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
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 免费编辑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其他
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境内。陈兵近百万,秦军胜利,为统一中国创造有利条件。赵军四十万人降秦。两千多年来农耕移土及自然营力的破坏使得战场遗骸遗物时而重见天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
地    点
山西
类    别
遗址
国    家
中国
目录1简介
2?解说词
314年前发现
4轰动一时
5忠实守护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位于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境内。公元前260年,秦赵为争夺韩之上党,在此陈兵近百万,展开了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结果秦军取得了胜利,并为以后统一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赵军战败,四十万人降秦。武安君白起因赵卒反覆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故自为童子即知有长平"。两千多年来,农耕移土及自然营力的破坏使得一些战场遗骸和遗物时而重见天日.
折叠编辑本段?解说词
看战国七雄,秦赵争峰。这个是长平之战发生的历史大背景。大家都知道,战国末期有齐楚燕韩赵魏琴七国,号称战国七雄。在这七个国家里,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成为最为强盛的国家,而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成为东方唯一一个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因而秦赵相争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显著特征。
冯亭献地,上党归赵。这个是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公元前270年,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发兵韩国,占领了野王城(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斩断。韩王十分紧张,欲将上党献给秦国,但是上党将领冯亭以及老百姓们都不愿意降服以苛暴著称的秦国,愿意联合赵军共同抗击秦军,于是将上党十七城献给了赵国。秦王眼看到手的城邑归了赵国,十分恼火,于是派将领王壑发兵上党。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
廉颇拒秦,长平对峙。这个是长平之战初期的战争特征。秦国远途作战,粮草不足,赵国将军廉颇看到了这一点,采取了防御措施。秦强而赵弱,秦攻而赵守,秦军利于速战速决,而赵国有利于持久战廉颇采取了筑垒固守的防御措施,于是,秦赵两军相持两年有余。
范雎献计,赵王易帅。这个是使长平之战战局发生关键性变化的一个转折点。秦赵两军相持了两年,廉颇的防御战术积极有效地阻击了秦军的近攻,战争持续下去将对秦军极为不利,秦王十分着急,于采取了范雎的"反间计",不仅买通了赵王身边的人,而且向赵国民间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老将廉颇,而是惧怕年轻有为的赵括",而赵王平时就对廉颇的一些战术不太满意,于是就听信谗言,准备启用赵括。
相如上书,括母进谏。这个是说当时赵国国内的形势,当时听说了秦王要启用赵括。蔺相如和赵括的母亲先后向赵王进谏,他们认为,赵括只适合"纸上谈兵"不可实际领军作战,但赵王不明事理,不听良言相劝,最后还是招回廉颇,启用赵括。
纸上谈兵,白起坑赵。这个阶段是长平之战最为惨烈的阶段,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军长平,他一反以往廉颇的防御战术,主动出击,最终导致了赵军的必然失败。具体的战役情况请看地图。
这个坑是1号尸骨坑,此坑长11米。宽4米,高1.2米,大家可以看到坑内有几百具尸骨,呈不规则状态堆放,有的仰面躺着,有的附着身子,仔细观看,还可以看到有的颅骨上还留有刀痕。可以说是累累白骨,惨不忍睹。据考证,坑内的尸骨平均年龄只有十几岁,当时是先被秦军击杀,然后推入沟内,掩上薄草,散上薄土草草掩埋。这个坑是1995年永录村村民李珠海及其儿子在平整田地时偶然发现的,这一发现是我省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在史学界引起极大重视。当年10月份,山西考古所、晋城市文化局、高平市博物馆联合进行了挖掘。那里是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证件。发现由于我们的保护技术有限,为防止风化,还未敢大面积进行开发,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尸骨已经有些发红。关于尸骨坑,那边的版块上有详细的介绍。
长平之战历史意义深远,经过长平大决战,秦国打败了赵国,独霸的形势已经形成,实现中化民族的统一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个版面对于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有详细的评说。长平之战留下了许多疑问,尤其是白起为什么要坑杀40万赵卒,历来被世人所责难,在当时,40万赵卒,养,养不起,放,放不得,编,编不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当时,秦军远途作战,养活自己的士兵,已经不容易了,根本负担不起40万赵卒。放,放不得是指放了40万赵军,等于放虎归山;编,编不成,是指40万赵军参差不齐,难以成军。
这是《史记》里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大家知道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是惜墨如金,但却用如此大量的篇幅来记载长平之战,由此可见,长平之战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这个是地图,它南北长约30余公里,东西长约10余公里,面积大概有300多平方公里。地图上的许多村名都因长平之战而得名,比如说我乡的三军村,在长平之战时就是赵军指挥部所在地。
长平之战虽然只持续了三年,对后世的文化影响却有几千年,历代有很多文人都曾作诗词凭吊长平之战,这里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大家所看到的这些照片都是有关长平之战的一些地名及传说。
这些照片都是我市现存的与长平之战有关的真实遗迹。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凝聚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智慧,两千年过去了,往事烟消云散,但战争的悲凉与雄浑却仍然回荡在杀谷。关于长平之战还有许多疑问,期待在诸多有识之士的悉心研究下做出更科学的解释。
折叠编辑本段14年前发现
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战况最为惨烈的著名战例。长平之战40年后,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尽管赵国等国史籍对长平之战曾有详细记载,但"焚书坑儒"后,六国史籍大多被付之一炬,有关长平之战的史料也悄然失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对此战虽有记载,也是匆匆带过,语焉不详。历代对长平之战遗址所考均无结果,更没有发现一个有规模的尸骨坑。由此,"白起坑赵"便成了只有传说无实证的一桩历史悬案。
就在众多学者为解开这桩悬案四处寻找线索时,今年76岁的高平市永录乡永录村村民李珠孩,却在14年前自家梨园里锄地时意外揭开了谜底,让这个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长平古战场终于能够重见天日。
折叠编辑本段轰动一时
一星期后,正在外村赶会的李珠孩被家人匆匆叫回了家。原来是省里、市里的考古专家来到了永录村,找他了解情况。李珠孩带着专家们来到了自家的梨园里,专家们在实地考察后初步得出结论:这里是两千多年前长平古战场的遗址,很值得发掘。
1995年10月20日,山西省考古所、晋城市文物局、高平市文博馆联合进行了发掘,长平之战遗址考古发掘活动正式开始。考古人员非常细心地将表层的土一层层地剥离,经过几天几夜的工作,终于将这个长11米、宽5米、深1.2米的尸骨坑全部挖开,他们将这个坑编为将军岭一号尸骨坑。在坑内,尸骨无规则地乱扔乱放,层层叠压,有的是仰面,有的是侧面,有的是俯身,有的头与躯干分离,有的头部有钝器、刃器、石块造成的创伤等,很是触目惊心。此外,坑内还出土刀币17枚,铜镞2件,铜带钩1件,铁带钩1件,铁簪1件,陶盆口沿残片1件。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一号坑上层大部分尸骨都已清理完毕。考古人员仅在这层就挖掘出头盖骨60多个,因天寒地冻无法再挖,专家们推测,此坑所埋赵军官兵尸体至少超过百具。此外,考古人员还运用国际最先进的射线测定法,探测到在一号坑的西侧,还有一个宽3至4米、长55米的大尸骨坑,他们将其编为二号坑。他们分析认为,此坑和附近的二号坑均为深坑,不像秦军专为掩埋战俘尸体所挖,更像是天然的深沟大壑。当年,秦军将战俘尸体抛入沟内,再填上一层薄土加以掩盖。只是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斗转星移,才使这些尸骨深埋地下。最后,专家们得出结论:此尸骨坑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原始、最完好、规模最大,并最具有文物价值的长平之战古战场尸骨坑遗址。它的发掘,是我国近年考古工作的重要成就,它有力地印证了长平之战秦军野蛮屠杀赵国战俘这一历史事实。同时,长平之战的许多疑难问题也得以澄清和解决。
一个多月的紧张发掘,考古人员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李珠孩也是如此,虽然他不懂什么考古,但他每天都会守在发掘现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坑内每一个新发现,也都会让他激动不已。
"自己一锄头刨出了这么有价值的古战场遗址,当时我们全家人都很兴奋。每当别人问起此事,我都会很骄傲地给他们讲述当时的情况。可后来,我也听到了村里人一些别的议论。有人说我傻,刨到文物悄悄卖了就得了,通知有关部门来,自己什么好处也捞不上。还有人说我精,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文物赶紧通知有关部门,这样一来,想和国家要多少钱都行,要发大财了,而且是名利双收。唉,什么乱七八糟的议论都有。可我却真没想那么多,文物是国家的,发现了自然该由国家来处置。"轰动一时的发掘,让李珠孩一下子出了名,从此,也让他和这处遗址结下了不解之缘。
折叠编辑本段忠实守护
发掘完毕后,为了不让尸骨风化遭到破坏,考古人员将一号尸骨坑原地封存。有关部门考虑到这么有价值的遗址也需要有人来守护,于是找到李珠孩希望他能来做这个工作,并答应每天给他10元钱以做补助。李珠孩痛快地答应了。于是,他在距离一号尸骨坑不远的地方搭了一个简陋的小棚子,从此李珠孩吃住在棚子里,昼夜不离地在这里守护着。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在棚子里这一呆,就是8年。
李珠孩每天的早饭、午饭和晚饭都是由家人送到棚子里来,遇到刮风下雨下雪,他不能按时吃饭是常事。晚上,他就睡在地上铺的草垫子上,照明则是依靠从村里临时拉的一根电线,接上个电灯泡就解决问题了。夏天蚊子多,还算好对付。冬天取暖就成了大问题,没有煤,没有炉子,李珠孩只能捡些树枝,烧些柴火来取暖。一个人住在荒凉的将军岭下,寂寞孤独不说,山上的狼还会时不时地来光顾,为了给自己找个伴,也为了对付狼,李珠孩养了两条狗,还真是起了大作用。自从开始守护尸骨坑,李珠孩每天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常常是半夜睡下,一大清早就起床了。有一回下大雪,晚上棚里实在太冷了,李珠孩冒着大雪回了家。可他在家没呆一会,总是觉得不放心,凌晨两点多又匆匆回到了棚子里。每年春节,即使是回家吃团圆饭,李珠孩也得让儿子替他看着,他才能放心回去吃个安心饭。
8年守护生活的艰苦,并没有让李珠孩抱怨过什么,即使是那每天10元钱补助的承诺有关部门从来没有兑现过,他也没有撂下挑子,一走了之。直到2003年,长平古战场永录尸骨坑遗址展示厅建成,李珠孩才结束了这种生活。这之后,李珠孩依然是这里忠实的守护者,不过,他的任务没那么重了,只要每天晚上来值值班就可以了,住宿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每个月还可以拿到一些补助。
"现在挺好的,况且我也习惯了,不让我来这里守护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过,说来也怪,曾经有人尝试在这里晚上值班,可他们总是呆不了几天就干不下去了,说是晚上有一种怪怪的声音特别乱吵得不能睡觉,可我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现在条件好多了,晚上也可以放心地多睡一会儿了,我就睡得特安稳。"一提起和遗址的不解之缘,总是让李珠孩满脸欣喜。
自家近3亩梨园成了展示厅,没地可种了,李珠孩只能自己想办法开垦荒地。但每天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步行二十多分钟到展示厅去转转,当导游告诉游客们,他就是当年尸骨坑的发现者时,游客们常会要求和他一起合影,每次李珠孩都会大大方方地和人家合影,并将自己当年是如何发现这个遗址的故事讲给游客听。6年来,和他合过影的游客有国内的更有不少国外的,也常会有媒体来采访他,省里的、外地的,甚至还有日本的。在永录村,李珠孩也算是个名人了。
为了褒奖这位长平之战遗址永录尸骨坑的发现者,今年7月21日,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为李珠孩颁发了写有"实证历史精神可嘉"的荣誉证书,面对熟悉的乡亲们,站在自己已经守护了14年的遗址旁,手里捧着鲜红的证书,李珠孩感慨万千,他知道,他和这里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他会一直守护在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起坑赵尸骨重见天日 长平之战疑点终于揭开
长平之战遗址
山西老农刨出白骨,揭开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战
长平之战遗址,40万被杀赵兵白骨仍可见,“人屠”白起悔恨自尽
长平之战,白起为何能坑杀40万赵军?坑杀遗址被发现,真相终曝光
长平之战40万赵国士兵白骨,被山西一老农挖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