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雄志教授论胃下垂的治疗

胃下垂指在站立时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者而言,低于髂嵴连线水平以下1〜5厘米为轻度,6〜10厘米为中度,11厘米以上为重度。



本病多见于瘦长体形的人,肌肉松弛无力,妇女生育多者为多见,消耗性疾病,尤其是胃肠疾病进行性消瘦者及卧床少动者也易患此病。患者腹部有下坠感,踡卧或以手托腹部则感舒适,胀痛以立位较重,卧位时即减轻或消失,食后或劳累加重。腹部膨隆,腹张力极弱,常有振水声。可伴脘痛腹胀、厌食纳呆、嗳气矢气、眩晕乏力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X线钡餐透视可见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胃张力低,蠕动无力,常合并胃潴留。胃镜亦可查见相似结果。可兼有其他内脏下垂表现。
病     机
病由脾胃虚弱,清气下陷,浊气不降。气虚之证,非独补脾,亦当补肾,盖两天一气,互为滋生。气陷之证,非独升脾,亦当升肝,盖肝脾皆主上升之气,肝升则脾升。气陷则非独谷物失其传化之顺,且血不上行,津不上承,真火不升,邪水泛滥。法当补中升阳泄浊。纯升不降,是浊气不降则清气不升;纯降不升,是降之又降,病必更甚。二者皆不得法,宜据其气虚(少气、乏力)、气陷(腹胀、眩晕)、浊泛(嗳气、恶心、矢气、便秘)定其升降缓急标本。
治疗方案

1

方    药
方宜补中益气汤加减药如:红参9g、炒白术15〜30g(便秘者以生白术30〜60g)、炙甘草10g(纳呆矢气者减为3g)、升麻6g、柴胡9g、炙黄芪30〜300g、葛根30g、防风6g、羌活6g、当归9g、枳实9〜24g(便秘者重用)、神曲15g、生二芽各15g、生山楂30g。便秘者加桃仁12g,改当归为12g,重用枳实、生白术。瘀血明显者改当归为12g,加川芎12g。饮邪明显(胃内大量液体潴留,胃有振水声)者改炒白术为生白术,加桂枝20g、云苓12g、生姜6片。脾肾阳虚者加干姜、砂仁、肉桂、吴萸,甚者入附片。

本病日久亦有气阴两虚者,方宜清暑益气汤加减,药用白晒参、白术、苍术、青皮、陈皮、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葛根、炙甘草、升麻、泽泻、神曲、黄柏、枳实、荷叶。


2

外治法
本病最宜外治。
其一为艾灸、药物熨贴、按摩百会穴。
其二为针刺或艾灸或按摩上腹部穴位,如长针透刺法取中脘、升胃(中脘旁开4寸)、建里等。多用沿皮透针,并向一个方向搓针,形成滞针,然后用提拉针的手法,使胃部产生饱满抽紧感,以起提胃作用。透针方向多从上腹部穴位透向神阙或气海、关元,此法非独提胃,亦可升腾肾气。
其三为针灸、艾灸、按摩或穴位注射足三里,前贤云:“要想肚腹安,三里常不干”。
其四可选背部俞穴。
其五可用气功疗法,意守百会或膻中穴。诀云:“前三三,后三三,两个三,一串穿,只在其中顛倒颠”。
此症最宜道家周天针法,搬运河车,宜汤药、针灸、内功并进。


3

饮食调摄
本病宜加强营养。可用红参切成小豆状,用温热水浸泡2〜4小时,一天嚼数粒。宜食髙蛋白、髙营养食物,如猪肚、龟、鳖。宜少食含糖、淀粉及纤维素多的食物,防止暴饮暴食,戒酒。宜加强腹肌锻炼,必要时可以托胃辅助治疗。
胃黏膜脱垂症,属下脘病,宜参下脘病辨治,可少佐升提,如葛根、柴胡之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下垂
对穴治病(11):胃下垂,足三里 中脘
胃下垂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
足阳明胃经天枢穴位位置图_按摩天枢穴的作用与好处
中医针灸治疗胃下垂
ST36足三里穴(胃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