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用心学习,快速成长
劳动模范,一个所有工人师傅都向往的称号,我也不例外。我叫张广磊,当戴着大红花站在领奖台上时,我为自己所干的这份工作而骄傲。

1996年,从技校毕业的我来到一拖,成为齿轮厂的一名车工。凭借着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上进入岗位后师傅传授的经验,我逐渐对自己的岗位熟悉起来,不仅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时不时还有些“创新”。

2005年,公司举办了首届职工技术比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报名参加了比赛,没想到竟然获得了车工比赛的第7名。因此,我被评选为公司车工技师,这也让我成为齿轮厂最年轻的车工技师。

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到磨工岗位。在这里,遇到了我职业生涯中十分感激的一位师傅——姜国才。来到磨工岗位,姜国才师傅不仅毫无保留地把他掌握的技能和经验教给了我。最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一个道理——用心做事,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这也成为我一直以来的工作准则。

为了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除了认真跟着姜国才师傅学习,我还利用一切机会提升自己。白天,在正常生产外,我利用中午时间研究工艺和加工技巧,下了班我也经常待在厂里,和其他师傅们一起对一些复杂工件的加工方法、精度保证进行研究分析。

就这样,仅用了两年时间,我就取得了磨工高级工的资质,又用了两年,我考取了磨工技师,成为当时齿轮厂独一无二的“双料技师”。

用心思考,办法总比困难多
11年,我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那一年,我从一名一线操作工成为了小齿车间的一名班组长,踏上最基层的管理岗位。那个时候的我只知道干好自己的活,对于管理什么也不懂。尽管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小齿车间磨工组作为车间生产工序最末端的一个班组,承担着车间80%的热后加工任务及95%的成品产出任务,而小齿车间又处于产能提升阶段,这对班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面对此情,在车间领导的带领下,我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路。我的一项挑战是熟悉车间190多种常加工工件的工艺路线和技术要求,要知道以前我加工的零件不超过20种。看着相似度极高的零件,我只能一点点开始熟悉每一种零件和工艺路线,凭着一股韧劲和当操作工的经验,我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车间零件的基本情况。

我的第二个挑战发生在车间要提升产能的时候。我所在的班组设备不算多,一共有9台,人员只有18名。起初,依靠这样的设备和人员配置,完成车间五六万件的成品任务没有问题。但随着成品产能的不断提升,原有的管理和生产方式越来越难跟上新的生产节拍。在这样的情况下,车间还进行了人员缩减,到2015年只剩下13人。

产能提升、人员减少,该怎么办才能在现有条件下满足生产需要呢?为了这个问题我苦恼过、焦虑过,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法的。于是,我开始进一步熟悉车间的人员和设备,通过对人、机、料、法、环、测等多种因素的深入分析,最大化地释放产能,提升班产量,让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用心待人,掌握工作主动权
人,作为生产的最基本单元,在生产中起着重大作用。只有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内外部市场,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培养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为了掌握班组每个员工的真实情况,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我对磨工组13名员工进行了仔细分析。针对他们不同的年龄、学历、性格等特点,我对他们有了新的“想法”。 对高学历人员,我结合他们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采取学中干、干中学,把一些新产品交给他们加工,启发他们不断拓展思路,探索加工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际操作中验证效果;对老员工,我采取以学为主、学中规范干的方法,让他们主要承接常规性产品的加工,在提高品质效率上,利用他们操作经验丰富的特点,优化工艺和加工方法;对青工,我则充分发挥他们记忆力好、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采取以干为主,干中消化吸收培训内容,把常规产品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交给他们,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摸索、积累实践经验,促使他们快速成长。

除了在工作中尽量给予他们支持外,在生活中我也尽可能给予他们关心。对家里人身体不好,或是有孩子上学经济困难的员工,我会时常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并通过车间、分厂帮他们申请更多的帮助。就这样,班组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大家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目前,磨工组13名员工中,有6人具备4个岗位操作证,成为班组内的“全线通”;7人掌握了3种以上操作技能,复合工种率达到100%。在齿轮厂第二届磨工技术比武中,青工王蔚华取得外圆磨第一、韩磊取得内圆磨第二的成绩,整个磨齿组还取得了团体第二的好成绩。
用心创新,问题迎刃而解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产能提升的重要武器。近几年,我陆续提出并解决了十多种产品的加工难题,使其效率或质量大大提升。动力换挡、动力换向产品是公司产品转型升级的重点产品,其中“LF904系列产品内孔磨削”项目又是动力换挡、动力换向重点工程中的重点,面对该产品在热后试验加工中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现状,我和车间的技术员、班组成员多次研究讨论。经过论证,我们大胆改变加工方式,经过一系列的夹具设计制作、数据跟踪验证等,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加工后的产品完全满足工艺要求。投入生产后,班产由原来的20件提升为40件,品质稳定性由82%提升到98%。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齿轮磨削加工开辟了新途径,该项目也获得了齿轮厂2015年三季度“双创”优秀项目,并被列为公司先进操作法入选项目。

另一个重要项目是改变了部分薄壁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为了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班产量的目的,我决定在不改变原有加工原理的情况下,采用阶台式锥度芯轴,使一次装夹由1件提高到4件。该方法使用后,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目前,该加工方法已纳入工艺,并广泛推广应用。

一个人的提升不算提升,为鼓励团队创新,我在磨工组内部建立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实现了由个人创新向团队创新的转变。仅2015年,磨工组13名员工申报实施团队创新项目就有28项,同比提高40%,先后改进了LF904等五大系列产品的热后磨削加工方法,开拓了内圆磨削加工的新思路,并推广应用到法国车等13个品种,效率平均提升40%,合格率提升80%。
不吝于付出,才能有所收获
自从当上班组长,我的工作和现场的每一个环节联系的更加紧密。从零件的热回,到现场加工,再到成品入库,每天在现场我都要走近20000步,大约有12公里。我的状态对班组成员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班组员工普遍呈生产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就这样,大家一起努力,小齿车间的成品产能不断提升,2015年3月创下月产成品15.2万件的历史纪录,8月产品增加值突破470万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车间纪录一次次被刷新,我也收获了不少荣誉,面对这些成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2015年8月,作为一拖集团公司五位班组长代表之一,我到国机集团总部进行了一周的班组长培训。日常在班组管理中产生的一些困惑与迷茫,在这里得到了答案与指导,并且顺利取得了结业证书。

一拖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舰,我是这艘巨舰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一个,但我希望凭着我用心做事,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态度,能够成为这艘巨舰航行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车间管理方法全集
车间班组长工作职责
生产部管理规章制度
从下料到成品——这可能是最完整的齿轮加工视频了!
车间安全班组获奖感言
产能计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