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糖画、泥塑、皮影戏
四川糖画
四川民间工艺糖花,是用白砂糖熬成糖汁做画.做画人手法精奇,技法多样,潇洒自如."孔雀开屏""二龙戏珠"、等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四川木偶
从唱腔、剧目到表演程式广受川剧影响,而自身又小巧灵便,因而班社多如牛毛,大大超过了川剧班。诸类型中,尤以杖头最盛;而杖头木偶又依造型结构和表演风格的不同,分做大木偶、中型木偶、小木偶(精木偶)三种。
精木偶,偶长40厘米,小巧玲珑却动作精确,剧目可观,文武兼善。名家吴耀光能活现角色的内在气质,他的水袖、扇子,风流潇洒,耍脚步、抖髯口,恰到好处。《杀惜》、《情探》是他的代表作,深得苏联木偶大师奥布拉兹卓夫的赞扬。
川北大木偶,乃杖头之最,流行于川北仪陇马鞍场一带。初以“家班”盛,流传下来的只有李家班,著名雕刻家杨岱吸收川剧行当脸谱
木偶戏
,又赋予人物鲜明的“偶性”,为其雕成一堂大木偶,使李家班名噪川北。该班持续到五十年代,后加入仪陇县木偶剧团。1986年,更名为南充木偶剧团。
大偶长约1.4米,重约5公斤,但表情丰富,动作灵活,依剧情要求,可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与“人偶”(幼童扮演的)同台,形成了以假乱真、亦真亦假的艺术特色。这在其代表剧目《盗仙草》、《玉莲花》中都有完美的体现。
大木偶艺术代代相传,李家第三代李泗元,技艺全面,尤擅丑行,风格粗犷而又细腻,富于神韵,且特技众多。《跪门吃草》中须贾的丢帽、乱髯、揉肩、抖袍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刻画了人物惊惧的内心。
四川皮影
四川皮影又叫“灯影戏”。大多具有汉魏石刻简约纯朴的古韵,清代极盛也分东西两路,东路分布于川东、川北山区,影人形制多以直线造型、刻工精细,形体高约30厘米,以牛皮制成。当地人称作“渭南影子”,因为从陕西渭南传来之故。西路分布于川西成都地区,影人形制受北京皮影影响,高约60厘米。四川皮影的脸谱造型,比陕西和北京更有特色,它夸张幅度大,注重刻划人物的性格,尤其着力人物眼睛的设计,如全脸是阴刻,只将眼球和眼部的装饰阳刻,显得目光炯炯传神。艺术格调浑厚、大气。四川皮影所演剧目除历史、神话、传说外,多为谐剧。影人造型也多夸张、动态滑稽、脸谱服饰多仿川剧、很有地方特色。
四川大学博物馆--全国最大的皮影收藏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来聊一聊皮影戏的解构
古韵耀西府-凤翔秦腔发展简史
论文获奖|皮影戏影视化展望:美学的“新国风”追求与叙事潜力的挖掘
陕西民俗风情
【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 第21集:川剧声腔之昆腔
行走丨川剧变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