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疫情下的“准考生” 心理专家支招缓解焦虑

这个“加长版寒假”,对于没有升学压力的孩子们来说,十分轻松。但对于即将中考、高考的“准考生”及其家长来说,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钟慧提醒,要接纳此时出现的焦虑情绪,孩子和家长之间也要相互理解、支持,多沟通、交流,即使没有开学,也应该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高三学生急得在家掉眼泪

今年高三的合肥女孩娜娜,在寒假刚开始时,她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在高三拥有一个超长版的假期,她宁愿此刻已经坐在教室里,每天上课、考试、订正试卷了。

“在家里每天心发慌,虽然每天还在自己复习备考,但还是忍不住去关注疫情的信息,也不知道高考时间会不会推迟,心里没底。”娜娜颓丧地说,有两次她晚上做题到凌晨一点多,觉得开学“遥遥无期”,又害怕自己落下复习进度,急得在房间里一个劲儿掉眼泪。

吴女士最近也很烦恼。儿子小宇今年要中考了,但疫情之下,复学无期,体育还考吗?实验还考吗?考试时间会推迟吗?小孩在家不好好看书怎么办?吴女士儿子的班级群里,每天上千条信息轰炸,背后承载的都是考生家长的焦虑。

“不确定感”让焦虑增加

钟慧分析说,眼下家长和孩子最大的担忧来源就是“不确定感”。

对于考生来说,他们的不确定除了来自于考试本身,还可能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生病?生病了会不会耽误考试或是影响进度?

家长的不确定还在于孩子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假期后,能否如期进入备考状态?自己上班没时间管孩子上网课,能否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等等。

这些“不确定感”会导致孩子和家长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更容易发脾气,导致家庭不和谐,还会出现身体不舒服等情况。

接纳焦虑,彼此理解,规律作息

“首先我们要明白,目前想把焦虑情绪去掉是不现实的。而且焦虑是正常的,适度的焦虑反而能帮助自己主动安排学习计划。”钟慧表示,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更需要彼此理解,多沟通、多交流。

同时,家长和孩子都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和作息,这样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养成学习规律,“家长不能因为最近不上班,就熬夜、睡懒觉,这样也会影响孩子生活规律的建立。”

此外,还要按时吃饭,注重饮食搭配,确保食物的品种多样,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防控常态化,高三考生如何备考?北师大心理专家给出指导建议
孩子高考 家长心态很重要
疫情备考下的双重压力,如何缓解高考焦虑?
家长请别过度关注孩子
疫情态势下小学生日常心理疏导——家长篇
如何应对高考焦虑?心理专家为你支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