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概述:蒙古帝国是如何分崩离析的?

1206年,统一了蒙古草原的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并和他的子孙们几乎征服了十三世纪人口最为稠密的文明世界。对此,美国历史学家杰克·威泽弗德指出,“数十年间,蒙古军队征服的土地和人民,比罗马人花费四百年征服的还要多。”

遗憾的是,这个如日中天的庞大帝国,寿命如同昙花一般短暂。就像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所感慨的那样,“这总是蓝色天轨的习惯:当它发现一个无忧无虑的人时,它就迅速叫他死亡。”
成吉思汗的帝国
如果说,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与牢固凝聚力是帝国分崩离析的外因,那么“黄金家族”内部的残酷内斗,无疑是重要的内因之一。一般认为,蒙古帝国之所以会“一分为四”,主要与拖雷、贵由与阿里不哥三人之死息息相关。
那么问题来了,“窝里斗”是如何让庞大的蒙古帝国迅速崩溃的?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黄金家族的后裔们,互相斗得热火朝天

1

拖雷之死:帝国分裂在种子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大妃(正妻)孛儿帖所生四子,地位都十分显赫。对此,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如是写道:

成吉思汗的长妻所生下了四个儿子,犹如帝国宝座的四根台柱、汗国宫廷的四根栋梁。
他命长子术赤掌狩猎,这是蒙古人的重要游乐,很受他们的重视;他命次子察合台掌管札撒和法律,既管它的实施,又管对那些犯法者的惩处;他选择三子窝阔台来负责一切需要智力、谋略的事,治理朝政;他提拔幼子拖雷来负责军队的组织和指挥,及兵马的装备。
根据上述记录看,年纪最轻的拖雷,与三哥窝阔台分别掌有帝国的军事和政治大权,地位十分显赫。不过话说回来,或许连成吉思汗本人都没有料到,这种分权治之的安排,为帝国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漫画版的“孛儿帖与四子”
1)为什么拖雷能“监国”两年?
1227年春,处于弥留之际的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将四个儿子与诸大臣、将领们召到身边,要求他们精诚团结,坚决服从钦定的继承人窝阔台的领导。对此,《世界征服者史》中如是写道:
成吉思汗说:“若你们的愿望和你们的话是一致的,若你们的口比着你们的心,你们须立下文书:我死后你们要承认窝阔台为汗,把他的话当作肉体内的灵魂,不许更改今天当着我的面决定的事,更不许违反我的法令。”窝阔台的弟兄们遵照他的圣训,立下文书。
但结合拉施特《史集》以及《圣武亲征录》《元史》中的记载,窝阔台正式即位的时间是“已丑牛年(1229)秋八月”。也就是说,自成吉思汗去世以后,蒙古帝国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权力真空期。
细密画中的成吉思汗与诸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承担“监国”任务的正是拖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当时的蒙古社会一直存在着“幼子守灶”的传统,即幼子享有与生俱来的优先继承权。
结合各方史料看,在继承人的选择问题上,成吉思汗一直都是非常纠结的。比如《史集》中就如是写道:
成吉思汗曾在各种事情上考验过儿子们,知道他们各有所长,所以他对于大汗和大汗尊号的传授一直犹豫不决。他时而想到窝阔台合罕,时而却又想到幼子拖雷汗。因为在蒙古人中间,自古以来就有幼子掌管父亲的根本禹儿惕和家室的习俗和规矩。
细密画中的拖雷与妻子唆鲁禾帖尼
其次,拖雷麾下的军队数量强大,本人战功卓著,地位斐然。
前面提到,按照成吉思汗的安排,拖雷主要负责“军队的组织和指挥,及兵马的装备”。实际上,他曾亲口对众将士表示,“凡欲追求勇敢、荣誉、武功、降国定天下的人,就应该效力于拖雷。”
根据《史集》中的记载,在确立了窝阔台为继承人之后,成吉思汗亲口对拖雷表示:
掌管国家和大位是艰难的事,就让窝阔台掌管吧。由你来掌管我所聚集起来的禹儿惕、家室、财产、库藏以及军队在内的一切,对你更好一些,你也可以更安心一些。因为你将拥有许多军队,你的儿子们将比其他宗王们更为独立和强大。让拖雷掌管。
由此可见,让拖雷在四子中最具军事优势,本质上就是成吉思汗有意为之的选择,比如拉施特就将之视为“一种补偿”。有学者认为,拖雷的军队大约在八万人左右;也有观点认为,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合计有12.9万人,其中10.1万被拖雷继承。
细密画中的蒙古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吉思汗西征花拉子模的进程当中,不仅一直让拖雷随从左右,而且对其偏爱有加。当然,拖雷也非常争气,曾统领一支偏师席卷了整个呼罗珊地区。对此,《世界征服者史》中如是写道:
兀鲁黑那颜(拖雷),论他的严酷,像猛烈若火的雪刃,为其刃风所及者,无不化为灰烬,而论其骑射,他又像云幕后射出的闪电,把击中之地变作焦土,不留一丝形迹,不作片刻延缓。
两个月中,花刺子模、毡的,及整个该地区都被征服。可以说,自亚当出世迄至今天,没有任何帝王完成过这样的征服,类似的事也不见于任何史书。
一言概之,拖雷不仅手握重兵、战功卓著,还有“幼子守灶”的传统为依托,因此被很多人视为汗位的最佳继承人;作为对比,窝阔台虽然是成吉思汗钦点的接班人,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细密画中的蒙古官兵
2)窝阔台的“不顺利”即位
大约在1229年春,拖雷主动召集诸宗王及贵族勋臣们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商讨新汗即位的相关事宜。
根据《世界征服者史》中的记载,众人到齐以后,“首先愉快地一气宴乐三天三夜,他们的内心毫无猜忌和欺诈的念头”。
几天以后,“他们商讨朝政及成吉思汗的遗嘱,一再宣读诸子立下的奉窝阔台为汗的文书。他们采纳这个意见,众王公毫无恶意或倾轧,一致对窝阔台说:遵照成吉思汗的旨意,你应在天神的护佑下登上宝座。以此,众英豪可以共同忠贞地献身,俯首帖耳服从你的命令。”
面对众人的拥戴,窝阔台再度提到了“幼子守灶”的传统:
成吉思汗的旨意虽则若此,但尚有我的兄长和叔伯,他们比我更能胜任此职。再者,据蒙古的风俗,长室中的幼子应成为其父的继承人,兀鲁黑那颜(拖雷)是长斡耳朵的幼子,他一直日夜、晨昏地侍候成吉思汗,目睹、耳闻和领会他的所有札撒、法令。既然这些人仍都健在,就在眼前,我怎能继承汗位呢?
资料显示,这场大会足足开了40天之久。尽管志费尼将之视为“快乐、友爱地共同议论”。不过话说回来,倘若大家都诚心拥戴窝阔台即位,怎么可能耗费这么长时间呢?
《世界征服者史》中文版封面
根据《元史》中的记载,窝阔台之所以能够顺利即位,主要得益于耶律楚材的纵横捭阖。
己丑(1229)秋,太宗将即位,宗亲咸会,议犹未决。时睿宗(拖雷)为太宗亲弟,故楚材言于睿宗曰:“此宗社大计,宜早定。”睿宗曰:“事犹未集,别择日可乎?”楚材曰:“过是无吉日矣。”
遂定策,立仪制,乃告亲王察合台曰:“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察合台)拜,则莫敢不拜。”王深然之。及即位,王率皇族及臣僚拜帐下。既退,王抚楚材曰:“真社稷臣也。”
简单地说,耶律楚材不仅将察合台等备受尊崇的宗王们拉拢到了“亲窝阔台”的阵营,还联合他们向拖雷施加了巨大的舆论压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拖雷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妥协“让位”的。
大开本《元史》内页
实际上,《世界征服者史》对窝阔台即位典礼的描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的推测:
察合台引着他的右手,斡赤斤(成吉思汗幼弟帖木格)引着他的左手,把他拥上宝座,既有老成持重的赞助,又有鼎盛青春的扶持。兀鲁黑那颜举杯,宫廷内外的人都三次跪拜,发出祈祷,说:“愿他的登基使国家繁荣昌盛!”
一言概之,得益于察合台等人的大力支持,窝阔台才得以顺利即位;作为交换,察合台得到了大汗的高规格礼遇。
细密画中的窝阔台
3)拖雷的意外死亡
对于执掌帝国最高权柄的窝阔台而言,“活着的拖雷,是自己最大的隐患”。基于巩固统治和帝业传承的双重需要,他必须想方设法除掉这个潜在的威胁。
1230年,拖雷跟随窝阔台南下讨伐金朝。次年冬,他亲率4万大军绕过金朝的重镇潼关,翻越秦岭,出汉中盆地,迂回到南方后直奔汴京。
1232年春,拖雷大军与金军在钧州(河南禹县)西北的三峰山展开决战。蒙古军顺利攻克钧州,俘杀对方主将完颜合达,金军35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不久,潼关守将献关投降,河南十余州均被攻陷,顺利与窝阔台汇合。
蒙金战争形势
进入三月以后,窝阔台命大将速不台进围汴京,自己与拖雷北返。微妙的是,就在班师北归的途中,正值盛年的拖雷与该年六月突然暴亡。
对于拖雷之死,南宋《黑鞑事略》认为是“自河南归病死”,《世界征服者史》将之归咎于过量酗酒。作为对比,《蒙古秘史》《元史》以及《史集》的记载不仅详细,而且存在着很多微妙的细节。
《元史》认为,拖雷之死与窝阔台在班师途中得的一场重病息息相关:
五月,太宗(窝阔台)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衅涤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寿四十有阙。
简单地说,拖雷见窝阔台久治不愈,于是主动选择“以身代之”,在“取巫觋祓除衅涤之水饮焉”后“遇疾而薨”。
电视剧《成吉思汗》中的“四长子”,从左至右依次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史集》中的记录与《元史》大致相似,只不过论述更为详细、传神:
《史集》中的记录
至于《蒙古秘史》的记录,里面的信息量比《史集》还要大:
《蒙古秘史》中的记录
简单地说,这里面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拖雷在喝下巫师的咒水后,并非数日而亡,而是当即去世”。
如果说“我醉了,等我醒过来时,请合罕兄长好好照顾孤单年幼的侄儿们、寡居的弟媳吧”是一句是临终遗嘱;那么最后的“我还说什么呢?我醉了”一句,更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尤为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做出推断:拖雷大概率死于中毒,尽管是急性还是慢性尚不明确,但始作俑者就是窝阔台。原因很简单,就在拖雷去世后不久,窝阔台一下子就“痊愈”了。
窝阔台主题绘作
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当拖雷看到窝阔台“患病”以后,恐怕就已经知晓自己的结局了。实际上,拖雷的大妃唆鲁禾帖尼也认为拖雷之死与窝阔台有关。比如在《史集》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记录:
拖雷汗的哈敦唆鲁禾帖尼别吉(唆鲁禾帖尼)经常说:“我那心爱的伴侣是为了合罕而死的,是为了他牺牲了自己”。
一次,她向窝阔台提出一个要求而未被允准,她就哭闹起来,说:“我的心爱的为谁做了牺牲,他是如何死的?”闻听此言,窝阔台立即让步,满足了她的要求。”
唆鲁禾帖尼主题绘作
4)窝阔台的“集权”操作
在拖雷死后不久,窝阔台就迫不及待地大肆削减拖雷家族宗王的人口和军队,壮大自己家族的军事力量。对此,《史集》中如是写道:
窝阔台当了合罕后,没有跟诸王、异密商量,擅自从也客诺颜(拖雷)诸子管辖下的军队中,将亦鲁该那颜的兄弟异密都剌带宝儿赤及雪你惕部异密连同一千雪你惕部军队及二千速勒都思部人分给了自己的儿子阔端。
在窝阔台的主持下,修筑了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都城——哈拉和林
窝阔台的一系列夺权举措,让不少带有“亲拖雷”倾向的宗王和贵族大臣们非常不满。一些人甚至主动找到唆鲁禾帖尼,请求她当面向大汗提出质询。对此,聪明的唆鲁禾帖尼自觉时机远未成熟,因此不仅采取隐忍的态度,还主动安抚这些群情激奋的支持者:
你们的话很对!但我们所积累的各种财富还缺少些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给主上添这样的麻烦呢?要晓得我们也隶属于合罕,他是一国之主,他所下的命令没有错!
但不管怎么说,拖雷的突然死亡,成为了蒙古帝国开始走向分裂的导火索。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家族内部逐渐分裂出了“术赤系+拖雷系”与“窝阔台系+察合台系”两大争锋相对的势力。
“波斯版本”的成吉思汗形象

2

贵由之死:矛盾的彻底公开化

1241年,窝阔台去世。按照当时的蒙古习俗,大汗去世以后,可由其长妻暂时主政,直到新的大汗即位为止。

鉴于窝阔台的长妻孛剌合真皇后无子,并且在窝阔台去世后不久也离世了。在察合台等宗王的支持下,身为窝阔台诸子之母的“六皇后”乃马真后宣布“临朝称制”,主持朝政。
乃马真后主题绘作
各方史料均一致认为,窝阔台自始至终都将三子阔出视为自己的接班人。但遗憾的是,阔出在1236年秋死于南征途中。于是,窝阔台旋即将阔出的长子失烈门视为继承人。
因此,尽管窝阔台没有当众宣布自己的接班人人选,也没有要求宗王和勋臣们立誓“不能违背自己的意志”,但朝中大臣们基本都默认了“失烈门就是下一任大汗”的事实。比如耶律楚材所言“幼时侍皇储,且作春宫客”中的“皇储”就是失烈门。
1)乃马真后的“野望”与困局
值得一提的是,乃马真后似乎不太待见失烈门(鉴于此,有观点认为,阔出可能不是她是亲生儿子),而是更重视亲生儿子,也是窝阔台的长子贵由。因此在她掌权以后,一直谋划扶持贵由上位。
坦诚说,乃马真后的选择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长子西征中,贵由是窝阔台家族军团的总指挥,参加了讨伐钦察与罗斯诸国的多场大型战役。另外,他还受命征伐辽东,擒获了东夏国主蒲鲜万奴,可谓战功卓著。可即便如此,她遇到的阻力还是非常大的。
电视剧《忽必烈传奇》中的贵由
首先,是以耶律楚材为代表的朝中大臣的抵制。
根据《元史》中的记载,窝阔台驾崩以后,乃马真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中书令(宰相)耶律楚材商议嗣位大事。耶律楚材推辞说:“此事非外姓臣子所敢与闻。”乃马真后又说:“先帝在时,曾立皇孙失烈门为嗣,但失烈门年幼,宜由长子贵由嗣位。”对此,耶律楚材直言:“先帝既有遗命,应即遵行。“
一言概之,乃马真后要想推翻窝阔台的“遗诏”,首当其冲要得到以耶律楚材为首的朝中元老的支持。不过话说回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耶律楚材主题绘作
其次,成吉思汗幼弟帖木格也加入到了汗位争夺战当中。
根据“幼子守灶”的习俗,身为成吉思汗幼弟的帖木格,在“东道诸王”当中封地最广,军事实力最强,号称“东方大王”。实际上,成吉思汗生前也对他极为倚重,比如在南下伐金与西征花剌子模时,都命他留守蒙古本土。
在乃马真后称制以后,仗着自己地广兵强又有着一层“幼子继承”的合法外衣的帖木格,萌生了夺权的野心。实际上,在《世界征服者史》和《史集》当中都有关于帖木格意欲争夺汗位的记录。
《世界征服者史》中如是写道:
《世界征服者史》中的记录
对此,《史集》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
脱列哥那哈敦(乃马真后)派遣急使去对他说:“我是你的侄媳,对你存有期望。你这次带着军队和粮食、装备出动有何用意?所有的军队和兀鲁思都被惊动了。”于是她把在合罕处的斡惕赤斤(帖木格)的所有亲属和家仆,都送还了斡惕赤斤。
当然,帖木格之所以没有做出过于出格的举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贵由已经率领大军顺利回到了母亲身边。《史集》就指出,“贵由汗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就迅速前进,抵达叶密立,再从那里奔赴父亲的帐殿。他的到来,打断了一些垂涎政权者的企图。”
电视剧《成吉思汗》中的帖木格
第三,术赤之子拔都的强烈反对。
坦诚说,帖木格等人的“捣乱”只算是小打小闹。实际上,最让乃马真后与贵由母子头疼的非术赤之子拔都莫属。
熟悉蒙古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术赤尽管是成吉思汗的嫡长子,但他的地位一直有点尴尬。对此,《新元史》给出了原因:
《新元史》中的记录
1235年,窝阔台在哈拉和林召集忽里勒台大会,决定派遣大军远征西方,以“实现成吉思汗的遗志”。其中,拔都被任命为总指挥(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什么是金帐汗国?)。
但因为父亲的“出身问题”,拔都似乎很难有效统辖所有人。简单地说,以蒙哥为首的拖雷家族的宗王和首领们,是拔都的坚定支持者;至于唱反调最厉害的,一个是察合台最宠爱的孙子不里,另一个便是贵由。
勒内·格鲁塞《蒙古帝国史》中记录了这样的一件事
《蒙古帝国史》中的记录
窝阔台得知此事后大为愤怒,他不仅严厉训斥贵由和不里等人“不谦虚,骄横狂妄”,还命令贵由和不里亲自向拔都道歉,以求得到对方的谅解。据说,他一度想把贵由发配到漠北的苦寒之地“冷静冷静”。
当然,聪明的拔都不可能对此予以深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与贵由等人就此结下了梁子。用勒内·格鲁塞的话说,“拔都永久不能忘记自己所身受的侮辱”。这就意味着,拔都是乃马真后母子的“第一反对派”。
国外的拔都雕塑
2)贵由的登基与迅速“暴毙”
为了送自己的儿子登上汗位,乃马真后使出了浑身解数。对此,志费尼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她(乃马真后)是一个非常机智和能干的女人,她的地位因这种联合和呼应大为加强。她控制了一切朝政,并且施给各种小恩小惠,请客送礼,赢得了她的族人的欢心。
就大多数说,外姓和亲属、家人和军队,都倾向于她,顺从她和愉快地听从她的吩咐和指令,而且接受她的统治。
1246年春,驻牧于各地的宗亲贵族们陆续应召动身,参加忽里勒台大会。值得一提的是,众人当中态度最为微妙的就是拔都。对此,《史集》中指出,“他(拔都)由于各种原因生他们的气,并借口身体不好和腿病不来参加忽里勒台。”
对于本次会议的全过程,《世界征服者史》中如是写道:
《世界征服者史》中的记录
需要指出的是,从1241年窝阔台病逝到1246年贵由登基,乃马真后监国的时间长达5年之久。在这一时期,汗廷动荡不定,帝国几乎被拖到了崩溃的边缘。即便贵由顺利即位后,她依然把持大权,最终引发了贵由的强烈不满,双方关系迅速恶化。
为了夺回权力,贵由决心除掉母亲的宠臣,波斯女巫法蒂玛。简单地说,他先是令人当众揭发法蒂玛,指责其“使用巫术蛊害阔端,使之变得体弱多病”,进而强行将其擒杀。
此后,他重新起用了失宠多年的镇海等人,并大肆封赏支持自己的宗王和贵族,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威。失去了权力和宠臣的乃马真后,不久后便郁郁而终了。
贵由画像
待局势日趋稳定后,一直对拔都心怀不满的贵由决定出兵“讨要说法”。1247年,他任命野里知吉带为征西军统帅,给予了他统筹指挥波斯境内所有蒙古驻军与经略鲁迷等地的权力。按照埃及历史学家乌玛利的说法,“野里知吉带就是奉贵由大汗之命清剿拔都派驻在高加索地区势力的”。
1248年春,贵由打着“西巡”的旗号,亲率大军离开都城哈拉和林,浩浩荡荡向西而行。很多学者认为,贵由西巡的目的就是想彻底击败拔都。
但令贵由始料未及的是,就在自己发兵的第一时间,一直安静的拖雷遗孀唆鲁禾帖尼立刻派遣特使通知了拔都。因此,在他率军西行的同时,拔都也完成了相应的备战工作。
细密画中的蒙古军队
就在这一紧张的时间节点,蒙古帝国最为诡异的悬案出现了。行军途中的贵由汗,突然暴毙而亡。对于他的离奇死亡,几乎没有史书给出详细记载。
  • 元史》的记载只有“三年(1248)戊申春三月,帝崩于横相乙儿(新疆额敏县附近)之地。在位三年,寿四十有三”一句;

  • 《世界征服者史》认为,“当他抵达距别失八里一周之程的横相乙儿境内时,大限已到,不给他片刻时间从该地向前进一步”;

  • 《史集》认为,“贵由不是死在横相乙儿,而是死在撒麻耳干境内”。

不过,曾经出使过哈拉和林的法国传教士鲁布鲁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微妙的传闻:

鲁布鲁克与他的回忆录原文
结合语焉不详的正史以及神乎其神的传闻,我们可以做出两个大胆的猜测:
首先,贵由之死大概率是“非正常死亡”。相比于对拖雷之死的详细描述,各方史学家们的记载多多少少都有刻意回避的嫌疑,以致于连鲁布鲁克都“未能获悉任何明确的说法”。
其次,贵由之死极有可能与拔都有关。要知道,有动机、有能力先发制人害死贵由的有且只有拔都一人。
根据《史集》中的记载,贵由去世后,唆鲁禾帖尼“按照蒙古习俗送去了劝告的话、衣服、勃黑塔黑及对她(贵由汗的遗孀海迷失后)的慰问”。与此同时,“拔都也同样慰问了她,并表示了友好。”
对此,有学者认为,拉施特之所以特意让唆鲁禾帖尼和拔都二人同时出场,或许就是在暗示读者,上述二人有加害贵由的嫌疑。
哈拉和林
3)拖雷家族的崛起
伴随着贵由的横死,“黄金家族”内部的天平顿时失衡,原本失落的拖雷家族一下子变得主动了起来。
实际上,韬光养晦的唆鲁禾帖尼一直积攒人脉,“以殷勤和尊敬博取宗亲们和同部族人的好感”。见时机成熟,她迅速与拔都结成牢固的同盟关系,并借助他的力量为长子蒙哥谋取汗位。
对于拔都而言,他既不愿让汗位保留在窝阔台家族宗王的手里,更不希望汗位为察合台家族的宗王所得。鉴于自己的汗国位于遥远的钦察草原,因此染指大汗宝座的意义不大。
经过缜密的考虑,他决定拥立封地处于蒙古腹地,又与自己私交甚笃的“盟友”蒙哥即位。
蒙古四大汗国的具体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从贵由去世到新一届忽里勒台大会召开的三年“空窗期”,                         
在今天看来,她的国家治理水平称得上是一塌糊涂。在她临朝称制期间,他的两个儿子忽察和脑忽二人大修府邸,与之公开对抗,以致一国三主;宗王们擅自签发文书,颁降令旨,使得汗国内政变得极为混乱;再加上连年大旱,水泉尽涸,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拔都以兄长的身份邀请各家族宗王到自己的驻地,以便“拥立一个我们认为合适的人登临大位”。
然而,察合台与窝阔台家族的宗王们认为,钦察草原不是根本之地,在那里召开库里勒台大会违背传统,因此拒绝了他的邀请;海迷失后只派代表八剌一人参加会议,但唆鲁禾帖尼委派蒙哥率领诸弟赴会,以示支持。
海迷失后画像
在钦察草原的大会上,拔都提议推举蒙哥为汗。不过,八剌以窝阔台曾指定失列门为继承人为由予以对抗。可即便如此,鉴于拖雷家族拥有强大的军队,又有拔都的鼎力相助,因此会议强行通过可拥立蒙哥为汗的决议。
消息一经传出,顿时激起了察合台和窝阔台家族宗王的强烈不满。他们以原先曾约定汗位应在窝阔台家族传承为由,坚决对决议予以否认。至此,帝国再度陷入分裂境地。
见情况危急,拔都只得派遣弟弟别儿哥、脱哈帖木儿等人率大军保护蒙哥返回蒙古本土,并另行邀请各家族诸王赶赴哈拉和林,再开库里勒台大会。
哈拉和林
虽然东道诸王应邀赴会,但因窝阔台与察合台家族的很多宗王依然加抵制,使得会议迟迟不能顺利召开。面对僵局,别儿哥只能请求兄长拔都予以定夺。对此,拔都回答说:“你拥立他(蒙哥)登上宝座吧,那些背弃札撒的人都得掉脑袋!”
1251年,在参会的诸位宗王、大臣以及将军们的共同拥戴下,蒙哥成为了新一任的蒙古大汗。至此,帝国的最高统治权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拖雷家族。
蒙哥主题绘作
4)大汗蒙哥的血腥报复
就在蒙哥欢庆胜利时,窝阔台家族的失列门、脑忽、忽秃黑等人以参加会议的名义,企图带领大军突袭他的大营。值得庆幸的是,有人提前知晓了此事并在第一时间向蒙哥发出了通报。
很快,蒙哥派出大将忙哥撒儿领兵包围失列门等宗王,将他们尽数拘捕。与此同时,令大将不怜吉带统兵十万,前往别失八里与哈拉和林之间的兀鲁黑塔黑(蒙古国科布多地区)、杭海(杭爱山脉)一带,抵御察合台家族的进攻。
他又令大将不花领兵两万前往乞儿吉思(鄂毕河上游至叶尼塞河之间)和谦谦州(唐努岭以北至叶尼塞河上游之间)的边境,胁迫海迷失后与其子忽察动身来哈拉和林觐见,后被迅速逮捕。
哈拉和林
经过蒙哥以及多位大臣的连番审讯,窝阔台家族的宗王以及谋臣、将领们相继承认了这次兵变的阴谋。以此为契机,蒙哥对窝阔台和察合台家族的宗王们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大清洗”。
首先,蒙哥“分迁诸王于各所”。其中,“合丹(迁)于别石八里地,蔑里于叶儿的石河,海都于海押立地,别儿哥于曲儿只地,脱脱于叶密立地,蒙哥都及太宗皇后乞里吉忽帖尼于扩端所居地之西。仍以太宗诸后妃家赀分赐亲王”。
其次,一批察合台和窝阔台家族的宗王贵族们遭到了清算。1252年夏天,海迷失后与失列门的生母“以厌禳事觉”后被处死。根据《草原帝国史》中的记载,海迷失后死得极其惨烈:
《草原帝国史》中的记录
与此同时,蒙哥“谪失烈门、也速、孛里等于没脱赤之地,禁锢和只、纳忽、也孙脱等于军营”。经过残酷的镇压,察合台与窝阔台家族的势力被大幅削弱,蒙哥的权威被正式确认了下来。
在今天看来,蒙哥的帝位争夺战差不多是大蒙古国规模最大、程度最烈的一场内讧。尽管拖雷家族取得了全面胜利,但也同时预示着这个庞大帝国分裂厄运的迫近。
为了回报兄长拔都的拥戴之功,蒙哥听任他与他的兄弟们在遥远的钦察草原“自帝一方”;至于遭遇惨烈打击的察合台与窝阔台家族的宗王们开始各自为政,独立倾向日益增强,频繁挑战大汗的权威。
察合台汗国的主要控制范围

3

阿里不哥之死:帝国的彻底分裂

蒙哥汗在位期间,他的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三人都具备一定的政治和军事实力。

1253年,带着兄长蒙哥“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尽头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大扎撒”的嘱托,旭烈兀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蒙古草原,开始了征服西亚的征程(拓展阅读:祸乱百年的极端恐怖组织阿萨辛,是如何被蒙古铁骑挫骨扬灰的?)。
西征的旭烈兀
值得一提的是,有观点认为,与野心勃勃的忽必烈相比,蒙哥本人似乎更青睐于驻守于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而忽必烈势力的不断壮大,直接引发了蒙哥的猜忌和不满。
1257年,蒙哥命阿蓝答儿等热门在关中设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后者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官员当中罗织一百余条罪状,旨在将深受忽必烈信任的官员一网打尽。
见形势危急,忽必烈一边主动送家口前往哈拉和林充当人质,自己在十二月亲赴哈拉和林入觐蒙哥,以示忠诚。
见忽必烈态度诚恳,蒙哥不仅两次亲自为其斟酒,还不待忽必烈禀白具体情况就下令停止钩考。可即便如此,他还是罢免了其在属地设置的行部、安抚、经略、宣抚和都漕诸司,迫使他交出了邢州、河南、陕西三地的权力。
纪录片《中国》中的蒙哥(左)与忽必烈
1)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
1259年七月,蒙哥猝死于征南宋军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生前并未敲定继承人的人选。
一方面,尽管他说过“失列门可以即位”的话,但出于猜忌,后来直接下令将其溺死了;另一方面,他的儿子们皆年幼,根本无力服众。于是,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闻风而动,加紧了夺取汗位的步伐。
结合各方史料看,阿里不哥似乎先于忽必烈确认了蒙哥死亡的消息。在旧臣阿蓝答儿、浑都海、脱火思、脱里赤等人的怂恿下,他利用受命留守汗廷老营的身份,令阿蓝答儿发兵于漠北诸部,脱里赤括兵于漠南诸州,为夺取汗位做好了充足准备。
对于阿里不哥的居心,忽必烈自然心知肚明。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控制和调动中原蒙古军以及汉军方面,拥有着相当大的便利。因此,他一直没有率兵贸然北上,而是不断派遣使者与阿里不哥交涉。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
根据《史集》中的记载,阿里不哥率先于1260年五月在哈拉和林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宣布自己继承大汗之位。
出席这次大会的,主要有察合台子哈刺旭烈兀的寡妻兀鲁忽乃,察合台之孙阿鲁忽,窝阔台之孙尔赤与海都,术赤之孙忽里迷失和合刺察儿,蒙哥之子阿速台和玉龙答失以及以别勒古台之子为首的“东道诸王”代表。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了驻守在陕西和四川等地的蒙古军队的支持。
不久,忽必烈也在大本营开平颁布《皇帝登宝位诏》;一个月后,发布《中统建元诏》,建元“中统”。不过话说回来,忽必烈的支持者除了少数宗王之外,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原的汉族大臣、将军以及大地主阶层。
继承大统的忽必烈
不管怎么说,阿里不哥利用受命留守汗廷的机会,以“拖雷幼子”的身份获得了包括蒙哥诸子在内的大多数宗王的支持,在形式上更符合传统;作为对比,忽必烈尽管背离了传统,但得益于汉地的物质力量以及各地地主世侯的支持,因此在实力上要更胜一筹。
1260年冬,忽必烈亲征漠北,大军一度挺近至都城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兵败的阿里不哥只得逃往自己的分地谦谦州,恢复并扩充力量。一路高奏凯歌的忽必烈认为,“阿里不哥已不足为惧”。于是,他只在这里留下一支小规模的后,便率领主力返回中原。
1261年春,阿里不哥在得知察合台家族宗王阿鲁忽宣布归附忽必烈之后(拓展阅读:成吉思汗的子孙后代们,是如何统治和经营西域的?),怒而发兵征之,占据了阿力麻里等地,将天山南北搅了个天翻地覆。同年秋,阿里不哥再度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了哈拉和林,与忽必烈形成南北对峙之势。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斗,给了察合台汗国“猥琐发育”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随着对抗的持续深入,阿里不哥后劲不足的弱点迅速显露了出来。他所盘踞的漠北一旦失去中原内陆物力和财力的输给,就无可避免地陷入困乏的境地。再加上“旭烈兀和阿鲁忽都倾向于忽必烈合罕方面“,阿里不哥几乎沦为了孤家寡人。
为了摆脱困境,阿里不哥决定孤注一掷,率兵南进,忽必烈也率大军北向迎战。1262年年底,双方大战于昔木土脑儿,结果阿里不哥遭遇惨败,全军溃散。此战之后,他再也无力与忽必烈开战了。
1264年春,阿里不哥的驻地阿力麻里爆发大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军心涣散。走投无路的阿里不哥,不得不向忽必烈投降。四年的汗位之争,最终以忽必烈的胜利告一段落。
纪录片《中国》里的阿里不哥
2)对于阿里不哥的处置
对于阿里不哥的处置,《元史》中如是写道:
至元元年(1264)秋七月,阿里不哥自昔木土之败,不复能军,至是与诸王玉龙答失、阿速带、昔里给,其所谋臣不鲁花、忽察、秃满、阿里察、脱忽里等来归。诏诸王皆太祖之裔,并释不问,其谋臣不鲁花等伏诛。
《史集》中的记录与《元史》大差不差。首先,“阿里不哥的十个异密被处死”;其次,阿里不哥与蒙哥之子阿速台被予以从宽处置,即“看在合罕的面上,赐他们活命吧”。
纪录片《中国》里的忽必烈与群臣
就此,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两个结论。
首先,担任审讯的大臣们一直企图为脱阿里不哥等宗王开脱,并将其追随者作为替罪羊。对此,不少阿里不哥的追随者并不服气,例如赤因帖木儿就说:“是阿里不哥亲口对我说的,如今他怎么能把责任推给我呢?”
其次,为阿里不哥求情的主要是担任审讯的大臣,并非忽必烈本人。作为外姓臣子,他们自然不敢轻易将黄金家族成员置于死地。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大臣们的想法,真的合乎忽必烈的心愿吗?恐怕这又是一个极其微妙的问题。原因很简单,阿里不哥本人尽管没有被当即处死。但仅隔两年,尚且年富力强的他就命丧黄泉了。
尽管《史集》认为,阿里不哥是“患病死去”。不过话说回来,现实真是这样吗?显然,这又是一个微妙的问题。
纪录片《中国》里的忽必烈与阿里不哥
对于忽必烈而言,活着的阿里不哥就是“衣服里的一根针”。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以下两点。
首先,身为“守灶之人”的阿里不哥,不仅比自己有着更高的合法性,而且继承的封地囊括了“蒙古本部”以及西北方向的广大疆域,实力不容小觑。
在蒙哥去世以后,包括怯薛军在内的大汗直属的军队基本都听命与他;蒙哥之子阿速带、玉龙答失、昔里吉等人以及勃鲁欢、阿兰答儿、刘太平等旧臣都站在他的阵营中。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倘若阿里不哥再度得势,大概率会东山再起,给自己造成大麻烦。
更何况,失败的阿里不哥从未真心臣服于兄长忽必烈。对于兄弟二人的见面,《史集》中如是写道:
“当时是我们,现在是你们”这句话,实际上颇具深意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阿里不哥“披上大帐的门帘”面见忽必烈一事,引发了远在波斯的旭烈兀的强烈不满。原因很简单,身为兄长的忽必烈选择这么做,“不仅让黄金家族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更违背了札撒。”
旭烈兀和妻子脱忽思哈敦
其次,阿里不哥为人反复无常,对自己的屈服也不是真心实意的。对此,《史集》中的记录还是非常多的。
阿里不哥在与忽必烈的首次交锋中遭受重创后,不得不“带着瘦弱饥饿的军队驻扎在谦谦州边境”。由于“害怕忽必烈合罕前来攻打他”,便派遣使者主动向忽必烈示弱:
我们这些弟弟们有罪,是出于无知而犯罪的,你是我的兄长,可以对此加以审判,无论你吩咐我到什么地方去,我都会去,决不违背兄长的命令,我养壮了牲畜就来见你,别儿哥、旭烈兀和阿鲁忽也将前来,我正在等待他们前来。
见阿里不哥态度如此诚恳,忽必烈颇为感动,“他(忽必烈)自言自语地说道:浪子现在回头了,清醒过来、聪明起来、回心转意了,他承认自己过错了。于是,他不再进军,专心等待阿里不哥等人到来。”
阿力麻里城遗址
讽刺的是,现实却让忽必烈大失所望。对此,《史集》中如是写道:
《史集》中的论述
正所谓“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忽必烈肯定会对阿里不哥有所忌惮的。他再也不会给阿里不哥故伎重演、死灰复燃的机会了。
3)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
忽必烈尽管取得了汗位,但代价是让蒙古帝国彻底分崩离析。
金帐汗国虽未公开否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但早已不服从他的统辖。忙哥帖木儿(?—1282)即位后,新汗登基无需等待元朝皇帝的批准,货币只铸金帐汗的名字,官方不再遵从惯例向元朝定期交纳贡金了。
金帐汗国的硬币
伊尔汗国尽管是唯一承认忽必烈地位的汗国,但这显然与伊尔汗旭烈兀敌视金帐汗别儿哥以及希望忽必烈承认自己建国的合法地位有关。坦诚说,旭烈兀与忽必烈的关系与其讲是附属,倒不如说是同盟。
至于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根本就不承认忽必烈的正统性。比如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忽秃一直支持阿里不哥并反对忽必烈。阿里不哥失败以后,他们依然不断扩充自己势力,与元朝寻求新一轮的对抗。
察合台与窝阔台世系(局部)
在忽必烈征求各家族宗王关于处理阿里不哥的意见时,曾主动邀请旭烈兀、别儿哥和阿鲁忽前去蒙古本土参加忽里勒台大会。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一直与自己交恶的窝阔台之孙海都也受到了邀请,但后者以“牲畜瘦弱”为由予以婉拒。
不久,旭烈兀与别儿哥全面开战,阿鲁忽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在1265—1267年间,三人相继离世。至此,忽必烈希望借上述宗王出席忽里勒台大会,进而使自己汗位合法的计划再也无法实现了。
电影《马可波罗》中的马可波罗与忽必烈
大约在1269年前后,海都、察合台汗八刺与金帐汗忙哥帖木儿三人聚会于塔剌斯河畔,不仅敲定了“河中三分之二归八刺所有,三分之一归海都和忙哥帖木儿共同管辖”的协议,还结成了“反对伊尔汗国”的同盟。
鉴于伊尔汗国与元朝的关系极为密切,这就意味着三方与元朝的关系已经跌至新低

尾声

1303年七月,察合台汗都哇与海都之子察八儿等人向元朝“遣使请息兵”。在经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之后,双方于次年九月达成了全面停战的协议。

对此,伊尔汗国完者都汗(1280—1316)在1305年写给法兰西国王腓力四世的信中如是评价道:

现在终于恢复了和平,可汗的家庭的全体成员,无论是年长的或年幼的,都一致同意开放所有的道路。
完者都汗致腓力四世的国书
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四大汗国与元朝往来时依然尊元朝皇帝为合罕或“阿哈”(兄长),甚至将本国原属大汗的户册交送元朝;作为回馈,元朝也不时颁给对方赏赐,并将各汗国封主在中原的食邑租税送归原主。
但上述种种,只是一种外交礼仪而已,并不能据此认定几大汗国与元朝依然存在实质性的宗藩关系。
由此可见,以强大军队立国的蒙古帝国,因为缺少足够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底蕴来凝固其丰厚的开拓成果,最终只能以“一分为四”收场。
这正印证了那句老话,任何强大的国家,无论曾经怎样的绚烂辉煌,最终都会被苍凉的岁月席卷而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蒙古汗位之争是最激烈的角斗场
这一战忽必烈赢得了大汗帝位,却失去了整个蒙古帝国
短短一代人,成吉思汗的帝国便走向分崩离析
100个关键词讲述的极简蒙古史 92·海都叛乱
为什么蒙古帝国分裂成四个国家,其他都叫汗国,单单东亚这边叫元朝?
为什么有人说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是分裂了蒙古帝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