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渊明研究之三:陶渊明系出江东陶门

陶渊明研究之三:陶渊明系出江东陶门

 

施长斌

    陶渊明,字元亮,晋代著名诗人,以田园诗闻名于世。陶渊明的身世,因他自己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棵柳树,因以为号焉”而扑朔迷离。不少人认为,陶渊明是江西浔阳人,其最初依据主要是晋代文学家颜延之在陶公去世时写的《靖节征士诔》:“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此后,不少史料都根据陶公逝世所居之地而称其为浔阳柴桑人。其实,颜延之所指“浔阳”应该是陶公逝世所居之地。古浔阳所在的《九江府志》曾有记载:“渊明故里,《图经》云,‘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宜丰,今新昌也。”很显然,浔阳人也认可陶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的说法。

    《图经》是南北朝梁陈时代所编,是陶渊明死后不到100年间的地方史乘,与沈约编《宋书》(其间有“浔阳柴桑人”的记载)约在同一时期。唐代房玄龄等编《晋书》,为陶潜立传时,则不提籍贯,也未据“颜说”加以引用,无疑是对“浔阳”说的否定或不认同。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史官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在“江南西道”之“筠州”篇中也记载:“渊明故里,《图经》云,‘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宜丰,今新昌也。”除北宋《太平寰宇志》外,《明一统志》也依从了陶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的说法。

    那么,陶渊明故里“始家宜丰”之前又在哪里呢?

    经查看有关史料,研究陶渊明诗文,发现陶渊明系江东陶门之后,并曾在姑孰大地生活(另证),陶渊明是实实在在的江东诗人。

    江东姑孰就是今安徽当涂一带的历史称谓,秦统一天下在此设丹阳(杨)县(县治在今苏皖交界横山脚下丹阳镇,汉改为郡,此后郡县不断,直至唐代降为镇,为区别后来的镇江丹阳县、市而俗称“小丹阳”)。姑孰大地,自古就有:出当涂东门“陶姓为第一大姓”之说。直至清代康熙帝御制《百家姓》时,也有“陶(丹阳)”之载。《万姓统谱》中有 “从此(汉末)陶氏宗族居于吴,晋时盛于丹阳”的说法。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姑孰《陶氏重修谱谍序》中写道:陶姓子孙“迁徙甚多,难以悉举,唯姑孰横山一支,旧谱中有可据者录之”。而姑孰横山脚下陶姓族谱中有:陶姓子孙避乱江东,相继宦迁姑苏、姑孰、金陵、湖阳、宣城、中州、杭州、昆陵、池阳、淮、饶等处的记载。

    江东陶姓自古人才辈出,文兼武备,被誉为江东名门。《后汉书》、《三国志》均有传记的汉末丹阳(今当涂县丹阳镇)人陶谦,是江东陶姓较早出名的著名人物,陶谦曾拜尚书郎除舒令、后为徐州刺史。因平黄巾功,诏加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因手下人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而遭曹操攻杀,三让徐州于刘备,最后病卒(志书载,死后葬小丹阳北)。与陶谦同族的陶敦汉安帝时被征召,后为少府,顺帝时因功为司空,“后因党争免官,为避祸,举族(由河南)南迁丹阳” (《万姓统谱》),死后葬于横山脚下(明《太平府志》载:在当涂县东六十五里。民国《当涂县志》载:在今博望镇境内)。陶敦与陶谦的关系,史书上没有记载,有的族谱说是爷孙(见陶维犀《陶姓溯源》“各族家谱皆云陶谦为陶敦之孙”),有的族谱说陶谦系陶敦的叔叔辈(当涂“思成堂”载,陶敦系陶谦弟兄陶谅之子)。如若陶维犀《陶姓溯源》所说“陶青9世孙陶敦”,而陶谦系陶睢9世孙,陶青与陶睢系父子,那么陶敦又是陶谦的叔叔。

    此前的陶学研究者,大多认为陶渊明系东晋大司马陶侃之曾孙,但在陶侃支下,对陶渊明父亲却有陶逸、陶敬、陶回、陶敏等多个说法。也有陶渊明父亲乃东晋康乐侯——丹阳人陶回一说。

    当然,不管怎样,都离不开陶渊明系江东陶门之后的事实。因为,陶侃祖父陶同是丹阳陶敦之孙,在吴孙亮时,因职守而由丹阳徙居鄱阳(见陶维犀《陶姓溯源》),陶同之子陶丹——陶侃的父亲才徙居浔阳(见陶维犀《陶姓溯源》及《晋书·陶侃传》),也就是说陶侃的祖父、父亲还是丹阳籍。又据江西宜丰所在的古《新昌县志》记载,陶渊明父亲陶回,初为安城太守,以军功封康乐侯。康乐侯陶回,则是丹阳陶谦之曾孙,更是世居丹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涂县人民政府网-当涂“横山石门”陶渊明之“桃花源”
【善本碑帖】东晋 陶渊明《拟古九首帖》
从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辨真假陶渊明
中国文化之谜:陶渊明故里究竟在何方?
据考证:陶渊明,始家宜丰!
陶渊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