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字
 

  

  

zhōng

〈名〉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造字本义: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

中,和也。——《说文

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

白话版《说文解字》: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作字根。中间的一竖“丨”,表示上下贯通

內也。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內之譌。入部曰。內者,入也。入者,內也。然則中者,別於外之辭也。别於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 



最早见于甲骨文,为象形字 ,一说指事字 。其形体像竖立的一面旗帜,上下各两条旗斿向左飘动,方口表示中间。金文旗斿向右。小篆省掉旗斿,隶变后楷书写作"中"。原意指竖立"中"这种带旒之旗,来测定风向,表示中间,引申为内、里、中心之义,又引申为一半、中介、得当、符合等义。



中国为什么叫“中华”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这个词由来已久。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因建都在黄河流域的中部,“四夷环绕”,也就是周围有不同的民族环绕着,所以当时华夏先民自称“中华”,意思是我是居于中原的华夏族。“中华”两个字,“中”是指处在四方之中,我们在中间,别人在四周。“华”是指有文化的族群。

在《春秋左传正义》一书中,唐朝学士孔颖达这样解释“华夏”两字:“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的礼仪体系非常庞大,所以称为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穿的衣服非常华美。后来,“中华”这个词逐渐变成了“华夏”的同义词。

唐朝永徽四年(653年)颁行了由长孙无忌领衔撰写的《唐律疏议》一书。后人在此书释文中对“中华”一词做了解释,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亲身感受从先王流传下来的教化,这个民族穿着讲究,以忠孝、仁爱为习俗,处世崇尚礼仪,所以中国叫作中华。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华”两个字,“中”,的意思是四方之中,我在中间;“华”的本意是光辉、有文采,蕴含着文化的发达。由此可知, 从古代以来到近代,我们讲的“中华”都不是以肤色、体质或血缘等方面来进行民族区分,它展现的其实是文化层面的不同。以华自称,也表达了一种文化上的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场口
死字旗
大名鼎鼎的“死字旗”
十六字令---旗三首
穴法求真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