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锋刃之美】男人的成人礼,吹发即断的剃刀史诗



模仿是学习技能、探索世界的途径,也是表达爱与归属感的本能。如同每个小女孩都会偷偷试涂妈妈的口红,把小脚伸进高跟鞋尝试行走;每个小男孩也曾经抹自己一脸泡沫,好奇地拿着爸爸的剃须刀在脸上比划。


多少小男孩日思夜想能拥有一把剃须刀,刮刮脸上的小绒毛。因为胡须是每个男性成熟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剃须刀是男人的第一个成人礼,它也能代表对成年男性的认可和体贴。。。相信在刚过去的父亲节,有不少朋友选择送剃须刀给父亲,或者自己收到了剃须刀吧。


跟老鼠天生就会磨牙一样,由于人类的头发胡子这种毛发会不断生长剃刀这种存在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历史。(话说其它灵长类、还有其它哺乳类全身体毛都一样,没有不收拾就长个没完的头发胡子,人类为毛会进化出这么奇怪的特性呢?)


考古学家在一些史前洞穴的岩画中发现原始人会用削尖的贝壳、鲨鱼牙齿和燧石( flint)来剃须。这些刀片不但可以修理人的毛发,还可以处理兽皮。。。还可以点火(燧石就是火石)。时至今日,某些未开化的部落仍然在使用燧石制成的刀片。

↑↑左图:波西米亚史前时代的青铜剃刀,藏于布拉格的捷克国家博物馆。右图:半月形剃刀和骨柄指甲剪,发掘自铁器时代的英国古墓,该墓属于哈尔施塔特文化(Hallstatt culture,公元前8-6世纪中欧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也是凯尔特文化的第一阶段)。


世界各地都有发掘到青铜时代的剃须刀。它们多是由青铜或黑曜石制成的,通常呈椭圆形,短的一端会有个小柄脚突出。


埃及古墓曾经出土过4000年前的纯金和铜制剃须刀。传说剃须刀是在公元前6世纪由塔克文一世国王(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引入古罗马的,但在这位意识超前的国王故去一个世纪后,剃刀才成为常用工具。


↑↑法国哈尔施塔特文化时期的青铜剃刀。后部那俩圆孔疑似是在刀柄上固定用的,这是剃刀么?


直刃剃刀(Straght Razor)

在古代制造技术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成年男性大多会蓄须。事实上,直到十八、十九世纪的西方,还只有富豪们可以经常光顾理发店或者由仆人剃须。所以每天刮胡子并不是那时的普遍做法,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刮胡子。。。


我国古代也崇尚蓄须,有多位著名美髯公,如关羽、朱仝等。但是如果武艺不精,胡子在战场上很容易被人揪住,回到家又经常被妹纸问喝汤会不会沾葱花,吃饭会不会挂米粒,被小孩问睡觉时胡子放在被子里还是被子外面,也很容易被人贴个假胡子仿冒。。。于是修理出拉风的胡子款式,就成为中西方男士堪比妇女发型的重要美容和社交手法。。。


Whatever,早期用的剃刀,是跟普通小刀形状类似的直刃剃刀,由刀刃部分和刀柄构成的。



日本剃刀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日本的直刃剃刀。最好的日式剃刀是玉钢(日本独有的低温冶炼块炼钢,就是用来做武士刀的那种古法炼制的高碳钢)手工制造的。

↓↓日本名刀匠岩崎重义的玉钢直刃剃刀↓↓

日本的自然资源有限,炼钢所需的条件匮乏,但他们的老刀匠能够秉承一贯的死磕精髓,将一块普通的碳钢,由铁砂开始通过传统手工土法炼钢,层层淬炼、反复锻打至极高品质。合适的热处理和硬度的选择、巧妙的刃形设计、特殊的开锋刃角和高超的刀刃磨削技术,让玉钢制成的刀成为世界公认登峰造极的刀。一把真正的玉钢刀从冶炼到成型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所以售价至少四五千元,还得定制。



↓↓肥厚的开锋厚度↓↓

↓↓吹发即断的利刃↓↓

↓↓这种凶器平时一定要用盒子装好↓↓


西式剃刀

为了方便携带,也方便理发师操作,人们发明了折叠式直刃剃刀。这也是20世纪之前最常用的剃须刀,由直刃刀头和折叠夹状刀柄组成。 刀头一般由高碳钢或不锈钢为材质,刀柄和刀头之间以一个销孔固定,以便刀头有270度以上的自由旋转空间。

剃刀柄传统材质为:金属、木材、珍珠贝、骨、角,甚至象牙 。后来常用塑料或者赛璐珞来制造刀柄。


↓↓德国名牌DOVO,动辄数千的奢侈品级手造剃刀↓↓

由于直刃剃刀非常危险,所以还有个名字叫割喉,通常只能由理发馆的专业人士使用。但是每每提到剃须,人们还是会害怕,很少有人能不见血光安然进出理发店的。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理发师指上翻花,就是用这种剃刀,现在有些理发店还在用它

剃刀用久了,刀刃会生锈,也会钝,就需要打磨了。磨刀是对老外来说比较费解和头疼的工作,油管上能搜到很多教人如何磨刀的视频。为了减少磨刀的麻烦,还有一种一次性刀刃的直剃刀,歪果仁也真是够了。。



安全剃刀(Safe Razor)

安全剃刀是1762年法国人让雅克佩雷(Jean-Jacques Perret)发明的,他的灵感来自木工刨(joiner's plane,多义词,此处不是飞机) 这种设计基本上是一个木头包围着的刀片。1875年,一种较轻型的改良剃刀由Kampfe Brothers公司推出,号称是当时最好的剃刀,不会像直刃剃刀那样误伤使用者。(百度百科剃刀词条此处的翻译有些离谱)


男人每天都要刮胡子的习惯,是美国人在20世纪的创新,这种习惯始于一战时期的军队,为保障防毒面具能够很好的贴合,士兵被要求每天剃须,而安全剃刀的发明,让这项规定变得容易实施。


1901年,美国发明家King Camp Gillette发明了使用一次性刀片的安全剃须刀。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全世界无人不知,他就是吉列剃须刀的创始人。 但是第一款剃刀(附20片新刀片)于1903年做广告,该年一共才售出51副。直到1913年,吉列仅卖出168片刀片和51把刀架。一战给了吉列一个巨大的机会,吉列剃须刀被当做军需品供应给美军,养成了消费习惯的士兵又将它传播给全世界。1917年,吉列的市场占有率就占到了全球的80%。。。机械君想起一篇关于在地下蛰伏17年的蝉的心灵鸡汤。


吉列不但革新了安全剃须刀,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贴本销售剃须刀架、靠一次性刀片盈利,这就是所谓的剃刀和刀片的商业模式 ,或叫赠品营销(Freebie marketing)。现在这种销售方式已经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

↓↓单面安全剃须刀↓↓



↓↓合起来刚好把刀片夹在中间,看起来象把小推子。梳子状的边缘可以保护皮肤,毛发被从齿中间推向刀刃,再被割断。其实前两年网上炒的挺热的宠物除毛梳,本质上也是一把齿里藏刀的推子。

↓↓单面刀架与双面刀架。双面刀一般配有倾斜的手柄,剃刀的两边都有开口,可以双面使用,双面刀通常被弯曲成弧形,使用更加顺畅。


↓↓刀架反面通常有固定刀片的齿,刀片相应的位置也会被打孔

↓↓20世纪50年代吉列发明了可调节双面刀架↓↓

↓↓防护齿改良成了安全杆,更加不会割到脸了

吉列刀架和刀片分离的销售策略和巨大的市场占有率,使得它的竞争对手不得围绕它制定的标准行走,几十年后,在多个品牌的合力改良下,刀片的外型逐渐成为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


一个几乎人手一个的产品的耗材能够做到全世界统一标准,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一时想不到有其它哪种产品能做到这一点。


最开始用的都是碳素钢刀片,不太耐用,久了还会生锈。1960年左右,不锈钢刀片问世了,耐用度等各项指标有了大幅提升,也减少了安全剃刀的使用成本。第一个这样的刀片是由英国的威尔金森公司制作的。很快,吉列和舒适(Schick)等大厂家开始跟进,剃须刀行业整体转型。



↓↓双面剃刀片的制造过程(5分06秒)↓↓



国内有种物美价廉,便携耐用的剃须刀套装:飞鹰双面剃须刀,拆装式的刀架装在比火柴盒大点的小铝盒里,与黑色的薄不锈钢刀片搭配使用。

↓↓飞鹰剃须刀套装↓↓

机械君的老爸说很小的时候见到的都是折叠直剃刀,日本投降后才见到安全剃须刀,至今仍是飞鹰的死忠粉,神马新型的啦电动的啦,老爷子统统不喜欢。现在用的那套不知道是哪年买的,看着跟新的一样,上个月去游玩时有一晚剃须刀一度不知道放在哪了,还闷闷不乐了一阵子。

建国前,剃须刀片依赖国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企业开始试制刀片。初时生产出来的刀片质量很差,不仅只能使用三四次,锋利度也不够,常常是胡子还在,脸却被刮破了。为此,国产的剃须刀为调侃为“眼泪牌”。


60年代,飞鹰的厂家(当时还叫上海光荣刀片厂,66年更名为上海刀片厂)购进了英国和西德设备,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开始出口。到1990年时,上海刀片厂的产量曾达到8亿片,其中有近一半出口海外。1992年吉列出资70%,和飞鹰合作经营,所以盒子上有了吉列字样。


↓↓飞鹰单面保安刀片。在美工刀没有普及之前,这种刀片是每家都有的标准文具。

↓↓飞鹰双面刀片↓↓

↓↓各种刀片↓↓

按照我们小时候学习的理论,所有垄断的托拉斯都会故步自封,逐渐走向腐朽和没落。但是事实上,任何行业的巨头都是枕戈待旦的,只有它们才肯投入大量资源,努力推动技术革新。


吉列在全球销量占不可撼动的地位,除了鲸吞市场,饿死敌人之外,还用收购的方式清除了飞鹰这样的潜在对手、收购南孚电池划好未来格局。2005年吉列被宝洁以570亿美元收购,但是始终没有停止过大力的宣传和自我突破。


现代安全剃刀

↓↓外星人?↓↓

↓↓大猩猩样的剃须刀↓↓

↓↓这款刀的中文名叫锋速,剃须刀中的赛车,但它的英文是Fushion,核聚变哦(第301期)



↓↓色彩鲜艳的刀头。从一片小铁条发展到这样的5片“超薄弹性感应刀片”,为了男人的面子,吉列也是够努力的。



↓↓新型号FlexBall,中文名叫锋隐至顺,顺贴球,不知道怎么翻译的,难道它不是一个万向球?

↓↓脑袋会摇,装上手机可以摇妹纸摇红包↓↓


↓↓左边是不带顺贴球的剃须刀,右侧是带FlexBall,在运动中左侧的刀片跟斜面之间明显有夹角,而右侧一直紧贴斜面。。。它真的不是一个万向球头?

↓↓刀片可拆卸,跟锋速3可以通用刀头↓↓

↓↓按钮细节↓↓

↓↓生产过程很难找↓↓

↓↓这款刀有手动和电动两种版本。机械君想玩玩这个球,专门去公司附近的超市瞅了瞅,却得知木有卖滴,说是由于比最热销的锋速3贵2~4倍,不好卖,哈哈哈



考了半天古,最后听首曲子轻松一下吧~~


↓↓下面这位弹琴的小哥是作曲家Son Lux。为了表现新推出的FlexBall剃须刀的脖子灵活有力,吉列请他做了一支旋律。

2013年12月19日,在纽约汉默斯坦俱乐部(Hammerstein Ballroom)演奏厅里,Son Lux操作一架改装电钢琴,通过琴弦控制一大堆侧躺着的吉列FlexBall剃须刀左右摇头,敲击一架拆解改装过的钢琴琴键,琴键牵动琴弦另一头的弦槌,最终弹响钢琴弹出这首乐曲。

↓↓吉列剃须刀钢琴(1分23秒)↓↓

吉列很自豪这事除了他家的FlexBall没别的剃须刀能做到,机械君觉得是人家小哥Son Lux作的曲子太好听好伐,用啥弹都惊艳,何况剃须刀。。。不过调侃归调侃,吉列的广告确实向来很赞。


记得很早前有位朋友吐槽说谁要用剃刀啊,剃完跟太监一样。。。摊手,这不正是剃刀们鼓吹的优点么,还有人不满电动剃须刀剃完毛根没有刺痛感以及顺滑的手感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只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越来越多人都在用电动剃须刀,吉利自己也跟博朗合作电动剃须刀了。

但还是有很多土豪级的发烧友将老式剃刀,尤其是割喉刀,作为一种对手工时代的怀旧情怀,一种轻度跟自己过不去的娱乐节目,时不时拿来把玩。用古老理发店的手法,热毛巾敷脸、上剃须皂、到祭起直剃刀开刮,刮完再清理,一步步颇有仪式感。确实,能将一把杀人凶器化成绕指柔,很能满足男人的征服欲,哪天不顶着拉破几道口子的脸出门,还显得自己不够男人哩。。。

↓↓活动刀架↓↓

↓↓精致复古的剃须刀↓↓

↓↓扇状9刃的奇葩剃刀↓↓


其实本期的内容,是因为俩月前看到这条优美的钢琴广告片,觉得挺适合父亲节发,结果内容涉及太多,取舍难定,梳理了很久所以迟了两天。本文关于历史部分基于多条英文维基及多处来源,百度百科的剃刀词条应该是译自维基的Razor词条,但明显是从翻译软件拷贝粘贴的,惨不忍睹,有爱心的朋友可以去修正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今天——1932年7月10日,安全剃刀的发明者吉列去世
知客|从贝壳到刀片:男人每天的那点事儿
吉列为剃须刀定亏本价反而赚大钱
老家的老剃须刀
吉列刀片错位存风险 ,预计召回8.7万只剃须刀
中国的男人为什么不留大胡子了?是长不出来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