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敲字
userphoto

2015.05.17

关注
敲=攴+高。
形声。字从攴(pū),从高,高亦声。“攴”指“击打”。“高”意为“上表面”、“上面”。“高”与“攴”联合起来表示“击打(鼓的)上表面”。

本义:击打朝天鼓。引申义:击打。说明:朝天鼓只有一个鼓面,鼓面朝天。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城楼、城墙。,篆文

高,城墙
攴,持械撞击),表示在城墙上持械撞击。造字本义:动词,城墙上的卫兵持械从上往下打杀攀墙攻城的敌军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人称拔城夺邑为“,称守城御敌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敲,橫擿也。从攴,高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敲,横扫攻击。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高”作声旁。


敲门就进去

一个女孩经历了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成功的入口,她非常的迷茫,心情也很低落。

有一次,她去英国旅游,在伦敦市政厅参观的时候,因为在外国游玩的原因,兴致非常高涨,开心漫游。在市长办公室门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门,谁知道,一个壮实威严的保镖还是保安走了出来,惊问道:“小姐,我能帮你什么吗?”她马上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思考了一会儿,心想,既然敲了门,那就进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对保镖说:“我能进去看看市长吗?”

壮汉保镖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说道:“可以啊,不过,你得稍等片刻。”随后,他用监视器和市长通话,联系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不一会儿,那个看上去胖胖的市长,大腹地走了出来,很高兴地和她一起拍照、聊天、像一对认识很久的忘年之交。

那一次旅行,她特别开心,心情很好。

结束了英国之行后,她自己悟出了一个理:敲门就进去。明白这个理之后,她顺着其径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最后在职场上终于找到成功的入口,成为国内某知名证券公司银行部的经理。

她就是央视《说名牌》双胞胎美女主持人之一马嵘乔。

敲门就进去,是一种难得的勇气精神,有时候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门砖。不少人在敲响一扇门之后,心里便忐忑不安,信心全无,进而转身离去,到最后或许是一种遗憾。


既然敲了门,既然已经摆在面前,为何不迈开步子进去呢?长此以往,机会只在眼前闪现片刻,即消失得无影无踪,成功的入口永远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长时间的坚持,固然重要,但接近终点时,片刻的决断,往往是显得更为重要和珍贵。我们也许有长途跋涉的勇气,有长期吃苦的准备,但有时,缺乏的正是敲门就进去的精神。


明代著名谋臣刘伯温隐居青田山时,乡邻闻知他过人的才智,有什么疑难问题便时常向他讨教。有次一位姓孟的肉贩向他诉苦:有地痞恶霸屡屡骚扰,来了就得给肉给钱,否则肉摊生意就被搅黄了。刘伯温问清情况后,告诉他不能忍气吞声,不妨准备快刀,下回地痞再来捣乱,就亮刀对抗。只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谅他们也不敢再来捣乱。孟姓肉贩果真回去准备了两把长刀,磨得雪亮。地痞又来勒索时,他拿出长刀冲上前去,喊道:“老子跟你们拼了!”那几个混混见势不妙,落荒而逃。以后再不敢到肉摊寻衅了。

另有一位王姓菜贩也来向刘伯温求助,说有地痞常来为难他,索要保护费。刘伯温详细了解后告诉他,万事和为贵,不如请这些人吃餐饭,届时把王家亲戚多叫一些来作陪。王姓菜贩依言请这些滋事者吃饭,并邀来族中有身份的一帮宗亲帮忙敬酒,恳请“多多关照”。那伙人见王姓宗族人多势众,自己讨不到什么便宜,也就顺坡下驴,此后不再来捣乱了。

同样是被敲诈,刘伯温给两位商贩出的招数全然不同。他的随侍童子很纳闷,便好奇地向老师请教。刘伯温从容揭开了谜底。

他说,孟姓在这里属小姓,势单力薄,再怎么讨好对方,都难逃被欺负的困境,不如放手一搏。小流氓本只是虚张声势,拣软杮子捏,商贩如果发狠还击,拔刀相向。对方欺软怕硬,就会知难而退,这就是邪不胜正。

而王姓是大族,把族人叫出来为自己站台撑腰,无形中是在向对方施压,自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何泽慧一丝不苟地敲钟

“文革”期间,中国科学院的很多科学家都被下放到陕西合阳的“五七干校”劳动,其中有一位50多岁的女科学家,因身材娇小、不适合干田里的活,干校就分配她负责敲钟报时。

敲钟的频率,要求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每隔半小时敲一次钟。这个活看起来轻松容易,其实枯燥无味,试想:在长达15个小时的时间内,大脑得一直想着这个事儿,心中的弦总是绷得紧紧的,生怕一时疏忽错过了敲钟时间,精神难免会有些紧张。再说,每天都要不断地重复这个单调的动作,内心容易产生厌倦感。

但這位女科学家敲钟的态度却非常认真,她一丝不苟地去做这项工作,总是在规定的时间把钟敲响,为周围的人们报时。几个月后,方圆几十里的老乡就传开了:“干校老太太敲的钟,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时一样准!每天早6点到晚9点,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整点报时的'嘟声响起时,干校的钟声总是同时敲响,分秒不差。”

那么,这位敲钟报时的女科学家是谁呢?她就是著名物理学家、时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的何泽慧女士。

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被下放到条件艰苦的农村从事劳动,要是一般人心态早就失去平衡了,可能会抱着混一天算一天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但何泽慧女士却不是这样,即使面对不重要的敲钟报时工作,她也认真对待,把钟敲得跟广播电台的报时一样准确。难怪她在学术上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呢!科学研究,需要的不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吗?

这是清华子弟张克澄在《大家小絮——风骨清华人》一书中记述的一段往事。“文革”结束后,何泽慧女士回到中科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张克澄经常到她家去串门儿。他在书中写道:“向何老求证敲钟故事,没想到她淡淡一笑,微微一挥手,说道:'你也听说了?这有什么呀,我们做实验都是按毫秒、微秒计算,敲钟是秒级的,这都敲不准,我算什么呀?原来她老人家是把敲钟当作实验,一丝不苟地履行着科学家的职责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上“倒退”最快的国家:从发达国家到一贫如洗,只用5年时间
关于祖国的88个小常识
看懂这10个问答,你的人生会轻松很多|2023年终人生问答
男人成功的秘诀
国家公务员行政级别划分
摄影:2024年上元节期间灯会(3)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