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琼林五十年临证验方 7.

健脾敛肠粉
功效:健脾益气,敛肠固脱。
主治:小儿顽固性泄泻(慢性菌痢、肠炎、菌株失调、肠功能紊乱等久泻不止者)。
方药:怀山药50g(洗净)、生薏米30g(淘净晒干)、石榴皮15g(选质优者)、罂粟壳10g(枯黄壳厚者),微火共炒至焦黄色。共研极细粉,过100目箩,密藏备用(最好现配现用,以防久藏变质)。
服法:1周岁以内,每服2g,1周岁以外每服3~4g,沸水冲匀,再搅匀煮沸如糊状服之,1日3次,加糖亦可。
歌诀:顽泄健脾须敛肠,罂榴药薏共成方;
净干微火同炒研,沸水冲调再煮尝。
按:小儿泻痢既久,大多为滥用、重用各类抗生素,以致肠中菌株失调,微生态内环境受到破坏,肠功能紊乱而泄泻不止,最后出现一派脾虚气陷,滑脱不敛的证候。这类儿科疾病,临床最为多见,治疗却很难见效,为医家疾首之症。
如果以“纸上谈兵”的方式来论证议方,真是方多效广,可应手而愈。只是中药汤剂气怪、味劣、量多,婴儿难似服下,医者多“望药兴叹”。尝谓:药能下咽,疴疾方除。本方煮成之后,酷似“焦米糊”(略有苦涩,可加糖调味),具有亦药亦食的特点,患儿易于接受,且服后能敛肠止泄,迅速建立肠黏膜的保护屏障,改善吸收功能,有助于菌株生长。并注意适寒温,节饮食,(乳母应予低脂肪食谱,常吃大蒜),稚幼之质,恢复甚快。为此不少患儿家长建议申请专利,本人认为:医乃仁术济世为先,医家与药商毕竟有所区别。至于议药论方,性味配伍,朗若列眉,毋用多述。不过每味药之剂量推敲,斟酌再三,勿动为妙。
疏泄利胆汤
功能:疏泄利胆,化湿和中。
主治:新生儿黄疸
方药:茵陈15g、赤芍8g、郁金5g、生麦芽15g、藿香叶5g(后下)、甘草3g。
歌诀:芍茵藿郁治儿黄,麦草合成疏利方;
若是先天胆道塞,只宜手术不宜汤。
按:未满1个月的新生儿黄疸,一般无证可辨,此方也就成为专病专方的通方了。此方药力平稳,没有恶味,加蜜调和利于喂服,且疗效显著。
五味藿胆丸
功效:苦辛通窍,清泄风热。
主治:鼻渊(急、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及部分慢性萎缩性鼻炎)。
方药:当年藿香叶250g、龙胆草150g、香白芷60g、辛荑花60g、猪胆16~20个,取汁拌药,密盖1夜,令其浸透,晒干,研极细粉,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0~60粒(10g左右,小儿酌减),1日3次,饭后服。
歌诀:金鑑奇方藿胆丸,苦辛通窍治鼻渊;
再加龙胆香白芷,配入辛荑效更全。
按:《医宗金鑑》有一则名方治疗鼻渊,方名“奇授藿胆丸”,仅藿香叶、猪胆汁2味组成。当前或因药不精选,制不如法,因此市售改名为“清肝保脑丸”,藿胆丸的成药,既不能清肝,又不能“保脑”,用之收效甚微。
本病由于“胆热移于脑”而成鼻渊,“渊”乃病情深笃之、意,医家棘手之患,非一般方药轻举奏效。本人经多年探索,在原方上加龙胆草、香白芷、辛荑花名五味藿胆丸,方中藿香叶、龙胆草、猪胆汁,苦辛疏泄,据现代药理研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于鼻炎呈高敏感状态。其中白芷一味作丸为单捷力专的名方──都梁丸(《百一选方》)。具有辛行温通上达之力,祛风定痛之功。本方用之对于鼻窍之病所引起的头痛、头昏、头晕、脑鸣有特殊功效。辛荑花疏风通窍,且能抗过敏,五味相使而伍,相辅相成,如能精选药材,按法修制,再求得患者密切配合;严忌辛辣椒酒,燥烈之品。先服清空膏、白虎汤、苍耳子散等组合成方,疏风泄热,辛透宣窍,待症状缓解后,再服此方巩固,确有良效。
白疕一号
功效: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主治:银屑病(血热型)。
方药:土茯苓30g、菝葜30g、紫草15g、乌梅15g、生槐米30g、甘草8g、地骨皮15g、徐长卿15g、刺蒺藜15g、生地30g、红花10g、川蜈蚣1条。
加减:血热甚者加水牛角30g、丹皮12g;白屑厚者加生牡蛎40g、白鲜皮:15g。煎头二汁共得药约1500ml,每服250ml,1日3次,饭后服。
歌诀:土苓葜紫草梅槐,卿蒺骨红蚣地偕;
血热丹皮牛角配,白鲜生地屑厚来。
按:本方由土菝紫梅汤(四川名方),赵氏土槐饮(中医皮肤病专家赵炳南方)两方为主体,加入其他活血、凉血、消坚、搜风、止痒之品组合而成。方中地骨皮与徐长卿一组药对,功在引导诸药深入血分。借徐长卿之辛行透托之力,搜风达邪,外出肌表,发挥较强的脱屑止痒作用;生槐米,苦微寒,是大肠经之专药,《药品化义》说: “此凉血之功独在大肠也。大肠与肺相表里,能疏散皮肤风热,是泄肺经之气。”可见生槐米另一特殊作用为疏风凉血,清泄肺金,而利皮毛之效。本方治疗牛皮癣,病程越短,疗效愈佳。本人曾治二汪姓患者,发病仅20天,服药6剂,一诊痊愈。经观察凡发病1年以上;头上漫布如秃者,疗效较差,一般服用30剂,可达预期效果,如不效者,不必再服,再服亦无效。本病为易发病种,复发后服之,依然有效,但疗程较长。
白疕二号
功效:活血润肤,消坚散邪。
主治:银屑病(血燥型)。
方药:生牡蛎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乌梅肉30g(打碎)、夏枯草20g、莪术15g、红花10g。浓煎头二汁得药约1500ml,每服250ml,1日3次,饭后服。
歌诀:血燥银屑二号方,煅生牡蛎乌梅良;
红花莪术夏枯草,解郁消坚肤泰康。
按:本人从事中医内科工作,然皮肤之顽症,牛皮癣患者亦常登门求医,但医治每遭失败,对此病已无施治信心。偶遇患者杜某,由沪地就诊归来,持方告之曰:“我之牛皮癣,屡治无效,苦楚不堪,几欲自杀,服此方40余剂愈。”随试之,果如其言。剖析方义,无非具有消坚散结、润肤散邪的作用。从方组排列,药用剂量来看,牡蛎为君(主),乌梅为臣(辅),乌梅在一、二号方中皆是要药,取其养阴生津,润肤止痒的特殊功效。据现代药理实验证实,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对于血热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症、荨麻疹、隐疹、风疹、头癣,用之均效。本方合赵氏土槐饮(土茯苓、生槐米、甘草)常用于血燥型牛皮癣及牛皮癣治愈后之巩固剂。

润肤止痒汤
功效:凉血祛风,润肤止痒。
主治:瘙痒证(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湿疹性皮炎等)。
方药:生地30g、当归12g、赤芍15g、菝葜30g、土茯苓30g、紫草15g、乌梅20g、地骨皮15g、徐长卿15g、刺蒺藜15g。
加减:皮肤掀红,血热甚者加生槐米20~30g;连翘15g;泛痒走窜,风邪甚者加红浮萍20g、白鲜皮15g;肤燥便结,燥热甚者加火麻仁30g、天门冬20g。
歌诀:血虚燥热内风生,外发肌肤痒不停;
归地芍葜与骨紫,长卿蒺藜土茯苓。
按:瘙痒症多因血虚生燥,燥极化热,血热而生风,是为风从内生而外发肌表,玄府密滞,欲透不达,故发生瘙痒之症。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更为难治。《千金方》说:“瘙痒不一,血虚皮肤瘙痒者,宜四物汤加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疗此病,法当养营凉血,方可达到润肤止痒的目的。本方的组成以四物汤为主体,赤芍易白芍,取其活血凉血之功,去川芎之辛动助燥,合土菝紫梅汤加地骨皮、徐长卿,共建清毒凉血,养营祛风,达邪止痒之效。一般服用10~20剂即愈。必须严格忌食辛辣动风之品(参见牛皮癣疗养须知)。
斑秃生发汤
功效:活血利窍,滋阴生发。
主治:斑秃。
方药:生地25g、当归12g、赤芍15g、川芎10g、红花12g、桃仁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刺蒺藜15g、潼蒺藜15g、何首乌20g、老生姜1小块,青葱管20寸(冲)。
按:斑秃俗称“吃毛风”、“鬼剃头”。患者不知不觉(或略痒)地发现头发先由一小块渐成大片地脱落。多发生于气血方刚的青壮年群体中。“发为血之余”,“肾主发”,其成因一般为:瘀滞脉络,肾阴不足,玄府(毛窍)疏泄不利,风邪外客,肤发失养,不荣而萎,形成局限性枯脱。初期治疗当以活血利窍、滋阴生发之剂为主,配合外擦生发水,助以食疗(五条件查微量元素者可每周吃3次玉米餐,2次猪肝、海带、虾皮汤),调畅情志(消除忧虑、保证睡眠)。通常服用本方20~30剂渐愈。兼瘙痒脱屑者加蝉衣15g、僵蚕20g。至于病程久延,2~3年不愈,肩发尽脱,头皮光亮者,当以滋补肝肾,养血生发为治,不是本方主治范围。
赵氏祛湿健发汤
功效:补脾祛湿,滋阴健发。
主治:脂溢性脱发。
方药:炒白术12g、猪苓12g、茯苓25g、泽泻25g、萆薢15g、车前子15g、赤石脂15g、白鲜皮15g、桑椹子15g、首乌藤15g、干地黄15g、川芎10g。
歌诀:祛湿健发四苓散、芎脂鲜桑生地干;
再加萆薢车前子,药疗节食当合参。
按:脂溢性脱发,俗谓:“油头风”,是门诊常见的顽疾。多因先天禀赋遗传和后天饮食失节所致。头皮油膩壅积而痒,天天洗头为快,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前本人治疗此病难得一效,深感内疚,从而博采广征,就教于前贤。中医皮肤科泰斗赵炳南先生则认为:“阴虚湿盛为本病之根源”,健脾祛湿,滋阴补肾为治疗本病之大法。故本方以四苓散(据现代实验观察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作用)为基础,旨在健脾除湿。加白鲜皮、赤石脂以疏风止痒,收敛玄府,“减少油脂分泌”;桑椹子、首乌藤、干地黄以滋阴补肾,生发有源;萆薢、车前子以泄浊化滞,下行排湿;川芎则载药上行,“诸药协同,使之湿从下走,阴血上充”(《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可期脱止发生。并注意控制食用肥甘油膩之品,勿用碱性洗发剂。服用本方一般可以控制病情,但很难根治。
清咽消瘰丸
功效:清热散结,软坚消瘰。
主治:小儿乳蛾(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颈淋巴结炎,以及成人慢性咽炎、咽淋巴滤泡增生等)。
方药:玄参80g、麦冬60g、桔梗40g、甘草30g、浙贝母60g、黛蛤散80g、射干60g、紫背天葵60g、僵蚕60g。炼蜜丸如绿豆大,8岁儿童每服30粒,每天3次。8~12岁每服40粒,12~16岁,每服50粒。
歌诀:清咽消瘰麦玄参,桔草天葵浙贝寻;
射干僵蚕黛蛤散,软坚散结蜜丸吞。
按:本方以玄麦甘桔茶(《疡医大全》)和程氏消瘰丸(《医学心悟》)两方为基础,加射干、天葵子等组合成方。其综合功效为:宣达利咽,养阴润肺,清热散结,化痰软坚。通常所谓:单核曰瘰,窜珠曰疬。扁桃体肥大属于在内之瘰,只是发病的部位不同,其病因大同小异,皆由痰热凝聚所致,治法大体相同。方中程氏消瘰丸以黛蛤散易牡蛎,取其一方多效,功力更强。本方除对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因故不愿手术者服之,可控制复发外,对于颈淋巴结炎亦可用之。但必须忌食:辛、辣、炸、烤等上火之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瘙痒不怕教你神奇止痒法
杏林老人三十几年来临证验方(典藏)
张琼林五十年临证验方 - 乡下土郎中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张琼林五十年临证验方
中药功效主治歌诀(版本二)—— 补血药
降血脂系列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