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省将建一批“新工科”专业 培养人才

2018-02-06 08:10:58 来源: 江淮晨报(合肥)
跑进合肥大街小巷的新能源汽车、全省遍地开花的电子信息产业、关系到全省居民健康的生物医药产业……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缺乏人才,针对新型产业的人才培养,昨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计划到2020年重点建设一批我省重大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比如,重点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7个高端产业相关的“新工科”专业。
目标
到2020年,建设一批“新工科”专业
意见明确,计划到2020年,我省将重点建设一批服务我省重大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新工科专业,改造一批传统工科专业,培育若干新工科专业示范点,形成一批可推广示范的新工科建设成果,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工程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和新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撑和创新引领能力显著提升。
“建设新工科专业,使之全面对接我省重大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到2020年,我省将增设并重
点建设100个左右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工科专业点。比如,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7个高端产业相关的新工科专业,重点支持能填补我省专业空白点,对优化我省学科专业结构有重要贡献的新兴工科专业。
同时,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推进传统工科专业改造,促进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5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措施
强化工科硕士国际合作培养
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高校内、实验室里,我省还鼓励高校面向市场需求,“牵手”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意见》中提出,省内高校要实施一批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到2020年,争取每年由企业资助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达到1000项,参与师生超过5000人。支持建设国际工程师学院,强化工科类研究生的国际合作培养,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工程领域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推进
实施第三方评价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各高校的新工科专业建设,我省将建立健全新工科建设过程管理和动态监测制度,实施第三方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支持力度。
同时,省教育厅将把各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实施情况纳入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工作专项考核,对工作推进积极、成效明显的学校,将在“双一流”和“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时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度倾斜;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显著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取消相关项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新工科”之新(上)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河南将培育建设一批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
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省级)建设点公布
安徽将发展一批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
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