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毒俱全说五毒

 

五毒俱全,出自吕种玉《言鲭·谷雨五毒》:“古者青齐风俗,于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宣布家户贴之,以禳虫毒。”五毒,旧时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五毒俱全,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做尽。五毒俱全中的五毒皆为常用中药。

    

蝮蛇,为蝮蛇科动物蝮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栖息于平原或较低的山区,常盘成圆盘状或扭曲成波状。捕食鼠、蛙、蜥蜴、小鸟、昆虫等。有剧毒。我国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春、夏间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烘干。中医认为,本品性温,昧甘,有毒。入肺、脾、大肠经,有祛风、攻毒之功,适用于麻风、癞疾、皮肤顽痹、瘰疬、痔疾等。《名医别录》言其“酿作酒疗癞疾,诸瘘,心腹痛,下结气”。《药性论》言其“治五痔,肠风泻血”。《本草纲目拾遗》言其“治风痹”。

蝎,又名蝎子、全蝎、淡全蝎、成全蝎、蝎尾、全虫,为钳蝎科昆虫东亚钳蝎的干燥体,若单用尾,则称蝎尾(蝎梢),捕后晒干者名淡全蝎,加盐煮后晒干者名咸全蝎。中医认为,本品性平,味辛,有毒,入肝经,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之功,适用于急慢惊风、中风面瘫、破伤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本品辛平入肝,有较强的息风止痉作用,因其性平,寒热诸症均可选用,故为治疗惊风抽搐要药。本品解毒散结之功,又为外科常用之品。《玉楸药解》言其“穿筋透骨,逐湿除风”。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蝎毒等,有抗惊厥、降压及明显的镇静作用。全蝎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8种表浅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裴氏着色菌、中克氏孢子丝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较为敏感,其抗真菌作用优于大蒜浸出液,对癌细胞有杀灭作用。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以免中毒。血虚生风者不宜选用。

  

蜈蚣,又名金头蜈蚣、天龙,为蜈蚣科昆虫棘巨蜈蚣的干燥体。中医认为,蜈蚣性温,味辛,有毒,入肝经,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适用于急慢惊风、中风面瘫、破伤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等。本品功效与全虫相似,有较好的息风止痉作用。《本草纲目》言其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有两种类似于蜂毒的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有降低血压及止痉作用,其止痉作用较全虫强。本品有毒,故用量不宜过大,且本品有通络活血作用,故孕妇慎用。
 

壁虎,又名天龙、守宫,为脊椎动物壁虎科蹼趾壁虎或同属他种壁虎的干燥全体。以个大、完整、干燥洁净者为佳。夏、秋捕捉。可于夜间用灯光诱捕。捕得后用竹片贯穿头腹,将尾用绳固定于竹片上,然后用微火烤干。采集加工时,应注意勿使尾部脱落。中医认为,本品性寒,味咸,有小毒。有祛风定惊、止痛散结之功,适用于惊风、癫痫、破伤风、风湿性关节疼痛、瘰历结核、癌肿等。《本草纲目》言:“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处处人家墙壁有之,状如蛇医而灰黑色,扁首长颈,纲鳞四足,长者六七寸,亦不闻噬人。”药理研究表明,壁虎含壁虎素,为一种含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的毒性蛋白,并含有三甲胺、牛黄酸、软质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铵盐等。
 

 

蟾蜍,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或同属它种蟾蜍的全体,入药以蟾酥为最。蟾酥,为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而成,是珍贵的中药材,按其蟾酥含量分,精制蟾酥为上,蟾衣较高,蟾皮次之,干蟾稍低。中医认为,蟾酥性寒,味甘、成,有毒,入脾、胃、肝、肺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之功。适用于各种癌肿疼痛、胸痹等。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癌、抗辐射、增加白血球等功效,著名的六神丸、红丹灵、心宝等五十余种中成药都以蟾酥为主要原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毒门中的冒牌货有哪些?
看点 ▏壁虎听说你得了“尿毒症”,怎么还活着?
“端午至,五毒出”,这句俗语啥意思,五毒是指哪些?
说“五毒”
五毒不是毒,药到病就除
虫药抗癌——江湖中的“五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