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医三院产妇之死,“漏诊”到底存不存在?



北医三院妇产科孕妇死亡事件在互联网不断发酵,引起了很广泛的讨论。很多粉丝后台留言,让我也写写此事。这次事件主要涉及妇产科和心内科两个专业,对我来说都不熟悉,关于病情已经有了很多很好的文章,我就不再写了。写一些相关的感受吧。

先简单梳理一下这一事件,给不太了解的人看

  • 2015年12月28日,中科院理化所研究人员杨某因妊高症合并子痫前期,住进北医三院产科。

  • 2016年1月11日,杨某突发呼吸心跳暂停,抢救无效死亡。

  • 2016年1月13日,死者家属与北医三院产科发生冲突。

  • 2016年1月14日,中科院理化所向北医三院发出红头公函,要求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

  • 2016年1月16日,北医三院官方回应,死因初步判断为主动脉夹层破裂。

第一感受: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多

我很认真地看了很多评论、回帖,最大的感受就是:公众的医学素养越来越高,高质量科普文章也越来越及时、影响越来越大。

回想几年前,湖南郴州一位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当时新闻下的评论都是一边倒的“无良医生”“砍死活该”,偶有科普羊水栓塞的文章,也被淹没在谩骂的口水中。

如今的情况和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大家普遍都可以理解:

  • 妊高症合并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率极高,抢救不过来不是医生的责任;

  • 中科院发公函给医院施压的行为,是不理性且不应该的。

不过,我仔细看了死者丈夫的申诉书,突然心里生出这样一种不安:

如果是我管的肝胆外科的病人,发生胸痛后,我能不能想到主动脉夹层?

老实讲,在这件事之前,我可能也想不到。

申诉书中写道,死者11日凌晨00:25感到胸痛,7:45呼吸心跳骤停,中间请内科会诊,检查了胆囊、肾脏等,均未见异常。但没有做心脏相关检查。

死者丈夫据此认为,北医三院产科存在漏诊。

真的可以这样判断吗?

主动脉夹层的年发病率约为5/10万到10/10万,最为凶险的妊娠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为4/100万。

相比之下,其他致命的妊娠并发症发病率如下

  • 胎盘早剥:0.46%~2.1%

  • 羊水栓塞:4/10万~6/10万

  • 脑卒中:10/10万~20/10万

  • 急性胰腺炎:1.47/1万

以上属于比较常见的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发病率都是主动脉夹层的10倍以上。

当患者发生不适,尤其是胸腹疼痛这样非典型的不适,产科医生首先要排除发病率较高的常见并发症,而对于主动脉夹层这种极罕见的并发症,要求产科医生一一排查,是有些苛刻了。

但是,如果患者住院的科室是心内科,是不是能更早考虑到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可是,产妇当然要住在产科了,这是毫无争议的啊!

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

医生越专越好,还是越全面越好?

在这个案例中,大家一定会认为,医生当然是越全面越好,产科医生最好也精通心内、神内、消化内的知识,这样才更能准确诊断相关并发症。

可是,如果产妇发生了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产科专门的并发症,此时一个各科都待过几年的全科医生,必然没有一个产科深耕多年的专科医生专业。

目前,医学大的发展的方向还是专业细分。比如我的专业——肝胆外科,它属于第四级学科,上面的第三级学科是普通外科学,第二级学科是外科学,第一级学科是临床医学。有些超大型医院,肝胆外科下面还有一级——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

分工细化的好处在于:医生专门研究1-2个器官的各种疾病和相关手术,自然经验丰富、手术漂亮。

但它的局限也很明显:在这几个器官之外,医生的了解非常有限。尤其是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别说妇产科这种在二级学科就分开的科目,就是同为普外科下的胃肠、甲乳外科,我的了解都十分有限。

记得读博时,我在临床病区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转到肝胆外科ICU学习,才发现,自己在本科室围手术期管理上知识十分欠缺,看心电监护的能力比不上经验丰富的护士。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本专业之外、同时极少见的并发症,要求医生准确诊断,是不太可能的。

卫计委不是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出台了规范化培训制度,简单说就是医学生毕业后,要花2-3年时间在医院各个科室轮转,甚至主治医师也要必须规范化轮转培训2-4年,才能晋升副主任级别医师。

但是,妇产科现在是什么情况?2016年刚开头,各大医院妇产科已经打出了告示:2016年孕妇建档预约满!产科已经人手不足,再让主治医师去别的科轮转,产妇找谁生孩子?

试想,如果产科医生多一些,每个产科医生没有这么忙,手头管的产妇不多,TA能有多余的时间去看看别的科的文章、去跟别的科室交流,或许TA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时能够救人一命。

但正因为产科人手不足,发生了这种小概率事件,然后被医闹推上风口浪尖,导致想学产科/学医的人更少,未来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会越来越高。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产科医生诊断不了主动脉夹层,但能不能请心内科会诊?

首先,要请心内科医生,也得判断出病因来自心脏,妊娠患者胸腹痛症状确实不典型。

其次,要确诊主动脉夹层,最有效的是血管造影和动脉CT(心电图看不出来,B超有机会看出来,但漏诊率超过一半),这两种检查对胎儿都有影响。

现在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会认为给杨某做血管造影或动脉CT都是有必要的,但在确诊前,在病因不明且发生率极低的前提下,要不要冒这个风险?恐怕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如果做了CT,患者没有心脏问题,可将来胎儿发生问题,家属会不会来问责医院?

以上就是我对北医三院事件的思考。这一事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医疗纠纷,二是扰乱医疗秩序,这两方面都应该体现法治精神。

事件调查尚未结束,如果最终判定北医三院有责任,我非常支持家属走法律途径获得赔偿,其他医院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但如果调查结果跟现有的信息没有出入,我不认为北医三院产科要背上“漏诊”“误诊”的罪名。不管死者来自中科院、法院还是国务院,医院和医生都不应该为她的身份多负一分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严防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主动脉夹层
危及产妇生命疾病排行榜,“主动脉夹层破裂”都排不上号!
介入医生笔记│可敬的产科医生,其实您可以不用“浴血奋战”!
产科临床思路与沟通技巧
羊水栓塞 产妇的“鬼门关”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医生要洗手”的人,死前曾被残忍殴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