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0年前的霍乱中,两位中医在街头救了上千人,名震京城
userphoto

2022.08.01 内蒙古

关注

作者:陈腾飞

130年前的夏天,霍乱疫情席卷成都,一时间尸横遍野,官府束手无策,连当地医生都因害怕感染而停止出诊。在这种情况下,一位热衷医学的书院学生联手自己所识的临县名医挺身而出,劝说药商制药,沿街施治患者,短短半个月救下了千余人的性命,受益于其治疗方案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这位当时仅22岁的学子后来凭借医术名震京城,他就是“北京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老先生。光绪十八年(1892),是萧龙友就读于尊经书院的第四年。这年入夏以来,连续数日暴雨不止,江水外溢,多地发生水灾,洪水淹没了很多村镇。淹死的人和牲口随水飘荡,粪便秽物溢得到处都是。暴雨过后,骄阳似火,来不及打捞的人畜尸体臭气熏天。很快一场霍乱开始流行,席卷了崇庆、大邑、邛崃、浦江、彭山、双流、温江、成都等20多个府、州、县。许多县人员死亡惨重,路断人稀,死人棺木无着,只好用篾席、草帘裹尸。官府束手无策,有布告全县令焚烧纸船以送“瘟神”,还有设坛作祭等。

成都虽为省府,但城内的疫情依旧失控了。染病者吐泻交作,发病后三四个小时就能死亡,横尸街头,有时一家全部染疫而亡,尸首无人收拾,只能在高温之下腐烂,蛆虫爬满了院子。成都城里每日出丧最多时达五六百具棺材,迎晖门常常因出殡的棺材太多而壅塞不通。棺材铺的棺材已经供不应求。全城合计死亡万余人。成都城里人心惶惶,百业凋敝,医生惧怕被传染,都纷纷停止了诊务。

萧龙友目睹生灵涂炭,如坐针毡。他自幼就背诵圣贤仁爱之书,眼下如不能救民于水火,又谈何道德文章,谈何经纶济世呢?霍乱为患甚剧,顷刻之间便夺人性命,若要拯救疾苦,必须有霹雳手段。他彻夜不眠,查阅医书,寻找对策。

霍乱见载于《素问》:“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而未详方药;霍乱亦见于《伤寒论》,列有理中丸、五苓散、四逆汤诸方,而于证候之辨析早已散佚;当他查到同治年间王孟英所撰《随息居重订霍乱论》,见其先列疾病源流,再分寒热二证,详述伐毛、取嚏、焠、刺、熨灸诸方,之后再附医案及方药,有常有变,颇合实用,便欲依法施行。只是萧龙友苦于无临床经验,不敢贸然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苦闷之际,他想起了之前在绵竹县时认识的陈蕴生医生

陈蕴生出生于道光廿六年(1846),年长萧龙友24岁,他的科考之路非常不顺利,遂弃儒而习医,38岁时(光绪十年,1884)他回到绵竹县城正式开业行医,每日上午门诊、下午出诊,每日诊治患者百人以上,在当地名气颇大。

这几日陈蕴生恰好前来成都为陈姓富商之子诊病,经诊查为积滞,处以大承气汤而愈。萧龙友与陈蕴生二人属于亦师亦友的关系。其每次前来成都诊病,萧龙友总是前来观摩,一则可以老友之间叙旧,二来可以学习治病经验。

诊完病人,陈蕴生准备明日返回绵竹,这时萧龙友前来拜访,言谈之中流露出霍乱危害,生灵涂炭的惨痛,他看到陈蕴生也表露了同情,遂讲述了自己想救治霍乱患者的想法。陈蕴生看到这位以家国为己任的小友的决心,不禁有一丝羞愧,作为医生面对疫病流行,应该冲在最前面才对。

陈蕴生治病经验非常丰富,他认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中诸法甚良,但现在病人太多,如对每位霍乱者诊治后再施予药饵,则缓不济急,寡不敌众。为今之计,应制作普适之药,使有病者服之可治,无病者服之可防,且应选廉价易配制之药。

他们经过反复商讨,选定四方:其一为炼雄丹,分发诸人使投之入井以防疫;其二为速效丹,用之取嚏以开闭急救;其三为甘露消毒丹,待取嚏醒神后,见舌黄口秽者冷水调服;其四为霹雳散,见肢冷无秽浊之气者温水调服。方案拟定后,他们连夜劝说邀集药商制药。

第二天微亮,萧陈二人便开始沿街施治。他们一边施治,一边分发药品,教导大家自救及救人之法。霍乱发病急骤,一旦施治得法,痊愈亦非常迅速。经二人用药施治,许多人转危为安。对于病势极重,药饵取嚏已无反应者,则予以刺血之法,黑血一出,或有能转苏者,则详参脉证,处方施治,十人中或能挽救一二。

霍乱是因食用含有霍乱弧菌的水和食物后传染而发病,症状是剧烈的泄泻,顷刻之间便脱水死亡。直到应用静脉补液之后,霍乱的治愈率才明显提升。经此一疫,萧龙友与陈蕴生一同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症患者,对于中医典籍中的困惑之处,也因临证阅历而一一涣然冰释。

给萧龙友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对同时染了霍乱的中年夫妇。他们二人同时传染,同日发病,都是大泻、大吐、大汗出,萧龙友看到他们时,二人都已目陷皮瘪,肢体厥冷,脉微欲绝,转筋腹痛难忍。但是细审其证象,男则吐泻不甚臭秽,舌苔白而不渴,女则舌苔黄而口渴欲饮冷水。满以为二人同处一室,同时发病,证候应相同,岂知寒热差异如此之大,男子予以霹雳散,女子予以甘露消毒丹,三服之后二人都痊愈了。经此一事,萧龙友对于“同病异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临证详于诊查,也成了他一生行医的箴言。

经过二人半月余的奔走施治,千余人被救治。而这些被救者也将药饵施于周围的患病者,曾经闭门谢诊的医生也开始使用萧龙友、陈蕴生所拟定的方案,救治患者。直接和间接受益于萧陈二人而获重生者,不计其数。为了感谢二人的恩德,人们集资刻了一方木匾赠予萧陈二人,匾上写着“万家生佛”。

没有西医的年代,中医PK瘟疫的战况!                                 

我所认识的中医牛人(连载二)

作者:王致效

不吹不黑,一切看历史记载,这篇文章,或许有的中医粉,看了会不舒适,皇帝的新装而已!

发自内心深处,你觉得光屁股的国王真的穿着这个世界最美丽的新装?还是像那个诚实的孩子一样,觉得国王很搞笑?

一、知不足,才可以进步!

二、真实历史战况!

1、知不足,才可以进步!
骗人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都骗了!某老同志的形意太极门的三鞭子、五连发、接化发什么的,从没有接受过擂台实战的检验。但,他居然把自己都给骗了,居然认为自己很能打!
上了擂台,秒秒钟躺尸,最后,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给自己画了句号。
历史上的中医,也是不断在成长的,不断在成长。
历史上的中医,也都不是神,都有自己的短板,都要通过摸索才会被封神,但,封神以后,依然有自己的短板。
中医永远都是一个“知不足,求上进”的知识体!
如果,古代中医们一旦认为自己很了不起,那,中医就止步了,就再也无法去灵活的面对新出现的疾病!
所以,现在的中医粉,真的把中医太神话了,张口闭口中医什么都行。
其实,不是的,中医依然有自己的短板,中医依然在成长,在成熟!
2、真实历史战况!
下面我们写的中医和传染病瘟疫的搏斗历史,全部出自真实的史书!
杠精也一定要活下去,所以,杠精也还会出来抬杠,随意抬杠吧,其实,我比你更爱中医,所以,我才会说,要知不足!
有的人甚至会怀疑史书,也随意,如果连史书都不信任了,那么就信任那些传说,也由你!
下面的文章内容,会引起“不明真相的”中医粉们的不适,但,效哥也相信,下面的文字,很多真实的中医粉会读完,知不足,才会求上进。
想取关的随意,不送,想求真知的,自然会留下。
这篇文章,只是不吹,但,并不是黑!
下面开始还原一下没有西医拖后腿的年代的中医战绩。
天黑了,请闭眼......
史书的记载,我们下面写的应该是不全的,因为史书太多,县志太多,我们只是挑取了其中一部分“描述到伤亡人数”的记载,其他90%以上的大部分,会忽略。

1、《后汉书.刘玄传》——公元11年,辛未年,大疾疫,死者过半!
2、《后汉书.王莽传》——公元16年,丙子年,二月大疫,冯茂在句町,士卒死于疾疫者十有六七
3、《后汉书.刘吉传》——公元22年,壬午年,大疾疫,死者且半。
4、《后汉书.钟离意传》——公元38年,戊戌年,会稽因大疫而死者万数。
5、《后汉书.马援传》——公元44年,甲辰年,马援在交趾,军吏经瘴疫死者十之四五。
6、《后汉书.皇甫规传》——公元162年,壬寅年,皇甫规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
7、《伤寒杂病论序》——公元196年,建安元年,丙子年,南阳大疫,仲景先生宗族200人+,死者三分之二。
8、《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元208年,戊子年,十二月,大疫,魏军吏士多死
9、《后汉书,献帝纪》——公元217年,丁酉年,大疫,曹植做《说疫气》,如下:“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10、《三国会要》——公元223年,癸卯年,三月,宛许大疫,死者万数
11、《三国志.吴志》——公元252年,壬辰年,夏四月,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
12、《宋书》——公元275年,乙未年,十一月,大疫,京都死者十万人。
13、《宋书》——公元322年,壬午年,十一月,大疫,死者十有二三。
14、《宋书》——公元376年,丙子年,冬,大疫,延至明年五月,多绝户者
15、《北史.魏本纪》——公元397年,丁酉年,八月北魏大疫,人与马牛死者十有五六。
16、《北史.魏本纪》——公元423年,癸亥年,魏,士众大疫,死者十有二三。
17、《魏书.灵徴志》——公元468年,戊申年,十月,豫州疫,民死十五万。
18、《魏书.世宗宣武帝纪》——公元510年,庚寅年,四月平阳郡二县大疫,死二千一百三十人。
19、《隋书.高帝纪》——公元598年,戊午年,九月,汉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之八九。
20、《北史.隋本纪》——公元612年,壬辰年,大旱疫,人多死,山东尤甚。
21、《旧唐书.五行志》——公元682年,壬午年,加以疾疫,自陕至洛,死者不可胜数,死者枕籍于路。
22、《旧唐书.中宗纪》——公元687年,丁亥年,是春自京师至山东疾疫,民死者众。
23、《新唐书.五行志》——公元762年,壬寅年,江东大疫,死者过半。
24、《旧唐书.德宗纪》——公元789年,己巳年,是夏淮南浙东西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乏渴,疫死者众。
25、《新唐书.五行志》——公元806年,丙戌年,夏,浙东大疫,死者大半。
26、《旧唐书.昭宗纪》——公元891年,辛亥年,春,淮南大饥,军中疫戾,死者十之三四。
27、《宋史.五行志》——公元992年,壬辰年,六月,京师大热,疫死者众。
28、《辽史.杨佶传》——公元1019年,己未年,燕地饥疫,民多流殍。
29、《宋史.五行志》——公元1127年,丁未年,三月,汴京城中疫死者几半。
30、《宋史.五行志》——公元1131年,辛亥年,六月,浙西大疫,平江府以北,流尸无算。
31、《宋史.五行志》——公元1132年,壬子年,春,涪州疫,死数千人。
32、《金史.完颜匡传》——公元1161年,辛巳年,诸道工匠至京师,疫死者不可胜数。
33、《宋史.五行志》——公元1164年,甲申年,冬淮甸流民二三十万,避乱江南,结草舍遍山谷,疫死者半。
34、《宋史.五行志》——公元1181年,辛丑年,行都大疫,禁旅多死,宁国府民疫,死者尤众。
35、《宋史.五行志》——公元1191年,辛亥年,涪州疫,死数千人。
36、《宋史.五行志》——公元1209年,戊辰年,夏,都民疫,死去甚众。
37、 《宋史.五行志》——公元1210年,庚午年,四月都民多疫死。
38、《金史.哀宗上本纪》——公元1232年,壬辰年,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
39、《宋史.五行志》——公元1275年,乙亥年,四城迁徙,流民患疫而死者,不可胜计。
40、《辽史.成宗本纪》——公元1297年,八月,河间疫死六千五百人。
41、《元史.五行志》——公元1308年,戊申年,春,绍兴、庆元、台州疫死者二万六千余人。
42、《元史.文宗本纪》——公元1331年,辛未年,疫厉死者十之九。
43、《明史.五行志》——公元1408年,戊子年,江西、福建疫死者七万八千四百余人。
44、《明史.五行志》——公元1410年,庚寅年,山东正月至六月,疫死者六千余人。
45、《明史.五行志》——公元1413年,癸巳年,邵武大疫,绝死者万二千户。
46、《明史.五行志》——公元1444年,甲子年,冬,绍兴宁波台州瘟疫大作,死者三万余人。
47、《明史.五行志》——公元1456年,丙子年,五月,桂林疫,死者二万余人。
48、《明史.五行志》——公元1457年,乙未年,八月福建大疫,延及江西,死者无算!
49、《明史.五行志》——公元1523年,癸未年,七月,南京大疫,军民死者甚众。
50、《明史.五行志》——公元1525年,乙酉年,九月,山东疫,死者四千一百二十八人。
51、《清史稿.灾异志》——公元1703年,癸未年,五月景州大疫,人死无算,八月,文登大疫,民死几半。
52、《清史稿.灾异志》——公元1704年,甲申年,春,块献县大疫,人死无算,秋,章邱大疫,福山大疫,人死无算。
53、《清史稿.灾异志》——公元1723年,癸卯年,秋,平乡大疫,死者无算。
54、《清史稿.灾异志》——公元1727年,丁未年,秋,澄海大疫,死者无算。
55、《清史稿.灾异志》——公元1732年,崐山大疫,死者数千人。
56、《清史稿.灾异志》——公元1786年,丙午年,夏,日照大疫,死者不可计数。
57、《清史稿.灾异志》——公元1821年,辛巳年,六月登州大疫,死者无算,八月青县时疫大作,死者不可胜计,清苑、定州瘟疫流行,病毙无数。
58、《清史稿.灾异志》——公元1832年,壬辰年,五月,石都大疫,死者无算。
59、《清史稿.灾异志》——公元1862年,壬戌年,登州大疫,死者无算。
写到这里,也看出了清朝人的不实在,清朝疫情很多,但,统计人数故意避开,多以“大疫”二字,一带而过!
中医在那个没有西医的年代,并没有退却,而是与民同在,死了多少百姓,就死了多少有良心的中医
很多中医的殒命,才留下了如今我们能用着有效的治疗瘟疫的经验。
所以,不要吹捧古代中医遇到瘟疫,就多么的厉害,一付知、二付已!那是吹牛,他们也是用生命在和瘟疫搏命。但,也不可以黑中医,认为中医一无是处,这更不对,没有中医在瘟疫中的英勇献身,中医也绝不会辉煌到今天!
上面那些史料都是正史记载,正史只会往少了说。
祝福我们的中医,早日重振雄风。
再有大疫的时候,希望哪怕只有一个中医院,可以完全脱离西医,去单独搏击瘟疫,哪怕国医大师们组团全军覆没,那也是中医祖先的血性的继承!
没了血性,就再也没了中医的未来!
大师再多,也不如死士三五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东历史上的瘟疫
惨烈的清代“抗疫战争”
盘点史料记载的中国历史上200次瘟疫!
科普: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十场疫情。古中医对疫情发挥巨大作用
张仲景以一书称圣,书名为何叫“伤寒”?
瘟疫霍乱 上吐下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