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然而更多的学者从经济形态、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和宏观问题的角度对现代农业展开探讨,从产业链体系的角度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即使已有的研究也是将重点放在了农业产业化方面。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国情出发,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困境,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链整合


                                  一、引言


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卢良恕(2006)认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的新特点就是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农业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 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张晓山(2006)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扩展农业产业链条,发育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契约联结方式。然而,中国的国情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是传统的小农社会,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户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薄弱,如何通过整合现代农业产业链将家庭经营的小农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相联系?如何通过产业链将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植入我国的传统的小农经济?如何构建适合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链的产业组织形式?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国情出发,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困境,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1张利庠,(1966.12.26——)男,山东嘉祥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助理、培训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喜才,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谢树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学生。


二、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困境分析


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的供给和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缺陷表现为:产业链断层,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小农户十分脆弱;产业链价值错位,利润是中间小,两头大,处于产业链中间的小农户处于无利可图的境地;产业链风险失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产业链松散,市场集中度过低;产业链连接不恰,引起的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链监管乏力等等。归根结底就是整个产业链断裂,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图1 农业产业链及其主体


(一)农业产业链的双柠檬市场


柠檬市场(The LemonsMarket)也称次品市场,在农业产业链当中则存在着双柠檬市场,首先是生产的柠檬市场,其次是消费的柠檬市场。这两个柠檬市场互为外部性,其交集构成了农业产业链的困境。所谓柠檬市场其主要特征就是信息不对称,即在交易过程中一方对事情的进展比另一方知道的多。因此,当没有信息的人有买到低质量产品的危险时,逆向选择就出现了。逆向选择的结果会使市场萎缩,甚至消失。在农产品市场当中,由于农资质量的隐蔽性、复杂性,显然千千万万的小农处于信息劣势地位,首先他们很难判断哪些农资质量合格,哪些农资的质量是不合格的。其次,合格农资产品的搜寻成本对与小农户来说相当高。因此价格成为农户选择农资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不管是大厂生产的,还是小厂生产的;不管是名牌,还是非名牌,只要价格比其他产品低,农户就会选择购买。于是在农资市场就出现了逆向选择,此时,农资产量低于市场完全时的产量,价格低于市场完全时的价格。因此,在农资市场上就可能出现只有低质量的农资出售,质量高、名品牌反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现象。品牌数量不降反增,竞争方式日趋恶劣。
与此同时,实际上在消费市场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的质量很难辨别,食品安全问题或者是植物类产品,或者是动物类产品,但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质量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者缺乏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激励,形成了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囚徒困境”。因此,造成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对整个农业产业链造成不利的影响(见图3)。

        

       
                  图2 产业链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


在农业产业链当中的这种“双柠檬市场”现象造成了农业产业链的恶性循环,产业链困境就形成了一个“死结”。


(二)农业产业链的低水平均衡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进入壁垒具有保护产业内已有企业的作用,也是潜在进入者成为现实进入者时必须首先克服的困难。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退出有两种,即破产时的退出(被动或强制)和向其他产业转移(主动或自觉)时的退出。
在我国的农业产业链当中,首先是农业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这些因素决定了农业企业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相对较低的状况。首先,这可能导致一些企业过度进入,竞争日益恶劣。其次产品质量不稳定,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再次,资源转换频繁,效率低下。这不仅不利于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造成农业产业波动性大、竞争恶劣、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经营规模小,据统计我国共有大约60多万个行政村,2.5亿个农户,7亿多农民,接近两亿个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农户兼业化普遍,因此,农户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同样很低。
     

                          图3 农业产业链的低水平均衡


农业企业的“双低”现象,使得农业生产的波动性极大,农业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低且不稳定。以小农户为的“双低”现象则造成农户的收益也不稳定,农业发展水平低。农业企业和小农户是农业产业链的基础,而作为农业产业链基础的收益不稳定,导致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低水平均衡(见图3)。


(三)农业产业链市场主体的力量不对等


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当中,有厂商、经销商和农户,在所有的力量主体当中,他们的力量是不均衡的。首先是农业产业链当中小农户的力量最薄弱。中国农牧产业是一个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无论是种植户还是养殖户,生产规模仍然非常小, 属于小农业生产者的范围。
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链中最具有实力利益主体。首先,农业企业产值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再次,农业企业有丰富的市场经验,他们是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他们应对市场的经验要比单个农户丰富地多。处于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是经销商。首先,渠道的力量就是他们的力量,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小农社会,厂家自建营销体系,成本高、覆盖面小,产品销量受限。因此,经销商就成为农业产业链当中承上启下的纽带,这样的作用也赋予了经销商越来越大的力量。在产业链的市场主体当中,经销商的力量仅次于厂商,基本上可以和厂商抗衡。因此,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当中农户的力量作薄弱,农业企业的力量最强,经销商处于二者之间。


(四)农业产业链的“双失灵”


农业产业链不仅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市场主体地位不对称,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市场失灵的现象,更面临着政府管理的政府失灵。我们称之为双失灵。首先,一些地方和管理部门对现代农业的定位不准、作用不清、发展前景不明。缺乏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规划和研究。其次,农业产业链的监管部门多,权责不清晰。农业产业链涉及到地方政府、农业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等各个部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各念各的经,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难以整合农业产业链中的各种资源。最后,法律法规不全。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和出口贸易不断增加,现行的农业管理法规在管理实践中的局限性日渐明显,制度不够健全、监管仍有漏洞、惩处乏力等。
中国农业产业链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达到提高行业集中度、引领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是典型的市场失灵!市场竞争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反而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生态问题。政府失灵不仅有市场原因,而且也有政府监管的原因。市场失灵再加上政府失灵,二者互相加强,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困境越来越深化。

三、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传统农业产业链面临着双柠檬市场,低水平均衡,主体力量不均等,市场和政府双失灵等困境,因此,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来发展现代农业。针对传统农业产业链的困境,本文从产业链主体、内容和组织形式来具体讨论如何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链。
1、现代化农业产业链的建设主体——谁来链?
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是由一家企业建设还是由产业链条上每个产业主体共同建设?新产业组织理论广泛使用博弈论对企业的策略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增加了协调成本,交易费用大大提高,而且各个不同的市场主体因为拥有各自的利益而存在双重加价的价格扭曲(DoubleMarginalization),每个主体在每个阶段都加上自己的价格——成本边际,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大大降低,因此,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纵向一体化来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样可以责任明确、利益清楚、降低交易成本。
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市场主体众多,有就加工企业、经销商、农户等,从上文的论述可知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链条中实力最强的主体。相对其他主体而言,企业拥有更加超前的经营理念、现代化的技术水平、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较高的市场营销水平,可见,农业企业和食品企业更容易建设成功的产业链。从整个链条的方便性上看,由于农业企业处于整个链条的中间,而且业务交叉更多,因此,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产业链最合适。


2、现代化农业产业链的构成要素——链什么?


(1)产业环境与农业企业资源的联动优化
产业组织理论(包括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充分强调了市场竞争和产业定位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市场充分竞争就能达到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主要原因:一是传统组织理论忽视了企业资源的异质性,把企业当成一个“黑箱”,只知道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整合提升竞争能力,不知道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到底来自何处,而且也没有考虑产业链整合的交易费用。二是产业组织理论忽视了国情因素和产业环境,正是不同的国情和产业具体环境的因素打破了理想的市场竞争的结局;三是产业组织理论由于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竞衡分析框架,导致这套理论从本质上说是静态的,即使进行了动态的努力,也是从一个均衡点到另外一个均衡点的比较分析。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被模仿以后仍然能在均衡点上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个均衡点是均衡模型中的“逻辑时间”,跟现实的日历时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在这个市场激变的时代,产业链分解整合的速度越来越快,产业组织理论必须要重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产业环境的互动。因此,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的基础要素就是产业环境与企业资源的联动优化。


(2)搭建现代农业的公共行政信息平台


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要想各个环节都能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控制和协调的效率,就需要建立公共行政信息平台。首先,企业要通过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网络,建立产业链各环节共享的信息平台,让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实现全方位、零距离。其次,通过内部媒体、流通网络和培训系统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产业链发展战略、广泛深入宣传农业管理法规、政策和农业安全使用技术,突出宣传种植、养殖和科学消费的知识,促进和提高农业生产和消费水平。


(3)完善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链条


在产业环境与农业企业资源联动优化的基础上,将原料采购与贸易、畜禽种苗提供、农业加工生产、农业园区建设与服务、农业流通模式、农产品收购、农产品加工生产、农产品销售等八大环节联结起来,形成现代化的产业链。


3、现代化农业产业链的建设方式——怎样链?


(1)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链接机制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链组织的形成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对此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这种成本是一种交易费用。市场结构通常是不完善的,企业具有以内部一体化替代市场组织的作用,能够以市场交易“内在化”来克服市场结构的缺陷。产业链组织中的“龙头”企业支配资源配置,将市场交易内部化,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多个产业链的主体作为独立的经济体,又客观存在自我利益的追求,相互间在进行产品或服务供需交换、谋求共同战略利益的同时,也存在利益差异与冲突。因此,为了实现农业产业链合作企业的共同战略利益,使加盟产业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就必须形成一种长期合作博弈的机制来加强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使得成员企业能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种机制就是混合纵向一体化连接方式。这种模式就是以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主进行产业链设计,按照专业、高效和运作经验的原则,将某些环节以某一利益主体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经营,而又与其他利益主体在某一(些)功能环节以合同契约进行联结。


(2)建立“公司+农业园区+市场”的组织形式


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农户组织程度不高造成交易成本巨大,而且各方违约严重影响了小农户的利益。农业园区的建设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因而具有先进性。在“公司+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中,公司是主导。确保园区的统一设计;生产标准的制定;投入物资(化肥、饲料等)的供应;技术指导;回收、加工、销售;品牌宣传推广;贷款担保公司的组织。园区是关键,公司有园区才能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公司有权对进园区的人进行筛选,进园区人员必须服从公司管理,可以对投入品进行统一管理,监督实施很容易;确保完全收购。农户是生产主体。农户投资,全额投资或投入流动资金或承包生产;农户生产,投资人自己当种植者,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农户是独立的经营者,可以自己决定生产规模、内部考核办法、内部分配等。


(3)建立“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


农业产业链成功与否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取决于“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其中品牌是终端产品实现价格增值的主要手段,没有终端产品的品牌溢价2就没有整个链条价值的提升,风险就无法避免。传统农业产业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各链条的行情风险无法因为品牌溢价而避免3。标准化是品牌的保障,正是由于标准的严格执行品牌才能有溢价的空间。规模化就是将产业链模式复制放大,取得规模效应。
2品牌溢价就是畜禽产品因为名牌而引起的价格提升。


3品牌溢价使得产业链有了资本积累,一旦某个链条出现亏损,食品终端的资本积累就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而化解。


                             四、结论


通过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的深入考察和分析,建立一个基于联动优化的新的农业产业链有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见图4)。
第一,与以往产业组织理论静态研究不同,这是一个基于产业环境和企业资源双向连动优化的动态理论框架。连动,就是产业链中任一要素与存在该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是互相关联,又是互相制约的,它们之间某一要素如果发生了变化时,则应对其他相关联的要素也要相应地改变和调整。优化,就是指整个产业链达到一种投入最少产出最多、风险最小机遇最大、统筹兼顾的理想状态。从系统科学上说,优化就是找出在某些约束下变量取最大或最小值(极值原理(extremumprinciples))的系统状态。实际上,优化就是系统整体结构或功能最优。连动和优化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体,两者密不可分。产业链中要素之间只有实现连动才能达到这个系统结构或功能最优;而产业链要想优化也必须实现要素的连动。

    


                  图4:基于联动优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框架产业环境:


第二,与以往产业组织理论重视市场竞争和交易成本不同,这个理论框架还强调中国农业的产业环境和不同企业的资源禀赋。中国农业产业环境包括混沌和可持续发展。混沌环境的内容有非确定性(行情)、非有序性(竞争)、非对称性(小散养户与农业企业)、非物质性(竞争的关键);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产业的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和食品安全,农业产业链必须解决混沌现象并且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资源包括一般资源与独特资源两种,独特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四个特征。农业企业正是凭借自身的独特资源才能整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第三,在基于联动优化的基座之上通过四大机制连接三大主体和八大环节。八个产业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主要通过利益机制、企业内部协调机制、行业结构调整机制和宏观政府调控机制将这八个产业链连接起来并适时调整。
现代农业是一个包含现代技术支撑,现代发展理念和现代产业体系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范式。通过现代产业链的重新构建、调整和优化整合,建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业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打破“约定俗成” 海尔金控物联网金融链群赋能传统农业变革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
「农服领域」万亿级市场,挑战者必须要寻找细分市场,否则没有未来(超级复盘)
农资企业盈利艰难,怎样才能创造利润?!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 努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