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吃补肾熟吃健脾,家中常备这一果,身体发虚也不愁!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天气变冷之后,要说什么吃的最能抚慰我们的“身心”,糖炒栗子绝对是位居前三的。

毕竟,对不少人来说,秋天就是“糖炒栗子”的味道……


不过,还是要提醒下大家,糖炒栗子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额外的糖,所以食用得适量。

板栗除了味道好,实际上还是物美价廉、富有营养的滋补美食。在我国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还有“人参果”之称。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之功。

  • 《本草纲目》载:“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肾主大便,栗能主肾”;
  • 《名医别录》载:栗子“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
  • 《千金·食治》载:栗子“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那么板栗的养生功效都有啥?生吃还是熟吃好?一起来了解吧!

强骨骼
中医认为,栗子有健脾补肝、强身壮骨的功效,对肾虚效果也很不错,特别是老人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食用。

补脾虚
对于大病初愈的病人、生完小孩的产妇、身体柔弱的人可以多吃点小鸡炖栗子,有补虚、健脾、和胃的作用。

防肾虚
前列腺的功能和所在区域,隶属于中医的肝肾系统。唐代孙思邈称栗子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前列腺体积较小,外形如同一个倒放的栗子,而在前列腺问题的早期,也是可以通过嚼服生栗子来缓解不适的。

治咳嗽
栗子能缓解气虚所带来的久咳。

做法:用鲜栗子60克,瘦猪肉适量,生姜数片,共炖食,每日1次。

治跌打伤
生栗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脓毒的作用。

补胃肠
栗子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板栗生吃还是熟吃好?


01
生吃补肾
栗子生吃有下气、补益作用,能调气,止吐血、鼻出血、便血,一切血证皆可用。

中老年人若养成每日吃风干的生板栗的习惯,可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肾虚、腰酸腿疼的目的。

建议中老年人每日早晚,各吃生板栗3~4枚,把栗子放在口中细细嚼碎,至口感无渣成为浆液时,一点点咽下去,能使保健效果最大化。


02
熟吃健脾
熟食板栗能缓解脾虚。

将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的儿童,以增加食欲,调理肠胃。

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早日康复,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

板栗的花样吃法

除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糖炒栗子,板栗还可以生食、蒸食、煮食,或用栗子粉制各种糕点,还可与其他食材搭配做成各种香气四溢的美味佳肴。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板栗保健食疗药膳。

01

栗子粳米粥

材料:栗子50克(去壳,下同),粳米100克。

做法:两者洗净,加水(适量,下同)煮成粥,用白糖或油盐调味即成,可作早晚餐温食。

此粥健脾养胃、强筋补肾,尤宜于老年人机能退化(肾虚)所致的胃纳不佳、腰酸背痛、下肢无力、步履蹒跚及脾虚泄泻等症。

02

栗子炖母鸡

材料:栗子150克,母鸡1只(约1500克),姜片20克,葱段30克。

做法:鸡去毛脏,洗净切块,入砂锅加水烧沸,撇净浮沫;再放栗子、姜、葱及适量料酒,炖至栗子、鸡肉熟透,用盐调味即成。佐餐食用,每周1~2次。

此膳补益气血、强壮身体、健脑益智,尤宜于身弱乏力、记忆力不佳等症及脑力劳动者。

03

栗子核桃糊


材料:栗子40克,核桃40克,白砂糖40克。

做法:栗子炒熟与核桃仁一起捣成泥,加入白糖拌匀放入碗中,用沸水调成糊即可。当点心或早餐食用。

此糊补肝肾、壮筋骨,尤宜于肾虚性耳鸣耳聋、阳痿遗精、腰痛喘嗽等症。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不宜生吃栗子,应该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  

2.患血症者,如吐血、便血等,宜生吃栗子;  

3.小儿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

4.因板栗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糖尿病人应适量吃; 

5.无论是生吃还是炒食、煨食,均须细细咀嚼,连津液吞咽,可以达到更好的补益效果。


综合自人民健康网、养生中国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秋食板栗,生吃补肾,熟吃健脾
秋季“补肾果”
腰腿酸痛,举个“栗子”来补肾
食板栗可秋季养生
美食小筑
板栗的吃法不同,功效各异,这种吃法最养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