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驴肉火烧:曾助朱棣打胜仗


驴肉火烧最初是用马肉做原料的,据说其来源跟明朝的永乐大帝有关呢。

  在京津冀一带游玩,最不难见到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驴肉馆。红底金字的木质招牌,古色古香的门脸,一到饭点就被食客坐满了。
  俗言道“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没有猪肉的肥腻和羊肉的膻味,口感更胜牛肉,称得上是肉的上品。而且中医上讲,驴肉具有补血益气、滋阴润肺的功效。驴肉火烧,则是用驴肉为原料的一种平民化美食,深受大众的喜爱。
  驴肉火烧好不好,一在驴肉,二在火烧。

驴(网络图)

 

  地道的驴肉火烧,对驴肉的制作要求十分严格,取优质驴肉加陈年老汤,调配花椒、肉豆蔻等近20种调料,先以大火后以温火用大铁锅加以熬制。
  火烧,火烧用的是死面(死面是未经发酵的面,如果用发酵过的面做成的就是烧饼了,驴肉火烧也就变成驴肉烧饼了)。和好面后,取少量面团先揉成馒头状,然后再用擀面杖擀成烧饼状,放进平底锅里烙。待火烧基本熟透后,再放进特制的炉灶里,让火烧外面形成一层吃起来又酥又脆的金黄外皮。
  这时候,只需要把火烧的一边切出一道口子,把烹煮好的驴肉塞进火烧里面,再浇一点驴肉汤,便可以开动食指了。咬一口,火烧酥脆,驴肉鲜美,外酥内软,唇齿生香,别具一般风味。假如再加点青椒的话,滋味更是不同。

正在烘烤的火烧(网络图)

 

  据史料记载,驴肉火烧在康熙年间便已闻名于世,最早出现在距今600余年前的明朝时期,起源于河北保定北部的徐水县漕河镇,只不过那时是以马肉火烧的形态出现的。
  时值建文帝元年(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的建议,为避免重蹈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覆辙,正式开始着手削藩。燕王朱棣身处危殆,再加上早就对朱允炆削剥诸王心存不满,便以尊祖训、诛“奸臣”为名正式起兵造反。
  建文帝二年四月,朱棣所率的部队跟李景隆所率的建文帝军在河北保定雄县的白河沟展开了一场大战。当时李景隆率军六十万人,号称百万人,而燕王朱棣只有十余万的马步兵。14日,燕王军被建文帝军打败,死伤惨重,粮草被毁,被迫引军退到了徐水县。
  一路逃亡,饥渴难耐,燕王军几近溃毁,而作为统帅的燕王朱棣,早已体力不支。手下将士好不容易从当地索来一些火烧和水,朱棣勉强吃下一些后,却还是有些精神萎靡。燕王可是整个大军的精神领袖,是全军士兵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所在,如果他倒下了,那么这队伍可就真的散了。一时间,燕王的近身侍卫陷入了恐慌。

驴肉火烧(网络图)

 

  这时候,一个侍卫猜想可能是因为吃得太清淡了,所以燕王的体力得不到恢复,而吃肉是补充人的体能的最好方法。这个提议虽然有些道理,可是却让众人犯了难。因为两军交战,百姓们逃的逃走的走,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平民,别说肉了,就是那几块火烧也是好不容易才找来的,再放眼军中,虽然有肉可寻,但却只能是战马的肉。所谓“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马的肉要如何吃呢?
  这时,军中的一位厨师主动请缨把烹制马肉这件事应承了下来。费了很大一番功夫,他从当地寻到了一些调料,又想燕王精神不振,便又寻了一些药物、香料,把马肉细细炖制了一番,而后把火烧用火给哄热了,把马肉夹在火烧中送到了燕王帐中。
  不曾想,这火烧夹马肉味道还不错。朱棣一口气吃了几个,身上冒汗,浑身上下说不出来的舒畅,整个人从上到下恢复了精气神儿。
  朱棣恢复了往日勇猛,手下战士信心倍增。此后几日,燕王军又数次与建文帝军交锋,并最终取得了白河沟之战的胜利。此战之后,建文帝军人心溃散,朝中再也组织不起可以跟燕王军相抗衡的力量。朱棣也由此转守为攻,并最终称帝,且在当政后开创了“永乐盛世”。

明成祖画像(网络图)

 

  在朱棣称帝世道太平之后,徐水漕河当地人开始效仿朱棣,杀马做“马肉火烧”。一直到清朝,因为康熙皇帝重农桑,禁止屠戮牛马,因此漕河一带的人们便改了吃马肉的习俗,以驴肉替代。

  以后,驴肉火烧的做法不断被改进,在华北地区渐渐成为了闻名遐迩的美食。不仅如此,驴肉火烧还作为中国第九大菜系——冀菜系的代表登上了上海世博会舞台,大放异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家庄驴肉火烧
话说保定驴肉火烧
少年说||欣欣(125):我爱保定的驴肉火烧
保定“驴火”:冯巩电影、郭德纲相声多次提到,落户北京SOHO、意大利米兰
驴肉火烧的“保定款”和“河间款”
驴肉火烧驴肉种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