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驾驭人性的音乐
发表: 2007-12-02 22:34:23 人气:24
楼主

[原创]驾驭人性的音乐(11月28日发表于天津《每日新报》)

驾驭人性的音乐
                                   文/ 陈满意
    二战期间,波兰有位钢琴家瓦瑞,这名年轻的钢琴师是犹太人。他每天在波兰的国家电台向世人演奏钢琴大师肖邦的作品,直到纳粹的炮火轰塌了电台演播室的墙壁,德军在昼夜之间占领了波兰。后来德军进驻华沙,犹太人的生活空间一步步地被缩小,他用忍耐和顺从来换取暂时的平静生活,但是他失去了在国家电台的演奏工作,偌大一个国家没有能够放下一架钢琴的地方,犹太人后来被禁止去餐馆和公园,甚至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
    在德国纳粹把瓦瑞一家和其他犹太人一起送上前往死亡集中营的火车。瓦瑞在被押送上火车的关键时刻,被一名他所鄙视的犹奸所救,开始了他的逃生历程。逃得性命的他,却从此与亲人生死相隔。瓦瑞躲过一个又一个劫难,终于藏身进了一个荒废的阁楼,就在他遍寻食物的时候,被一名德国高级将领发现。当德国军官得知他是名钢琴师时,命令他弹一首钢琴曲。他的手在键盘上跳跃,如流水般的旋律在废墟中流动,那个军官静静的听着,脸上的表情也柔和起来。
    瓦瑞的音乐在关键时刻感动了这名唯一的听众。音乐家的技艺征服了德国军官使他的人性得以萌发。大势已去的德国军官非但没有将他处死,反而帮助他获得食物和避寒的纳粹军服,音乐在瞬间帮助了钢琴家,使敌友的界限逐渐由模糊到清晰。那根无形的弦引起了两个人心灵的共鸣,在音乐的感动下,军官帮助他度过了难关,并在分离的时候许愿说希望可以有机会听他的演奏。
    当苏军开进华沙的时候,他终于等到黎明来到,可是,那个军官最终和日内曼失去了联络,并死在苏联的一个农场。瓦瑞与德国军官的友谊,犹如泥泞里的花朵,虽然碾落在乱世,但是散发出的人性光芒仍然芬芳闪亮。
    这个故事源自波兰著名的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死亡的城市》,斯皮曼自幼学习钢琴便显露出极高天赋,几年后更是被保送到德国柏林进行深造。1933年,二十二岁的瓦拉迪斯罗举办了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在欧洲音乐界赢得到极高赞誉,瓦拉迪斯罗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最富有才华的钢琴演奏家之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而恰是因为音乐在战争中成为人们心灵相通的弦,他的音乐唤醒了人性,也赢得了德国军官的帮助,为他赢得了的生命。
    斯皮曼于1946年将这段经历写成自传体回忆录《死亡的城市》,上世纪90年代,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小说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他在书的末页还记录着那个曾救助他的德国军官的故事,并附了他的几页军中日记,日记中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纳粹的反省。在他的眼里,战争如同一部碾路机,虽然碾碎了生活中的一切,但无法泯灭人性的光芒,而唤醒人性光芒的正是那没有国界的音乐。在音乐的面前,人性的善良就会挥发出来,象花朵的芬芳一般,虽然容易消散在空中,但是却藏在每个人灵魂的深处。优秀的音乐仍然是心灵的灵药,可以在灵魂深处唤醒迷茫的人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琴家
豆瓣9.2,那么多表现二战的电影,《钢琴家》凭啥得分这么高?
《钢琴家》
【佳片U约】英/法/德/波/荷合拍电影:《钢琴家》
真实传记改编的战争片,给人信念的《钢琴家》,闪耀着人性光辉
豆瓣9.1,他用一个民族血染的命运,告诉你活着的真正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