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汽车变速箱齿轮变位的理念探讨之五
(2013-08-03 11:25:00)

接上文

3-3,分圆端面弧齿厚的计算   为了确定齿轮的齿厚,我们已知齿轮的几何参数mn ,αn ,β, Z和ξ。这里,要着重指出,αS和αn是产形齿条的齿形角,只有单个齿轮和齿条啮合,才能标定这个参数;节圆压力角αP是齿轮和齿轮啮合时才具有的!

下面给出

Ss =分圆端面弧齿厚;

Sb =基圆弧齿厚;

ts=产形齿条端面齿距=分圆端面齿距;

tP =节圆端面齿距;

αs=产形齿条端面齿形角=分圆端面压力角。

我们已知,齿条在基准位置的中线和节线重合,它们的齿厚和齿槽宽相等,都等于ts/2图3-3显示,齿条在标准位置切齿时为虚线齿形,后移X距离(变位)切齿时为实线齿形。我们知道,齿轮分圆与齿条节线是不可分开的,分圆在节线上纯滚动,因此,齿条节线齿槽宽等于齿轮分圆弧齿厚。在图3-4中,齿条节线的槽宽wp等于中线线的槽宽wS加上2XtanαS ,而ws=πmS/2, 所以,

SS =wp=πmS/2+2XtanαS ………(A)

而   tanαS =tanαn/cosβ

和  XtanαS =ξmn tanαS

=ξmntanαn/cosβ

=ξmStanαn

代入(A)式后,可得 

SS=πmS/2+2ξmS tanαn……(B)

这里

WP =齿条节线齿槽宽

wS =被切齿轮齿槽宽

  从(B)式可以得出,分圆端面弧齿厚SS

 

 另外,从图(3-6)更可以直接看得清楚,分圆半个弧齿厚pb等于产形齿条节线pa。(为何pa等于齿条半个齿距?读者思考),

而          pa=mnξtanαs+πmn/(4cosβ)=Ss /2

所以可得 (3-6)式

3-4,避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  变位能够避免齿轮根切。在前面的2-14一节中,已经说明,为了避免产生根切,展切齿条的齿顶尖角(圆角和直线的切点)不能越过根切极限,或称根切警戒线(图2-14)中的MU线)。采用正变位,齿条后移,正好解决这个问题。根切多发生在齿数少的齿轮,而且,多是直齿轮。例如汽车变速箱一档和倒档齿轮。但这种齿轮的受力大,不能有根切。采用多么大的变位量才能避免根切呢?以下将介绍这个问题。

图3-3显示,MK线为根切警戒线,虚线齿形,为齿条在基准位置它们的齿形。这时,齿条的节线和中线重合。齿条的齿顶尖角超过了MK线,产生了根切。齿条后移到根切极限MK位置时,刚好消除了根切。图中PM线为作用线,P点为节点,C为齿顶隙(=comn)。

根切最小齿数Zmin和避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     从图3-3可以看出,为了消除根切,齿条的齿顶尖角位置,必须在PM线之上。K为警戒线MK上的一个点。

 这里    PK=PMsinαs,

PM= R sinαs

R=Zms /2

所以 PK=Rsin2αs=Zmssin2αs/2…………..(3-7a)

我们取

Zmin=根切最小齿数

X=ξmn=节线和中线的距离。

fo=齿高系数;

ms =端面模数;

R=分圆半径。

根切最小变位系数  图3-3显示正变位切出的实线齿形。节线和中线分开。齿条齿顶(尖角)正在根切警戒线KM上,就是处于刚刚不产生根切的位置。这时

X = fo mn -PK,

将(3-9a)式代入,可以得出,

X=fo mn -PK=fo mn-Z mssin2αs/2

 可得变位齿轮的最小变位系数ξmin最小根切齿数Zmin

 

 

 

(3-7)式和(3-8)式是两个非常有用的公式,它即适用于直齿轮,也适用于斜齿轮。低档齿轮都应该效验根切问题。

另外,前面介绍的图(2-14)和(2-34)式,给出根切极限半径Ru(注:我尚未试用过,不知此式是否好用。这里只介绍给读者)为

RuRbcosαs =Rcos2αs ………………..(2-34)

3-5,总变位量   或称变位量(代数)和。就是两个啮合齿轮的变位量代数和。

  我们有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变位量的选取是否有限制?限制条件是什么?例如,两个齿轮都要增加齿厚,是否都可以任意增大?当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中心距固定不变的前提下,两个齿轮的齿厚都增大了,是否会啮合不进去而卡死,或存有侧隙。应该是无隙啮合。

  总变位量的限制条件:一是中心距固定;二是两个齿轮无侧隙啮合。据此,可以建立以下的无隙啮合的条件方程式为

δ=tp(sp1+sp2)=0……….3-9

  图(3-6)显示两个变位齿轮的啮合状况。由于齿厚的改变,中心距必须由原来的两个分圆半径之和的AO,增加到中心距A等于两个节圆半径之和,基圆没有变,即

Rb=RcosS

 

 

式中

tp=节圆弧齿距;

sp1=齿轮1的节圆弧齿厚;

sp2=齿轮2的节圆弧齿厚;

δ=节圆的切向齿侧隙;

Rp1=齿轮1的节圆半径

Rp2=齿轮2的节圆半径

A=实际中心距

AO=理论中心距

αn=分圆法向压力角(产形齿条法向齿形角)

αs=分圆端面压力角(产形齿条端面齿形角)

αP=节圆压力角(啮合角)

WP =节圆齿槽宽

首先要检验(3-9)式是否正确:这是要弄清的基本概念是,两个无隙啮合齿轮,它们的节圆弧齿距相等;它们的节圆弧齿厚等于相啮合的节圆弧齿槽宽。这是齿轮啮合的基本条件。

两个齿轮无隙啮合,它们的节圆相切。当做无滑动的纯滚动时,当节圆1转过一个弧齿距t1时,节圆2也转过一个弧齿距t2,这两段弧长相等。因为节圆齿距tp

tp =

tP1tP2 =tP = =……………3-11

因此,  =………………..(3-12)

还有,节圆1转过一个Sp1弧厚时,与之相啮合的节圆2,应该滚动弧齿槽宽Wp2,这两段弧长也必须相等

 即    SP1 = WP2      和  SP2 = WP1……..................(3-13a)

 因此    t1= SP1+ WP 1=SP1+ SP2  ….………………3-13b

      tP=SP1SP2…………………………………3-13

从另外角度来讲,两个齿轮节圆弧齿厚之和必须等于节圆弧齿距。如果SP1+SP2>tP,两个牙齿互相楔入,锁死,如果SP1+SP2<tP,会有侧隙,不符合无隙啮合定义。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3-9)式是正确的。

3-5a,分圆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我们已知分圆端面弧齿厚

 

从图(3-7)可知,半个分圆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cod,等于半个齿厚与分圆半径R之比,设 ∠cod=φS ,则

所以

3-5b,分圆端面弦齿厚  从图(3-7)可以看出

   SS C=2RsinφS

 

 


 

注:这里,我要指出,李特文③给出一个非常好的图(3-7),它不但逻辑性强、表达变位前(虚线齿形)后(实线齿形)的变化清晰、直观,而且令读者产生很多的概念联想。

例如,为什么节圆半径RP ,加上下标1,标注为RP1?使人联想和它啮合的是齿轮2,而不是齿条。如果不标注1,就是错误的图,因为单独齿轮,是没有节圆的。和齿条啮合的齿轮,也是没有节圆,而有分圆的。

又如,节圆压力角αp的渐开线函数invαp为什么不标注1?因为,齿轮1和齿轮2啮合,只有一个节圆压力角。

再如,图中所示为正变位(实线)齿形,虚线为未变位前齿形。如果反过来想,虚变实,实变虚,便是负变位齿轮。

另外,图中所示虚线齿形的圆心角(=π/Z),是它的齿厚(=πms/2)与它的分圆半径R1(=Zms)之比。正变位后的齿厚增加量ΔSs1

ΔSs1=2msξ1tanαn 

  再有,图(3-7)中是直齿轮齿形,我按斜齿轮来标注名词的。原苏联将产形齿条称之为工具齿条(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ая рейка)。产形齿条的齿形角αn 在端面为αs,两个齿轮用一个齿条产出的,也不能标注为αs1

3-5c节圆弧齿厚SP   半个节圆齿厚所对的圆心角∠aob,等于半个齿厚与节圆半径RP之比,设 ∠aob=φP ,则

φP

式中   dP =2RP=节圆直径。

另外,从图3-7可以看出,圆心角∠aob等于分圆半个齿厚的圆心角∠cod减去(invαP –invαS),设∠aob=φP

∠aob=∠cod-(invαP–invαS)

     φP=φS-(invinv  …….3-15A

 

 

   

 

 

因此

 

或从(3-15D)式,可得

 

3-5d,总变位系数ζC  从(3-9)式可知

tP=SP1SP2…………………………………3-17

 

 

因为  tp = =SP1+SP2

所以

=3-15E+3-15F

展开上式,并代入(3-12)式的Z1RP1=Z2RP2 

可得   2π=(3-15E)3-15F……………A

    ZC=Z1+Z2

ξC=ξ1+ξ2=总变位系数

代入(A)式,整理后可得

ξC =…………………(3-18)

式中

 

 

所以

 

式中

Ao =理论中心距

Ao=R1+R2=ZCmS/2………………(3-20)

R =ZmS/2=Zmn /cosβ…………..(3-21)

Rb=RcosαS=RXcosαX……………….(3-22)

RP=Rb/cosαP = RcosαS/cosαP.……(3-23)

这里  RX =任意圆的半径;

αX=任意圆RX处的端面压力角;

3-6,齿顶的端面弧齿厚Sa  和节圆弧齿厚的证明方法相同。取

φa=齿顶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Ra =外圆半径;

=齿顶圆端面压力角;

βa=齿顶圆螺旋角。

参考图(3-7)和(3-15A)式、(3-15C)式,可得

φa=φS-(invαainv……..(3-24A)

φa………………….(3-24B)

 

因此可得齿顶端面弧齿厚为

 

 

另外一种Sa 的表达公式

φa=SSd(invαainvαS)……..(3-25A)

 

 

3-7,齿顶端面弦齿厚Sac   图(3-8b)中的CV线为二分之一弦齿厚,因此

Sac=2Rasinφa=da sinφa

 

式中有关参数,可从以下公式求得。

cosαa =RcosαS/Ra………………………(3-27)

cosαX =RcosαS /RX………………………(3-28)

从(2-36)式,可得

tanβa =Ra tanβ/R…………………...(3-29)

3-8,基圆弧齿厚      图(3-9a)给出基圆弧齿厚的相关图形。

我们取

Sb =基圆弧齿厚;

φb=基圆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db =基圆直径;

从图(3-9a)可得

φb=φs+AOP=φs+invαS

因为  φb=Sb/db , φs=SS/d

可得

 

 

     

 

3-37a,基圆端面弦齿厚Sbc 参阅图(3-9b)中的三角形OCV,可知

Sbc=dbsinφb…………………….(3-32)

3-9,任意圆弧齿厚    

dX =任意圆直径;

αX=任意圆dX端面压力角;

φS=分圆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φX=任意圆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φS=分圆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从图(3-8b)可得

φX=φb-∠AOC=φb-invαX

 

和     SX=dX(SbdbinvαX)………3-34

任意圆端面弦齿厚SXC 图(3-9b)中的CV线,为二分之一弦齿厚,从三角形OCV可知

SXC=dXsinφX…………….3-35

这里    cosαX=db /dX

3-10,中心距变位系数ξ 实际中心距A和理论中心距AO之差

ΔA称为中心距变位量,即

         ΔA=A-AO

要注意中心距变位  ΔA≠X1+X2

如果,ΔA=X1+X2,则有齿侧隙,这和建立的无隙啮合的理论不符。为了消除这个侧隙,必须减少中心距A,这说明ΔA<X1+X2

为了证明ΔA<X1+X2(=mnξC),李特文给出图(3-9)③。    这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图形。他将两个正变位X1 和X2的齿轮,将中心距A等于分圆半径之和加上总变位,即,A=R1+R2+X1+X2=AO+ X1+X2,放到一起。这样一来,它们的展切齿条的两条中线在cc线重合。

图中

X1 =齿轮1的变位量;

X2 =齿轮2的变位量;

aa=齿轮分圆1的切线,或齿条节线,

p1 =分圆1的切点,或节点;

bb线是齿轮分圆2的切线,或齿条节线;

p2=分圆2的切点,或齿条节点。

P2 n1、P2 n2 、P1 m1和P1 m1 都是产形齿条齿形的垂直线。

  我介绍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通过图(3-10)来重温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一对相同基准齿形齿轮,是用同一个产形齿条展切出来的;

2),正变位的齿条向后位移X距离,即节线始终和分圆相切,保持不动,中线向后位移远离齿轮中心。图中的X1是齿轮1的分圆切线aa远离齿条中线的距离,说明是正变位量,X2是齿轮2的分圆切线bb远离齿条中线的距离,也是正变位量;

3),根据Willis定理,过节点与齿形垂直的线是作用线,或接触线,是两个齿形的接触点所在的线这就是说P2n1线是齿轮2和齿条的作用线(啮合线、接触线),齿轮齿形和齿条齿形应该在n1 点接触。n2 、n3 、n4点都应该是接触点。图(3-3)表明了这个概念。然而图(3-8)显示的却是齿侧隙。就是因为所安排的实际中心距A的原因。按照无隙啮合原则,中心距应该是符合公式(3-36)和(3-37)的关系。

 

invαS=invαP +2ξCtanαS ZC...........3-37

  如果按照图(3-8)所安排的 A-AO=mnξC显然,A和上述的(3-36)式不同。

中心距变位ΔA(=mnξa)和总变位(mnξC)的区别,首先,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ξa是两个齿轮中心距的单位模数位移距离,ξ是产形齿条的单位模数的位移距离,

ξc=ξ12……………………….3-38

ξa = = ………..(3-39)

式中,

A=实际中心距;

AO=理论中心距= ;

ZC=Z1+Z2

一般说来,ξa<ξC

3-9,变位系数的选取  变位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参数,它不但影响齿轮的强度,还影响齿轮啮合噪音。在我的“汽车齿轮设计”一书⑤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这里就简单的介绍几个公式。

一般是在计算出总变位系数ξC之后,参考最小变位系数ξmin后,再选取主动齿轮的变位系数ξ1,最后从ξC12式,确定被动齿轮的变位系数ξ2

我是将汽车变速箱齿轮的变位系数的选取,分为高档和低档两个区域:1、2挡和倒挡为低档区,其余为高档区。高档区的齿轮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以噪音为主低档区强度为主

3-3,分圆端面弧齿厚的计算   为了确定齿轮的齿厚,我们已知齿轮的几何参数mn ,αn ,β, Z和ξ。这里,要着重指出,αS和αn是产形齿条的齿形角,只有单个齿轮和齿条啮合,才能标定这个参数;节圆压力角αP是齿轮和齿轮啮合时才具有的!

下面给出

Ss =分圆端面弧齿厚;

Sb =基圆弧齿厚;

ts=产形齿条端面齿距=分圆端面齿距;

tP =节圆端面齿距;

αs=产形齿条端面齿形角=分圆端面压力角。

我们已知,齿条在基准位置的中线和节线重合,它们的齿厚和齿槽宽相等,都等于ts/2图3-3显示,齿条在标准位置切齿时为虚线齿形,后移X距离(变位)切齿时为实线齿形。我们知道,齿轮分圆与齿条节线是不可分开的,分圆在节线上纯滚动,因此,齿条节线齿槽宽等于齿轮分圆弧齿厚。在图3-4中,齿条节线的槽宽wp等于中线线的槽宽wS加上2XtanαS ,而ws=πmS/2, 所以,

SS =wp=πmS/2+2XtanαS ………(A)

而   tanαS =tanαn/cosβ

和  XtanαS =ξmn tanαS

=ξmntanαn/cosβ

=ξmStanαn

代入(A)式后,可得 

SS=πmS/2+2ξmS tanαn……(B)

这里

WP =齿条节线齿槽宽

wS =被切齿轮齿槽宽

  从(B)式可以得出,分圆端面弧齿厚SS

 

 另外,从图(3-6)更可以直接看得清楚,分圆半个弧齿厚pb等于产形齿条节线pa。(为何pa等于齿条半个齿距?读者思考),

而          pa=mnξtanαs+πmn/(4cosβ)=Ss /2

所以可得 (3-6)式

3-4,避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  变位能够避免齿轮根切。在前面的2-14一节中,已经说明,为了避免产生根切,展切齿条的齿顶尖角(圆角和直线的切点)不能越过根切极限,或称根切警戒线(图2-14)中的MU线)。采用正变位,齿条后移,正好解决这个问题。根切多发生在齿数少的齿轮,而且,多是直齿轮。例如汽车变速箱一档和倒档齿轮。但这种齿轮的受力大,不能有根切。采用多么大的变位量才能避免根切呢?以下将介绍这个问题。

图3-3显示,MK线为根切警戒线,虚线齿形,为齿条在基准位置它们的齿形。这时,齿条的节线和中线重合。齿条的齿顶尖角超过了MK线,产生了根切。齿条后移到根切极限MK位置时,刚好消除了根切。图中PM线为作用线,P点为节点,C为齿顶隙(=comn)。

根切最小齿数Zmin和避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     从图3-3可以看出,为了消除根切,齿条的齿顶尖角位置,必须在PM线之上。K为警戒线MK上的一个点。

 这里    PK=PMsinαs,

PM= R sinαs

R=Zms /2

所以 PK=Rsin2αs=Zmssin2αs/2…………..(3-7a)

我们取

Zmin=根切最小齿数

X=ξmn=节线和中线的距离。

fo=齿高系数;

ms =端面模数;

R=分圆半径。

根切最小变位系数  图3-3显示正变位切出的实线齿形。节线和中线分开。齿条齿顶(尖角)正在根切警戒线KM上,就是处于刚刚不产生根切的位置。这时

X = fo mn -PK,

将(3-9a)式代入,可以得出,

X=fo mn -PK=fo mn-Z mssin2αs/2

 可得变位齿轮的最小变位系数ξmin最小根切齿数Zmin

 

 

 

(3-7)式和(3-8)式是两个非常有用的公式,它即适用于直齿轮,也适用于斜齿轮。低档齿轮都应该效验根切问题。

另外,前面介绍的图(2-14)和(2-34)式,给出根切极限半径Ru(注:我尚未试用过,不知此式是否好用。这里只介绍给读者)为

RuRbcosαs =Rcos2αs ………………..(2-34)

3-5,总变位量   或称变位量(代数)和。就是两个啮合齿轮的变位量代数和。

  我们有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变位量的选取是否有限制?限制条件是什么?例如,两个齿轮都要增加齿厚,是否都可以任意增大?当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中心距固定不变的前提下,两个齿轮的齿厚都增大了,是否会啮合不进去而卡死,或存有侧隙。应该是无隙啮合。

  总变位量的限制条件:一是中心距固定;二是两个齿轮无侧隙啮合。据此,可以建立以下的无隙啮合的条件方程式为

δ=tp(sp1+sp2)=0……….3-9

  图(3-6)显示两个变位齿轮的啮合状况。由于齿厚的改变,中心距必须由原来的两个分圆半径之和的AO,增加到中心距A等于两个节圆半径之和,基圆没有变,即

Rb=RcosS

 

 

式中

tp=节圆弧齿距;

sp1=齿轮1的节圆弧齿厚;

sp2=齿轮2的节圆弧齿厚;

δ=节圆的切向齿侧隙;

Rp1=齿轮1的节圆半径

Rp2=齿轮2的节圆半径

A=实际中心距

AO=理论中心距

αn=分圆法向压力角(产形齿条法向齿形角)

αs=分圆端面压力角(产形齿条端面齿形角)

αP=节圆压力角(啮合角)

WP =节圆齿槽宽

首先要检验(3-9)式是否正确:这是要弄清的基本概念是,两个无隙啮合齿轮,它们的节圆弧齿距相等;它们的节圆弧齿厚等于相啮合的节圆弧齿槽宽。这是齿轮啮合的基本条件。

两个齿轮无隙啮合,它们的节圆相切。当做无滑动的纯滚动时,当节圆1转过一个弧齿距t1时,节圆2也转过一个弧齿距t2,这两段弧长相等。因为节圆齿距tp

tp =

tP1tP2 =tP = =……………3-11

因此,  =………………..(3-12)

还有,节圆1转过一个Sp1弧厚时,与之相啮合的节圆2,应该滚动弧齿槽宽Wp2,这两段弧长也必须相等

 即    SP1 = WP2      和  SP2 = WP1……..................(3-13a)

 因此    t1= SP1+ WP 1=SP1+ SP2  ….………………3-13b

      tP=SP1SP2…………………………………3-13

从另外角度来讲,两个齿轮节圆弧齿厚之和必须等于节圆弧齿距。如果SP1+SP2>tP,两个牙齿互相楔入,锁死,如果SP1+SP2<tP,会有侧隙,不符合无隙啮合定义。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3-9)式是正确的。

3-5a,分圆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我们已知分圆端面弧齿厚

 

从图(3-7)可知,半个分圆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cod,等于半个齿厚与分圆半径R之比,设 ∠cod=φS ,则

所以

3-5b,分圆端面弦齿厚  从图(3-7)可以看出

   SS C=2RsinφS

 

 


注:这里,我要指出,李特文③给出一个非常好的图(3-7),它不但逻辑性强、表达变位前(虚线齿形)后(实线齿形)的变化清晰、直观,而且令读者产生很多的概念联想。

例如,为什么节圆半径RP ,加上下标1,标注为RP1?使人联想和它啮合的是齿轮2,而不是齿条。如果不标注1,就是错误的图,因为单独齿轮,是没有节圆的。和齿条啮合的齿轮,也是没有节圆,而有分圆的。

又如,节圆压力角αp的渐开线函数invαp为什么不标注1?因为,齿轮1和齿轮2啮合,只有一个节圆压力角。

再如,图中所示为正变位(实线)齿形,虚线为未变位前齿形。如果反过来想,虚变实,实变虚,便是负变位齿轮。

另外,图中所示虚线齿形的圆心角(=π/Z),是它的齿厚(=πms/2)与它的分圆半径R1(=Zms)之比。正变位后的齿厚增加量ΔSs1

ΔSs1=2msξ1tanαn 

  再有,图(3-7)中是直齿轮齿形,我按斜齿轮来标注名词的。原苏联将产形齿条称之为工具齿条(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ая рейка)。产形齿条的齿形角αn 在端面为αs,两个齿轮用一个齿条产出的,也不能标注为αs1

3-5c节圆弧齿厚SP   半个节圆齿厚所对的圆心角∠aob,等于半个齿厚与节圆半径RP之比,设 ∠aob=φP ,则

φP

式中   dP =2RP=节圆直径。

另外,从图3-7可以看出,圆心角∠aob等于分圆半个齿厚的圆心角∠cod减去(invαP –invαS),设∠aob=φP

∠aob=∠cod-(invαP–invαS)

     φP=φS-(invinv  …….3-15A

 

 

   

 

 

因此

 

或从(3-15D)式,可得

 

3-5d,总变位系数ζC  从(3-9)式可知

tP=SP1SP2…………………………………3-17

 

 

因为  tp = =SP1+SP2

所以

=3-15E+3-15F

展开上式,并代入(3-12)式的Z1RP1=Z2RP2 

可得   2π=(3-15E)3-15F……………A

    ZC=Z1+Z2

ξC=ξ1+ξ2=总变位系数

代入(A)式,整理后可得

ξC =…………………(3-18)

式中

 

 

所以

 

式中

Ao =理论中心距

Ao=R1+R2=ZCmS/2………………(3-20)

R =ZmS/2=Zmn /cosβ…………..(3-21)

Rb=RcosαS=RXcosαX……………….(3-22)

RP=Rb/cosαP = RcosαS/cosαP.……(3-23)

这里  RX =任意圆的半径;

αX=任意圆RX处的端面压力角;

3-6,齿顶的端面弧齿厚Sa  和节圆弧齿厚的证明方法相同。取

φa=齿顶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Ra =外圆半径;

=齿顶圆端面压力角;

βa=齿顶圆螺旋角。

参考图(3-7)和(3-15A)式、(3-15C)式,可得

φa=φS-(invαainv……..(3-24A)

φa………………….(3-24B)

 

因此可得齿顶端面弧齿厚为

 

 

另外一种Sa 的表达公式

φa=SSd(invαainvαS)……..(3-25A)

 

 

3-7,齿顶端面弦齿厚Sac   图(3-8b)中的CV线为二分之一弦齿厚,因此

Sac=2Rasinφa=da sinφa

 

式中有关参数,可从以下公式求得。

cosαa =RcosαS/Ra………………………(3-27)

cosαX =RcosαS /RX………………………(3-28)

从(2-36)式,可得

tanβa =Ra tanβ/R…………………...(3-29)

3-8,基圆弧齿厚      图(3-9a)给出基圆弧齿厚的相关图形。

我们取

Sb =基圆弧齿厚;

φb=基圆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db =基圆直径;

从图(3-9a)可得

φb=φs+AOP=φs+invαS

因为  φb=Sb/db , φs=SS/d

可得

 

 

     

 

3-37a,基圆端面弦齿厚Sbc 参阅图(3-9b)中的三角形OCV,可知

Sbc=dbsinφb…………………….(3-32)

3-9,任意圆弧齿厚    

dX =任意圆直径;

αX=任意圆dX端面压力角;

φS=分圆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φX=任意圆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φS=分圆的半个端面弧齿厚所对的圆心角。

从图(3-8b)可得

φX=φb-∠AOC=φb-invαX

 

和     SX=dX(SbdbinvαX)………3-34

任意圆端面弦齿厚SXC 图(3-9b)中的CV线,为二分之一弦齿厚,从三角形OCV可知

SXC=dXsinφX…………….3-35

这里    cosαX=db /dX

3-10,中心距变位系数ξ 实际中心距A和理论中心距AO之差

ΔA称为中心距变位量,即

         ΔA=A-AO

要注意中心距变位  ΔA≠X1+X2

如果,ΔA=X1+X2,则有齿侧隙,这和建立的无隙啮合的理论不符。为了消除这个侧隙,必须减少中心距A,这说明ΔA<X1+X2

为了证明ΔA<X1+X2(=mnξC),李特文给出图(3-9)③。    这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图形。他将两个正变位X1 和X2的齿轮,将中心距A等于分圆半径之和加上总变位,即,A=R1+R2+X1+X2=AO+ X1+X2,放到一起。这样一来,它们的展切齿条的两条中线在cc线重合。

图中

X1 =齿轮1的变位量;

X2 =齿轮2的变位量;

aa=齿轮分圆1的切线,或齿条节线,

p1 =分圆1的切点,或节点;

bb线是齿轮分圆2的切线,或齿条节线;

p2=分圆2的切点,或齿条节点。

P2 n1、P2 n2 、P1 m1和P1 m1 都是产形齿条齿形的垂直线。

  我介绍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通过图(3-10)来重温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一对相同基准齿形齿轮,是用同一个产形齿条展切出来的;

2),正变位的齿条向后位移X距离,即节线始终和分圆相切,保持不动,中线向后位移远离齿轮中心。图中的X1是齿轮1的分圆切线aa远离齿条中线的距离,说明是正变位量,X2是齿轮2的分圆切线bb远离齿条中线的距离,也是正变位量;

3),根据Willis定理,过节点与齿形垂直的线是作用线,或接触线,是两个齿形的接触点所在的线这就是说P2n1线是齿轮2和齿条的作用线(啮合线、接触线),齿轮齿形和齿条齿形应该在n1 点接触。n2 、n3 、n4点都应该是接触点。图(3-3)表明了这个概念。然而图(3-8)显示的却是齿侧隙。就是因为所安排的实际中心距A的原因。按照无隙啮合原则,中心距应该是符合公式(3-36)和(3-37)的关系。

 

invαS=invαP +2ξCtanαS ZC...........3-37

  如果按照图(3-8)所安排的 A-AO=mnξC显然,A和上述的(3-36)式不同。

中心距变位ΔA(=mnξa)和总变位(mnξC)的区别,首先,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ξa是两个齿轮中心距的单位模数位移距离,ξ是产形齿条的单位模数的位移距离,

ξc=ξ12……………………….3-38

ξa = = ………..(3-39)

式中,

A=实际中心距;

AO=理论中心距= ;

ZC=Z1+Z2

一般说来,ξa<ξC

3-9,变位系数的选取  变位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参数,它不但影响齿轮的强度,还影响齿轮啮合噪音。在我的“汽车齿轮设计”一书⑤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这里就简单的介绍几个公式。

一般是在计算出总变位系数ξC之后,参考最小变位系数ξmin后,再选取主动齿轮的变位系数ξ1,最后从ξC12式,确定被动齿轮的变位系数ξ2

我是将汽车变速箱齿轮的变位系数的选取,分为高档和低档两个区域:1、2挡和倒挡为低档区,其余为高档区。高档区的齿轮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以噪音为主低档区强度为主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是齿轮难画,是你不会快捷画法! 你真的了解齿轮?测过才知道
齿轮压力角定义
第15节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学习,我们是认真的!机械齿轮基本参数解释与公式表!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与加工工艺
齿轮加工机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