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牌育儿师讲座第十场笔记】幼儿心理健康关系一生,不了解的妈妈赶紧来看一下!


·金牌育儿师讲座是妈妈在一起长期举办的一个特色育儿栏目。

·宝妈会定期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育儿专家、婴幼儿行业的代表以及实战经验丰富的妈妈开展讲座,为各位妈妈解答从备孕阶段到育儿成长的各方面疑难。

·让您与专家的距离不再遥远,陪伴宝宝成长的过程不再艰难。
讲座笔记

今天重点介绍3岁以内孩子的心理发育。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这个在心理学上也叫感觉-动作阶段,这个时期是孩子味觉发育、口腔发育、手臂发育、空间探索、语言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 孩子会通过不断的反馈来达到发展的目的,这些动作发展时期不仅是孩子学习和认知社会的关键期,也会影响孩子心灵、人格的发展的时期,所以一定要正确看待各个动作发展的敏感期。

首先,孩子大概4-12个月的时候,处于口腔的敏感期。

这时口唇是快感的中心,妈妈就会发现宝宝会唾沫泡泡,还很喜欢将各种东西往嘴里塞,手指头、小脚丫、甚至是玩具、衣服等等,但这时如果受到限制,成年后表现为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消极的人格特质。口唇活动如果没有收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慷慨、开放、活跃等积极的人格,妈妈们可以观察下自己的孩子,排除疾病的状态表现出喜欢咬指甲,吃纸、咬笔头等情况,说明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充足的口腔的发育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这个时候不用刻意的去限制他,让宝宝尽情的吃个够,因为在吃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的手和脚还有其他的东西,同时也是快感获取的主要来源。

而且妈妈要在这个时候让宝宝将词语与感觉关联起来,比如:之前就有个妈妈反馈说自己3岁的孩子吃手很严重,经常导致手指脱皮,这个很有可能就是在口腔发育阶段受到限制引起的,某些场合感觉紧张,孩子通过吮吸手指来达到自我安慰、获得安全感。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多陪伴,引导孩子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安全感。另外如果父母双方经常吵架或者有一方是过于焦虑的人, 孩子也会由于过度焦虑而出现咬手指,吃手的习惯,所以,不管是哪个原因,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吃手,而是改变成人自己的状况。

在孩子6-12个月的时候,是处于手臂发育的敏感期

这个时候是宝宝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的时候,妈妈们会发现孩子会喜欢抓东西,也喜欢扔东西,这个时候不用管制宝宝这个行为,让他仍个够。不过要将易碎品及危险物品远离宝宝的身边,可以给纸巾、帆布图书等。这个时期如果过于限制,会限制孩子认识事物,孩子学习能力各方面会有偏差。

在孩子1.5岁-2.5岁的时候是处于语言敏感期,(0-6个月是语言感知阶段、7-10个月是语言理解阶段,11-18个月是语言口语表达阶段)

这期间宝宝对语言特别敏感,开始喜欢模仿各种声音,重复别人的话,学着打电话等。出现了这些现象说明宝宝进入了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里我可以先和大家分享一个事例,有位妈妈在孩子更早的学习语言,就抱着孩子指着灯在孩子面前不断的说灯,指完以后由不断的指着书说书书,但是宝宝就是一直不肯说,有一天,孩子突然指着天空在那里蹬脚,然后那位妈妈就说天,孩子居然也跟着说天。其实孩子是需要不断的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认识事物,词语清晰了感觉,强化了感觉。及时通过之前的方法孩子学习到了事物的名词,但是却缺少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思维能力。

建议:从宝宝出生开始,我们就应该尽量多的与宝宝交流。尽量用轻柔缓慢的语速告诉宝宝你在做什么、周围有什么、接触到的事物叫什么、有什么特征等。虽然宝宝还听不懂,但是这样早期的语言刺激有助于促进语言中枢神经和大脑的发育。总之,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变成话痨。到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讲故事、读诗词、童谣、唱歌等方式增加孩子的词汇量。部分孩子在这个时期可能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孩子现在处于掌握词语词汇的阶段,思维往往快于语言的表达,所以出现口吃是有可能的,这个时候不要急躁也不要取笑孩子的口吃,不要故意重复他的错误,而是给予正确的示范。多给予安慰和鼓励,指导孩子说话时放慢速度,降低音量,从容不迫地讲,引导孩子树立自信心

在孩子1岁6个月-3岁的时候,是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

宝宝到了这个时候,会忽然变得“很不听话”,大人说什么TA都会说“不”!而且,忽然变得很抠门,什么东西都会说“这是我的,不给你吃”;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拒绝别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吃自己的东西,如果家长强行把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就会大哭不止。

建议:当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到来,拒绝将“我的”东西和别人分享时,家长不要以为这是自私的表现,没必要从道德的层面对孩子进行批判和管教,更不能责备他们,强迫孩子分享,或者给孩子贴上“小气鬼”的标签。让孩子学会分享的前提是让他首先体验到拥有。当建议孩子和别人分享玩具的时候,要加上“他玩一会就会还给你”,或者用别的玩具和孩子进行交换,但要经过孩子的允许。一般孩子5岁左右会乐于主动和别人分享。这时候要保护好孩子的自我意识发育,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孩子在2-3岁的时候,处于肛门的发展期

这个时候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而获取快感。所以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孩子而言是重要关键。如果这一时期,强迫孩子排便,或者对时间、卫生要求过于严格,或者过分强调卫生等,可能致使出现极度吝啬、保守,甚至会出现强迫型人格障碍,比如过于关注整洁或者排斥整洁,总是邋里邋遢的。如果不加以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肮脏、浪费、凶暴等特质。

这里给大家举个经典案例,就是有位奶奶比较疼孙子,有一天在逗玩的时候不小心舔到孩子的小鸡鸡,然后孩子就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奶奶也没见过孩子有那么开心的时刻,所以后来就一直通过这种方式去逗笑,等孩子上到小学了还维持这个这个习惯,后来孩子中学没读完就辍学还走上了犯罪道理,所以在孩子处于肛门发展期时要适当的控制,要善于观察宝宝的排便信号,通常小脸会憋得通红,不时有用力的迹象;玩得好好的,突然不动了,开始愣神;和妈妈游戏时,忽然不配合妈妈的动作;小肚子硬硬的,两腿挺得直直。这些都是宝宝想要大便的信号。在想要尿尿前,宝宝也会发出一些信号:莫明其妙地打尿颤;睡梦中突然扭动身体。

精彩问答

知识渊博的雅米妈很耐心了回答了大家所有的问题,包括一些宝宝喂养和健康方面的问题,这里为了契合主题,我们只截取了关于宝宝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

1、孩子长大后不喜欢说话了,不知道应该如何沟通

首先要了解她喜欢的话题,每个人聊自己喜欢的话题是都会滔滔不绝的,宝宝说话的时候,最好对视着他,不要打断他,让他感觉到你是真心想和他聊聊天,即使说错话了也不要笑话或者强调孩子的错误,这样会磨灭孩子说话的欲望,尽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多关心了解宝宝内心的真是想法,多带宝宝出去和周边的小朋友玩。

2、怎么引导孩子从小培养好习惯

我个人觉得首先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做到,却要孩子做到,那孩子肯定会困惑“为什么妈妈都做不到,却要我做,这不公平”,其次习惯培养要找好突破口,要在宝宝心情愉快的时候培养,最后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宝宝慢慢培养好的习惯,当然孩子做到的时候要及时鼓励。

3、孩子三岁,好像没有和人交流的意识,叫他也不答应,遇到陌生人跟他说话更是一声不吭。该怎么做?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都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妈妈不要强迫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榜样,进步一次,表扬一次,不断强化她。不要期望一次两次就会有很大改变,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的进步。

4、1岁8个月很调皮,几乎听不入父母的话,不顺他意就大哭大闹?

两岁,正是孩子最皮的阶段,他们很想自主,可是能力又不够。他们很喜欢探索,可又不听妈妈的话。他们希望妈妈及时保护他们,可又想摆脱妈妈的监视和控制。所以就容易发脾气,这个是属于该阶段的正常的心理特点。如果孩子是因为好奇心驱使,正在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探索精神,家长就要顺势引导,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新的知识,并允许孩子犯错误。如果是孩子任性、故意捣乱、不遵守规则的话,建议冷处理,对他的行为不理不睬。当他的执拗情绪冷静下来后,再跟他讲道理。如果孩子的逆反行为可能会造成恶劣的后果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那么就需要采取惩罚的办法,每次惩罚最好能够做到刻骨铭心,让他永远记住。

关于孩子情绪管理方面的,这里介绍《生气的亚瑟》、《再见,坏脾气——格蕾西篇》两本图书,建议大家可以看看

5、一岁九个月的男孩子还总是尿裤子,有尿意完全不跟大人说,怎样教他都不听,应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一是孩子没有养成说的习惯,大人要帮助孩子养成,要在孩子尿裤子时,让他摸一下裤子湿漉漉的,并告诉他:你看裤子尿湿了,多冷,多不舒服啊,尿尿的时候要跟妈妈说“尿尿”,这么说会加深孩子的记忆,而且要天天说次次说,提醒得孩子多了,他会记住这句话,形成条件反射。有时候,孩子玩的高兴了,也会忘记说就尿了,大人也要在孩子忘记的时候,去问一下孩子“宝贝,你尿不?”,他会说尿,也对他形成习惯有好处。二是要多诱哄,大人不要急躁,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生气或挫败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很敏感的,也会察言观色,大人越急躁,孩子反而出错,孩子贪玩时常就忘了大小便,适时提醒,不要太频繁。

6、我的小孩今天七岁了,在家特别皮,好动,又很容易哭,而且注意力无法集中,可到了外面却胆子很小,很怕生和害羞,老是躲角落里,应该怎么办,谢谢

虽然7岁左右是孩子喜欢独处的年龄,你叮嘱他做什么事,明明答应你,到头来却又忘记了。但是这个年龄害怕与外人交谈说明孩子缺乏安全感及人际交往能力不佳,家庭是他最熟悉的,是他感觉最安全的,所以他能在他熟悉的人面前更能放开自己。而当他面对外部陌生的环境时,他会害怕,会去试探,会“畏畏缩缩”。

这个时候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如何在陌生的环境制造交流愉快的氛围,教会孩子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方式方法,学会熟悉环境。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要要求过高适当的鼓励,给足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

7、请问一下,我家宝3岁4个月了,最近老是早上起床就找零食或者水果吃,以前都是起床就先喝水的,说她她也听不进去,还老爱打妹妹,妹妹一接近她或者碰她她就生气

首先妈妈平时要多表现出对姐姐的关心,不要让姐姐感受到有了妹妹,妈妈就不疼姐姐的感觉,平时多与孩子互动,正餐尽量吃饱,如果是对零食比较偏好的,建议少给零食。

8、请问宝宝五个多月要把尿吗?还有怎么培养定时吃饭的习惯。谢谢!

建议才5个月的宝宝就不要给他把尿了,等到宝宝2岁左右再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二便前告诉妈妈,定时吃饭的习惯最主要还是妈妈要定时喂养,减少两餐之间的零食、水果等摄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后,家长应该怎么做?
抓住这几个大脑发育关键期,让聪明宝宝赢在起跑线!
万字干货,0-3岁宝宝的8大敏感期特点及应对方法,建议收藏!
二岁以内的宝宝,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说话?
关于孩子语言发育,你需要了解这些
图文并茂!深度编辑!详解0-9岁儿童的31个敏感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