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圆形思维形成的渊源与根基

整理:EHERDER


圆形有无数个点,而圆心只有一个,且是位于正中的一个。正是有了圆心,圆形才得以产生。圆又有无数条半径,而半径的长度是永远不变的。正是有了固定的半径,圆形才能那么周正、优美。这就好比儒家思想的又一关键词——“中庸”。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就是圆的圆心,“庸”就是圆的半径。中庸之道,就正如一条长度稳固的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另一端点的轨迹,这也是圆形在几何学上的定理。


儒家思想要求人们主动抛弃自身的棱角,而变得性情圆润、宅心仁厚,就有如圆形的包容与中正,做到宽厚、仁慈、理智,由此通往圆融无碍的理想境界。“中庸”就是要人们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执中协同,并将这一处世之道永不变更地坚持下去,便能获得如圆形一般饱满而又自在的人生。


圆形作为完美圆满的外在表现,除却视觉层面所具有的一种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的秩序感,还在审美层面与中国传统美学相关联。谈起儒家的美学思想,我们自然要涉及儒家对于周朝“礼乐制度”的追求。孔子所推崇的礼乐文化,是以天地自然的和谐为“乐”,天地自然的秩序为“礼”。这与圆形的和谐共生、有条不紊的天性前呼后应,体现着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美善统一的境界。圆形自律中的秩序性呼应着儒学的“中庸思想”、“克己复礼”,进而形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的审美取向,体现出的正是一种圆形般平衡而中性、适度而从容的温文尔雅。孔子提倡“中和之美”的美学思想,是中庸哲学在美学思想上的反映。孔子格外注重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认为凡合乎仁德者为善,凡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从而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

孔子对音乐自幼钟爱有加。据《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可见得孔子对于音乐的痴迷程度之深。孔子把教育中“六艺”的“乐”置于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极力主张发挥音乐的作用,以获得应有的社会效果。他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文之以礼乐”,为人必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这是儒家的教育思想的概括,进一步,则可以归结为审美教育思想。


孔子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叔,学琴于师襄。此处的琴,为古琴,是世界上最早的弦乐器。古琴中,泛音为天音,散音为地音,按音为人音,在弹奏过程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弹奏时要求端坐放松,双臂舒展环抱琴弦,双手松弛而呈现自然的弧线, 一切做到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左手“按欲入木”,右手“弹欲断弦”,而要做到“用力而不觉”。


孔子曾跟随乐师师襄学琴,留有这样一段佳话。在学习琴曲《文王操》时,师襄一再说:“可以益矣。”然则孔子却一再用“未得其数”“未得其志”“未得其为人”的谦虚态度去追求音乐的完美之境。直至最后孔子以“精辟微妙之义入神化”的娴熟技巧向老师汇报演奏了这首曲子,使得师襄佩服得“避席而拜”。


儒家的审美情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涌现了一大批文人琴师,以及或优美动人、或凄婉沧桑的文人琴曲。琴曲幽雅清静,起承转合温和圆润,符合儒家的儒雅之气,琴棋书画,“琴”居首位。音乐,成为人们从感官上领悟儒学之美的景窗,让寻常百姓在窥探之时身不由己地受到熏陶。加之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伴随着士大夫阶层的盛情推崇,更使得儒家思想在历史的发展与演变中生生不息延传至今,在潜移默化间早已对人们日常行为与思考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力,恰如圆轮那般在中国传统精神的沿袭中平稳无穷地转动。


这便是中国人圆形思维形成的渊源与根基。不单单是为人处世、甚至是极为个性化的审美取向,皆无处不散发着温和委婉、优美而不张扬的东方气韵。恰如我国的温玉文化,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和谐共生的生存状态,柔美平和的翩翩风度与意境往往最能打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儒家精神具有极强的内聚力,虽然没有直言“圆”,但无论是倡导“仁义”、“中庸”还是“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其中都蕴含着圆形和谐共生的自然秉性。


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不只局限于思想领域,更深深切切地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除夕夜年夜饭的团圆、元宵节吃汤圆的甜蜜、中秋节赏满月吃月饼的圆满,如此这般情深意浓。在中国的吉祥图案中,同样遍布着“圆”的花团锦簇:《一团和气》图,借用了圆形的阿福形象,表达着对完美圆满的崇尚;瓷器上的团龙、团寿、五蝠捧寿、缠枝莲花卉等纹饰,均是一派浑圆的形态。这些传统艺术中圆形吉祥纹饰所呈现出的和气欢庆、和谐祥瑞的氛围,都与圆形的视觉传达紧密相联。儒家,正用其渗透的笔法,画下一笔浓重的入世之圆。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记载,孔子曾前往周国问礼于老聃,回到鲁国后,对弟子如此描述老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便是“孔子问礼”的典故。


我们透过孔子对老子的描述,感受到老子那颇具传奇色彩的形象。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用黑格尔的话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教……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老子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创立了道家学派。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接近“自然”、最为尊重“天性”的一家,或许只有融于“自然”、秉承“天性”,才能够悟道出那一整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深邃思想。

道家强调“无”、“无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且“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因此老子讲求“无为而治”,一切顺其自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事物与人之本性就是“无”,世间万物始终处于“柔弱”的状态。

同时,老子又强调着“道”之无穷:“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周”便是一个圆圈,象征着循环往复,“周行”即是循环运动,“周行而不殆”则寓意着“道”在循环运动中的无穷涌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一来一往、一逝一返中深刻体现着道家思想中往而复返的空间观,以及周而复始的时间观。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老庄”,亦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在阐述“无”与“永恒”的道家思想时,便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外篇·知北游》)的重要言论。自然万物更迭不息,尽在无声、无形中自然运转。而“循环”正是自然天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之规律。


圆形所传递的正是一种几何意义上的“无”与“永恒”,圆无锋利的棱角,甚至被视为中空的一环,如此简易的存在,却无终无始、轮转无穷。这与道家的主要思想极为吻合,因此便有后人在研习道家思想中得出“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圆法圆,得圆者即得自然之妙韵”的感悟。


老子曾使用车轮的比喻来印证旋转循环。“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毂”指车轮中心容载车轴的圆环,有了中空的圆环,车轮才能转动,发挥其作用,形象的阐明了道家“无”的思想,以及宇宙归于圆形轨迹而循环运转的无尽无穷,如此这般讨论着“有”与“无”的辩证统一。


这便是道家思想的另一处魅力——阐述寰宇间的辩证规律,以及大自然中“无中生有”的曼妙无穷。“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世间事物皆为“有”与“无”的辩证统一,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归一,一即混沌,道家哲学把这浑沌无形之气视为圆。圆以动为道,动乃天道之永恒特性。


解读老子的思想,离不开《周易》。《周易》是我国最早出现阴阳辩证思想的古籍,老子的《道德经》对其有所借鉴。显然,老子的目的并非《周易》中的占卜,而是采纳了易学的阴阳辩证,从而思考形而上的哲学。圆形自身本就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自然中,江河之上架起的拱桥,无风而止的水中映衬着倒影,与桥组成一轮圆圈。此时你无法说出桥真或影真:桥为实,而影为虚;然而桥为人为搭建是为假,而影则浑然天成是为真,这一道真假虚实界线模糊的“圆”,正是这桥与影亦真亦幻的辩证统一,带着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玄妙与浪漫。


 老子的“道”,在易学中即是“太极”。“太极”一词出于《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古代哲学中用以说明世界本源。那么究竟何为太极?首先,太极是宇宙初始浑然一体的元气。古时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之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未分离的状态即为混沌,混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说的元气;其次,太极即虚无的本体。虚无既是零,亦为无限;“虚”是极大,“无”是极小;虚无即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起始与落幕,万象之源,万物所归;其三,阴阳混合即为太极。周敦颐《太极图说》有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的概念是道教易学的宇宙论、宗教修养理论和法术理论的重要基本概念。易学以太极之圆为天地之大本、万物之宗府,而后为道教的“阴阳太极图”得以阐明。道教阴阳太极思想源于《周易》,阴阳太极图的出现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先天八卦图、河图和洛书、太极图等各自发展并不断融合的结果。南宋学者开始把阴阳图和太极图结合起来,明代学者最终定名为“太极图”,道教接受了它并把它作为本教的重要标志,一直沿用至今。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道教吸纳了道家、儒家、墨家、佛家等诸方思想,且道教的礼仪皆源自《周礼》,可以说,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被道教保存了下来,是对中华民族思想精髓的继承与发扬。道教中的两大教派——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的全真教,及崇尚自然无为的正一道,均表现出中国人自然和谐、太平安定、家庭和睦的共同追求。


古代很多科学发明都与道教有关。道教注重养生,在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久视中推动了医学的发展,道教治未病、天人同构、自然无为思想成为了中医的指导思想;再如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就源自道士炼制外丹,并在炼丹实践中促进了冶炼技术的发展。


道教的养生之道体现在各种强身健体的武术气功之中,太极拳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元末明初,武当道人张三丰开中国“内家拳”之先河,后发展出“太极十三势”,是为太极拳的原型。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讲求的是意、气、形、神的圆融一体,它的一招一式有一个共同的要求便是“圆”。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的各个部位均要求保持圆弧状,整体的感觉放松而圆活。动作则要呈弧形式螺旋形,以腰作轴旋转,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对于外行人来说,在观看而得的印象中,总能比划出太极拳的姿态,而这种姿态通常都是屈膝抱圆,对于内行人来说,太极拳就是一项圆的运动,人的身体在划圆中,使得气韵在体内循环运转、阴阳协调,进而展现柔软的强大力量。


道教养生讲求内外兼修,除却外在的进修,更注重的是内丹的修炼。道教修炼之理源自“太极图”。“太极图”是由黑白两色的“阴阳鱼”交错游动产生的圆,它象征着世间万物的阴阳循环、生生不息,表达着阴阳二气的自然流转。道教的修炼内丹之法即为调和身体内的阴阳二气,把握人体玄牡之门,进而追求生命在循环中的永恒延续。因此,无论是道观,或者是道士的道袍之上,都可寻见“阴阳太极图”的踪影。运动中的阴阳双鱼以黑白对比色统一在圆中,涵盖了一切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形成“太极法则”——宇宙万物都在永恒地做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此消彼长,任何自然现象和社会事务的发生、发展和灭亡都在大圆运动之中进行,体现着圆之流动无穷的太极变换。                                                                                   

西方的炼金术(Alchemy)与我国的道教炼制外丹之间,蕴含着异曲同工之奥妙。道教,以“阴阳鱼”为符号,象征着宇宙万物无极而太极;西方的炼金术,则以衔尾蛇为符号,象征着自然无穷的能量。二者皆以“圆”的形态,蕴含着此消彼长、循环往复、自灭自生的哲学思想。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来二去中便可得见,圆形在人类文明中,以不同的形式,亘古留存于世,圆形符号恰是超越语言的人类共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无极、太极和太极拳,你怎么看
太极图及木胎漆盘专栏-王先胜
陈抟与老子的道家思想
【新提醒】试论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马虹
《老子》说道:道生一
对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一书的“摘”、“评”、“议”!(续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