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乌山三十六景(18)天台桥

由蛤蟆岩旁小径下行数十步,就到了冲天台,台前有石名东峰岩,亦称降魔石。唐大中四年(850年),刺史崔干在岩上建四向亭,闲睱时常携鹤来此游玩,后鹤冲天而去,故改名“放鹤亭”。宋熙宁二年(1069年),知州程师孟游玩至此,有感于鹤飞冲天,文思涌动,信笔在岩壁上篆书“冲天台”三字,抒发凌云壮志。

       

                               东峰岩又名降魔石

如今亭已废,台已祀,只空余凌翰的“古放鹤亭”与程师孟的“冲天台”石刻静静地斜倚在朱子祠的外墙上,诉说着那段激情岁月。

       

                清代凌翰楷书“古放鹤亭”与宋代程师孟篆书“冲天台”

降魔石与岩壁间,有一块六七尺长、三尺余宽、形似鸟舌的长石凌架其上,如天台石桥状,人称“天台桥”,亦称“雀舌桥”,明陈勋题《天台桥》诗:“天台在何许,石梁不可度。愿扶九节筇,去采三花树”,写尽天台桥鬼斧神工,架壑牛斗。因该桥奇险,传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我本尝试攀岩,后见来往游人异样的眼光,自知理亏,遂打消了冲动。

由天台桥与两方夹峙的大岩石形成的天然石门,原有登山石径穿门而过,现在杂草荒芜,碎石交错,早已无路可走。

             

  

                                    天台桥又名雀舌桥

      

      

                                从上至下看天台桥

      

      

                                从下至上看天台桥

桥旁岩上有株古榕,树龄有数百年,枝叶依然繁茂,奇的是一条条树根扒在岩壁上,凭借稀薄的土壤,顽强地生长着,人称“石壁榕”,榕树背后便是祭祀朱熹的朱子祠。

                              

                                                     天台桥旁岩壁上的石壁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生桥(孟家桥)
游天台山《琼台仙谷》
剑州重阳亭
乡土文脉 | 屯堡百村之 | 金齿屯与竹林屯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神仙居
【原创歌曲】天下廉明告天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