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桶理论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道理很简单,可是如果细细回味的话,简直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哪一方面的事情,从宏观经济到身边小事,都可以用它来解释。例如:

    1、战略管理与软性管理

    老师讲课时说,“战略管理”从20世纪60年代崛起、70年代形成热潮、80年代回落、90年代又重振与发展,其中80年代回落的原因是由于管理的软性因素,即对于人的灵魂、员工的思想控制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日本当时做的非常成功);90年代又重振与发展的原因是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认为,无论怎样变化,其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战略管理”、“软性管理”这两块木板的长短变化。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战略这块木板刚刚产生,比较短,所以大家都关注战略,只要战略这块木板长了,木桶所盛的水就显著增长;进入80年代以后,战略这块木板已经超出了软性管理这块木板,因此无论战略如何高明,木桶的水也不能再增长了,而且过分重视战略,自然会轻视其他木板,把现有资源全部放到最长的木板上,相对来说整体的木桶水量反而下降了(这就是极值理论),所以必须加长软性管理这块木板。经过10余年的发展,软性管理木板的长度又超过了战略木板,因此战略又回到主导地位。所以简单的说,现在流行什么,现在就缺什么,它就是最短的那块木板。

    2、企业生产与销售永远是一对矛盾

    我们在企业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生产是主要矛盾……”、“现在营销是主要矛盾……”,等等。生产与营销是两个很极端的例子,产大于销,营销就是主要矛盾;销大于产,生产就是主要矛盾;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实际上说穿了,就是营销与生产这两块木板在比赛哪个更长!短的那个就是主要矛盾,就是要让短的变长。

    3、怀才不遇与相对效应

    很多人恃才傲物,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如他,包括上级领导比他都差一大块,同时总有怀才不遇,不受重视的感觉。实际上,并不是这些人没有才华,而对多的情况是他在某一方面才华这块木板实在太长了,以至于其他人看不出来这块木板比别人长了多少——因为其他人都是短木板,一个长木板与一堆短木板在一起,永远不能发挥它的长处,反而碍手碍脚,这就是相对效应;你不可能要求其余的木板很快赶上你的长度,那么你仅仅是比别人长而已,长多少,除了你自己,没人会关心它。

    这样的人通常还会有这种感觉:别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却总是能够看到自己的短处。这就对了,作为一个木桶来说,大家都注意到的当然是最短的木板。一个群体,是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现出来的木板所组成的木桶,每个人都有他最短的木板,仅仅突出某一块木板,综合测评当然就偏低,这都是正常的。有的人换了工作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原因就在于发挥了他的长木板优势,把他的长木板与其他人的长木板放在了一起,这样就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

    综上所述,世界乃至人类的发展,就是不断延长每一块木板的过程。从我们自身来说,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做最短的那块木板,其次是各方面能力齐头并进,要追求综合素质、要做复合型人才,第三是在前两条基础上,找到自己最具优势潜力的木板,重点加长之。如是,则无往而不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容师管理中的“木桶效应”
木桶理论新解(二)
[转载]经典的木桶理论
珍珠理论
为什么说木桶理论是极其害人的理论?
几千年的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毛主席是极其少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