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卜天:为什么创新在古代属于违法行为?

文 / 张卜天(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创新”现在是一个特别时髦的词。作为一个不太懂高科技的人,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普通人应该如何面对当今人人追求创新、追求前沿的浪潮。我之前也不是完全不懂科技,我是学物理出身的,后来转到哲学。做哲学本能地就希望退后一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审视一下事情的来源是什么,是怎样从无到有的。我天然比较喜欢古代的东西,但不是因为不关心现代,而恰恰是因为关心现代——我想知道现代的东西是怎么来的。

我们从来没有听过古代提倡创新。我们现在提到创新就是科技创新,指的都是值得褒奖的好事情。可能一般人会觉得,古人不提倡创新是因为古代科学不够发达,人们意识不到创新。其实,创新在古代有着不同的含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贬义词,甚至被官方禁止,一直到19世纪,其正面意义才被大众接受。在古希腊时期,“创新”主要是政治概念,人们认为创新是对政治稳定的破坏。后来通过基督教和宗教改革,“创新”第一次进入公共话语,但主要还是一个贬义词。法国大革命之后,“创新”从负面变成了正面,是实现政治和社会目标的工具。到了20世纪,“创新”获得进一步推广,在技术领域尤为重要。

我们先从古希腊时期讲起。“创新”源于古希腊语,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主要应用于政治层面。那时候它指的是政治,意思是“在业已确立的制度和秩序当中引入变化”。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有三种正确的政体: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寡头制和民主制的合体,因为它是稳定的。希腊人将社会制度的稳定性视作第一位。但亚里士多德并不是完全排斥变化,他也强调改革,但不叫“创新”。这种改革强调渐进,而不是极端的革命。这条中道原则,后来成为从宗教改革到19世纪反对创新的主要理由。

从罗马到中世纪时期,拉丁语都把“创新”这个希腊词译成“innovo”,在政治上主要沿用古希腊的负面含义。但与此同时,“创新”有了一点正面含义:主要是在诗歌和宗教上,指的是“回归和恢复到原初的状况”。我们现在认为,创新主要是把新东西引进来,但是在中世纪的时候,这个词依然没有“引进新东西”的意思,而是指“回归或者恢复”。在拉丁文圣经中,“创新”主要指“心灵和精神的重生”。这种“回归、恢复”的含义一直沿用至宗教改革时期,也就是16、17世纪。那时“创新”已成为一项罪名,很多人仍会以“只是回到过去而非创新”来为自己辩护。之后“创新”得以应用于法律领域:面对教会中出现的问题,教皇要定期“创新”,即恢复原来充满权威的法令。

在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创新等同于异端,这是“创新”一词最具贬义的时期。1548年,英王爱德华六世颁布《反创新者宣言》。到了17世纪中叶,英国对创新的负面看法达到顶峰:创新被视作“背离英国国教教义,欲重返天主教”。在16、17世纪,“创新”基本上是“异端”的代名词。“异端”的英文是“heresy”,它来自希腊词“Haeresis”,是“选择”的意思。人如果不遵守现成的宗教规定,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那就是异端。这个时候,创新又有新的负面含义,就是突然的、暴力的、革命的、有计划的——这里的“有计划”特指一种阴谋。

到了19世纪,“创新”的含义开始由负面转向正面,出现了“社会创新”一词,用来讽刺社会主义者。当时很多人对社会创新持怀疑态度,认为社会创新会剥夺人的私有时间。而在另一些人看来,社会创新有了更正面的含义,主要指政府改善社会条件和物质福利发起的社会改革。法国大革命之后,“创新”和“革命”越来越被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带有“革命”的含义。许多人因此赞美创新,开始认为对创新进行责备是一种偏见,由此创新开始走向辉煌的时代。可以说,在“创新”含义的演化史上,19世纪是个转折点,且和法国大革命关系最大。

对“创新”概念进行重构的核心是其被理解成“进步”(progress)和“功用”(utility)。创新作为功用,使人们从关注过去和现在转向了关注未来。创新有助于建立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创新不是有害的,而是有用的,能够改善社会和政治状况。相应地,“创新”也被理解为人的“进步”。“progress”的本意是指“个人朝着智慧和德性的目标自然地发展变化”。然而19世纪之后,“进步”的主要含义变成了“无数个人对知识和物质的积累性贡献”,“进步”从个人的事情变成了集体的事情。

在19世纪之前,创新和科学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从19世纪开始,发明家才开始使用“创新”这个词,提创新主要是强调自己的发明值得认可。科学中的创新主要指把科学方法引入到实用的生产创造中。这样的创新有两个特征:一是实用,二是实践要遵循科学原则。到了20世纪,创新开始强调市场、技术、公司和产品,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概念,涉及组织、宗教、政治、教育、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此时的创新指的就是技术创新,之前提到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创新、社会创新和文化创新都居于次要地位。

20世纪之后,常见的对“创新”的研究有几个特点。第一,创新是规范性的,大家认为创新总是好的,很少有人质疑究竟什么是创新。第二,创新是施事性的,我说一个东西是创新的,你要马上做出来,创新是以政治政策为导向的。第三,创新是乌托邦性的,一提到有什么社会问题或经济问题,我们就认为要通过创新来解决。创新成为一个能够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万灵药,似乎通过创新就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社会。第四,以产业市场为中心,创新是技术发明的商业化。如果不投入市场,发明就不是创新。所以创新是由社会需求驱动的,而不是由科学驱动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了一个有魔力的词,“追求创新”成了一句口号。也许我们恰恰应该反思,今天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倡创新。

(原载于《信睿周报》第三期,有删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世纪的远与近
中世纪西欧封建教皇专制统治是如何衰落的?
临床心理学|宗教的临床
张卜天:为什么古人不喜欢创新? | @2050大会
让宗教与科学,齐头并进
“日薄西山,薄暮冥冥”,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为何会逐步凋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