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张雪松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1.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有句很有名的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只不过,这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是比较晚的偈子了。这两句话在早期的敦煌本《坛经》中,写的是:“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到后期才改成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版本。

我个人认为它的意思其实没有变化,“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回到《坛经》的主旨上:“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我们看到外界事物,对于外界事物不执着、不着相,接触外界事物而不着相,即外界客体对于我们来讲,它是空的,我们要知道它的空性。

对于主体来讲是同样的。人和人的本性、本心,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它本身是空的,是无相的。

我们要达到主、客体的合一。所以说在这个意义上,“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是一个意思。

2.

无念是什么呢?

“念”就是心的一种动向,是心的一种“动”的形象。

在《六祖坛经》看来,人心确实是活动的,也是需要活动的。不能呆呆的在那里,它本身是活泼泼的。

但“念”有净念和妄念之分。

《坛经》说的“无念为宗”,不是不起念,不是终日什么都不想,像植物人一样呆坐在那里,而是说心应不起虚妄分别的念想。

不要执着于这是善、那是恶,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起分别的念想是不对的。

无相是什么呢?

无相是不具有相对的形象。

不执取对象的相对之相、差别之相,事物都是有高矮、胖瘦,有分别的,执取这些是不行的。

无住是什么呢?

无住是指没有任何执着,没有任何凝滞的这种心灵状态。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坛经》的一个纲领,也是为什么“顿悟成佛”等这些都遵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金刚经》里讲过,菩萨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菩萨与法应无所住,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声香味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是佛性所在的那个本心、真心。


我们不应该执着于任何对象,不执取任何对象,对于客体来讲,我们不执着于任何对象。

我们也不要认为有某个张三李四的主体,认为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主体。它不是老老实实安住、停留在一个地方的实体性存在,它是“无所住”的。

3.

《坛经》认为禅修中不起妄念,不作分别相,不执取任何对象,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既然外界的万事万物是性空的,客体是空寂的,而我们要达到一个主客体的合一的话,因此主体也必须是空寂的。

从主客体的空寂的基础上,来实现主客体的合一,就实现了精神的超越,也就是我们讲的顿见。

顿见你的本心、顿见你的本性,这就是能强调的禅修的根本的方法,也是顿悟的方法。

与六祖惠能观点相反的是神秀这一系,他讲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认为人的戒行、禅修都离不开心。众生的清净心是觉悟的基础。


在世俗生活当中,由于众生本有的清净心被污染心所遮蔽,显示不出来,因此不能顿悟成佛,所以它要强调“时时勤拂拭”。不断地擦拭,排除污染心的作用影响,要治服、消灭一切情欲和世俗的认识,进而显示出清净心的光明和寂净。

神秀这一系,它是一个渐悟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程序,还有一定的次第,循序渐进。

大家看《西游记》里孙悟空去西天取经的时候,要给他戴上了紧箍咒。最后西天取经成功了,他被封成“斗战胜佛”,紧箍咒就没了。

孙悟空没有紧箍咒了,他是不是又要去大闹天宫呢?不会了。

因为通过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得到了改造了。通过取经这个渐修的过程,最终得道。

紧箍咒实际上就相当于佛教的戒律惩罚等,那孙悟空最后达到了高境界,不会犯错,自然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了。

4.

那为什么我们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因为它能更好地表达“何处惹尘埃”的意思。

“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可能大家还不太好理解,因为“佛性常清净”一个很干净的东西,照样也可以惹尘埃了,有些人读了这个偈子可能还不能开悟。

改成“本来无一物”以后,大家可能就更清楚了:连我们的“心”就是那本来没有的“一物”,“心”都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还有什么东西能污染我们的心呢!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下把顿悟的意境表达得更好了,这个偈子,我认为后期的版本改写得更到位一些,更有味道一些。

文:师父曰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游记》宣示的人生哲理
【陕西】郑媛|再见西游
成佛后孙悟空的人生就圆满了吗?猴子无意中的一句话道出本心
“何处惹尘埃”,真正聪明的人,一生只修炼本心
那一丝禅意,总是蕴含无穷
自己心无所住感悟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