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如:

    12006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叙)。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评)

2                            滁洲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析)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评)

    3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答: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叙)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评)

 

 

 

借景抒情或者寓情于景与情景交融不属于一个术语层面。前两者是修辞,后一种指意境。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借景抒情的落脚点在情上,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借景抒情不一定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比如:

窗外的柳枝轻拂着,是我对你温柔的爱。

这句话的重心是抒情。但绝对不是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则重在景,写景中含有情感。比如:

我们相互依偎在柳树下,柳枝们在温柔地相互缠绕。

这句话的第二句不是抒情,只是讲了柳枝在风中缠绕的事实,但是含有情在其中。情与景交融在了一起。

 

 

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寓情于景重点在景,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二者如果表现出色,就称作情景交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和触景生情的区别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什么异同?
诗歌分类鉴赏十二讲
高考诗词鉴赏术语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