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的封建不适用传统中国

欧洲的封建不适用传统中国

   标签:文化历史 国际交流 欧洲史 封建 2015-11-13 00:57 星期五

西方历史的脉络:欧洲的封建贵族

 

7.2欧洲的封建不适用传统中国

 

对于我们来说,理解欧洲的封建有一层特别的困难,因为“封建”一词在现代被借用到我们的政治词汇之中,把辛亥革命之前两千年的中国都说成是“封建社会”,相应的政治制度也被说成是“封建专制”。这样的借用却忽略了传统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欧洲封建制度之间本质的不同。在我们的传统制度之中,已经有公与私之分,官府的官员吃的是公粮,当的是公家的差;欧洲的封建制度,却是“山大王”之间的私人联盟,我效忠你,你保护我。我们的官员,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以“任人唯贤”,“择优录用”为基本原则,虽说在实施过程之中现实与原则之间会出现距离,但是作为办公务的官员,大家基本的认定就是你必需有能力有品德才能担当公职;欧洲贵族的位置是世袭的,那个庄园,那座城堡,都是他从祖上继承下来的私家财产,讲究的是血缘与家谱,与他的品德没有关系,庄园里的事情是庄园主私家的事情,不是公务。我们的传统政治,已经有一个官僚制度,有相应的礼仪,法规,上下级之间的从属,责权的划分;欧洲的封建也可以说是一种制度,但是主子与属臣之间的关系,算不上一个组织架构,而只是各占一方的大王,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相互之间一种互利的安排。我们的官员按照不同品级领俸禄,在组织架构之中可升可降,最糟的情况下“夺取顶戴花翎”,告老还乡或是撤职查办;欧洲的贵族,吃的是自己庄园之中农民缴纳的粮食,他所得爵位的根基是家族占着的那一块地盘,主子要罚他,给他降级或是撤他的爵位,那可得做好动刀动枪,攻打城堡的准备。

 

或许从经济层面上来说,传统中国与封建时期的欧洲有相似的地方,都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依靠人力畜力,收成的多少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没地的农户要向土地拥有者交租。但是中国的地主,就算是大地主,其所拥有的权力根本就无法与封建时期的欧洲贵族相比。在城堡看守下的欧洲农民,不但收成要拿出一部分交租,节日、喜庆要给主子送礼,每周还有固定的天数要到主子家中当仆人。主子外出打仗,他手下的农民有义务随军出征。农户没有人身自由,结婚成家,财产承继,迁移他处,都必须得到主子的批准。村庄里的磨坊,面包烤炉,榨汁机,都属于主子独家拥有,磨面,烤面或是酿酒都必须租用主子家的设备。更有甚者,贵族的土地拥有权之中还包括司法权,法庭就开在贵族的城堡之中,由主子审理,而且必须向主子缴纳庭费。一方面,开庭审案不是公权力的行使,而是贵族提供的私家服务,庭费是贵族的一项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这样的私家法庭却是权力很大,甚至可以判死刑,有的城堡旁边就立着一具绞架,提醒大家主子所拥有的权力。十八世纪,莫扎特曾经为一部名为《费加罗的婚礼》的歌剧谱曲,剧中主角费加罗是西班牙一位伯爵家里的管家,准备迎娶伯爵夫人的女仆。只是伯爵也看上这一位女仆,找出一条数百年前的规矩,声称作为主子的他,对属下的新婚妻子享有初夜权。十九世纪的西方历史学家们为此专门做过考证,所谓初夜权只是剧作家的编造,欧洲的封建制度还不至于野蛮到那个地步。但是作为地主的欧洲贵族,所享有的不只是经济上的特权,还有生杀大权,而为他耕作的农民则基本上是农奴。

 

 如果单从政治架构上来对比,传统中国倒是与古罗马帝国有更多相似的地方:二者都有一个一统的官僚系统,政府在文官的管理下向民众收税,调配给各路大军或是政府部门,支付官员或军人的薪水,不论是行政还是军事官员,都在官僚的组织架构之内,有能力者可以向上升迁,政治权力属于公有。几个世纪的蛮族入侵,正是毁掉了罗马帝国这一中央集权的系统,经济的倒退使欧洲社会没有多少剩余的农业产出,也没有足够的商业基础与货币流通,去支撑一个收税的政府,养起一批领薪水的官员或军人。土地成为最重要的政治资源,以城堡与武力控制土地的贵族因而可以割据一方,政治权力被私有化,土地所有与政治、司法权力连在一起,变成贵族可以世袭的个人财产,一统的法律法规被肢解,成为主子与属臣之间基于个人约定的封建关系。时常听人说什么中国的政治传统一直是人治,西方才有法治的传统,这恐怕只是基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无知。

 

以后的欧洲,也要渐渐放弃封建制度,实现政治的现代化。这一过程,在西方历史书上称为“民族国家”的建立。不少中文论者,在理解“民族国家”(Nation State)的概念时,常常把注意力放在“民族”一词上。而在政治分裂的欧洲,“民族”的划分存有许多争议,是一个概念上的泥潭,陷入其中则难以看到“民族国家”的本质所在。其实,先不管“民族”如何具体定义划分,它所包含的意义之中一定有一层“公共”的意思,属于“全民(族)”,而不是属于个人,与其相对的正是欧洲封建时期政治权力归贵族私人所有的状态。而State一词,翻译成“政府”更为确切。因此西方的Nation State并没有什么神秘与高深之处,它的历史意义很重要的一面在于“属于公共的政府”,其对立面是欧洲封建时期那种私有化的政治权力。欧洲历史上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正是放弃封建,使政治权力公有化的过程,建立一套服务公众利益的“国家制度”,包括以税收支持政府运作,以专业官僚来管理国家,以一统的法律法规取代封建制度的个人约定。

 

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的老祖宗一点都不封建。在农业社会的技术与物质条件基础上,传统中国可以建立以文官为主导的一统政府(“中央集权”),延续两千年,历经王朝兴衰与蛮族入侵却始终得以维持,那才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政治成就。这也是让许多现代西方人读中国历史时,最为感到惊叹与不解的一点:这么大一块地盘,以农业社会的技术条件,竟然可以由读书人主持政治大一统?只可惜,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急于找到现代化出路的中国人,不理解欧洲封建的具体含义,也看不出传统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的特别,这才将传统中国贬成“愚昧落后的封建专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中世纪的王权观,对后世政治制度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大英帝国兴衰史(三):旭日初升
到底什么是“封建”?
从张之洞的宪政理念看中西政治的殊途同归 | 周鲁
冯天瑜|秦汉以下:制度主流“非封建”(上)
欧洲封建——对比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