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100分到20分,我得到了什么

高考结束了,成绩都出来了。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我总有种奇怪的感觉,一种说不上来但是类似于“每年的今天都是你的忌日”的感觉,不写点什么会觉得难受,就好像不去上柱香就对不住你那过世的青春一样。去年我写了个比较荒诞的帖子,“曾几何时”,今年写啥呢?恰巧法国高中会考也刚刚结束,读新闻的时候听说有一个法国考生的哲学考试得了一个8,95分,想来有些意思,所以今年干脆写写评分好了。我很纳闷,批评中国教育的人那么多,却很少有人谈谈评分制度,可能这个问题不算个问题,或者算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吧,不过我不这样看,且听我说。

哲学考8,95可不算是一个坏成绩,因为法国评分是20分制,8,95相当于中国百分制的将近45分,还行,哲学嘛。这个分数在法国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人们弄不清楚那个9和那个5是怎么来的,8,5可以理解,8,9就怪了,何况后面还有个5。

我的学生生涯有一大半是在法国完成的,所以两边的评分制我都熟悉,如果要把我自己整个学生阶段的生活做个总结或评价,没有别的办法,可能只有把我所有得的分亮出来,事实上任何人的青少年时期也都是这样被评价的。我对我自己的两部分学生生涯做如此总结:在中国,我是一个表面上的好学生,在法国,我是一个隐蔽的坏学生。这都是评分制造成的,我其实一直是我,并且我对此满意,尤其是后面坏学生的部分。

小学第一次参加期中考试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考试是什么东西,回到家后父母问我考的怎样,我下意识地回答“第一”,因为说一比说六,八,二十更加方便直接。结果我实际考了13名,这事被身边人当作笑话讲和很久,他们笑的是我不诚实,但实际上我只是不懂什么是考试。以后的日子里,我考过不少第一,不过这只能算是一种适应,我依然不知道考试是啥。从小到大,你总是被考试和评分牵着脖子,上次考第一,下次考第二你会难受,如果考到后面,那就更不用说了。在中国,只有一类学生能够正常健康地度过学生时代,那就是永远考倒数几名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最终不再在乎本不应该在乎的东西。学校,家长包括同学都在添油加醋。每次考试,班级会有张大榜贴在墙上,学校还会给你贴出来一张年级大榜,所有人的名字分数都贴在上面,以所谓竞争意识和羞耻心让你上进;家长呢,他们可能平时不管你不帮你,而到了出成绩的时候给你一个耳光;还有同学,我很少发现所谓好学生之间出现比较深的友谊的,与坏学生相反,他们总是在较劲,互相比,互相监视,甚至互相欺骗,他们总是说自己如何贪玩,让对手放松警惕,自己暗地里学,他们甚至连坏学生向他们请教问题的次数都要竞争,有时候遇到恶心的老师,他会当众念出全班所有人每科的成绩,这时候你看好学生的脸,真是要多成熟有多成熟,要多市侩有多市侩,他们没有表情,心里却计算着自己总分多少,是不是第一,这时候坏学生们不在乎自己成绩,却参与到比较好学生谁第一的游戏中,这时候我发现,确实只有坏学生是正常人,因为他们在这样的恶心时刻还能有笑容。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从前的好学生在进入大学不怎么再需要比较之后更加容易放纵,堕落的更厉害的原因。

20分制和100分制的区别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如果以20分制评分,在一个班级或一个年级中搞什么排名就没有多少意义了,因为绝大部分都是同分的人,顶多有20个等级,而不是100,甚至150。等涉及到综合成绩,那就更悬殊了,在中国是求总分,在法国是求各科平均分,结果还是至多20个等级,在中国是600多或700多个。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明码标价,价值不等,比较容易供他人选择了,可受伤的是“商品们”。

教育学是一个极不精确的科学,其中的评分领域更是落后,比任何学科的最原始阶段都还要落后,可是它却想要精确地衡量人,岂不可笑?当然,评价是难以回避的,但是以什么标准评价还是有调整的余地的。我想试着找到几个支持百分制的论据,我找到两个,一个是为了精确给学生定价,以供挑选升学,另一个是配合考试内容。

定价。我要说,既然是为了挑选学生升学,那么为什么不只在升学考试中用大分制而在平时的考试用小分制?有人会说,平时算是升学考试的一种模拟,也是激励学生努力的办法。这样的回答让我好气又好笑,我想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首先定为培养还是淘汰?如果我们鼓励一种竞争式的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在教育初就确定了要放弃大部分人,因为再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教出来几十个并列的学生,这不是老师的问题也不是学生的问题,正是评分制的问题,所谓的坏学生就是评分制制造的,因为如果把人的身高精确到毫米的话,那么全世界可能有几千万169,9CM的男性从此成了二等残废。而且,平时的这种大分制在提高了一部分人的竞争意识的同时不断地摧毁另一部分人的信心,要不是我脸皮厚,我第一次考试的经历就有可能让我后面的十几年直不起来腰。

*如果你预先规定了一大部分人活不过三更,为什么不能让这些人临死前舒服点呢?

有人会说,大学的位置有限,不筛选淘汰怎么能行呢。这倒是事实,而且说到底,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教育都是丑恶的,因为你可以说它是为了培养科学家,也可以把它说成是为了过滤清洁工,我相信,不管话说的如何好听,没有一个国家会把让所有学生进大学作为教育目标。可是,既然早知如此,为什么大学前的所谓义务教育以进大学为教育目标呢?一个大学可以任意制订标准选择它需要的学生,就像电影学院那种方式,但是义务教育也以配合大学入学标准为宗旨不就怪了吗,既然我们知道有一部分人要去扫大街,卖冰棍,炒菜 ... ?没错,一个父母送自己的孩子进学校一定不是为了让他去扫大街,而是进大学,但是教育系统不能站在作为个体的父母的角度来思考,因为不管怎么样,一多半的人要被淘汰是必然的,这部分人才是教育部最重要的客户。再说,真的是因为没有位置而不得不淘汰吗?我老家那城市里有一所重点高中,是所有初中学生的目标,每年能收将近500人,但是它只正常地吸收200人,把录取线定在第200名那里,其他300名则因离录取线有几分几十分的距离不得不以每分1万元的价钱拿银子把自己砸进去。我中考考了全市第13名,结果出来后我对我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我给你省了多少钱吗,你是不是应该向我表示一下?”

在法国的高考中,凡是平均分过了10分的人都有可以上大学,至于大学要谁,那是各个大学自己的事,但是教育部绝不能站在大学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他的任务是培养,不是筛选。

用大分制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存在着教纲,要尽量全面地考察知识点,因此要求题目多,评分细。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难反驳的理由。但其实不然,驳斥这样的理由很简单很简单。首先,先要搞清楚考试是为谁考,如果是为考察者考,那么他大可以按照他制订的教纲把题目和分数细致化,让一分卷子让他清楚地考察到学生掌握了什么,但是用来公布,用来给学生看的成绩,尤其是平时考试的成绩完全可以换算成小分制,如百分制的80分变成16分给学生,法国就是如此,有时候某一个学科内容比较细致,分数会变成40,但最后还是要换算成20分制,免得在学生中造成压力,让学生在学校中变态。要知道,中国的教育只能制造四种人,数量极少的心理正常的好学生(大概班级排名中的第5到第10名),变态的好学生(前5名),心理正常的坏学生(倒数的10名左右),变态的坏学生(其他剩下的),最后一种最可怜。如果考试是给学生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主要是在平时的考试中,那么更加没有必要把分数搞的如此细致,他们只要知道自己哪个题对了,哪个错了就行了。然后要区分科目,自然科学类的科目,包括外语可以分数细致,而偏文的科目则没有必要,考综合能力可能更好,知道张飞姥姥的生日或李逵小舅子的姓名真的是没有任何意义。在法国,许多偏文的科目都是一道题,差不多就是要你写一篇作文,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文科不是玩记忆,而是玩分析,组织和写作。近年来由于电子科技的发展,考试作弊的现象让组织考试的人越来越头疼。恩,活该。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衡量一个考试内容好坏的标准,凡是让人无法作弊的题目就是好题目。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一个教学规划中,每个科目占的比重不同,所以语文考试的总分就弄成了 150,类似生物这样的科目就是比如100。这问题也不算问题。在法国,各学科的比重也是不同的,但是每科的总分都是20,只是在算平均分的时候,每个科目都有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可能是不同的,大参数的科目对你最终的平均分影响比较大,也就是这么简单,实在没有必要搞出好几百分的总分吓人。至于平时的作业,ABCDE这种5分制更好。

所以,我要对坏学生们说,你们的罪过是莫须有的,是欲加之罪,你们是被制造出来的,但是,如果在你的教育过程中养成了后脸皮,那么实际上你们要比好学生们幸运。中国是一个注重显摆的地方,你们的分数就像你们长大后手里拿的烟的牌子一样,你给人递一根2块钱一盒的烟的时候不必不好意思,错的不是你,而是制造高档烟的人,当有一天都得了肺癌的时候,你完全可以笑话那些花了大价钱的人。教育涉及很多社会问题,这里不能一一详细阐述,比如说,家境不好的孩子容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尽管表面上人们总是过分地宣传弱者成材(这是险恶的),遇到困难就要私下请家教,找补习班,穷人难以负担,结果恶性循环。学习本应该是一件自主的事,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每年的高考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题目就是作文,许多高分作文都来自于学生计划外的知识,这是好事,也显示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再说所谓比较竞争,原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战胜别人不如战胜自己”这样的话说的很好,但是中国的教育却让你跟自己人自相残杀,其实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在大型考试中还是在未来投入社会之后,自己的同伴同学绝对不可能抢了你什么东西,他们是你最没有必要去比较的人,中国的教育被弄成了奥运,可是就连运动员都是照着世界实录去练而不是以毁灭同伴而拿成绩,竞争和比较只能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你不是被自己人毁灭就是毁灭自己人,最后你总归是个变态。所以,坏学生们,只有你们才是正常的人。中国的教育,好学生脑残,中等学生脑瘫,坏学生去摆瘫卖电脑,或樟脑。我最爱听的一句话就是从前的坏学生在成为暴发户之后常挂在嘴边上的那句话,“现在才知道知识的重要,真后悔当年没有多读点书”,你知道吗,听到这句话,当年你需要仰视的那些好学生心里正想着相反的一句话,有些变态程度深的甚至还会后悔为什么当年没有把你当成比较的对手呢。所以,以后再说这样的话的时候小心点,要知道同样是教育的受害者,你们这些坏学生受的是外伤,那些好学生受的可是内伤。

我用了许多法国的例子并不是说法国的教育是完美的,在法国用分数卡人的现象也是明显的,有的时候如果一个老师的评分过高会收到学校的警告和处分,以至即便一个班的学生都学的不错还是会有人被判为不及格,但是它与中国教育相比,确实不知道要好几百年,起码在每次考试后,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成绩,贴出来的榜上只有学生证号,没有姓名,如此一来,不管是你隐蔽的好学生还是像我一样是隐蔽的坏学生,你都是心理健康的。

我是一个半理想化半现实的人,关于考试制度,我还有很多看法,篇幅关系,我无法详细阐述,例举几个,供读者评判分析:

-不管以哪种评分制,及格分数都应该是总分的一半,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过半数就获胜是很明显的,考试也不是为了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战胜自己。在法国,10分及格。

-百分制中,如果学生考了59,应该算为及格,考试本不科学,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题型中确实会有一些学生运气好,一些运气差,评分中留有一点点活动余地是人性的表现。在法国,考官把学生的将将不及格的分数判为及格是很普遍的。

-每个人的表达能力不同,你可以考一个人的知识,但是不能考一个人的速度,因此一个考试应该给学生相当富裕的时间,哪怕好学生只需要一半的时间就能交卷。任何人都有权有足够的时间把自己会的东西表达完,这这一点上,中国目前的考试制度甚至赶不上老祖宗的科举。有人说,这是为了培养学成在规定时间内把任务做完的能力,可是我要问,你是为教育人而教育人还是为了老板教育人,今天学生的寒窗苦何止10年,我想任何考试多给出10分钟甚至100分钟都不过分。

-任何陷阱式问题都是邪恶的,应该避免,这相当于科举中没有避讳皇帝名号却比那更恶心,因为皇帝名号你事先是清楚的。如果说你读了10几年为了是去被人算计,我不知道你还能给你自己什么解释,你只能认为你整个10多年都被人毛给(moquer)了。

哲学考试,一道题,在20分制中给出一个8,95的分数相当于间接百分制了,那个9和5除了细致地区分人没有任何意义,因此遭到强烈指责。这让我产生了一点联想,原本精确这个理想化的目标就是来自于西方,批评评分精确的也是他们欧洲人,就好像中医说的,毒物生长的地方百米之内必然有解药,中国在向人家学习的时候往往只引进了毒药,没有把解药也进口过来,中国跟人家学习了精确,但是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才能在中国那个环境里长出医治精确的解药。

我这个人很少后悔,但是唯一遗憾的就是我花了那么多年挤大学这道们,尽管我算是轻松地挤进去了,可是进去之后才发现是老太太在洗澡。所以我义无返顾地离开了。从考100分到考20分,我发现我确实收获了不少。想来可笑,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会在你成年后给你一种“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感觉,我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说,“牢狱之灾让我失去了10多年光阴,但是从此我更加珍惜生活了。”

愿你我他的青春在天国得到安宁。

来源;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5021408c52c38ad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高考分数如何换算?掌握480和750分的方法
为什么考试规定60分为及格 而不是其他分数? | 死理性派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四川专升本录取成绩怎么算?来看看各院校计算规则!
怎样“打分”更科学
考试评价 作者:宜水
取消百分制 是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