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西玉山县瀛山寺雪关智訚禅师.博山元来禅师法嗣

智訚禅师(1584——1637),又名道訚,号雪关,上饶傅崇俭之子,父喪早。八歲辭母。依景德傳出家。参博山元来,究船子藏身公案,偶入槽厂,见磨鼻拽脱有省,呈偈于博山。博山曰:“据子见地,天下人把不住,我却不肯点头。”乃掩关,谢客悬镜。返参,作“雪关歌”呈博山,无异元来禅师始印可之。天啟丁卯。出住玉山县瀛山寺。崇禎辛未。繼席博山。丙子。赴浙之虎跑大慈妙行諸剎請。未几,博山元来圆寂,遂往来瀛博之间。后观察曹氏请往鼓山,再兴湖墅,佛事庄严。丁丑。浙歸抵瀛山。示微恙。临终曰:“吾今可以谢喻弥陀矣。”遂微笑而逝。壽五十三。臘三十七。建塔於博山蓮華峰之西原。黎川黄端伯撰塔铭。所著有《摘燈錄》。《炊香堂詩文書》。有《雪关禅师语录》(成巒等錄。開詗編)十三卷,黄端伯为之撰序。《雪關和尚語錄》六卷(傳善輯)传世。
第二世: 弘敏清僧。字颖学。宜丰(今属江西)陈氏。家世业儒,年十六脱白。通内外典。叹曰:至道不明,终非究竟。遂叩天童悟、径山信诸老。闻瀛山,往参究,服勤三年,闾命首众。后住耕香,众以博山请继席,坚辞不就,迁头陀。见《五灯全书》一一六。雪関智誾圆寂时,颖学弘敏年三十二,离开瀛山,先在头陀山定慧寺,后为进贤介冈鹤林寺住持。顺治十年(1653)癸已,收曹洞薙染、参修临济法门的“比丘身”僧刃庵八大山人为徒,依其“博山”法系,授法名传綮,号个山。顺治十三年(1656),颖学弘敏由进贤介冈灯社前往奉新芦田卜基始创“耕香院”。顺治十六年(1659)颖学弘敏将进贤介冈鹤林寺交由传綮·八大山人住持。康熙十一年(1672)冬十一月晦,颖学弘敏示寂于奉新耕香院。

第二世: 弘皋,字慈林。嗣法雪关智訚。住信州瀛山。见《廪山正灯录》。

第二世:弘恩(1598—1646),字元锡,原名议蕅,字彦顺,号祖昙。凤阳(今属安徽)朱氏,明瑞昌王四子。性不染俗,投博山元来剃落。依瀛山,参究三载,出关受印、继席。迁董岩、华严诸刹。有《语录》一卷。见《五灯全书》一一六

第二世:弘赞1611—1686,字在犙,号草堂,俗名朱子仁,嗣法于雪关和尚,属博山第三世,清顺治十五年(1658),弘赞任鼎湖庆云寺第二代住持,实为肇庆庆云之第一人。禅师少时颖悟多慧,丰骨超拔,早年跟随桐城余集生学习儒家经典,博雅能文。二十岁时,遭逢变故,双亲离世,读坛经至“本来无一物”一语,感触尤深,于是断绝荤腥之食,遁走为僧。他是开辟庆云寺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禅宗传人中最注重律法宣扬的大师之一,前后著书二十余种,凡百余卷,皆行于世。“粤僧著述之繁,未有腧于在犙禅师者”。开创英德白象林、南海宝象林.

 第二世:日親弘麗

 第二世:瀛山成巒

第三世: 开詗禅师(16341676),号慧弓,广东顺德人,俗姓张,南海宝象林住持.法嗣弘赞禅师。留有《南海寶象林慧弓詗禪師語錄》。

 第三世:開晢法師,字遠目,俗姓鄭,廣州番禺人十九歲時剃度,在廟裏勤懇做事,任勞任怨,不畏艱辛。侍候師父畢恭畢敬,謹慎細緻。坐禪誦經更是日以繼夜,精進不懈。他的天份和才華,猶如水面和鏡子一樣通透清澈。言行舉止,正直端視,從不東張西望,好像象王那樣。躺下則如獅子那樣吉祥臥。謹言慎語,從不說廢話。注意儀錶,從不露齒大笑。與大眾相處,從來不會動怒;待人接物,也總是和顏悅色。循循善誘,沉默自若,真是一派大丈夫的器度。四眾弟子見到他,無不恭敬誠服。

第三世:開犖,字鐵有,俗姓黎,廣州順德逢簡人。天性醇厚,慈悲善良,居家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十六歲時,暗自思量:苦海沉淪,如果不能猛然反省及時回頭,那就絕無得到解脫的機會。於是,往鼎湖山禮在犙弘贊和尚,皈依三寶並受五戒。第二年夏天,突然發起宿世慧根,生起出塵之志,父母親朋雖一再勸阻,但開犖好像掙脫了鎖鏈的香氣寶象,一往無前。毅然而然投弘贊和尚出家,成為應法沙彌。事師恭敬,敦厚謹慎,學習修行也非常勤懇精進。

第三世:传綮1626——1705),字个山。宁藩弋阳王孙,八大山人也。法嗣弘敏禅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头陀论葬八法》解读(上)
第九章 云门家风 六、灯灯续焰
【禅门探微】沩山灵佑禅师
沩仰宗是“一花五叶”第一叶
雪窦重显
临济高僧丈雪通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