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透《道德经》12句话,一生做个明白人

善者不辩老子辩者不善The Scripture of Ethics

(1)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经·第五章》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在《焦虑的人》一书中说:

“人心犹如肥皂,滑溜溜的难以把握。我们放松的时候,它会随波逐流坠入爱河,又在眨眼之间摔个粉碎。”

所以老子劝诫我们,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世界纷繁复杂,人心更是难以捉摸,当我们过度地用言语表露自己,往往会使自己陷入绝境。

而真正睿智的方式,是回归内心的简单和宁静,保持守中,这样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外界的变化。

(2)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曹禺曾说过:“一时懦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赫兹里特也说:“最善言的演说家或最雄辩的辩论家,往往不是最正直的思想家。”

真正的善者是不擅长或者不喜欢辩论的;而喜欢、擅长争辩的人不是真正的善者。

此句强调了心灵的平和与内在的安宁。

一个处在善良境界的人无需通过争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与正确性。

而那些喜欢争辩的人则可能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3)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人生一世少错误,就在步步小心。

就如老子这句话说的,做事情如果从始至终都小心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此句劝诫人们做事应谨慎小心。

在工作、生活中保持持之以恒、谨慎而始终如一的态度,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4)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知识和智慧的谦逊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

老子此句强调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真正的智者不会自夸或大肆宣扬自己的知识和见解。

启示我们始终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探索和进步。

(5)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此句阐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世哲学。

老子反对以烦琐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脚限制和扰乱百姓的生活。

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

(6)

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道经·第四章》

《古今贤文》中有句话:“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认为和老子的这句话意思差不多,都体现了与他人融合,共同成长的智慧。

和合它们的光彩,也共同吸纳它们带来的尘埃。

老子此句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蕴。

既是智者用以解决现实争端的某种理论智慧、生活智慧,又具有用以提升人生境界的实践意蕴。

(7)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自然的规律对谁都不偏爱,总是伴随着有德之人。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人总会得到善报,因为天理是最公道的。

爱迪生说:“善良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拥有善良的人,就拥有了无尽的好运。'

所以当你暂时受委屈,遭挫折,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不必担心。

因为内心善良的人,终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8)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同样的,老子也认为,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老子此句说明,做事情时要兼顾大局和细节,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和宏伟的计划,必须从细节做起。

(9)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狂风不会整天刮,暴雨也有终止的时候。

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道”的法则,自然而然地存在和运动着。

狂风再怎么肆虐,也有风息的时候,雨下得再怎么狂暴,也总会有雨止的时刻。

揭示出“道”的客观性、永恒性,并进而提示人们需要循“道”而行。

(10)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所以老子也同样认为,智者专精少数方面,知识不算广博,而研究太多领域的人也不可能达到智者的程度。(11)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德经·第二十四章》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曾作诗劝诫人们不骄傲自满:“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西汉权谋过人、位居高位的魏相也曾讲过:“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做众人之长。老子这句传达了一种谦虚和谨慎的价值观,提醒人们不要自负、自夸。(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不美妙动听;华丽浮夸的言辞反而不真实,不可信。“信言”指确凿真实的言论,“美言”指华丽浮夸的言论。老子主张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来传达自然和人间的真理,反映了归真返璞的美学思想。以上来自《道德经》的十二句话,分享给你们,与你们共同学习、领会、实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以小博大,二十句做人做事的至理名言,读懂此生无憾
《道德经》(完整版),这才是真正的百经之首!(收藏)
《老子 德道经》解读
《道德经》:最全四字箴言,修身养性指南
德经
永远不要低估读过《道德经》的人,所以这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