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滕王阁序》背后的中药故事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淡豆豉是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淡豆豉以颗粒大,饱满,颜色黑的为佳品,性味苦辛凉,归经归肺、胃经。主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与中药豆豉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唐上元二年间,

洪州(南昌)都督在重阳节,

为重修滕王阁落成而大宴宾客。 

王勃恰好路过洪州,

也被邀请而来。

席间,

都督展宣纸备笔墨,

请文人学士为滕王阁作序。

年少气盛的王勃欣然命笔,

一气呵成,

都督不由为其拍案称绝。

不料都督喝酒多了又感受外邪,

只觉得浑身发冷,

汗不得出,骨节酸痛,

咳喘不已,胸中烦闷,夜不得寐。

大夫来了打算用麻黄作为君药去治疗。

可是这个都督也很懂医,

他知道麻黄峻利,

岂能乱用,

况且他年龄已经很大。

大夫一筹莫展,不用麻黄,

症候难解,药效不佳,这可怎么办呢?

正在这时,

王勃前来告辞,

他听说此事后,

不觉想起几天前自己遇见的一个插曲。

在沙滩上,

王勃见一位老翁正在翻晒大豆,

说是做菜用。

王勃望着一大片豆豆,

抓了一把细细观看,

奇怪地问:“这么多,如何做菜?”

老人指了指茅屋前的两口大缸,

一口里浸泡着药汁。

他在长安跟名医学过草药,

能认出是辣蓼、青蒿、藿香、

佩兰、苏叶、荷叶。

老人见他识药,

指着另一缸说:“这是麻黄浓煎取汁,两缸药汁相混,用以泡浸大豆,再煮熟发酵,做成豆豉,便可以做小菜。

王勃将信将疑的吃了几粒,

一股清香直冲鼻窍,

他便买了一些准备带回家吃。

今天,王勃见都督此状,

觉得麻黄是方中要药,

不用则无可治疗,

古人用大黄豆卷代之称为过桥麻黄,

可否用豆豉一试呢,

于是,

他把想法说了出来。

都督听后直摇头:

“当地土民小菜,焉能为药。”

王勃相劝:

“不妨一试,况且豆豉不过食物,

无妨身体。”

都督连服三天,果真见效,

汗出喘止,胸闷顿减,

能安然入睡,几天后痊愈。

不日,

都督又上滕王阁为王勃饯行,

取重金相谢。

王勃固辞不受:

“河旁老翁独家经营豆豉,

深受百姓喜爱。

都督若要谢我,

何不扩大作坊,

使其不至失传。”

都督含笑点头。

从此,

豆豉不仅洪州,

而且行销大江南北,

至今不衰。

参考文献

罗兴洪,赵霞. 中药传说[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5 ISSN:978-7117-1699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豆豉传说与《滕王阁序》
中医典故 王勃与豆豉
大唐满分作文,王勃的滕王阁序
王勃巧用药 豆豉替麻黄
十四岁少年留下千古绝唱,婉拒千金答谢,只想一味中药造福百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