筋义骨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为一切有志于民族复兴而不惜赴汤蹈火的华夏儿女树立榜样,同时也为许吴创建的忠孝道教加深了”忠“的内容,与当时以老子无为而治,释氏色即是空的出世宗教泾渭分明。西山道教乃是忠于民族国家的入世之教。西山天宝洞的民族爱国精神值得弘扬。

   6、崇祀吴猛

    吴猛,河北濮阳人,幼年时以身喂蚊,让母安睡而有孝名,仕吴,为西安(今修水)县令,在今修水有吴仙观,他曾以羽扇渡章江而名闻天下。吴猛炼丹的之处很多。西山吴仙峰即是其一。据魏元旷《西山志略》:吴源峰,一名吴仙峰,在紫霄峰西,上有吴仙观,吴真人修炼处。尝夜现金光,自地贯天,掘得一巨钟,立石为梁,悬于极巅,声闻百里。唐乱,观宇焚荡,钟飞堕于潭,不可复出,惟石架存焉。后人名其曰“金钟湖。按:紫霄峰即萧峰,一名萧岭,或曰萧坛,尝称西山第一峰。与许真君母墓邻近。其记载内容欠详,《逍遥山万寿宫志》有清晰记载。

    “吴仙观:在宫北绝献。仙即大孝吴猛,生有神力,诛蛟蟒功,与旌阳比隆。尝炼丹,夜见金光一道,自地贯天,掘地得一巨钟,重不可致,(许)真君作石架悬于极巅,扣则声闻百里。后经唐乱,观宇焚荡,金钟为寇窃发,欲破之,方离架即飞坠下潭,至今名其地曰金钟湖,惟石架存焉。后樵者往湖中,偶见数次,随觅无踪。(注32)

    许逊年二七,拜吴猛为师。二君同游嵩阳,闻丹阳谌母有道法,拜谌母为师,传以孝悌之道,谌母以玉皇玄谱,逊为众仙之长,居猛之上。教猛反师许逊,乃指此教的传承体制和斋蘸礼仪而言,并不可能丢弃中国尊师敬长的传统伦理。吴猛早以至孝闻名,又为许逊的启蒙道师,倘若固守道教的传承教规,忽视许逊对启蒙老师吴猛的尊敬,便只看到道教表面,不领悟其精神实质,既背离我国的尊师传统,也失去兰公传播孝悌之教的本意,便不能了解西山师道的真正含义。许逊作高架于西山山巅,声闻百里,正要籍以表明许逊崇孝尊师、与其他道教有明显区别。是西山道教的又一特征。关于谌母除吴许学道外,晋时尚有李、邓、葛、万四女皆从谌母得道而仙者。西山梧桐岭,崇起高三里许,上有连珠坛,即祀四仙处,可见谌母对江西道教影响面大。(注33)

    7、陶化西山

    距天宝洞不远,有个“陶化井”,据称乃“真君与吴君相会天宝洞,便归旧隐,日以八宝垂训,乡里莫不熏陶其化,故地以此名(注34)。所谓八宝即“忠孝廉慎宽裕容忍”,首次出现于南宋净明道经籍中,其实“陶化井”早已经透露了其精神实质。据《修真十书·玉隆集·旌阳许真君传》“会于北岭天宝洞,遂归旧隐,日与弟子讲究真铨……著八宝垂训。乡党化之,皆近善远罪,孝悌兴行。自东晋乱离,江左频扰,真君所居环百余里,盗贼不入,闾里宴安,年谷屡登,人无灾害,其福佑生灵,人莫知其所以然也。”这里只是许真君道教所构建的和谐社会理想,就是陶化井的古迹意义,但八字的来历决不是那么简单,乃许吴对民族问题的思维结晶。

    天宝会合之后,王敦的叛乱,不久以失败告终,但环顾我国北方中原地区,在五胡十六国少数民族部落渠帅的铁蹄下,民族大屠杀、大报复,造成“中原萧条,白骨涂地”惨不忍睹,南方东晋政权中南北士族明争暗斗,军事野心家篡权谋叛,时起时伏,令人痛心。东晋王朝继祖逖北伐之后,先后派遣诸裒、殷浩两次北伐均告失败,公元354-363年,桓温发动了三次北伐,许逊于356年随军收复洛阳,(注35)目睹民族战争和屠杀所造成的创伤,十分同情各族人民的处境,深深痛恶各民族军阀野心家的狂妄无知,在他回到西山之后,终于作出“忠孝廉慎宽裕容忍”八宝垂训,重申'忠孝”乃华夏民族的纲常伦理本色,“宽容”才是民族和睦共处的道路。短短几个字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至宝,也是医治民族灾难的良药,又是今天处理国际国内民族问题的圭臬。从西山放眼世界,方知许真君当年高瞻远瞩的犀利目光。

    8、飞升落瓦

    宁康二年,许真君由二仙迎接,全家42口连同鸡犬,拔宅上升。飞升场地即在其故居(今万寿宫)之东,称“飞升福地”。上天之后,首先要飞过西山山区,从云车并  落下之物有药臼、车毂各一。又坠一鸡笼于宅之东南十余里,并鼠数枚坠地,拖肠而不死。在离天宝洞不远的西山山区落瓦地方,旧传许祖拔宅时,空中飞瓦落此,化为巨石,色纯黑。故名“落瓦”。里人李云羹有记。(注36)既然仙仗能飞过宜春栖梧山,还赠送仙茅与友人王朔告别,而西山山地乃是他创建西山道教的基地,记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一章,不能不关切西山山区道教的未来,又是他父母的坟墓所在,他要禀[注告父母在天之灵;他家从远祖、曾祖、先祖均得到玉皇加封,父许肃封为中岳仙官。正所谓积善之家有余庆,忠孝何患不成仙。据载:“仙驾凌空,向远望之不可见,唯祥云采霞,弥漫山谷,百里之内异香芬馥,经月不散”(注37)。所谓“百里之内、弥漫山谷”指的就是西山山区。

    许真君拔宅上升,白玉蟾<<修真十书>>写的如此生动逼真,其传奇色彩比之黄帝在鼎湖山攀龙而上的仙话故事毫不逊色,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厚的神仙道教内涵和人伦道德价值,为西山仙境增添异彩,不是洪崖仙人所能望其项背。许逊被称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吸引一代又一代高人继承其道教业绩,深受赣人爱戴,西山道教文化,也是儒家的祀典文化,又为举世最引人入胜的文学艺术题材,充斥于唐、宋、元、明、清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的作品中。(注38)

    三、薪火传度

    许真君拔宅上升,与其他道教先师不同,他身在天上,仍在关注人间。他与贴身弟子十一真人全部上天,未留传人,只留下龙沙谶记,声称民间有“小蛇”为害,仍将复出。从唐朝开始,历代都有倾慕其道的高人在西山山间得到许真君的亲自指示及传度,成为一代嗣师,使许真君留在西山山区的古迹从新复活,形成西山道教薪火相传的一种传教方式。

[唐]

1、胡慧超   胡慧超于唐高宗上元间(674-675)来自庐山,栖于西山洪崖,或曰是许吴二君告其延生炼化,超三元九纪之道。能檄召神灵,驱奋雷雨,曾亲发木材,修建游帷观.。武则天以蒲轮召之,引见武成殿,欲留于都下,天师辞请还山修练,于洪崖先生古坛炼丹,首尾三年。降诏趣旨诣阙,至则馆于禁中,天师一旦遁去归西山,居于盱母靖观,曾在天宝洞建五龙祠为祈祷之所,即龙仙观。(注39)著《洪州西山十二真君传》,,解蜕于观西北伏龙岗,是最早宏扬西山道者教的杰出道士。他有两名弟子:

蔺天师 尝为扬州司空,结茅居于新建忠孝乡霞山,位于紫霄峰之前,紫清宫之右,尝有霞光烛天,故名霞山,后建霞山观。(注40)

万 振   南昌人,居省城德胜门内开元观,闭户修练,唐高宗时,渔人网得二剑,一剑上刻天师万振字,一剑上刻许旌阳字,(注41)卒葬西山天宝洞。洪崖山有栖真观。

2、叶千韶   字鲁聪,建昌人,少事游帷观道士,学十二真君道术,能招致风雨,驱化雷雨,隐于西山中。(注42)

3、施肩吾   睦之分水人。入西山,初遇旌阳,授以五种内丹诀及外丹神方,终隐天宝洞十里施先生石室,称施仙岩。石室里许为芭蕉源,沿山梯级而上,复有书堂旧址。施肩吾著《西山群仙会真记》影响金元全真道龙门派。邱处机著《大丹直指》以华阳施真人丹法为依据,称“西山十二真人王祖师”。施氏有诗云:“若数西山得道者,连余便有十三人”,留有手植老柏二株。(注43)

4、张氲  晋州神山县人,生于永徽四年(653),身高七尺五寸,语若洪钟,工琴书,慕古洪崖仙人,遂自号洪崖子。唐明皇召见于湛霞殿,善长啸,为帝所赏识。后栖息于西山洪崖古坛,洪州大疫,跨驴从五童施药于市,从彭真人(彭伉)故宅宗华观,入彭仙旧炼丹井而出,深受许逊西山道教薰陶,后隐去,乾元中(758-759)诏立应圣寺,塑肃宗像配祀,宋更名紫清宫。(注44)

[宋]

1、北宋豫章无名道士  推出许旌阳《灵剑子》一书,告诫弟子积阴功,,于豫章西城寻获魏夫人(华存)、洪崖先生旧迹,入府内得金钱、丹药、亦重气术阴功。以孝敬中外,信义忠良为传度规格。(注36)

2、何真公   南宋初,道土何真公祷请许真君救度,称六真降神于渝川,随后真君降临玉隆宫。其人来历不明。是否到过西山山地,缺乏记载。据许旌阳释:《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卷一说;元始天尊说经之时,“右取黍米一升,选天德月德日北向,左手掐本师诀卯文,右手斗诀,先启白六师真师、北斗真君,取北斗紫气七口念咒,。(注45)以礼七政五斗,日月星。据载:“礼斗坛  在宫北崇山献 。昔真君尝礼斗于此,得日月二君授以净明灵宝忠孝之道”。(注46)疑有关系。

4、白玉蟾 琼州人,罗浮山道士,自,戊寅(1218)起,过西山,居虬岭间的白仙岭,离逍遥山宫西十余里,作《王隆宫会仙阁记》以“郡江龙沙生塞验之,适际其逢”。曾在玉隆宫主持国典,为国升座,订正一科仪,撰《旌阳许真君传》。收入其《修真十书·玉隆集》中,清代净明道家尊为法师。(注47)

[元]

1、刘玉   其先家居鄱阳,迁南康建昌,再迁新建忠孝乡,居西山招贤山中,即许真君设坛所在,少读儒书。他对许真君在西山山地修道及历代道家在山区宏道的古迹十分熟稔,继何真公复新净明道教。

(1)、重订真君出生来历——刘玉认定许真君为太阳帝君化生,乃日中金乌流精降于洪井,有乌晶。其地名乌晶源,乃日月二君属记。乌晶乃洪崖特产,后名乌井。修正了南宋以许母夜梦金凤衔珠怀孕的说法。

(2)、真君修真乌晶源——乌晶源,即紫清宫所在黄堂山,亦名紫清山,乃许真君修真之所,魏道人故居,张氲旧隐,刘玉与黄元吉等弟子于紫清宫拍洪楼共睹乌晶,黑润沈重,受而藏之。

(3)、真君两次下凡其家——刘玉栖居西山忠孝乡乌晶原,据刘玉说;’(许)真君告曰:兹山前俯鸾冈,后据鹤岭,吾昔修真时,于此朝礼太上,太上命日月二君降此,授吾至道,是名灵宝朝天坛。”此地应即许吴早年在洪崖山设坛的具体地点。又据刘玉称:许真君在这里二次下凡。第一次于元贞二年(1296)十二月夜间授以《玉真灵宝坛记》。第二次于大德元年(1297)正月甲子朔旦授其中黄大道、八极真诠,嘱以“八百弟子、汝为首英’。刘玉栖居之地,后人建有玉真观,内有玉真坛。

(4)、胡、张、郭、邓接对——刘玉经常与弟子群仙接对,而张、胡、郭、邓为密。

胡君指胡慧超,曾告以龙沙已生,当出八百弟子,汝为之师,寻西山黄堂山乌晶原建玉真坛,授以净明大道,亦告以真君降临之期。

郭君指郭璞,曾在洪崖作游仙诗“左拍洪崖肩“之句。故紫清宫有拍洪楼建筑,教以经山纬水之术、引游水府,为作《净明法说》。(注48)

张君即张氲,其旧隐地紫清宫,亦昔日许真君修真之所,教以掷扇游水之术。

邓君疑即东汉邓禹,曾扶持刘秀登基,西山有紫阳宫、靖安有孚泽庙,祀邓禹,他以“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见《周易象说》、《周易衍义》。曾数来谈《易》,为刘玉所熟悉。

2、朱思本 字本初,号贞一,祖父仕宋,居西山,本初七岁拜张留孙为师,学道于龙虎山。至元间,留孙为玄教大宗师,召本初至京师协理道教,至治二年调玉隆宫任住持,重修西山万寿宫,到西山山间清理土地,留下碑文。(注49)

 [明]

1、朱权  朱权为朱元璋第十五子,初封宁夏,每思仙慕道,闻龙沙有谶,师出豫章,遂至豫章天宝洞,结茅为室,选石为床,有一老人授以净明忠孝之道,明成祖朱棣即于豫章袭封为涵虚真人,日与张三丰、周颠仙咏歌酬唱,建望仙楼,又为刘护母建石室于梦山,著有《洞天祀典》,《太清玉册》、《神隐净明奥论》。朱权死于正统十年,临终之前,高声长叹:“乌晶之约、俟之久矣。”与刘玉持论一致,所谓老人疑即许逊化身。西山猴岭有宁王墓葬。(注50)

2,张逍遥   张逍遥河南杞县人,明思宗崇祯五年,慕净明之旨,由湖北黄陂至西山洪洞畔小亭、紫清宫道士告以虎洞之状,于是引师至洞,斥退三虎,隐居二十九年,至

清顺治辛丑(1661)兀然而逝。(注51)

【清】

1、孔常桂   全真道士号玄微,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四代裔孙,弃家云游,闻江右西山神仙窟宅,遂曳杖来游,尤爱天宝洞,终日兀坐松下,静悟天机,一旦慨然有所悟,飘然羽化,从游者甚夥,有徐守诚、周德锋。(注52)

2、徐守诚、周德锋   均南昌人,于天宝洞师事孔常桂后,与周德峰研究净明忠孝之道,并同结圜于青云浦,募化磐石定山桥。徐守诚为龙门派第八代法嗣,修玉隆万寿宫,于康熙十一年六十大辰,八月羽化。周德锋,(又号占月)与朱道朗订正净明宗教录,应邀在玉隆宫讲道,听众无不心服(注52)

3、朱道朗   字良月,一字破云樵,,宁王朱权后裔,明末清初避难于新建、奉新山林,与其兄弟在“西山洪崖山巅,筑室奉亲”,受张逍遥影响,潜修至道。顺治后期,回南昌“施药于市而不著姓名,采药于山而鹿豕夜卫”。辛丑(1661)回家省亲,与马道常及周德锋、徐守诚修定山桥,结圜修道,建青云浦净明道院,复兴净明道教,与周德锋共同鉴定《太上灵宝净明宗教录》。(洼53)

上述资料表明许真君飞升后,西山洪崖山、紫清宫、虎洞、天宝洞、白仙岭一带许真君多次授道于历代西山道士。西山山区作为西山道教及其净明道教的传承所在,古迹遍存。倘若许真君创建西山道教可以比作西山的“牡丹”,而胡慧超以下的诸多高道弘扬西山道教,则是“绿叶”,牡丹既好,叉有绿叶扶持,方称国色天香,风光无限。西山山峦与逍遥山许真君故居(今西山万寿宫)互相配合,吸引着世世代代华人瞻仰观光,端正民风士气。许逊世号许旌阳、九州都仙太使高明大使,是继汉茅盈、张陵、葛玄之后的魏晋知名高道,西山道教受到香港道俗的广泛关注,经近年郭武先生深入研究,得以宏扬,辱蒙推荐,谨此献芹。

 [注释] 1、光绪《逍遥山万寿宫志》(以下简称<宫志>)卷六山川》 2、日。秋月观瑛《中国近世道教的形式——净明道教的基础研究》 3、魏元旷《西山志略》卷一 4、章文焕《万寿宫》(华夏出版社)  5、杜光庭《墉城集仙录》、李肪《太平广记。盱母》 6、赵道一《历代真仙体道通鉴》  7、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诗》 8、许旌阳《灵剑子》  9、《宫志》卷八高峰坛 10、仝上 11、白玉蟾《修真十书、玉隆集。旌阳许真君传》(以下简称<许传>)  12、《宫志》卷七宫殿  13、《修真十书。许传》 14、同上  15、同治《安义县志》 及《南昌府志》 16、《修真十书·许传》  17、《宫志》卷一邱墓 18、同治《安义县志》  19、张载《近思录拾遗》 20、李肪《太平广记》兰公  21、《修真十书·许传》、《宫志》卷八上缭水 22、同治《安义县志》、《宫志》卷七广福观  23、《修真十书·许传》、《宫志》卷七铁柱万寿宫 24王安石《许旌阳祠记》 25笔者近已查出许逊在江西省内外逐蛟古迹数十处,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至闽浙八个省区 26、《宫志》卷七,东华观,卷八剑指泉  27、张族《朝野佥载》 28《宫志》卷八禅悟院 29、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铨译与重建》 30、《宫志》卷八天宝洞  31、《修真十书·许传》 32、《宫志》卷七吴仙观  33、魏元旷《西山纪略》吴峰岭 34、《宫志》卷八陶化井  35、刘义庆《幽明录》 36、《宫志》卷八落瓦  37、《修真十书·许传》 38、章文焕《万寿宫》  39、《修真十书玉隆集·胡天师》 40、《宫志》卷十三人物  41、仝上  44、赵道一《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张氲 45、许旌阳释《太上灵宝飞仙度人经法》 46、《宫志》卷八礼斗坛  47、《官志》卷六,白仙岭 48、《净明忠孝全书·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 49、张启予《手抄碑文》  50《宫志》卷五净明朱真人传  51、《宫志》卷五张真人传  52、《宫志》卷十三全真 53、《青云谱志》

 

 

作者:章文焕,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退休教授写于江西城市学院万寿宫文化研究所2008,3。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南昌)西山部汇考
许逊(晋代道教人物)
阴阳风水,五行八卦,算命祖师爷,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许逊!
中国道教门派——净明道
戊戌年正一派净明祖庭西山万寿宫传度法会
神功妙济真君旌阳祖师感天大帝许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